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5900000006

第6章 问题的提出:有无中国模式(3)

(二)在国内,中国模式研究为什么如此平淡

一般地说,中国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反而比在国外平淡,应该说,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研究风气不正

毋庸讳言,理论界存在一种浮躁气息,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不下苦功,凭一己之见,泛泛而论;二是借用国外专家学者的某些观点,添油加醋,调和成鸡尾酒式的文章;三是顺乎政治策略的需要,写一些应付时局的文章;四是迎合某些方面的需要,写一些批评时政、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等等。一般地说,在发表的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文章中,有一些就属于这一类。严格地说,这些研究成果有一些启发作用,但没有太多的实践指导意义,更谈不上深远的理论意义。

2.出于政治谋略,避免引起争论或引人注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或方式等方面,一直遵循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不争论”的方针行事,极少在“姓资”与“姓社”等有关发展路向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以免引起争论。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宣传方面,则遵循邓小平“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方针,尽量少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强调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量低调行事,以免引人注目,过早地遭人反制。这种政治策略在有关中国模式这类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上也必然会反映出来。如上所述,这种由政治策略转化而来的理论研究策略,往往会给人留下缺乏自信力的印象。

3.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时间

中国模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涉及的问题太多:从理论方面看,首先必须研究它的理论渊源;其次要探讨它的基本定义和内涵;第三,要深入研究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要深入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发展模式的关系,等等。从实践方面看,首先要确定它的起始时间;其次要概述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特点;第三,要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它取得的突出成就;第四,从发展态势看,它对世界和未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还仅仅是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举例。由此可见,中国模式问题研究需要时间,目前表现平淡不足为怪。上述《人民日报》发表的访谈文章虽然已表现出相当的理论功底,但是,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复杂性相比,只能说是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良好开端而已。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中国模式的有无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而中国模式的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其研究还刚刚开始,远远没有解决。现实地看,中国模式问题已经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此问题上如果我们表现出过分的平淡,这对于一个处于全球化背景下高速发展状态的大国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

第三节 中国模式研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中国模式研究问题上应采取什么态度?这涉及对中国模式的认识。一般地说,如果认为中国模式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别发展事例,那么我们一般地做些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认为中国模式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模式,那么,我们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客观地分析,中国模式将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创新型模式,及早开展积极稳妥的科学研究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把握中国模式问题的实质,以积极态度开展科学研究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对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的系统性改造。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这一系统性改造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模式显现出抗拒危机的巨大威力,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和政治家已经感觉到中国模式对欧美模式的挑战性。这就是国际上出现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热的背景,也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的国际背景。

中国模式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中国模式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要对它的基本特征、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还要针对它的普适性价值问题、即它对世界和未来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当然,除了进行整体性研究外,还应就它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优缺点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由此可见,中国模式问题不是一般的国家发展经验问题,而是有关社会发展模式比较和选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以此积极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实践角度看,中国模式正处于发展初期,远没有定型,具有不完善和不稳定性,在实践中发展和不断完善这个模式,是需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为之长期努力奋斗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中国模式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模式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我国的基本制度和文化传统来说,我们不仅要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就中国模式问题展开个性化的研究和讨论,而且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就中国模式问题展开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并组织或参与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讨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还应把中国模式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世界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的冲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切不可因谨小慎微、瞻前顾后而错失历史良机。伟人毛泽东曾豪迈地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经过建党、建国以来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显现出这种能力。对此,我们应取积极的、科学的态度。说到底,这也是对7000多万中共党员和13亿多国民的积极引导问题。

二、摒弃浮躁气息和中国模式问题上的意识形态之争

中国模式研究,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发展而展开的科学研究,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个实际,同时还要联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第一,要坚决摒弃理论研究上的浮躁气息。如上所述,中国模式问题,要从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角度、从中国模式与世界上其他模式的比较分析角度去研究,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角度去研究。要摆事实——摆现实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事实,用事实说话;要用数据说话——用现实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数据说话。同时,要特别警惕简单罗列事实、运用一些简单数据来“论证”中国模式这样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然,更要防止那些从理论到理论、引经据典、貌似强大的理论研究。因为,这样的理论研究只会把问题引向肤浅和庸俗,对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毫无用处。第二,要防止和摒弃中国模式研究问题上的意识形态之争。在中国模式问题上,国外有人习惯于“冷战”思维,无端攻击或否认中国模式;国内也有人盲目崇拜西方模式,极力否定中国模式。与此相反,国外有学者鄙视“华盛顿共识”,有点过分赞赏“北京共识”;在国内,有的专家学者出于某种情感和思维惯性,在中国模式问题上表现出太多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这种研究态度虽然主观上是好的,但客观上往往有害处,也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克服。

三、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态度

就中国模式展开科学研究,其目的不是宣传这个模式,更不是推广这个模式,而是不断完善这个模式,促进中国模式科学发展。所以中国模式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总结已有的成绩和经验,而是要重点研究这个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是中国模式研究应取的基本态度。

