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0400000006

第6章 痛苦(6)

旅馆。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有穿着条纹衣服的集中营犯人,也有穿着白外套的女护理员。整夜不断有犯人来。这就是那个房间,女护理员走了。我对D说:“敲门吧。”心在剧烈地跳动,我大概无力进去。D敲了门,我和他一起进了屋。床角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什么也没说,他们是家属。床上有两个集中营回来的人,一个睡着了,大约二十岁,另一个对我微笑。我问:“您就是贝罗第吗?”“是我。”“我是罗贝尔·L的妻子。”“两天前我们和他分手的”。“他怎么样?”贝罗第看看D说:“有人比他更疲惫不堪。”年轻人醒了:“罗贝尔·L,啊,是的,我们本来应该和他一起逃跑的。”我靠近床边坐下。我问:“他们枪毙人吗?”两个年轻人互相看了看,没有立即回答,随后说:“就是说……他们不再枪毙人了。”D接过话来:“当真?”贝罗第回答:“到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两天不再枪毙人了。”两个战俘自己说开了。年轻人问:“你怎么知道?”“集中营里的俄国犯人头儿告诉我的。”我问:“他告诉您什么?”“他说他们接到命令不再枪毙人。”年轻人说:“有时候他们枪毙犯人,有时候不。”贝罗第看看我,又看看D。他笑了笑说:“我们累了,请原谅。”D的眼睛盯着贝罗第,问:“他怎么没和你们在一起?”“火车启动时我们一起找过他,没找到。”“我们确实仔细找了。”“你们怎么会没有找到?”“天很黑,”贝罗第说,“况且人还很多。”“你们仔细找过了?”“您是说……”他们对视着。“噢,是的,”年轻人说,“是找过……甚至还喊过他的名字,尽管这很危险。”“他是个好伙伴,”贝罗第说,“我们找过他,他还给我们做过有关法国的讲座呢。”“他讲得很好,嗬,那神气……他把听众给迷住了……”我问:“既然你们没有找到他,那么说他已经不在了?他被枪杀了?”D来到床边,他动作粗暴,他很生气,但控制着自己,他的脸色几乎跟贝罗第一样苍白:“你们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见到他的?”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我听到那个女人的声音:“他们累了。”我们仿佛在审问罪犯,一秒钟也不让他们喘息。“不管怎么说,我看见他了,我敢肯定。”年轻人说。他目光茫然地看着什么,重复说他敢肯定,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肯定。D还是不停地问:“努力想一想,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什么时候。”“我是在队伍里看见他的,你记不得了吗?在右边,天还没黑……到达火车站前一小时。”年轻人说:“那时候真是筋疲力尽……不过我,我是在他逃跑以后又见到他的,这我敢肯定,因为我们还说好从那里、从车站逃走。”“什么?他逃跑?”“是的,他企图逃跑,又被抓回去了……”“什么?逃跑的人不被枪杀吗?你们说的不是真话。”贝罗第不知再说什么了,什么也说不出,他的记忆破碎了,他泄气了。“不是跟你们说了他会回来的。”这时,D粗暴地插话,他让我住口,然后他又开始问:“他是什么时候逃跑的?“他们彼此看看:“是头一天吧?”“我想是的。”D在询问,在恳求:“努力想一想,很抱歉……不过努力想一想。”贝罗第微笑了一下:“我很理解你们,不过我们太累了……”他们沉默了一会儿。绝对的沉默。然后年轻人说:“我肯定在他逃跑以后我见过他,是在队伍里看到他的,现在我敢肯定。”贝罗第问:“什么时候?怎么看到的?”“他和吉拉尔一起,在右边,我敢肯定。”我又问:“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是否枪毙人呢?”贝罗第说:“这您不用害怕,我们会知道的,我们每回都知道,**党卫队在队伍后面枪毙人,然后同伴们把消息一直传到队伍前面。”D说:“我们想知道你们为什么没有找到他。”“天太黑,”贝罗第接着说。“也许他第二次逃跑了,”年轻人说。“总之,你们在他第一次逃跑以后见到过他。”“确实,”贝罗第说,“确确实实。”“他们把他怎么样了?”“嗯,他被狠狠揍了一顿……菲利普会比我讲得更清楚,他们是伙伴。”我问:“他们怎么没有枪毙他呢?”“美国人那么近,他们来不及了。”“再说,每次情况都不一样,”年轻人说。我问:“在他逃跑以后,你们一起商量好逃到火车站的吗?”沉默,他们彼此看着。D说:“你们明白吗,如果你们是在他逃跑以后和他商量的话,那就增加一份把握了。”不,他们不知道了,关于这一点他们什么都不记得了。他们记得队伍的某些骚动,记得几个伙伴跳到壕沟里藏身的某些动作,他们还记得遍地都是美国人。而其他的事情,他们都不记得了。

