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700000008

第8章 小麻楞

在我18岁走出农村之前,我并不知道农村人的生活与城里人的生活有多大差距。老人们也常诉说他们小时候吃糠咽菜和逃荒要饭的经历,打心眼里也会感到与他们相比是“生活在蜜罐里”了。面对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中的酸、苦、辛、辣从没感到难过,相反还有甜蜜的感受。这些,是现在生活在城里的人和富裕起来的乡下年轻人无法感受的到的。

那个年代,小学生学费不算很贵,一年学费1元钱,其他书本费加起来也只有6角钱。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们全家7口人,只有我爹1个劳动力挣工分,时常吃的食盐和点灯照明(农村夜晚点灯需用的是煤油)油钱都时常向邻居借钱。记得上学的头天晚上,我爹和爷爷谈到了拿不出1元6角钱学费和书本费的事,爷爷告诉我爹,钱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晚上,奶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在煤油灯下数出了3张5角钱的票子和两个五分钱的钢镚子,用一块麻纸包扎好放在了我的棉衣口袋里,并反复嘱咐我不要拿出来看,到学校后直接交给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把手放进衣袋里紧攥着包钱的纸包,生怕它飞走。等到了学校,因手中出汗,那两个五分钱的“钢镚儿”已经掉在了我的手中,我把钱交给了老师,心里的紧张感才慢慢消退。

这是家里大人给我上学交的第一次学费和书本费,也是最后一次。那个年代,农村生活不是只有我们家穷,家家都是如此。记的9岁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与村里的几个伙伴就开始自己挣钱交学费和书本费。我们三、四个伙伴每到星期日(当时星期六上半天课),带上干粮一早出发到山上刨药材。那时候我们那里有种药材叫“黄荆茶”,卖给供销社每斤只有五分钱。我们拿不动镢头,只能扛上爸爸锄地用的锄头上山。由于我们年岁小走不了远路,再加上“黄荆茶”是扎在地下很深的植物,发现一株“黄荆茶”也只能挖出药材地下的一小段,每个星期日上山一整天,也只能刨一、两斤。

我们把药材放进冬天储存菜的窖里,等攒够五、六斤后专门花一个星期天的时间到供销社卖药材。卖药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每次都能有两、三角钱的收入。我们会把整角的钱用小布块做成的钱包包起来,如果有几分“钢镚儿”都要换成糖块,当时一分钱能够每一颗糖块。记的那时,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很小,每当我要去供销社卖药材,他们都会期盼能给他们买几颗糖块。我从没有独自吃过一颗完整的糖块,如果能买到5颗以上糖块,我都留给最小的妹妹。在她晚上哭闹时,一颗糖块就能让她安静下来。即是只买回一、两颗糖块,我都会用家里的切菜刀把糖块分成若干小块,弟弟、妹妹们都能吃到一小块。当时那种糖的甜蜜,感觉长大后我从来再没有体会过。

上小学三年级后,我们开始用笔和纸张了,上学费用更多了。我和伙伴们为了能够挣到更多的钱,开始卖干柴。我和伙伴们从十多里外的高山上背上50多斤干柴卖到17里路程的供销社需要两天时间,每斤干柴1.5分,每次也能收入八、九角钱。除了上学的花费,还能给家里买些食盐、煤油等日用生活品。我爹、我妈常在人前夸我,孩子长大了,已经能为家里的生活扛担子了。我听到后心里总是感到美滋滋的。

那时候的农村,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一家人的穿戴都是靠母亲亲手缝制。有的人家,不是母亲针线活慢,有的是家穷,夏天换不上单衣,冬天穿不上棉衣服是常有的事。

曾有两次不小心脚趾甲被碰掉,疼痛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和其他伙伴都有过这样的伤痛,我们都会抓一把黄土按在流血的伤口上,止血后照样上学,从没感到这是什么大事。就是到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奇怪,我们从没有因碰伤发炎或发过高烧。

