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5900000005

第5章 问题的提出:有无中国模式(2)

2.出于欧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中国采取什么态度便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选择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中国模式自然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们,那就是让中国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基辛格说,美国的一些政治家顽固地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联模式,“一提到共产主义,他们头脑中便出现了根深蒂固的消极形象,而且从不允许这种形象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我不能同意”。显然,这是从中美关系的战略选择角度看待中国模式问题。

3.出于对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影响的关注

前述默雷“北京共识”的观点即是。“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2007年1月曾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这显然是从中国模式对世界和未来的影响角度看问题。

发展模式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选择直接相关的,是一种大战略研究,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00年,《财富》论坛在我国上海举行,主题是:未来中国50年。这样的论坛主题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欧美国家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中国模式问题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和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由此可见,中国的发展早已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出于发展战略考虑,他们早已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二、有无中国模式:国内中国模式问题研究

国内专家学者如何对待中国模式问题研究呢?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模式问题研究在国内远比国外平淡。在这里,所谓“平淡”,主要是指缺少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和有意回避中国模式问题研究。这是我国理论界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模式的中国解读

国内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存在很大分歧。关于这种分歧,有学者作了如下归纳:总的来说,在中国内部,对“中国模式”存在着很大分歧,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认为存在着一个“中国模式”,并且这个模式较之西方模式优越;第二种,不承认存在着“中国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尽管中国市场转型的发展策略有自己的特点,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在大的方向上与90年代全球市场化改革进程基本一致,只是实施方式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而已;第三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中国模式’未定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提出中国模式具有局限性,大致表现在:第一,模式本身的局限性;第二,中国模式一词被青睐,如果仅仅因某些所谓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难以满足学理研究上的诉求,这种理论“创新”与中国改革发展现实不相符合;第三,中国模式对中国长远发展的不利之处在于:首先,拔高中国阶段性的发展经验,将制约中国的持续发展;其次,将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显性对峙,不利于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再次,中国模式的国际示范,可能会因国情差异导致水土不服。

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模式问题,国内的研究或解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缺少独创性的一般性研究或解读;另一类是出于政治谋略且缺少自信力的应答式研究或解读;第三类是从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模式问题。

1.缺少独创性的一般性研究或解读

国际上兴起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热以后,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重视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文章。综观这些文章,除了一般性地介绍中国模式问题、讨论中国模式内涵外,缺少自主研究、缺少科学研究精神,没有什么创新观点,基本上是模仿了国外学者的基本观点:一种是认为存在中国模式;一种是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如上所述,认为存在中国模式的,往往有一种民族自豪感,甚至存在一种简单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而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的,则往往有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感,甚至还有一种“假洋鬼子”的腔调夹杂其中。这方面的文章较多但很平淡,不一一列举。

2.缺少自信力的应答式研究或解读

这方面的研究或解读集中于被称为“官方”解读的相关文章。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在2009年12月7日发表4篇探讨“中国模式”的文章,对“中国模式”基本持消极评价。4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可简述如下:

李君如在题为《慎提“中国模式”》的文章中认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他并不赞成“中国模式”这个提法,而是主张“中国特色”。“邓小平曾经希望我们到2020年,中国各方面体制能够定型。但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

赵启正在《中国无意输出“模式”》一文中认为:“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是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所以,我们用‘中国模式’这个词就得十分小心,我更倾向于以‘中国案例’替代‘中国模式’”。

施雪华认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简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邱耕田认为,当务之急是注重科学发展,并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一种高代价的发展,如果这种发展的高代价性被“中国模式”所包括,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模式”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而这种有待成熟和完善的模式应当是不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如果不被包括则又说明了所谓“中国模式”的片面性和不符合实际性。

2010年12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慎明和中宣部理论局何成、宋维强的文章:《“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作者认为,“‘北京共识’是西方政界和学术界的话语体系中的提法,本质上并不存在。‘中国模式’的提法,一是给人有完成式和不再发展的凝固之感;二是有加强、推广和扩张之嫌;三是我国经济已高速发展30余年,但仍有1.2亿贫困人口,其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发展模式,并且这一发展方式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采取的举措,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但很难‘复制’。因此,我们认为提‘中国道路’为宜。”

此五篇文章的观点,是典型的出于政治谋略且缺少自信力的应答式研究或解读。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另一方面是告诫国民不要盲目乐观。但从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角度看,其观点既缺少客观事实依据,又缺少应有的理论勇气,难以让人信服。试想,所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等等,都是发展成熟以后才正式提出并在全世界流行的吗?绝对不是!理论研究受制于政治谋略的学术研究环境和“不敢为天下先”的文化背景,是我国鲜有理论大师的症结所在。联想到中国经济学界鲜有关于中国经济总量在多少年后将超过美国的专家学者论点,难免让人心生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的疑惑。

3.从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模式问题

与上述两种研究态度不同,国内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国模式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发表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中共中央党校著名科学社会主义问题专家赵曜教授认为,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罗斯福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大挫折”,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出现“新局面”。