综观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中国模式之所以受人关注,除了前面所述原因外,还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功,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第二,世界金融危机使欧美模式(“华盛顿共识”)备受打击,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性市场失灵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是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如下三个方面,即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加强对市场的科学有效调控、成功抗击世界金融危机,积极探索当代科技发展条件下的发展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如何完善和丰富中国模式,这很有可能是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发展过程中最新的、也是最伟大的探索。这样我们回到本书的主题:中国模式研究极为重要,这不仅仅涉及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同时也涉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就此问题开展积极稳妥的科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注释:

[1]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2]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3]郑永年,“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1日,《参考消息》2010年5月13日。

[4]《参考消息》2010年2月19日。

[5]《参考消息》2010年3月24日第16版。

[6]《参考消息》2010年9月30日第16版文章:《西方借撞船事件鼓吹“中国威胁论”》。

[7]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8]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二期,第151-152页。

[9]参阅程恩富、辛向阳,《如何理解“中国模式”》,载《人民日报》2010年9月15日第7版。

同类推荐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热门推荐
  • 再见,狐狸1:狐狸的烦恼

    再见,狐狸1:狐狸的烦恼

    本书主要描述了一只黄毛狐狸,一只红毛狐狸,一只花鹰,一只麋鹿等动物间的故事。动物们世代繁衍的圣地,遭到了人类的野蛮开发,受此影响,麋鹿率先受害,命丧鳄鱼之口,黄狐为替兄弟报仇,用计歼灭了鳄族,自己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命悬一线,幸亏红狐拼命相救,黄狐无碍,红狐重伤。人类的破坏程度,日益骤增,当年偌大的湿地野生动物群体,最终,只存活了一只黄毛狐狸,和一只花鹰……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 、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 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 凤梨和它的邻居们

    凤梨和它的邻居们

    第二天,神奇的故事书如约给小豆丁讲雨林里有趣的故事。雨林故事中,小凤梨的第一位房客会是谁?胖章鱼的蒜头洞洞里住着哪些房客?绿天棚城区的阳光浴场里为什么会出现“恐龙”?鹦鹉太太和大嗓门猴王因为什么吵了起来?雨林里的动物为什么会吃泥浆?赶快翻开本书,跟小豆丁一起,来听凤梨和它的邻居们的故事吧!
  • 临渊羡琴瑟

    临渊羡琴瑟

    身怀绝技的心狠美人和失势多年的落魄皇子因和亲而在一起。成婚几日,就发现美人并非是公主……两个人拥有相似的仇恨相似的人生,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在每晚八点,和墨墨一起走进《临渊羡琴瑟》的奥秘!
  • 网游之混在美女工作室

    网游之混在美女工作室

    散打王柳云龙因伤退役,女友也因此离他而去,接连的打击使他整日借酒浇愁,再无昔日王者风范。偶然之下出手救下绝世小美女慕容水影,受邀加入其创立的美女游戏工作室,人生际遇从此转变。且看昔日超级散打王如何纵横网游天戈,周旋混迹于一众美女之间。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极道骑士

    极道骑士

    肖恩:你好,我对你的仰望如滔滔江水,额,能握个手吗?某天才疑惑地与肖恩握了握手。肖恩转身,心中狂笑:嘿嘿,顶级骑士天赋到手。骑士粉丝群835732045,有兴趣的可以加加。
  • 神医不爱治病

    神医不爱治病

    现代27岁上官枫与古代9岁上官枫灵魂互换,是老天的玩笑还是怜悯,或者仅仅只是把该属于那个世界的灵魂回归了原处而已。27岁的她是这一届中表现最好的实习医生,临危受命却换来无情抛弃,自此四面八方的舆论直指她的不自量力草菅人命,不堪忍受选择自我了断,却意外来到异世。9岁的她是将军府庶女,懦弱不争,却极受将军宠爱,却也是这份宠爱害其溺水身亡。灵魂互换,她将开启怎么的篇章故事?文案无能……
  • 社交圈

    社交圈

    在中国生存,不懂点社交技巧几乎等同傻子。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是把社交放在第一要务,他们总是主动出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通过结交高层次的人脉关系,他们为自己的人生铺平了道路,也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所提供的技巧,就是教你如何在社交圈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轻松获取高端人脉的超级指南。作者通过经典的案例、精练的社交技巧,生动地讲述和展示了社交圈里的各种知识、技巧和方法。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想让自己的事业经营得更大,就一定要对这些规则了如指掌、运用自如!
  •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我废了她的赤眼,她已五感尽失,气息微弱,几乎与凡人无异。”“我定会用命护她。”“倘若他能像从前那般恣意洒脱倒好了。”暗血族的血是上等灵药,可治伤患,可延寿命,可保容颜不老。传说暗血族的人容貌异于常人,雪肤、银发、赤眼。四大贵族为夺王室血脉纷争至今,传言先王后归西当夜,玄武一脉以武力逼宫,两位王子浴血抵抗,然而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次日满王府尸体遍地,玄武将士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