每次到山上背干柴,我们都会鸡一叫就出发,等天黑了才能把干柴背回家,背上的汗渍从棉衣里面浸湿到外面,干燥后留下了点点汗碱白点,硬邦邦的一大块贴在背部,早晚出门只感到背部“冷嗖嗖”的凉风往里钻。

很多大山都有回音。每次爬上山顶,我们都会在山上大喊大叫一顿,杂乱无章的喊声回荡在远山深处,好像另外的山头上也有一群孩子还在喊叫,喜悦的心情大概与城里的孩子看电影差不多。我和伙伴们也会站在山顶上向老远、老远眺望,老远那边的山也和这里一样,黑黑的山头周围有白色的云雾缭绕,我们幼稚的认为,远处的大山外可能就是县城和平原。

我和伙伴都没有出过远门,最远去过14里地外的公社所在地。县城离我们这里有50公里的山路,汽车开不到这里。山里的生活日用品都是靠几辆马车运输,到县城运走供销社收的干柴,往返运回日用百货。伙伴中有的为乘坐过马车感到自豪,听大人说县城里有两层高的楼房,还有烧汽油走路的汽车。我们都很好奇,期望有一天能坐上马车到县城亲眼看看,想看看楼房是什么样子,汽车是如何烧油行走,人们每天都在干什么?那里的人是否每天也吃掺野菜的玉米窝头,那里的孩子们是否也和我们一样靠卖干柴、卖药材挣钱上学?我和伙伴们有时为了自己想象中的答案争得面红耳赤。

这里的人们虽然都很穷,但民风都很善良淳朴。记得7岁时,邻村的张婶到我们村卖桃子,我和几个伙伴看着鲜红的蜜桃馋的直流口水,有几个家境好一点的同伴回家要钱买了桃子吃,我跑回家向妈妈哭闹了半天也没有要到钱。我只好又返回站在卖桃的张婶面前看别人买桃子,也许是嘴馋忍不住了,我从张婶卖桃的筐子里拿起一个桃子就咬了一口。旁边的伙伴看到后都喊,“有人偷桃了,有人偷桃了”。卖桃的张婶并没有呵斥我,而是从筐子里又捡了两个桃子递给我,笑眯眯对我说:“回家让你妈用水洗洗桃子上的细毛再吃,不然会闹肚子的”。晚上我爹收工回来知道这事后,狠狠打了我一顿,第二天屁股还隐隐的痛。几天后我爹在吃饭的时候告诉我,世上的好东西多了,咱家穷买不起,做人要本分,不能偷拿人家的东西,咱家祖祖辈辈没有出过让人瞧不起的人。

后来听我妈讲,我爹让我妈卖鸡蛋后还了张婶的桃子钱。这事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农村的孩子最欢乐的时光是过年。在那个年代,我们山区人每年吃的食油都是猪油。因此,家家户户再穷,过年也要杀头猪。我们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每年也杀一百斤左右的一头猪。我爹在修水库的工地上做过饭,跟一个老厨师学了一些做菜手艺,我们家过年时他的做菜手艺都会显露一回,能做出十几道凉菜,我在伙伴中经常炫耀,感到非常自豪。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家做一回大扫除并用白石灰粉刷一新,窗户上都换一次新纸,多数人家用红蓝纸对接在窗户格上形成菱形花瓣图案,有的人家还用红纸剪些图案贴在窗棂上面,非常好看。家家户户都要用红蓝纸做成彩灯笼挂在屋前,小孩子们大都能穿上一件比较新的衣服,各家大人都要给孩子们买几把糖块和几挂鞭炮。

过年的东西别人家有的我们家一定不会少。那个年味实在是比城里浓厚的多。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很早起床洗漱干净,张灯挂彩,首先是举行家庭礼仪,我父母坐在炕沿,我和弟、妹们给父母跪在地上磕头,妹妹最小趴在地上学习我们给父母磕头,我爹、我妈笑的是那样的甜蜜开心,在平日是很少能够见到的。给爹妈磕过头后,爹妈又带我们去给爷爷、奶奶磕头。

