[56]
奥地利士兵受伤的消息,并说:“今次中国军队对公使馆的攻击应该有些误会,衙门在了解情况后应该将误会解除。”这是多么有力的抗议啊!
[6月]21日。从五点到九点几个联军士兵断断续续地射击。义和团挥舞大旗带头冲向奥地利公使馆。死伤惨重。有两个人好像是假人。
英国人和日本人也开了枪。有些中国民众在远处指手画脚。
/=马夫=/一名教徒从北堂带来一封信。一切都还好,他们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事。看来总理衙门并没有把
[57]
叫他们撤离的转信交给他们。我们于是回信叫他们哪儿都别去。此事更加说明衙门在与哈德门教会沟通上所采取的措施是多么不靠谱,就正如他们确认收到的信函也没有传送出去。
两点。搜查海关。联军占据肃王府:+40多名联军士兵向义和团开火。——
三点。埋葬了水兵。公使回到公使馆待了一阵,但葬礼前又离开了。
另有一名英国人和一名俄国人遇害。(英国人是秀耀春[James]先生,大学堂的教习,我们没有找到他的尸体。)
四点。奥地利公使馆起火。
[58]
五点。意大利公使馆方向有激烈的枪声。+英国公使馆那边可以听到很清楚的“杀!杀!”的叫声。奥地利放弃了德国公使馆方向的工事。错误的信息:其实只是清军在射杀义和团。奥地利卫队五点零五分放弃了他们的工事。我们又把它夺了回来。庆亲王写信给德国人称:(他的军队)会守住城墙,保护欧洲人和中国人,剿灭义和团。
八点之后。整晚都比较安静,只有奥地利公使馆被火烧(第三座[楼]未被烧毁)。
让俄国人前来是不切实际的。
6月22日上午。枪声重新响起。“泽塔号”的军官作为卫队指挥官错误地命令撤退。之后又回来了。后来由于美国人从肃亲王那里得到衙门传来的错误消息而再次撤退。+(意大利的工事被烧毁)。——+由窦纳乐爵士一人负责发号施令。——
再次夺回使馆。
[59]
+四点。马丁荣医生组织大家在桥上修工事。——
来自毕盛和萨尔瓦戈(Salvago)[158]的命令(?)+([公使馆]起火)。(此处原文欠完整。——译注)公使馆未遭遇大的破坏。听说慈禧太后颁布谕旨命令庆亲王的军队向义和团和董福祥的军队开火。
十二点半。英国公使馆传来的命令,由窦纳乐爵士全面组织指挥防御。东边及之前撤离的区域由日军上校柴五郎(Shiba)[159]负责,取代了“泽塔号”的指挥官!
毕盛先生写了张卡片/=信=/给指挥官,要求除非绝对必要,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撤离。一小时之内收到五个命令或与之相反的命令,草拟了抗议书。[160]
三点及之后的时间里都很安静。听到中国的榴弹和连发炮声
[60]
(但威力不大)。偶尔有几声枪炮声。从西北角出入意大利公使馆。
英国公使馆那里用炮在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从那里射杀义和团。
接近十点时一个德国士兵遇难,有人说是在英国公使馆遇害,有人说是在回使馆的路上。
目前有四个公使馆被烧毁: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及荷兰。紧邻英国公使馆的房屋也起火了。
总结一下:遇难的为一名法国人,一名英国人(秀耀春),一名俄国人和一名德国人。受伤的有:两名奥地利人(轻伤),两名意大利人(轻伤),一名俄国人伤势较重,一名英国学生肩部被子弹击中,目前伤员情况良好。
[61]
6月23日。我们在院子里捡榴弹头。
七点。非常激烈的枪炮声,像是清军的。但目标是什么呢?
卫乎达昨晚十一点去了城墙那边。庆亲王的军队一直在那里。一个小清兵半路上拦住他和他聊天说他并没怎么开枪。而我昨天下午四点左右从“吉德”路走到了城墙。不管是城墙下面还是上面我既没看见中国人也没看见欧洲人。昨晚英国公使馆起火。
昨晚有一名英国人在屋顶被杀。
十点。开始响起了可怕的炮声。从哪里来的?目标是什么?