著名学者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之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格外关注,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所谓的“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吴海江在《“中国模式”实质、普适性及挑战》一文中提出,正确辨识“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合理评价“中国模式”的普适性,对于推动“中国模式”在更深层次上的理论自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认为;在“中国模式”的意义问题上,强调“中国模式”只是一种地方经验或强调“中国模式”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都是非辩证的观点。实践证明,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解决了本国的问题,也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2010年9月15日《人民日报》以问答形式发表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一文。在此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认为,“中国模式基本成熟”。“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在政治建设上体现为“三者统一、四层制度”,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为“一个体系、两个主体”,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一个格局、一个网络、四个机制”。这可以说是关于中国模式内涵最完整的表述。在这篇访谈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辛向阳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国模式”这个问题时认为,“中国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在印度和中东一些国家,“中国模式”受到高度肯定。就是在美国,也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意义看,“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从理论意义看,“中国模式”颠覆了公有制企业没有效率的传统观点、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论点以及经济发展必将导致西方式民主的定论。[9]

201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发表了包心鉴的文章:《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体现》。文章虽然没有使用“中国模式”而用“中国道路”,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肯定中国模式。这是问题的实质。

同类推荐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作为女人,能够准确地诊断男人是成为幸福女人的堂入门课,希望《给老公诊断:妻子爱情读本·女性幸福手册》能帮助女性读者们在生活中快速而准确的对男人做出诊断!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与女人的精细相比,男人的情感世界如矿藏般深奥和丰富。那么,各个年龄段、各种各样的男人,其感情世界各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热门推荐
  • 大雪之前

    大雪之前

    腊月门儿里边了,兴儿过门没半年的新妇又跑了。兴儿妈讨债一样找上村长天平的家门,埋怨个没完没了。天平环抱着双臂,笑吟吟地望着她乐:“婶子婶子,你别着急,她还能跑到哪里去,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只能认得她娘家的门儿。你回家里去坐炕头儿上喝茶等着,我这就安排人开车把兴儿新妇给你接回来。”兴儿妈的指责还有点意犹未尽,但脸上已经绷不住了,黑黄的脸上纵横的皱纹开始绽开笑容,她夸奖天平:“这还差不多,天平你说我们这样的恓惶人家,出了窝心事,不找你这村长找谁?我就说我们全家都投票选你当村长选对了,你婶子的眼睛算没瞎么。”
  • 豪门宠婚:娇妻太难驯

    豪门宠婚:娇妻太难驯

    A城四少之首文大少的媳妇儿一纸诉讼递到法院,强烈要求离婚,理由:夫妻生活不和谐!她想方设法离婚却在签署离婚协议前,发现一个天大的误会。这时他已重新搭上初恋女友,而她的初恋女友竟然是……她心灰意冷,带着肚子里的球,黯然离开……五年后她风光回国,手里牵着一个小肉包。当她在女洗手间被抵在墙上,他眼底射出的愤怒吓她一大跳。为什么这个男人还要与她牵扯不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帝的赌神小妻

    夜帝的赌神小妻

    一出生就被说是天煞孤星,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父亲都把她送走了,她就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机缘巧合竟然成了女赌神,还有有了不同常人的桃花运,是不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对她后半生的照顾?
  • 流年共生

    流年共生

    何为流年,谁伴你共生?最是那一见倾心,才有勇气直面生死。人生不就是寻觅这一人么?
  • 国境恩仇

    国境恩仇

    黑羣子果真遭到了报应,他被自己亲手砍下的树茬子绊倒了,又被自己亲手砍下的树茬子刺入了右眼。那个惨呀——整个右眼血肉模糊,血沫子像泉眼似的汩汩往外冒,痛得黑羣子杀猪似的嚎叫,满地打滚。周围的武装民兵赶紧围拢过来,边防六连的卫生员就地给他实施了紧急包扎处理。
  • 燃火游侠

    燃火游侠

    穿越到不熟悉的游戏世界,林恩只能在烈焰中砥砺前行。魔兽、亡灵、巨人、恶魔……奇异生物接踵而来。密林、群山、海域、雪地……瑰丽景色留下足迹。苍穹的阴影再次来临,不可名状的低语悄然入侵。这是第五纪元,破灭后的神隐时代。长夜将至,邪祟横行!“我将以我手中之炎,开拓前路,焚灭敌人。”
  •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石课

    麻石课

    走到三岔路口,莲香对阿莲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夹石沟吧。”阿莲摇头,“知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先走,我们来把脚印擦掉。”知信跪倒在地,阿莲摸着他的头,“不要辜负了知仁,把孩子们带好,有他们,我们就值得。”老人、女人、孩子哭成一片,尔土问:“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走?”阿莲大喝一声,“都别哭了,赶紧走,我们往獐子冲,把脚印踩深点。”尔金、尔土才明白阿莲他们是为掩护大家,莲香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吧,别辜负了知仁。”当知信带着孩子走到蛤蟆石,官兵们已经到达麻石课。知仁一声令下,先是檑木,后是滚石,接着是四大金刚冲下麻石课,知远带领一队冲下山,一阵喧哗之后,空气似乎凝塞,知仁看看四周,空无一人。他拖起大砍刀,站在麻石课山下的小路上,站成一尊昂藏伟岸的雕像。
  •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双面王爷红颜妃

    双面王爷红颜妃

    一场事故,将她带往那不为人知的国度,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一切,都令她手足无措;数段纠葛,使他们的命运从此交织撕扯,然而他的世界依旧如深渊般无从窥探,全部,都让人淬不及防;千般不舍,万般怨恨,最终都抵不过那一腔柔情。她是王妃,却更像是囚笼中的女犯;他是王爷,但背负着江山与美人之荷;她拥有花容月貌,却要面对腹黑冰山男,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个男人简直丑的不忍直视;他深藏不露,揣着无数的秘密,整个人都像是一个谜。这一场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如同梦一般,到底,这梦的面纱背后是月老错签了红线,还是、未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