另一个磨难期开始了。德国在燃烧。他在德国本土,这不十分肯定,不十分肯定。但可以这样说:如果他未被枪杀,如果他还待在犯人队伍里,那么他就置身于在德国燃烧的熊熊烈火之中了。

四月二十四日。

上午十一点半。电话响了。我一个人在家,是我接的电话。对方是弗朗索瓦·密特朗[26],化名莫尔朗。“菲利普回来了,他一星期前看见了罗贝尔。他当时还好。”我解释说:“我见过贝罗第了,罗贝尔好像逃跑了,又被抓了回去。菲利普有什么消息?”弗朗索瓦说:“是的,他试图逃跑过,又被一些孩子抓了回去。”我问:“他最后一次看见他是什么时候?”沉默。弗朗索瓦说:“他们是一起逃跑的,菲利普跑得远,德国人没看见他,罗贝尔就在路边上,他被打了一顿。菲利普等着他,没有听见枪声。”沉默。“确实吗?”“确实。”“就这些吗?后来他再没看见他?”沉默。“没有,因为菲利普离开了,逃跑了。”“那是什么时候?”“十三号。”我知道这都是弗朗索瓦·莫尔朗算出来的,毫无差错。“你怎么看?”“没问题,”弗朗索瓦说,“他会回来的。”我问:“犯人队伍里有被枪杀的吗?”沉默。“说不准。来印刷厂吧。”“不,我累了。菲利普怎么看?”沉默。“没问题,四十八小时以后,他就该回来了。”我问:“菲利普怎么样?”“很疲劳,他说罗贝尔还坚持得住,状况比他好。”“他知道那批犯人去哪里了吗?”“不,一无所知。”我问:“你没骗我吧?”“没有。你到印刷厂来吧。”“不,我不去。告诉我,要是四十八小时以后他还不回来呢?”“你要我怎么回答你呢?”“为什么你对我说这个数字,四十八小时?”“因为菲利普说他们是在十四号到二十五号之间被解放的。不会有别的可能。”

贝罗第十二日逃跑,二十四日回来,菲利普十三日逃跑,二十四日回来。算起来需要十天至十二天。罗贝尔大概明天或后天到,也许是明天。

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四。

D请来了医生,我的高烧总也不退。卡茨太太、我的女友让妮·卡茨的母亲到我家来住。她在等待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和罗贝尔的姐姐玛丽路易丝一起被关进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27]。里比打过电话,问罗贝尔的情况。他也在犯人队伍里,是在贝罗第之前逃跑的,比他回来得早。

四月二十七日,星期五。

音讯杳无。夜里和白天都是如此。D给我带来了《战斗报》。最新消息,俄国人拿下了德国的一个地铁站。但是,朱可夫的大炮还在密集围攻轰炸着德国的废墟。什切青[28]和布尔诺[29]已被拿下。美国人到了多瑙河。整个德国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占领一个国家并不容易。他们会把它怎么样呢?我也变得和博尔德太太一样了,我不再起床。由卡茨太太上街买东西、做饭。她心情不好。她为我买来美国牛奶。我想,要是我真的病了,她就不会那么想念她的女儿了。她的女儿是个残疾人,得了一次骨结核病以后一条腿就瘫痪了。她是犹太人。我在接待站里听说过他们杀害残疾人。人们开始知道些关于犹太人的消息了。卡茨太太等了六个月,从一九四五年六月一直等到十一月。她的女儿是一九四五年三月死的,直到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才通知她,费了九个月才确认了她的姓名。我没有和她谈罗贝尔·L。她到处张贴她女儿的寻人启事,在所有的接待站,在所有的过境线,还告诉所有的亲属,但是没有人知道。她买了五十罐美国牛奶,二十公斤糖,十公斤果酱,还有钙片、磷酸盐、白酒、花露水、大米、土豆等。卡茨太太一字一句地说:“她的衣服都洗过、补过、熨过了,我又给她的黑外套加了衬里,添上了兜。所有的衣服原先都放在一个有樟脑丸的大箱子里,我拿出来晒晒,一切都准备齐全了。我让人给她的鞋子上了掌,又给她的袜子缝了几针。我想我什么都没有忘记吧。”卡茨太太在向上帝挑战。