十一点。一名中国人在我面前被打死。
[62]
一个木匠让我们把尸体搬走,这样就没人知道是他杀了这个人。
十二点。靠近意大利公使馆的日式大屋起火。我们将花园里沿着围墙的树木全部砍倒。奥地利公使馆的第三座楼今天早上也被火烧了。
我们仍然不知道炮是从哪里打过来的。卫乎达和美国人都说没有人开火,与此相反,窦纳乐爵士和德国人认为炮弹是驻守在前门的董福祥的军队向我们发射的。
两点。徐桐家着火。英国公使馆传来的消息,
[63]
要求把放在英国公使馆的奥地利机关枪送到俄国公使馆。
一枚炮弹把教堂的屋顶打穿。男仆们的屋子没有受到影响。有人在沙孟的住处和汇丰银行放了火,幸好刮起了西北风。
四点半。城墙上的清军是从东边来的。来了没多久就都急速跑回去了。
五点。我前去英国公使馆。理查森(Richardson)[161]在海关方向的出口处受了伤。守在美国公使馆的一个德国人受了重伤。还有一个意大利人也伤得很厉害。
英国公使馆后面起火。火势蔓延到翰林院,烧毁了那里的藏书馆(包括《四库全书》写在皮上的底本和
[64]
《永乐大典》的手稿)。
八点。沙孟的商店起火。
德国人在他们的马厩附近找到了纵火者。
6月24日。五点一刻。德国军官前来告诉我们在前门方向看到两柱白烟。难道是联军终于来了?
八点。美国人(替德国人)要求增加兵力守护城墙。美国公使馆那里已经有机关枪和四名奥地利人;德国人连同十名奥地利人和十名法国人前往加入。另外六名法国人和一名中士负责必要时保护大家撤退到
[65]
“吉德”街尽头。中国人在靠近前门的地方被打死(他们穿着蓝衫,系红色腰带或全身红衫;估计有人从前门上向他们猛烈射击)。清兵又回来过,但并没有来守卫城墙。
在毕盛和窦纳乐的命令下,十名法国人前去支援在肃王府东北边受到攻击的意大利人和日本人。奥地利也派了十个人过去。
九点。今天早上一名美国人头部中弹身亡。美国人从美国公使馆带着奥地利机关枪回来。
[66]
美国公使馆现由俄国人守卫。美国人从德国公使馆登上城墙,朝着前门方向扫射。
很多穿着红衫的士兵手持长矛守在意大利人的工事后面,他们随后离开了。
英国公使馆的钟声响了。拉布鲁斯上尉要求派十个人去守城墙,他自己一个人先去了。
德国人借口看到了义和团,离开了他们在城墙上的位置,派了三个人和一个志愿者去意大利工事那边,也就是说,在我们前面,去驱赶
[67]
义和团。
德国人要求向城墙增援。我们去了七个人,其中三人是平民。这期间,德国军官带有点责备意味,未将跑到我们前面的士兵重新集合起来。因此他们很迟才回到城墙这里,而/=奥地利人=/其他德国人和美国人已经到了城墙下。有人对着德国军官喊话,说英国人已经下命令撤离(我表示怀疑!!)。
不管怎么样拉布鲁斯上尉留下了六个人。
拉布鲁斯上尉和一个美国人伏击了躲在角落里的义和团。留下来的六个人打死了二十多个义和团,缴获了长矛,
[68]
好几支步枪还有很多子弹。
十点。由于英国公使馆受到猛烈攻击,窦纳乐爵士命令柴五郎上校半小时内派人增援。命令是九点半发出的。十个法国人去了英国公使馆。
十点十分。由毕盛一人签发的命令:我们必要时应支援德国人(城墙)及意大利人和日本人(肃王府)。
在前去支援日本人时法国水手克莫纳(Quemeneur)[162]大腿受伤。美国士兵独自前往。
美国人占领了前门并缴获了大炮(?)。
[69]
十点十五分。美国人并没有占领前门,那里的工事很严密。美国公使馆着火。收到口头命令要占据“吉德”街对面朝向哈德门方向的城墙。德国人向前门方向进发。
十点半。我们和德国人一起带着美国的机关炮占领了“吉德”街上面的城墙。中国人在城墙上从哈德门前的房子里伏击我们,但没有成功,只有些石头碎片打到我们。
一点半。德国人和美国人还没有到达工事那里就撤离了城墙,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我们留在那里
[70]
掩护他们。我们第三批或第四批撤下来。
卫乎达告诉我们今天早上英国公使馆起火了,所以钟声才会响。那里的人要求救援:结果一半的人都不动。火势向西边温室方向发展。我们用炮在墙上打开一个缺口,又打了一个出口,从那里打死了大约三十个义和团。
一点四十五分。肃王府再次发出增援请求(之前的十个人已经回来)。我们派了另外五个人增援肃王府的意大利人。
昨天(肝和肺)受伤的一个德国人今天早上在临时救护所里死去了。
[71]
四点。窦纳乐爵士、毕盛先生、萨尔瓦戈、马丁荣医生及贝勒威(Below)先生[163](德国人)决定于夜间重新占领城墙,并在那里修筑工事。
收复了美国公使馆。只有一个角落被烧毁了。美国人士气很低落。
五点。大家一致同意应该立刻攻占城墙,以防中国人提前猜到我们的行动。事实确实如此。美国人、俄国人及德国人登上了城墙。我们派了法国人去城墙东边的工事。
