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3700000004

第4章 杨德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杨德昌(Edward Yang),1947年11月6日出生,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岁时移居台湾,电影导演及编剧。

2007年6月29日因结肠癌在美国去世,享年59岁。

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后最重要的事,恐怕当属纪念杨德昌导演的祭日。遗憾的是,时隔多年,终究不曾有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追风》。2007年,筹划数载的武侠动画《追风》尚未完成,杨德昌便撒手人寰。妻子彭铠立说,他死前最后一刻都紧握着画笔。而在影迷们眼中,握在杨德昌手中的,除了画笔,还有一把隐形的手术刀。无一例外,他总是熟稔地操持着锋利的刀刃,剖析着台湾都会里的林林总总,也剖析着我们的心。

有人说,杨德昌是华语电影世界中最会讲故事的导演,只可惜天妒英才,尚不曾迈入花甲之年,便匆匆离世。回想年轻时代的他,曾疯狂着迷于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他曾说,费里尼的《八部半》看到第四遍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而他自己的一生也最终休止于类似“八部半”的魔咒里;准确地说,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只有七又四分之一部(四分之一是指收录《光阴的故事》中的第二个故事《指望》)。终其一生,从《指望》到“台北三部曲”(《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恐怖分子》),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到“新台北三部曲”(《独立时代》《麻将》《一一》),他的作品着实屈指可数,但每一部都弥足珍贵。

2007年6月29日下午,杨德昌因结肠癌在美国洛杉矶的比佛利山庄去世,享年59岁。相比于那些年逾耄耋、功成名就的电影大师,他实属英年早逝。二十几年的电影生涯,对他而言终究太短了。除了未完成的《追风》,他还有太多故事想拍,包括他在心中酝酿已久的动画武侠梦。想来,那个病榻上的杨德昌,也正如昔日的费里尼,直到弥留之际,依然在慨叹自己还有太多故事没有讲完。

记忆中,杨德昌属于大器晚成的导演。而立之年,他的生活依然与电影毫无交集。直到35岁那年,他才放弃原先的生活轨迹,正式跨入电影行业。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短片名为《指望》,与柯一正、陶德辰和张毅三位导演的短片共同收录于《光阴的故事》。那一年,他们一群人便成为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先驱。

在新电影运动的五年期间,杨德昌开始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一阶段。1983年,时年36岁的他拍出了《海滩的一天》,张艾嘉和胡茵梦主演,杜可风担任摄影。在影片中,杨德昌以婚姻为由,表达了都市人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两个人结婚以后总是圆满大结局,而大结局之后呢?没有人告诉我们。”也是在同一年,侯孝贤拍完了极具乡村风情的《风柜来的人》。自此,台湾电影史上的两座丰碑渐露雏形,杨德昌的“都市”与侯孝贤的“乡村”,开始成为评论界绕不开的重要话题。

三年后,杨德昌在《恐怖分子》中道出了他对台北现状的忧虑,他说,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恐怖分子。于是,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彼此伤害、相互胁迫,直到绝处,无力逢生。李立群饰演的李立中,与缪骞人饰演的女作家周郁芬,最终都逃不出命运的囚笼,而李立中的疯狂复仇更像是一场梦魇。影片最后那一声枪响,李立中头破血流,倒在澡池中,伴随着蔡琴那温柔绵长的女音,这一刻成为太多影迷心中抹不去的痛楚。

杨德昌发掘张震,是从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开始。那一年,张震还只是个15岁的少年,几经打磨,才渐渐成为文艺电影演员中的翘楚,大导演中的抢手货,包括侯孝贤、王家卫、金基德等,都一度垂青于他。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张震饰演的小四就像一头叛逆的困兽,游走于夜幕四合的漫漫长街。影片最后,他从胸口掏出一把匕首,杀死了心爱的女孩。时过境迁,这一幕依然堪称华语影像中最残酷的青春瞬间。2001年,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在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时,就借用了杨德昌的这个结尾,却已然褪去了太多的残酷,更像是一场祭奠。

谁也不曾料到的是,2000年的《一一》竟成了杨德昌的遗作。那一年,正是华语电影如火如荼的大年。杨德昌借此荣膺戛纳最佳导演奖。毋庸置疑,《一一》是杨德昌一生中的集大成之作,英译名为“A one and a two”,每个人都注定孤独。恐怕,这也正是杨德昌终其一生的内心写照。人虽为群居动物,却注定彼此隔绝,20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困境从未消失。

