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700000005

第5章 无舟无楫神游(4)

《天地》篇中也有一段在做这种理论说明,其文说:说起大道,那是覆载万物的东西,可真是无边无际的大啊!君子要想理解它,就不能不把自己的心掏得空空的。生活在世界上,什么叫做天然呢?无所作为而事情就自然而然地成功了,这就是天然;什么叫做德性呢?无心言说而人们就自然懂得了,这就是德性;什么叫做仁爱呢?体谅他人而有利于物,这就是仁爱;什么叫做博大呢?视异为同、存异求同,这就是博大;什么叫做宽广呢?行不到边际、走不到异域,这就是宽广;什么叫做富有呢?拥有万物、物各异殊,这就是富有;什么叫做纲纪呢?遵循德性,不离本性,这就是纲纪;什么叫做立身呢?德性完满、无亏无损,这就是立身;什么叫做齐备呢?遵循大道、无所偏离,这就是齐备;什么叫做完善呢?不贪于物、不丧己志,这就是完善。君子若能明晓这十点,就能心胸博大而消事于内,放任悠闲而散物于外。像这样的人,会把金银抛于深山,会将珠宝沉于深渊,不追逐财物,不靠近富贵,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逝为哀,不以亨通为荣,不以贫穷为耻,不将天下公利据为私有,不将称王天下视为显赫。在他看来,真正的荣耀是明晓于大道,将万物视为一体,将生死视为一样。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形体处于万物之中,行为受着环境制约,需要讲仁讲爱,需有博大胸怀,需保原本德性,需守纲纪善行。而最深厚的仁爱就是视万物为一家,最博大的胸怀就是融天地为一体,最原本的德性就是合内外于一域,最根本的纲纪就是任万物之自然。

最深厚的仁爱就是视万物为一家,最博大的胸怀就是融天地为一体,最原本的德性就是合内外于一域,最根本的纲纪就是任万物之自然。而要入于深厚、达于根本,就须越出方内,游于方外,立于大道观人间。

将这个道理反过来说,那就是:只有游于方外、立于大道,才能洞彻人间事物;洞彻人间事物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两点,一点是视万物为一体,另一点是顺万物之自然。

视万物为一体是从静态的角度说的,是说,从静止的眼光看世界,千差万别的世界是同一无别的;顺万物之自然是从动态的角度说的,是说,从运动的眼光看世界,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地变化的,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动物,知万物之自然而顺万物之自然,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他物的运动变化,也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改变自身的自然变化。

用更简明的语言来表述:视万物为一体,可以称为“同一”;顺万物之自然,可以称为“自然”;而游于方外、立于大道观人间,可以称为“以道观之”。

“同一”与“自然”是庄子全部学说的根基,其他学说基本上是从这个根基上衍生出来的,只要理解了“同一”与“自然”,也就有了开启庄子全部谜库的钥匙。“以道观之”是庄子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了这一思想方法,也就可以理解庄子万物同一、顺物自然的道理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庄子有两篇文章格外闻名:一篇是《齐物论》,另一篇是《逍遥游》。它们正是分别从“同一”与“自然”两种角度表达游于方外、立于大道的精神境界的。“齐物”,就是将万物视为齐一,就是“同一”;“逍遥”,就是自由飘游、安闲自在,就是物我相处而互不妨碍,就是“自然”。而在表述过程中,总是贯穿着以道观之的思想方法。

5.宛如水中珠

有人说庄子之论尽荒诞。且不说那些骷髅托梦、臂膀变鼠的故事,就以他的宏论而言,也颇令人费解。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天地动植,群分类聚,可他非要说万物为一,差别为虚;芸芸众生,贵贱有别,尊卑相序,荣辱相反,生死隔离,可他非要说贵贱无异,生死一体。这岂不荒谬怪诞?

