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700000007

第7章 望天高

我叫王朝宝,因有眼疾,从小两只眼睛总是朝天昂着,人们说我的眼睛长在脑门上了——也确实是比别人的双眼生得高了一点点。这让我很是烦恼,瞧人的时候总是习惯扬着头,刘家营村子里的人就送我一个“雅号”——望天高。

我是个终生未娶的光棍老汉,5年前,村里把我的生活困难情况上报乡里,乡里又报到县里,县民政局领导研究了半年,终于批准我为村里的“五保户”待遇,每月60元的生活费。

虽然我和青猴子是本家,狗日的青猴子伪善狡猾,他不顾我的死活,不顾村里仅有的七户王姓人家的生活,只顾他的私利,一心谋划着他的队长梦,想着升官发财。青猴子在村里根本不得人心,整天想着与罗金宝争当队长,孙女失踪了也没报案。他勾搭村里的寡妇,老不正经,风流成性,我甚至怀疑疯婆子的死与青猴子有关,疯婆子是青猴子的秘密姘头,这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我无意间撞见了不该见的东西。他青猴子心里兴许早把我当做死敌。青猴子根本就没有把我“五保户”的申请书递交给乡里,还是队长罗金宝在大队部会上把我争取为困难户,推选我为村子里唯一的“五保户”。

我在病重期间,没有看过医生,也没有人照看。我每天躺在炕上叫喊:“好心人们,给我一碗水吧,快要渴死我了;好心人们,给我口吃的吧,快要饿死我了……”。前两个月,善良的村民们还不断给我送些吃的、喝的,时间一长,送吃喝的人也就少了。当人们听不到我的喊叫声,再进屋看我时,发现我已经掉下炕头,光着干瘪的身躯蜷缩在地上,嘴里还含着小半块干馒头,已经死了好长的时间了。

按照民俗,村里谁家死了人都要去烧告别纸,村里的人们不知是可怜我还是想起了我在世时对别人的恩惠,都跪在我的遗体前,一边哭,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村里的长辈老人蒋光头,按亲戚辈分是我的表叔,也拄着棍子来给我烧告别纸,也许他和我是同代人,有伙伴和亲戚的情意,跪在地上边哭边大声念叨:“表侄你活的苦,死的也苦啊……”,引来大家的一片哭声。我同族同辈的远门兄弟,有的赶快跪在地上还礼,有的赶快搀扶蒋光头,嘴里还念叨:“他有何德,还让表叔你跪拜。”蒋光头老泪横流,哽咽着讲不出话来。

我被安葬有一个月了,老人们坐在一起都还要念叨我的生前。

解放前,我一家住在远离我们村10里外的红石头箐,那里是山沟的尽头。那时红石头箐只住着我们一家人,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兄弟5人姊妹3人共8个兄弟姐妹,我在兄弟中排行老二。那年代,人们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我从10岁起就跟父亲和哥哥种地、卖柴、卖炭养活全家人。我们一家人春秋季节很少走下山来,秋冬季节父子们会经常从山上背些干柴和木炭卖给富人家,挣些钱贴补家用。那时我家非常穷,孩子们冬天没有棉衣穿都挤在屋里不敢出门,就连我们父子们在寒冬腊月到山外卖柴、卖炭也是穿着单薄的衣服,露脚后跟的鞋子。人们在冬天雪地路上行走,经常会看到我们父子冻裂的脚板留下的红色血迹。

也许是我们一家人与外界沟通少,兄弟们在人前都不爱讲话,与人讲话都会脸红。村里有人称我家的男人为“山汉”,称他们家的女人为“山里女人”。其实都是山里人,只不过是我家相比我们村里人住的更偏远更闭塞罢了。

在我9岁的那年,我们这里也解放了,政府动员我一家10口人搬到刘家营村生活。苦啊!起初,一家十几口人住在两间破房子里,炕上只有4床被子,每晚兄弟姐妹们都是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当时刚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土薄产量少,加上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全家每顿饭大都是野菜和玉米糊糊粥充饥,年年靠吃政府救济粮度日。我18岁那年,3个姐妹先后都出嫁了。那时候农村嫁姑娘,娘家是要花钱的,我的3个姐妹出嫁后也花了男方家数百元钱,在村里一时成了有钱人家了,弟兄们又盖了3间平房,住的也宽敞多了。