在《一一》中,杨德昌构筑了一个独属于台北都市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简南俊始终恪守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直至精疲力竭。母亲敏敏一如既往操持家务十几年,却因一个下午的哭诉顿觉人生虚无。女儿婷婷深陷于初恋的困惑与懵懂,及至发现自己不过是朋友爱情的替代品。儿子简洋洋则对大人们的世界充满了灰色的好奇心,直到在外婆的葬礼上,他苦恼地发现“他也老了”。在这个以“家”为单位的集体中,我们恍惚觉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经常听一些大人这样夸奖小孩子:千万不要与小孩子搭戏,小孩子的演技太可怕了。或许是出于对小孩子的钟爱吧,我最初看《一一》就是因为迷恋上那张“洋洋手持相机”的海报。孩子演得真好,超然于同龄孩子又不失孩子气。现实中的孩子叫“李洋洋”,电影中的孩子叫“简洋洋”。杨德昌大概是怕洋洋演不出孩子式的天真,便只是把洋洋的“李”姓改为“简”姓。洋洋还是洋洋,电影与生活本身没有两样。

及至杨德昌去世,再回头看《一一》,忽而又有另一番感触。或者洋洋只是在演他自己,甚而不觉得自己在演戏,也或者可以把杨导给他的那些台词理解成“童言无忌”。但看完整部电影,你又会觉得洋洋宛如一个小大人,就像有人对这个孩子的定位:心理年龄是生理年龄的两倍半。

简洋洋拿着相机拍了好多人的后脑勺,一一对应地拿给大人们看。“洋洋,你这拍的是什么呀?”洋洋说:“你自己看不到啊,我给你看啊。”这是洋洋自己摸索出来的处世哲学,看似简单,却“别出心裁”地暴露了人群的窘困处境。正如他对父亲简南俊的一连串提问,“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啊,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爸比,我们是不是只知道一半的事情呢?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

作为父亲的简南俊显然已经跟不上儿子成熟的节奏。洋洋的提问亦不是谁都能给出答案,即使杨德昌也给不出。我们唯一能够知道,《一一》讲述的是一群人的孤单。而这一群人就像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昔日看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听到父亲奥斯卡对剧院(小世界)的演员们大谈大世界的残酷与纷扰,恍然就想到了杨德昌的《一一》。扼腕痛惜之余,又兀自觉得有一种被称为“宿命”的东西在隐隐作祟。

两个导演“死”在同一个夏天。《一一》成了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而伯格曼在拍就《芬妮与亚历山大》之后也宣称这是他的收山之作。两部作品的主旨与架构惊人地相似,只是伯格曼大谈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杨德昌似乎什么也没说。唯有简洋洋的最后一段话成了华语电影的经典。“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我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有人说,杨德昌的伟大之处在于不可模仿,他是独一无二的。他始终将缜密严谨的工科思维投注于城市影像中,深度剖析着台北的现实与人心的变迁。对于电影专业出身的后辈们而言,杨德昌的电影太难模仿;相比之下,复制侯孝贤的抒情“乡村”则要容易得多。就近些年来看,台湾新生代导演中常有人效仿侯孝贤,虽气韵不足,却也偶有佳作。但遗憾的是,终究没有人能师承杨德昌。也正因此,在他去世后十年间,没有人敢站出来,继续完成他最后的半成品《追风》。

与法国新浪潮一样,台湾的“新电影运动”也曾诞生了不少重量级导演,除了杨德昌与侯孝贤之外,还另有陈坤厚、万仁、吴念真、柯一正等。纵观台湾影史,更不乏李行、王童、蔡明亮等一大批新老导演。但相比之下,杨德昌作为新电影运动的重要旗手,他的后续影响力显然更胜一筹,并誓将一直延续下去,为后世电影人树起一座沉甸甸的艺术丰碑。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曾说:“杨德昌对台湾电影的影响,来自突破了传统的本土电影语言,用西方的概念,呈现当代台湾社会、家庭与人文的状态,手法犀利,但充满人性关怀,并提出醒思,无论是早期的《海滩的一天》,到后来《一一》都是。”