拜完长辈后,人们就回家准备年饭。也许是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和猪肉,饺子的味道,猪肉的味道,是那样香,肚子鼓了还想吃。童年过年时的喜悦心情至今让我难以忘怀,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考上大学,我走出了山沟,我成了我们刘家营村第一个大学生。为此,我爹罗金宝还在村里大办酒席,据我爹说,主要是为了向青猴子挑战。那个老杂毛一直与我家作对,为了当上队长,那个狗娘养的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在村里作奸犯科、欺软怕硬,教唆赖石头闹事,欺负疯婆子,无端殴打老光棍——强奸犯,欺压望天高、妄图霸占其财产。青猴子在村里犯下的罪孽,只有他自己可以救赎。

我爹津津有味地回忆着他的队长生涯。他与青猴子的较量还没有结束。

我爹几乎在刘家营村队长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地坐了二十年,如果说在村里有什么仇人的话,应该青猴子算一个。我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几粒麻子,村里人就送我一个绰号——小麻楞。如今,小麻楞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脱离了苦海,奔向了城市。

但在我的意识里,总是有一件奇怪的事在缠搅着我:那个老光棍——强奸犯的神秘身世和青猴子的孙女之死。村里的“五保户”望天高曾经神神秘秘地对我说过,是老光棍杀死了青猴子的孙女——就是黄下海里的那具“烂腰”。

这“烂腰”的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发酵着。我的确不能忘记曾经发生在我们村的这件刑事案件,它轰动一时,又归于沉寂。我梦中常常会出现我在农村生活的十八年前的小山村淳朴的画面:

每到清晨,五、六点钟男人们起床下地干活,女人们起床在家里开始做饭。房顶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与村子上空的雾气融合在一起盘旋,慢慢向空中散去。这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静的连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都能听的到。站在一里地外的山岗上,能够听到村子前面响水河的流淌声,孩子们玩耍的嬉闹声,农家院里“汪汪汪”的犬吠声……

七、八点钟,早晨下地劳作的男人们回家吃早饭。这里人们大都不是在家里吃饭,多数男人们会端着饭碗聚在村子里老槐树下吃饭。壮年汉子们都端着“海碗”,碗里大都是玉米糊糊,里面掺上自家作的酸腌菜,用筷子串上几个掺菜的玉米窝头来到树下,有蹲着的,有在石头上坐的,也有少数女人和孩子门来凑热闹。男人们利用吃饭的时间谈论种庄稼的事,村子里家长里短的事,山外面的事……也有爱开玩笑的年轻汉子捉弄小孩:“快看啊,你的碗底有个毛毛虫”,大一点的孩子不会上当,小一点的孩子都会举起碗看碗底,端碗的手偏了,热玉米糊糊粥会从碗口流出来,流到小孩子的手上,小孩子自然就把会把碗丢在地上摔了。摔掉碗小孩子会哭喊着跑回家向爸爸、妈妈告状,村里的长辈老人都会责怪年轻汉子一番。树下吃饭的人们嘻嘻哈哈,只是把这种事当做玩笑。

八、九点钟,男人们又到地里劳作,放养牛羊的牧人们高喊着,叫骂追赶偷吃路边庄稼的牛羊。大一点的孩子们都上学去了,几个老人坐在老槐树下乘凉拉家常,诉说着他们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人生经历,诉说城里人生活是如何的潇洒。老槐树旁边土坎上有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子坐在土堆上玩耍,女人们又开始准备做午饭。太阳烤的大地冒油、树叶发蔫,空气中散发出热乎乎的气浪。

正中午时节,在地里劳作的男人们又回家吃午饭。他们的衣裤早已被汗水湿透了,上衣的背部和裤子的胯部留下了层层汗渍白点,脸上的汗渍与泥土掺合在一起,成了“大花脸”。家里的女人们都会准备好一盆“凉飕飕”的山泉水和毛巾、肥皂等待地里劳作的男人们回来洗涮。牧人也会赶着牛羊到山下喝水,他们大口咀嚼着玉米窝头,和一块咸菜疙瘩,吃的是那样的香甜。牛羊喝完水后都聚卧在树荫下,悠闲咀嚼着反刍的食草,不住的摆动着脑袋和耳朵,驱赶着叮咬的蝇虫。一阵西风吹过来,吹掉了牧人的草帽,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西面山头飘过一片黑色的乌云,估计这里快要下雨了。