按说,土改后村里又很快成立了集体生产队,我家父子5人都挣工分,日子在村里应该是上层的,弟兄们娶媳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我家几个弟兄们心眼都不太“亮堂”,说话办事都不太端正,兄弟五人没有一个娶上老婆。大约十几年过去了,兄弟5人中除“小五子”到外村倒插门做了人家养老女婿外,其他兄弟们仍然都是“孤家寡人”。天有不测风云,在后来的年月里,我的父亲不到70岁就去世,大哥和三弟因疾病不到三、四十岁就撒手人寰,四弟名叫小根子,到山上背柴跌下山崖摔死了,死时还不到三十岁。七十年代末,家里只剩下我和我娘俩人相依为命了。母亲在家里做饭,我在地里干活,日子过的还算凑合。

人们都说我在弟兄们中身体是最结实的一个,虽然眼睛有点小毛病,也是心眼最不“亮堂”的一个。我不会算数,超过一百的加减乘除就算不来了,但也不是实心傻的那种人。七十年代,村里生产队都是用钩子大秤分东西,一次生产队分玉米,我当场就说给我家分的玉米不够斤称,非要把倒在篓子里的玉米重新过秤,结果是生产队长说是看错了秤少给了我家50斤玉米。生产队长被我大骂了一顿,但自感理亏不敢还声。

村里把上地干活的男人称作“受苦人”。老一辈的“受苦人”都是剃光头,为的是洗涮方便。我和别人不一样,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始终留背头,直到白头发很显眼了才剃成光头。有人说我留着头发是因为我怕冷,头发可以御寒;有人说我是个“烧包”,留背头只是为了讨老婆;也有人说我是跟吃商品粮的公社干部学的,有人看见过我兜里还装着一把小梳子和一面小镜子,在地里一个人干活时还要拿出梳子和镜子打理一番。但是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看不惯我留“背头”。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洗涮又不勤快,我的背头里经常变得乱蓬蓬的,里面还掺杂不少灰土和树叶,背后管我叫“鼓鼓子头鸡”。和我差不多岁数的人有时也和我开玩笑“王乡长下乡了”?我知道是他们讽刺我留着的背头,故意学着乡干部甩头发的模样,把头发向后边一甩,还要反击几句“留长头发犯法吗?你管事太宽了!”引来大家一阵大笑。

那个年月,在那山沟里,娶不上媳妇的光棍不少,我们村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六、七人。光棍们坐到一起大都爱谈论女人,上岁数的老光棍对一辈子没有与女人睡过觉感到遗憾。每谈到这些,我就会兴奋,会谈论我二十几岁时在四川修铁路的经历。那时候,我住的房东是一个小寡妇,人长得非常漂亮。我在工闲时,常为房东小寡妇推碾围磨,担水扫地,一来二去小寡妇看上我了,不但和小寡妇经常睡觉,还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只因为怕想家,后来工期完了还是与伙伴们一起回来了。我认为与小寡妇睡过觉,尝过女人的滋味,也算是“结过婚”,有别于其他光棍。当然,村里的光棍们都知道我爱吹牛,多数人不相信,一笑了之。

说起爱吹牛,我在十里八乡也算小有名气。外边来村里的人很少,但无论是从山外来的城里人还是十里八乡来这里做小买卖的人,我总会热情地与来人搭讪。我一生只到过四川修过半年铁路,从没离开大山,但我对山外面的事请都很了解,说起山外的事头头是道。几年前,有几个石家庄市里的年轻人走进山里游玩,我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大吹四、五十年前在石家庄修西客站的经历,还讲火车站姓郭的站长是我的朋友。但村里人们都知道我从来没有去过石家庄。城里来的几个年轻人大都是八十年代后出生,对他们没有出生前的事不了解,非常相信这位曾经为他们居住城市做出过贡献的深山农民伯伯的话,都感到这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山里人。我爱抬高自己不假,但对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热忱是真实的,我跑前跑后为这几个年轻人安排吃住,还专门做向导带着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到深山转了两天。我与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分别时又给每人旅行袋里装了五、六斤山核桃,城里来的年轻人为山里人的质朴、善良所感动,掏出五百元钱非要塞给我,感谢为他们这次旅行提供的帮助和照顾。我生气了,“你们这些娃娃,来这里就是我们全村的客人,收钱就见外了”,硬是拒绝了递过来的钱。几个年轻人被感动的直流眼泪,走出村子老远还回头向站在村口送行的我招手。