四月二十七日。

没有任何消息。黑洞。一丝光亮也没有。我重新连接时间的链条,但是,从菲利普没有听到枪声起到没有人在火车站见到罗贝尔·L,这中间出现了一个空白、一个深渊。我起了床。卡茨太太到她儿子家去了。我穿上衣服,坐在电话机旁。D来了。他一定要我和他一起去饭馆吃饭。饭馆里满座。人们在谈论战争的结束。我不饿。每个人都在讲述德国的暴行。我永远不再感到饿。别人吃的东西令我作呕。我想死。用一把剃须刀割断与身外世界的联系,甚至和D的联系。可怕的猜想:如果今晚再没有他的消息,他就是死了。D看着我,他当然可以看着我,他死了。我说出来也没有用,D不会相信我。《真理报》上写着:“德国末日的丧钟敲响了。火与铁的包围圈在柏林周围收缩。”结束了。和平到来的时候他将不在人世了。意大利游击队在法恩扎[30]俘获了墨索里尼。整个意大利北部都在游击队手中。墨索里尼被俘,其他一无所知。多列士[31]谈到了将来,他说应该努力工作。我为罗贝尔·L保存着所有的报纸。他要是回来,我和他一起吃饭。在这以前,我不吃饭。我想起了那个十六岁的小德国兵的母亲,她的儿子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七日孤零零地躺在艺术桥畔的石堆上奄奄一息,而她还在等待她的儿子。现在戴高乐掌了权,他成了四年来挽救我们荣誉的人。他声名显赫,可他对人民的赞颂却吝啬得很,他身上有一种可怕、残忍的东西。他说:“只要我在,国家就会运转。”除了和平,戴高乐什么也不等待。只有我们还在等待,这是一种永恒的等待,古往今来天下所有的女人的永恒的等待:等待男人们从战场归来。我们在世界的这一边,在这里,万人坑里的死者尸骨如山。这是在欧洲发生的事情。正是在这里,成百万的犹太人被烧死。正是在这里,我们为他们哭泣。美洲惊奇地看着欧洲巨大的焚尸炉在冒烟。我不能不想起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将悲伤地等待儿子的消息,而她十六岁的孩子已在艺术桥畔死去,那样孤单地死去。我的孩子,也许有人会看到他,就像我看到这个孩子一样,看到他在壕沟里,手臂在做着最后的呼救动作,而双眼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看到他的那个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个男人对我意味着什么,而我也将永远不知道那个人是谁。我们属于欧洲,事情是在这里、在欧洲发生的,我们被禁锢在一起,面对着欧洲以外的世界。在我们周围是同样的大洋、同样的入侵、同样的战争。我们属于被焚尸炉烧死、在马伊达内克[32]被煤气毒死的种族,我们也属于**的种族。布痕瓦尔德的焚尸炉、饥饿、贝尔森的公共墓穴对我们一视同仁。这些墓坑也掩埋着我们自己,这些如此相同的尸骨都是欧洲家族的尸骨。这些事情并不是发生在巽他群岛[33]的一个小岛上,也不是在太平洋的某一个地方,而是发生在我们的土地、欧洲的土地上。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间在多拉[34]死掉的四十万德国共产党人的尸骨也在欧洲这个公墓中,其中还有几百万犹太人和上帝的观念以及每个犹太人、每个犹太人心中的上帝的观念。美国人说:“此刻所有的美国人,不管他是芝加哥的理发师还是肯塔基的农民,都知道在德国集中营里发生的事情。”美国人想向我们炫耀他们绝妙的战争机器,并想借此消除农民和理发师们的疑虑,因为这些人原先对让他们的儿子到欧洲前线去打仗持怀疑态度。当美国人得知墨索里尼被挂在屠宰场的铁钩上处死以后,他们将无法理解,他们将目瞪口呆。