下午两点钟,下起了大雨。稠密的雨点敲打着房顶发出“啵、啵、啵”的响声,屋檐处留下了黄色的泥水(房顶大都是泥土扎轧而成)。夏天的雨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燕子在零散的细雨中飞来飞去,几个小孩子光着屁股顶块小塑料布在雨水中嬉闹。不少男人还有女人身上披一块塑料布,扛着化肥袋子乘雨后土壤潮湿,给庄稼上化肥去了。

到晚上八、九点钟,劳作的人们又返回家。黑黢黢的屋子点起了煤油灯,显得那样明亮。女人们忙碌着开始做晚饭,不懂事的小孩子饿得直叫唤,叫嚷着要吃饭,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大都没好气,责骂声不断传出窗外。农村的饭也好做,油灯下煮一锅玉米糊糊,里面放上几把青菜,热几个玉米窝头,切一块咸菜疙瘩,饭就算做好了。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前在煤油灯下吃的都很香甜。

村里人们都养成了早息早起的习惯,没有特殊情况九点钟后都入睡了。山里的昼夜温差较大,村里人夏天晚上也要盖上被子。夜晚是那样的宁静,在被窝里,大人们都期盼今年有个好收成,让家里人不要挨饿,孩子们都期盼什么时候过年,能够穿上新衣裳,能够吃上肉馅的饺子和猪肉、粉条……。

远处有一条狗正在不住的狂吠,声音传出老远、老远……

让我念念不舍的还是那个老光棍——强奸犯(强奸村了的耕牛)他呢?消失了吗?怎么村里人都闭口不谈那个风云人物了?强奸犯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投靠地主王胜利,惹下了一推后患。我更想知道王胜利是何时拥有地主之称,孤家寡人的王胜利难道就在芸芸众生的庸俗无奈中黯然失色了吗?

同类推荐
  • 牛虻

    牛虻

    本书是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长篇小说。描述了意大利青年牛虻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他如何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如何自觉投身火热的斗争中,并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小说通过牛虻这一光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历程。
  •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已改编为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开播。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 下乡养儿

    下乡养儿

    这是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然而,《下乡养儿》里的角色却是软弱无力的。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孩子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结果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书中的父母看上去懦弱无能,没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出版业的兼职校对……
  • 局外人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打造默尔索这个离经叛道,和世俗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露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和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默尔索的行为看上去荒谬不已,不合乎常情,却是他和这个荒谬世界进行抗争的武器。《局外人》曾一再重版,印数达到千万册之多。“局外人”也因此成为西方文学—哲学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 禁止饮用自来水

    禁止饮用自来水

    “如果你想害死一个人,”卡尔说,“不要在英国动手。”“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因为你杀了人之后逃脱惩罚的可能性不大,”我的这位狱友提醒道,此刻的我和他正在监狱的休闲运动区里散步,“但是在俄罗斯,这样的机会要大得多。”“我会努力记住你这句话的。”我向他保证道。“你听我说,”卡尔补充道,“我认识一位你的同胞,虽说他杀人之后确实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却也付出了一些代价。”此刻是放风时间。
热门推荐
  • 都市武林之修真诀

    都市武林之修真诀

    诸葛有书,名曰‘兵书二十四篇’,世称诸葛遗篇,中有修真诀,常人得之,百炼成仙。武林,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各据势力,风起云涌。孤儿生于都市,成于武林,缘起花都,是非之间,天道酬勤。粉丝群:204493014欢迎加入!
  • 寻歌行

    寻歌行

    本以为是一场好梦,最后却梦醒人去。阿寻常常在某个深夜想起傅景行,想他在另一个国度做什么。可是理智又在告诉她不能想。五年的离开,阿寻在不断成长,她也终于明白,于自己而言,傅景行有多么重要。
  • 羞涩夫君