我是村里有名的孝子。我老母亲因几个儿子英年去世伤心过度,眼睛几乎失明,耳朵也基本失去了听力。家里做饭和地里的庄稼活,里里外外都靠我自己。人老了都爱管闲事,我的老母亲特别爱操心家里家外的事。只要我在家里,她都要问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种了些什么,猪该喂了,鸡该圈了……我都会趴到老母亲的耳朵前说话,声音小了老母亲听不见,声音大了老母亲又说呛她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不如她意了也要发火。

为此,我挨了不少耳光,在我五十多岁时也还是这样。每当我老母亲打我的时候会引来不少小孩子的围观,我会把头伸到老母亲的面前任由她打几个耳光消气,然后还要趴到老母亲耳边道歉赔不是。看热闹的小孩子们都会喊:“望天高又挨妈妈打了,望天高又挨妈妈亲打了……”我也不生气,对着孩子们大声讲“快回家吧,你们没有挨过妈妈打吗?……”孩子们又会推搡着散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老母亲病逝了,我按照当地民俗最高礼仪,大办了三天丧事。几个姐妹来了,亲戚们都来了,村院的乡亲都来了……。我在老母亲的遗体前哭了三天三夜,边哭边念叨:“妈妈啊,相依为命的妈妈,你不管儿子了,你不为你儿子操心了……”哭声是那样的凄凉催人泪下。到我妈妈出殡的那天早晨,我的嗓子哑的连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只是不住的用头在地上磕,额头上流出了斑斑血迹。

2010年9月,我闹病了。村里人和远门王家人向村干部提出请求,请医生为我看病,雇人照看我。村干部也犯难了,因为这需要钱,说是要向乡上汇报,乡干部也很重视,说是要向县里汇报。这样,我在病重期间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加上吃喝凉一顿热一顿和有一顿没一顿,死亡都在情理之中。3个月后,我真的死了,后来听村干部讲,县里给我的特殊医疗费和护理费批下来了。人们都知道,我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没人照看冻、饿而死的。我的亲戚和王姓远房亲戚家提出要上告村干部和乡干部。

在我死后的第五天,乡干部和村干部来到村里找到出头准备上告的王家人,村干部、乡干部大声呵斥:“王朝宝(我的大名)是你们同族、同姓的家人,他在病重期间你们不念同族同宗情意,不请医生,不照看,他死了你们要闹事告我们,你们最好在族宗牌位前问问自己的良心!”说得几个准备告状的王姓人头上直冒汗。村干部、乡干部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你们想上告可以,我们等着你们!”几个原本想要告状的王家人自知理亏,以后就不再提告状的事了。

人总是要死的。我死了,人们都在谈论我生前对村民所做的好事。有几个和我年岁相仿的老人都说我是好人,就连我年轻时修铁路睡过女人和到过石家庄修建铁路西客站也相信是真事。大家都说像我这样的好人会有因果报应,死后一定能到天堂。

有无好报应,我的灵魂能否登上天堂?大概只有我望天高的亡灵明白,人们只是这样想想和说说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一切将会淡出人们的话题。

对了、补充一点,我在人世间时,知道了青猴子的太多秘密。他和疯婆子的奸情,以及那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我感觉到疯婆子的死一定与青猴子有关。赖石头纵然有天大的怨恨也不会去冒然放火谋害一个与他无冤无仇的疯女人,我无意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谁让我和赖石头是邻居呢)。赖石头半夜起来点火,让我一个孤老头子惶惶不可终日。我把在人世间知道的这点秘密终于带到了阴间,青猴子估计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但是我坚信青猴子一定会遭到报应的。其实关于强奸犯的扬言要报复青猴子的事我也知道一点点。强奸犯确实该死!