当然,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庄子万物同一、顺物自然的学说确有偏颇之处,与此相照应,许多论说确实充满了荒谬和怪诞。之所以说它偏颇,是因为庄子只从事物的一个方面看问题,而回避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是他只强调了事物相对的一面,而回避了事物绝对的一面;二是他只强调了人类自在的一面,而回避了人类自为的一面。

既然事物及事物的属性都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两个方面,那么事物之间的差别、事物属性之间的差别也就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两个方面。比如上面说到的大与小之间的差别。相对于更大而言,大也可以说是小;相对于更小而言,小也可以说是大。这就是大小之间差别的相对性。然而大小相对一旦固定,则大就是大而小就是小,这就是大小之间差别的绝对性。又如生与死之间的差别。如果判定一个东西是否存在,只要它存在那就是存在,只要它不存在那就是不存在,无所谓有没有生命,无所谓生死之别;如果判定一个东西有无生命,则有生命为生,无生命为死,生与死又是有别的。也就是说,在判定事物的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很难说生死有没有区别,这就是生死之别的相对性。然而,一旦限定在有无生命的界限上判定事物,那么,有生命就是生,无生命就是死,生与死之间的差别就是肯定的。这就是生死差别的绝对性。

相对性是事物存在及变化的条件和环境不确定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所以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不确定性。它的表现是:既可以是这样而又可以不是这样,既可以不是那样而又可以是那样。绝对性是事物存在及变化的条件和环境已经确定下来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所以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确定性。它的表现是:一定是这样而绝对不能不是这样,一定不是那样而绝对不能是那样。

庄子反复强调的只是事物的相对性,而回避了事物的绝对性。他由事物的相对性导出了事物的不确定性、事物属性的不确定性、事物及其属性差别的不确定性,并且进一步否定了它们的真实性。在他看来: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相对的;由于是相对的,所以也就是不确定的;既然是不确定的,那么也就是虚幻的、不实的。因此就其根本上而言是同一无别的。这样一来,就把事物及其差别的绝对性抛在了一边,把事物及其差别的确定性抛在了一边,从而淹没了它们的真实性、实在性。

人类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他的身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是自然界中的一类存在物;另一方面他又是超越自然界的一类存在物。说他是自然界中的一类存在物,是说他受着自然规律的支配,只能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生活,有生老病死。就此而言,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没有什么两样。说他是超越自然界的一类存在物,是说他还具有自然界中所有存在物所没有的高级功能,这就是意识,就是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能力。

人类既然有双重性,那么做一个完善的人,就应该遵从他自身的性能,不使偏废。具体来说,那就是一方面自然而然地顺从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意识功能,认识自然规律,将遵循自然规律变成自觉的行动。现代人称前者为自在,称后者为自为。如果人们将这两点都做到了,那也就将自己的双重性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可是有机地统一并不是一件易事。由于认识自然规律有一定难度,也由于人们往往容易自以为是,因此,运用意识功能往往成了与遵循自然规律相悖谬的行为。古人称这种行为为“造作”,称这种行为为“人为”。依照科学的方法,矫正这种偏差只能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认识造作、人为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消除造作和人为;其二是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将这两点说得简单一些,也就是变“人为”为“自为”。应该说,只有增强自为,才能真正将人类的双重性统一起来,才能做一个完善的人。

可是庄子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所谓本质指的是什么?是指它们都是自然存在物,都是自在物,其中包括人类。不过由于人类的产生,特别是人类的发展,使本来没有差别的世界出现了差别,使本来和谐一体的世界出现了不和谐。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人有意识,人在有意地使用自己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的使用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只能破坏世界的自在。且不说使用主观意识会使人自以为是,会引导人们背离自然规律,仅说使用主观意识本身,那就是一种人为的造作,就是脱离自在本性的行动。在庄子看来,使用主观意识只能产生人为而不能产生自为,因此,要回归万物一体的原本状态,就必须消除主观意识,也就是消除人为,回归自在。这就是他所说的顺物自然。换句话说,在他看来,顺物自然就是人既不用意识干扰外物的自然存在和自然变化,也不用意识干扰自己的自然存在和自然变化,将有意识的人变为无意识的人,将活生生的人变成植物人。这种学说含有消除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倾向。这种倾向实际上是要取消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品格。

庄子学说虽然荒谬怪诞,但却内蕴着真知灼见。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越是荒谬怪诞的东西,往往越是蕴涵着璧玉珠翠。庄子的学说正是这样。它的荒谬恰是它那真知的反衬,它的怪诞恰好显出它的深沉。在荒谬和怪诞笼罩下的庄子学说,好像埋在深水中的珍珠一样,非得擦亮眼睛,才能看见它的光芒。

庄子学说的价值在哪里?仅从“无舟无楫神游”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它从天地之外看人世,为人类打开了一条观察世界的新思路;其二是,这条思路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展示了新的天地,填补了人们思维的缺陷,为人们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创造了必要条件。