相比之下,拍于1994年的《独立时代》是杨德昌作品序列中的另类之作。不同于早期作品精细缜密的布局,《独立时代》如风驰电掣般,意外地暴露出桀骜不驯的愤怒情绪。杨德昌对于台湾当世的针砭时弊,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残酷现实的泡沫假象,也剖开了城市人的孤独命运。

1996年的《麻将》则是杨德昌中期的一部佳作,同样讲述不谙世事的年少轻狂,确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相映成趣。影片中,红鱼、纶纶、牙膏和香港“四人小集团”到处敛财骗色,游戏人生。至终,他们才猛然惊觉,他们输掉的,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他们的青春。正如牯岭街的张震成长于杀人事件,他们则成长于一场命运赌局。时间洪流中,这一帮少年注定无法成为历史的命脉,而此刻,他们的血是热的,心是滚烫的。正如有人所言,除了傻子和骗子,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叫作年轻人。

生而为人的宿命,恐怕大抵便是如此。杨德昌镜头下的众生相,他们看似庸庸碌碌,却也埋头前行。他们像大多数台北人一样勤勉,却又逃不开中产阶级的弊病。他们总是努力想要握紧什么,最终却往往拗不过时间的洪流。可见,杨德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他的内心也如他的作品般充满了张力,这种张力是悲剧性的,它们炙热而冰冷,甜美而苦涩,梦幻而现实。

很难想象,倘若没有杨德昌的出现,台湾电影会成为何种格局。虽有侯孝贤执掌大局,却终究会少了一份难得的厚重。窃以为,杨德昌对于台湾都市生活的深度剖析,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得了。这份艺术家的殚精竭虑,不仅属于时代,也属于永恒。当大多数时代之作渐渐被历史淘汰殆尽,杨德昌的作品则依然充满着强大的底气。正如蔡琴在闻讯杨德昌逝世后所言:“时间会给他所有的作品一个公道,他的付出不会寂寞。”

同类推荐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是15位人气作者的暖心合集。《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精心收录了15位作者近年来创作的32篇精品故事。《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一书中有亲情、爱情与友情,有小说、励志与感悟,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的心!最好的,时光总会把它留在最后。在此之前,所有的等待与伤痛,只是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热门推荐
  • 文房四说

    文房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硅谷高层内部讲话

    硅谷高层内部讲话

    提到“硅谷”一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里是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我们在感叹硅谷拥有的独特吸引力的同时,也一定会对一些问题感到好奇,像Facebook、Twitter这样“传说中的公司”是怎么搞起来的?这些硅谷顶级创始人或投资者取得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本书列举十位硅谷大佬的励志传奇,以他们说过的话或发表的观点为线索,探寻他们的成功之路。我们都知道,以课程的形式“教书育人”,绝对是最真实的言传身教。
  • 微光逆夏

    微光逆夏

    周郎,你相信吗?相遇和相爱原本就是一场无可划分的奇迹,而爱情的定义,便是在对的时间,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良人。新生代才女榛子壳倾心之作!2011年你最不能错过的治愈典藏!当青春终于走上穷途末路,我们还能等到最后的那点微光吗?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快穿之女配要转正

    快穿之女配要转正

    网文作者韩筱素因为自己写的小说中的女配结局太过悲惨,得到报应成为了她笔下那一个个为了衬托女主而一次次被炮灰掉的女配身上,而她必须在系统一次次刁钻又难搞的任务下逆袭女主成为主角,完成原女配的愿望才可以回到现实世界。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建了个群,太多屏蔽的章节加群看吧,群号:775232976,捂脸。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分割线寄生体

    分割线寄生体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条分割线和一个寄生体,所谓分割线就是一道手心里刻骨铭心的遗憾;而寄生体则是天生为前者而生的,是某些人为了弥补自己心理的遗憾临摹而生;它也是寂寞可怜的孩子。它们每个人在自己苦苦支撑的感情中,纠结、迷茫,它们将如何安放自己的感情?如何安置自己的心?
  • Confessions of an Inquiring Spirit etc

    Confessions of an Inquiring Spirit et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手王妃不靠谱

    杀手王妃不靠谱

    一夜之间天翻地转,带着一颗复仇之心与他相遇;一生戎马带来无尽的悲欢离合,相隔天涯。生,与你君临天下;死,与你命赴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