强奸犯扬言要报复青猴子的事情,罗金宝的儿子——小麻楞最清楚,因为他们两家为保住队长一职已经争斗了几十年了。小麻楞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小子挺不错的。是刘姓家族中年轻一代人中的优秀人物。

同类推荐
  • 安葬

    安葬

    北京的夏天今年我算是领教了,就一个字,热!闷热,像把人放在蒸笼里蒸似的,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如果你徒步上街溜一圈儿,回来的时候,你的前后背心一定会湿透。我住在二环边上,身居三十一层的半空中,热不说了,还要再加一个闹。大马路上的车昼夜奔驰,白天似乎还不明显,可一到了晚上,那个闹呀,就如在海边听潮,壶口听瀑,搞得你彻夜难眠。于是我就瞎想了:北京啊,我美丽的首都,我受不了您的闹啦,还是撤退吧。可是一想又不行,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咱驻站在外,编辑部老总没放话,还是挺着吧。
  •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以文联的工作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报废》写换车,《报销》写还债,《报道》写修路,这三件事情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和单位、甚至在其他个人,或许都不可能存在,或者说是“小菜一碟”,解决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在文联这样经费极其拮据的“前列腺”部门和龙骨村那样偏僻穷困的山村,则事关重大,关系到生计存亡,关系到民意民心,而解决起来则比登天还难……《同意报销》收录了红日曾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发表的三个中篇小说,《报废》《报销》《报道》。内容轻松幽默又充满积极豁达的态度,将制度、人性、处事智慧融于一炉,讲述知识分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文联生活。
  • 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小城里从来就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张四宝这个人,就像张四宝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他们一样。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的张四宝可是小城的名人了,或者说,至少是一个身份显赫的人物了。原因很简单,张四宝如今有钱了,阔气了,烧包了,摆谱了,派头了,神气了,牛逼了,大款了。张四宝那次回到小城,坐的是奔驰600,身边有美女助理杨娜相伴,身后有魁梧健硕的保镖光子保驾,这阵势可让小城人开了眼。张四宝现在的身份是省城一家赫赫有名的“帝豪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 人质卡农

    人质卡农

    宫部美幸:又译宫部美雪,日本作家。原姓矢部,1960年12月23日出生于东京,与同样身为推理作家的绫迁行人出生于同一天。东京都立墨田川高校毕业,23岁进入法律事务所工作;白天在法律事务所当速记员,晚上就到“讲谈社”主办的小说写作研习班学习写作。研习班的负责人是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山村正夫,讲师都是当时著名的作家。宫部写作范围广泛,获奖无数,作品大致被归类为推理小说、时代小说与奇幻小说三大系统。
  • 陈庄寨的古戏台

    陈庄寨的古戏台

    熊耳山方圆几百里,那里山高林密,出老虎豹子也出胡子。熊耳山更有千泉万溪。千泉万溪流淌出熊耳山,流淌到大平原汇成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向东。向东的小清河七拐八弯。在离熊耳山十来里地处的河面上有一座大石桥,大石桥上的青石板有两道深深的车辙,那是被年代久远南来北往的商贾车辆碾压所成。靠着大石桥小清河的南岸就是陈庄寨。陈庄寨是方圆十来里最大的村庄,周围有大柳庄、小李村、张庄、何村、小王庄……陈庄寨人口密集。一条连通大石桥的南北大街足有一里来地,大街宽度能并排行驶三辆马车,于是也成了方圆十来里的一个大集市。陈庄寨的大集逢双的日子都开市。
热门推荐
  • 望门嫡女