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对的;另一方面是绝对的。庄子学说的偏颇在于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而回避了事物的绝对性,由此导出了事物都是不确定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无差别的、都是同一的这一结论。可是进一步考察一下,庄子所以进入这样一条路径,所以特别强调相对性,并不是因为他无知,也不是因为他神经发生了错乱,而是因为一般的人都没有发现这条路径,都没有真切地体会到事物相对的那一方面,而只是一味地沉溺于事物的绝对性中,一味地沉溺于事物的绝对差别中。

要知道庄子也是人,也知道冷暖饥饱,在真实的生活中,他也不否认冷暖饥饱差别的真实性,否则的话他便不会感到无粮之饥,便不会去向魏文侯借粮。不过在他看来,人们的通病是只认识事物的绝对性,只知道事物的确定性,把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差别看得过死,认得过真,不知道事物还有相对的一面,不知道事物还有不确定的一面。这种思维的片面性把人们的心灵禁锢在贵贱、荣辱、贫富、生死的差别之中,给人们造成烦恼,给人们带来痛苦。人们之所以陷到了这种思维的片面性中,主要原因就是站得太低,目光短浅。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要站得高,放开眼界。由此他才提出了“游于方外”的新思路。

“游于方外”是人类思维发展中的一次升华,它把人们的视角一下从地球上移到了太空。视角的转换不仅将人世放在了宇宙的大空间之中,使人们如实地看到了它在宇宙之中只处一隅的地位,而且将人世放在了宇宙的大流变之中,使人们如实地看到了它在宇宙之中只处一瞬的序位。不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就宇宙发展过程来说,这是真实的,只是站在地球上、处在人世间看不到、认不清而已。站在地球上、处在人世间看不到、认不清的宇宙整体和人世实情,庄子通过游于方外的思路揭示了出来,并把它奉献给了世人,不但增长了世人的真知,而且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因此说“游于方外”是一种智慧。

“无生无死”揭示了事物的相对性,将世人从单一的、僵化的、绝对的思维方式中解脱了出来。虽说它在揭示事物相对性的时候回避了事物的绝对性,但却填补了世人思维方式的一大缺陷,使原本只认识到事物绝对性的人们得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事物有个全面的认识。

从客观上说,“无舟无楫神游”的命题为世人揭示了一个片面的真理。它告知人们,事物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眼前的事物看上去是千真万确存在的,可是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变,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万年之后,终将逝去;眼前事物之间的差别看上去是千真万确的,贵贱、贫富、荣辱、生死截然不同,可是它们却在不断地调换着位置,贵的可以变贱,贱的可以变贵,贫的可以变富,富的可以变贫,荣的可以变辱,辱的可以变荣,生的可以变死,死的在一气转化的意义上可以变生,而随着这些事物的终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将化为同一。

站在科学的高度来考察,这个道理不但真实,而且深刻,不足之处仅仅在于它所揭示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具体的事物,一方面,将来它会化为乌有,而另一方面,目前它确实存在;就事物之间的差别而言,一方面,将来它会化为同一,另一方面,现在它确实是差别。在这两个方面中,“游于方外无生死”仅只讲了一个方面。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称其为“片面真理”。

这个道理虽然只是真理的一个方面,但却不可缺少。缺少了这个方面,人们的认识就会陷入片面,就会陷入僵化,就会认为荣就只是荣而辱就只是辱,贵就只是贵而贱就只是贱,就会失去分析事物现实、预见事物发展的能力;有了这个方面,人们的认识才能臻于完善,才能既看到事物的现在,又看到事物的未来,才能既考虑如何对待现实,又考虑如何迎接未来,才能身立当世而神越春秋,见世人所不见,补前人之不足。这正是庄子的伟大所在。

同类推荐
  • 荀子大讲堂

    荀子大讲堂

    荀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有。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本书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对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则是发展了孔子仁学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人的一生更幸福,让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热门推荐
  • Birdman

    Birdman

    Now in Grove Press paperback for the first time, Birdman showcases Hayder at her spine-tingling best as beloved series character Jack Caffery tracks down a terrifying serial wkkk.net his first case as lead investigator with London's crack murder squad, Detective Inspector Jack Caffery is called on to investigate the murder of a young woman whose body has been discovered near the Millennium Dome in Greenwich, south-east London. Brutalized, mutilated beyond recognition, the victim is soon joined by four others discovered in the same areaall female and all ritualistically murdered. And when the post-mortem examination reveals a gruesome signature connecting the victims, Caffery realizes exactly what he's dealing witha dangerous serial killer.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老祖母的厨房