五点零五分。被告知中国人到了桥下。美国人后撤。德国
[72:伯希和的账目]
[73]
上尉要求之前我们派去工事的十个人回来加强桥上的防守。六个奥地利人在城墙东边的工事,另外两组,每组五个人和德国人在一起。
五点半。桥没有危险了,但所有人都向后撤了。没有人等一等法国人。要求德国人回去的命令是德国公使馆发出的。
前半个下午一直听到炮声,舵手们说炮声来自北方,那应该是北堂了。
[74]
连东边甚至西边都有炮声传来。
六点半。防御工事情况危急。到处受到伏击。
英国公使馆从沙孟那里拿了羊,现在不肯还给他!!!达西上尉强烈要求他们归还,否则我们明天就离开。
我们重新回到城墙上的时候美国人在他们守卫的桥上喝威士忌和汽水。
我们将会留六个人在那里(三个法国人,三个奥地利人),半夜换班。
七点。我们在美国人和德国人之后撤离城墙。由于我们是最后撤离的,
[75]
四处遭到射击。我们留下六个人在“吉德”街的尽头。
七点零五分。派了五个人去增援日本人。
三点半的时候窦纳乐爵士和其他公使聚集在英国公使馆。+窦纳乐爵士、格尔斯、毕盛、萨尔瓦戈和纳色恩(见证人)要求意大利把他们的大炮拿出来用于进攻。之前意大利用大炮伏击纵火者,所以没有供联军使用。——大家都对局势感到绝望,想召集所有的人到英国公使馆,这个命令发出之后
[76]
又被撤回了。于是发出第二个命令:德国人撤到美国公使馆;法国人、日本人和奥地利人同意大利人一起留在肃王府,如此之类。这第二个命令也被收回了。
此外,德国人声称他们不会离开自己的公使馆。最后拟定了第三个命令:每个人留在自己国家的公使馆,不过美国人要去城墙上协助德国人。(纳色恩先生和贝勒威先生参与了会议,向我们讲述了上述的情形。)
[77]
七点。十五名俄国人第一次走出他们的公使馆去帮助美国人。一共有九十五名俄国士兵。
八点。高士兰(Corselin)[164],达西的副官在日本公使馆身亡。
“吉德”街尽头的防御位两侧城墙被打得千疮百孔,重整工事。
九点。美国人登上了城墙。他们(窦纳乐爵士的命令,由罗士[L?sch][165]传达)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城墙上。达西将命令转给了奥地利指挥官,因为是他下令撤离的。此时奥地利指挥官和纳色恩一起去了英国公使馆,没有找到他,我们决定只留在小巷里,拒绝去任何其他地方。见不到俄国人。
[78-79]
空白。
第二部
[80]
十点。城墙上要求增加兵力。派了六个奥地利人和四个法国人。此外已经有美国人、德国人和十五个俄国人在那里。
6月25日。七点。那十个人从城墙上回来了。
一整夜“嗒嗒”的枪声不断。
今天早上,北边传来巨大的锣鼓声和喊叫声。现在一切都平静下来,只偶尔有一两声枪响。
昨天在英国公使馆有一名军官和一名英军士兵受伤,还有一名英军士兵身亡。
好像昨晚十一点左右美国人又想离开城墙。
福礼玺奔波于英国公使馆和德国公使馆之间,以便确保城墙被守住。窦纳乐爵士从来没有命令过俄国人到城墙上去,他这么做自有原因。如果如罗士所说俄国人还是去了城墙,那肯定是因为俄国人自认这样做对他们的防御有帮助。
[81]
今天早上联军又从城墙上下来了。
八点。又登上了城墙。俄国人不在城墙上了。
八点四十五分。我们与德国、奥地利达成如下协议且没有按照窦纳乐爵士的要求去做:
a.德国、奥地利和法国一起防御哈德门方向的城墙的东侧。我们不会再派任何一个人给美国。他们如果愿意可以找俄国或英国增援。
b.我们会向东交民巷撤离而不是向肃王府,因肃王府很难防守。
九点。所有联军首领被召集去俄国公使馆。
福礼玺昨晚听到北堂传来的枪声。
十点。军官会议。
十点十分。下令派十名法国人去肃王府,替换十名在那里的意大利人。这十名意大利人将带上他们的大炮去摧毁前门。
[82]
十点十五分。给几个日本志愿者配备了毛瑟枪。
沙孟的羊被还给了他。
十点半。巴托兰在桥上拣到一枚落在他身边的弹头。另有两个炮弹掉在我们的公使馆,我拣了一个。我拣的弹头落在教堂和我们坐着的客厅院子之间。
军官们在城墙上开了会:窦纳乐爵士告病。
毕盛先生说他要写报告给外交部,所以今天不能来公使馆了,还说如果我们被分开了,那么,嗯,他也会和我们在一起。萨尔瓦戈最后一个离开他们自己的工事,而纳色恩则留在我们这里,因为这里有(他的)士兵。开会时我们讨论到如果战况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就应该把拿去打前门的大炮拿过来。对了,有人提议由“泽塔号”指挥官负责指挥,但会议决定由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