    望门嫡女

    前言:爱得最深、伤得最深的那个人是你,天下可以拱手让人,唯独这份爱不能退步。一觉醒来,她成了秦府不受宠的六小姐,一场阴谋还是意外?错嫁宫王爷次子宫染夜为妾。上夺君心,下斗众妯娌,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人羡她金衣玉食,却殊不知这深宅大院,左一个深渊,右一个深坑。外表看似任人宰割的小绵羊,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晴天万里,哪来的霹雳?从她生下女娃那一刻,一向待她慈祥又温柔的婆婆——变了。定下规矩,谁能先生下男娃,谁便是一家女主。好样滴,老娘还不稀罕待在这个家,卷铺盖拐走你儿子。“娘子,我们临走前身上所带盘缠不多,怕是只能挨过几日。”“没银子想法子赚钱。”“可是。。。。。。我从小到大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懂得怎么赚钱?”相公你咋就这么没用?这一家三口还指望你来赚钱养活俺娘俩。“我养家,你带孩子。”不靠娘家、婆家拿来一分钱,仅凭一家小小的店铺,三个月后经营数间分店。一位不速之客,一道圣旨掀起一浪接一浪的风波。(本文慢热,女主非是善物,一对一,敲门群:221908189)姐妹文连接:庶女传奇,绝对赞!【庶难从命】妖竹儿好友连接:玄幻奇迹,绝对赞!【惊世陌华】听语邀歌
  • 有时心动

    有时心动

    职场小白领刘水为了谋得高职,利用女友霍安安套取竞争对手段章的文案策划书。但在行使计划的过程中,霍安安发现段章为人宽容豁达,不是刘水口中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于是霍安安决定以假文案敷衍刘水,不料阴差阳错用了段章的真文案。刘水获利后反咬霍安安一口。在霍安安经历失恋、失业以及无家可归的一系列打击之时,段章不计前嫌,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时霍安安才发现,原来两人的羁绊早已经种下……
  •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全景式展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画面,那是一个激情似火、岁月如歌的年代;以新闻记者视角看大千世界人生百态,职场、商场、情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半个多世纪四代人的命运轮回,到头来都走不出情和爱。他乡,故乡;相聚,分离;相爱,背叛;欢喜,忧伤……孤儿寻亲,鳏夫再娶,人生道路从来都是坎坎坷坷。男主性格多面,女主各领风骚。几十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部人生大戏。
  •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彩色绘图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孝和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革命并迅速地成长起来,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工厂领导工人群众闹罢工,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在狱中,他经受了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后在对敌人愤怒的斥责声中英勇就义,年仅24岁。故事真实生动,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简要概括了年轻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100条人生经验。阅读本书,年轻人将会懂得人生的成功之道、处世法则;应用本书,年轻人将告别青鲁莽,向人生的成熟迈进。仔细揣摩、用心掌握这本书的细节,将会对年轻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二十几岁的这代年轻人一定能够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成为把握时代命运的弄潮儿。
  • 终末的黑魔法师

    终末的黑魔法师

    禁忌的黑魔法、异世界的妖异、上古龙族、恶魔之子……政治阴谋、战争、毁灭世界的大灾难……当这些元素都汇聚到一个乱世的舞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斯莱因·佩里西曾经只是一个身在漩涡的中心却不自知的少年,但当他知晓自己真正的命运时,也许,一切都从此开始变得不同……
  •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他是定国只手遮天的阴黎大人,妖孽狠腹黑。她是被淡忘在岁月里的守陵公主余泱,倾国又倾城。当心机深沉的守陵公主遇到清冷孤高的尚书大人,宫廷撕逼大战,正式开始!两人第一次见面,剑拔弩张,再度交手,她惊才艳艳谋惑天下,他却只是温柔一笑,一言不合就开撩!
  • 网王这块糖你吃不吃

    网王这块糖你吃不吃

    生活如此多艰,让我们愉快的吃点糖吧!本文BG向,原创女主。注重日常,尽量不OOC。比赛也会写的(大概)圣子幸村x妖艳女主其实只是为了满足作者自己想要嫖大美人的少女心。
  • 九天帝落

    九天帝落

    人力有穷时,而世间万物之力则无穷尽!这是一个将武学发展至巅峰的世界,一介废物小子却另辟蹊径,自微末崛起,以一件凡器为基,将玄幻与科技相结合,不断强化,最终打造出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强大神兵,遂以外物超越一切,威凌天下,败尽天外之敌,成就至尊炼器师!纪风仰头望天,目光睥睨,当我穿上铠甲的哪一刻,就算是九天之上的帝皇,也要在战栗中跌落尘埃!
  • 春酒堂诗话

    春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