    老祖母的厨房

    实的怀念与虚幻的构想,就在这间老祖母的厨房里展开,在这里,有我丢失的蓝花瓷碗,有坚守的爱,有不倦的等待,有一段神秘的、古老的故事轻手轻脚地徐徐走来。
  • 重生毒妃惊华

    重生毒妃惊华

    哐当!精致的玉杯划过指尖,重重的摔在地板之上。那残留的滴滴酒水,如晶莹的泪珠,倒映着一张……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演讲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它我们可以增强勇气,获得斗争的力量。演讲能改写历史,同样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本书与一般的演讲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繁琐冗长的理论阐述,投入更多的精力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有趣的小故事能给您打开全新的视角,而且读起来轻松,对于渴望成为演讲高手的你来说,读本书绝对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总经理自身修炼之路似乎永无止境。要知道,不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往西天,怎能最后求取得到真经?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总经理只有通过领导能力和索质的提升,并抵挡外界诸多诱惑的考验,才能达到提高自己眼界的目的,而后,心中才会有大的格局,处事懂得灵活,人脉变得通达,屈伸因而随心……如此,方能运筹帷幄,决胜于万里之外,一出手便不同凡响。对于总经理来-蜕,自身领导能力的提升更是其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一个优秀的总经理必须不断经得起千锤百炼,并拥有一件扎不坏、刺不透、烧不烂的金刚不败衫,才能让你的伙伴、下属甚至昔日的对手对你刮目相看,并打心眼里信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才会有向下俯瞰的心胸,才能踏上事业的新境界。
  • 吾即罪恶

    吾即罪恶

    这个世界上不乏罪恶:小偷、娼妓、杀人犯……把他们抓进监狱就可以了?我们总是在惩治犯了罪的人,那么,谁来惩治罪恶本身呢?(我想我的这个故事大概会有别于网络小说吧,以此故事,致敬东野圭吾先生。)
  • 术女有毒之将军请自控

    术女有毒之将军请自控

    (新文病娇毒妃狠绝色,求收)现代女精英纪子期一场车祸魂穿异世,带着美人妹妹和天才弟弟闯荡江湖。这个黎国推崇术数(数学)?这水平也太低了吧!来,让姐露两手!一身惊人的数学天赋震惊世人,以为从此走上挣点小银两、做点小学问的安康之路。哪知某夜被人绑了说要送往前线,利用术数解决军需问题,缓解户部与兵部的矛盾!纪子期:我没听错?这户部与兵部如同婆媳,如何能变成母女?可惜人小式微无人理会!不得已,十三岁的纪子期女扮男装深入前线。利用术数结合现代管理技术,计算风速、重制账本、运用大数预测法,成功解决前线军需问题。战胜归来后的纪子期,赏术大会拨头筹,棋林学院惊众生,术数大赛扬威名!从此一路开挂,将术数运用到各个行业,建楼、治水、税收、投资…工部、户部、术师协会争先抢夺,只好三方轮流上阵平息众怒!只是这一路顺风顺水的人生,从在战场被某人识穿身份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摆脱不了他的纠缠。还厚颜无耻光明正大地骗婚!“想娶我家子期的多了去了,为何要嫁与你?”“在下与期期成婚后定努力多生麟儿,第二子随您姓!”“成交!”快狠准!纪子期就这样被卖了,呜!…双宠双洁,前期花式撩妹,后面宠妻无下限!无宅斗不撕B,成长正能量!
  • 天下珍藏

    天下珍藏

    地球至今,已经有四十六亿年历史,而人类文明的起源,有文字、图画记载,只不过七八千年而已,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些神奇的东西,一些神秘的宝藏,一些或许存在又莫名消失的辉煌文明,在茫茫的时间长河掩埋下,只留下一鳞半爪,若隐若现。你所知道的,未必就是真相!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探索与冒险与收获的故事!天下藏珍,等你来发现……
  • 小沙弥

    小沙弥

    他本是无量寺的一个小和尚,每日念经打坐,悠游自在。可谁成想,一次下山采购,无意中竟是跟朝廷的暗杀组织扯上了关系。从此他的生活天翻地覆,远比他出家之前遭遇的那场灾难还要凶险得多。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朝皇帝之死,竟也与他有着不大不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