    羞涩夫君

    当穿越流行到楚乔乔身上时,楚乔乔很淡定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也很淡定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当遇上那个拉拉小手,会脸红;亲亲小嘴,吓得不敢动的男人时,她的世界便开始不淡定了!入凤府,上斗长辈,下打奴才,中间防小三,为了那个男人,她豁出去了!可到最后,她才真正发现要斗,要打,要防的对象是谁!丫的,跟她装纯装真装青涩是吧!看她非将这臭男人一脚踹飞,然后,另觅他处,逍遥快活去!片段:“楚,楚姑娘,你,你要做什么?”“你说我要做什么?”挽了挽袖口,表情凝重道。“你……我,你可不能胡来呀!”凤陌天一副贞洁圣女的样子。楚乔乔大步一跨,成功的将凤陌天逼的跌倒在那床上,同时用命令的声音道,“把外套脱掉!”
  • 战魔法神

    战魔法神

    最后一集【回归——上帝的呼唤】预告:经历过重重磨难的墨东城,最终在奇幻大陆找回了心爱的妻子冰琴。当他们两人准备回到魔幻大陆过上平静生活的时候。魔神的诅咒开始作用在他的身上,最后他该何去何从,上帝自有安排。【无须担心出品,无须担心太监,无须担心请假,无须担心品质】
  • 白玉蝉

    白玉蝉

    陈致远死的那个晚上并无异常。十一点半蓝玲回到家里,他还出来过一趟,没戴眼镜,脸色疲倦,一年多了,他一直是那种脸色,黄中带青,眼睛下面有些浮肿。他刚画完一幅大油画,完成那天说最近什么也不画了,先把画室理一理,再带她去趟日本,结果没两天就又画了。蓝玲也不去说他。陈致远是去卫生间。蓝玲听他冲了马桶,洗了手,出来了,跟她说今天感觉不大好。她说,不大好就早点睡吧。他看着墙茫然了一阵,——后来无论怎么回想,蓝玲也未发觉那阵茫然有什么不对劲的,不大好,是人不大好?还是画得不大好?怔了二三十秒,看她打乱了头发,只穿着衬裙,知道她要洗澡,点头说,这就去睡。噢,好。
  • 极战天骄:逆世魔瞳姬

    极战天骄:逆世魔瞳姬

    初见时,他斜依床榻,鎏金龙眸迷离深邃:“女人,过来帮本王解了欲火。”“滚!你不是有手吗?”九国争雄,六界无序,若我堕魔,天下何处能安身?牵她的手只是紧了一些,语气不容反驳:“呆在我身侧,这便是你的安身之处。”女子旖旎一笑,百媚千娇。我没有来生,只活这璀璨一世。群号:235433099,欢迎加入~)
  • 诸天器魂

    诸天器魂

    苍天不仁,万物为邹狗。我等皆被困在世间的牢笼里,深陷不自知。一生奋斗,辗转生死,众叛亲离!只为了超脱出去!我等可以放弃所有,只为那虚无缥缈的希望!
  • 你是倾尽一世的温暖

    你是倾尽一世的温暖

    没认识简时初之前,叶清瓷一直是个倒霉蛋,认识简时初之后,老天爷一本正经的告诉她,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但是等嫁给简时初之后,叶青瓷就开始转运了。嗯,嫁人,结婚真好。
  • 特战神医

    特战神医

    从特种部队退伍,苏南孤身一人到城市发展。一手拳头,一手神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英雄救美,虽老套,还是会发生;艺高人胆大,扶倒地老头,也不怕被讹诈。揍的是恶霸混混,赚的是真金白银。一个故事,一段传奇,在都市中,苏南开始耀眼的人生。
  • 鸿蒙天地

    鸿蒙天地

    一个走投无路的家伙,看了一场神仙打架,重生异界后,得了一把牛逼的大剑,于是开始狂傲的叫嚣,却不想由此逐渐的揭开了鸿蒙天地的神秘面纱。鸿蒙天地,无极宇宙之最高空间,其下无数混沌宇宙,星空,世界,位面。入鸿蒙天地,即得长生不死,纪元尽时,宇宙崩,天地毁,而自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