四月二十八日。

同类推荐
  • 暗地里的那些事情

    暗地里的那些事情

    一旦想找那个叫银子的女孩聊天,心里竟暖了一下。我选好见面的地点,再给她打电话。仔仔细细的说给她地址,就是想她明白要行走的路线和那家小饭馆的名称。银子来自于一个很偏远的乡村,她第一次给我描述家乡时那份神情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一张质朴的鸭蛋脸上同样有着质朴的笑意。她说俺家被围在了大山里,一群群的山。群山你见过没,就是跟庄户人头上戴的草帽似的,一圈套着一圈。我当时被她的比喻说乐了,就这种修辞方法还大学生呢,怎么念上的呀。但是她还是说清楚了,那些山统称小兴安岭。
  • 荒原纪事

    荒原纪事

    一场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较量,讲述了触目惊心的民间疾苦荒原的乡亲再也无法忍受家园被严重污染,要以和平示威方式表达心声,但随即遭遇野蛮阻拦。被激怒的农民失去控制,将一场和平示威演变成暴力冲突。几个领头人被迫逃离荒原,其他参与者包括主人公宁伽,都遭到疯狂的报复。宁伽出来后奔走呼号,踏破铁鞋寻觅失踪朋友,路上见证了更多的悲哀和不幸……
  • 奇人马应龙

    奇人马应龙

    马应龙站在华风门前的大街上,口里吹着一只黄色的哨子,手里拿着小红旗,胳膊上戴着红胳膊箍,用自己的手势指挥着行人和自行车。到第五天,有一个更扎眼的风景跃入人们的眼帘,有一个女人爬到华风大药房的顶楼,用一把刀发疯地破坏着上面的广告牌。她专砍马应龙的脸,她恨那张脸,她要把那张脸千刀万剐。最先看到这越格情景的是马应龙自己,他一下子就认出那是楚芸。马应龙就强迫自己镇定自若,他把目光挪回来,开始气定神凝,刹那间他的小旗就挥舞得更有劲、口哨也吹得更响了。他不允许大街上此时出现一点事情,他俨然是在一个炮火硝烟的战场上,他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卫士……
  • 寺内

    寺内

    本书为中短篇集,收录《寺内》《蟑螂》等十四篇小说,每一篇都有新颖的题材与独特的表现方式,风格别具,创新意图显明,其中不少屡进作者自选集,有些更入选文学选粹、辞典、精读文库或语文、文学教材。本版依据台湾幼狮文化公司期刊部1977年1月初版本,除正文外,收录作者手迹照、相片、附录(五篇评论的全文或节录)。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续)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续)

    本书系《啼笑因缘》续集,交代了《啼笑因缘》中的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热门推荐
  • 爱上傻丫头

    爱上傻丫头

    冬青是东九和阿婆收养的傻瓜,一场车祸让冬青失去了记忆,一次意外夺去了东九的生命,阿婆受不了刺激心脏病发也死了。当冬青无路可去的时候遇到了杨道杰,并且在她家里当保姆,日子一直安静的过着。直到杨道杰的朋友梁逸飞看到冬青和自己朋友长的一模一样,疑心她们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偷偷拿了她们的头发去做DNA……
  • 鞭

    刘湾镇上的人都叫他“拐手”,没有人叫他的大名。他佝偻着他的左手低头走在刘湾镇十二里榆树夹道的大马路上,大人小孩都会扯起嗓子喊他一声:拐手,上哪儿配去?拐手不抬头,只咕哝一句:北海头倪家宅。因为说话而扯动嘴角,拐手白灿灿的脸面便生出一堆堆细小的皱纹,额头下略微浮肿的眼皮稍抬,三角眼里放射出微弱的光芒。问的人便一起笑着说:黄小军看起来蛮神气,今日里不知道能配下几头的胎。黄小军不是拐手的姓名,刘湾镇人叫的黄小军,是拐手终日相伴并靠它营生的一头猪郎。
  • 契爱成婚:首席夜少宠上瘾

    契爱成婚:首席夜少宠上瘾

    【我打开了地狱的大门,浴血重生只为复仇而来。】遭遇姐姐陷害、赶出家门、被人追杀,死亡之际,他如黑夜中的王者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决定着她的生与死。“我为什么要救你!”“我什么都愿意做。”十六岁的蒋梦兮看清了蒋家人的真面目‘死’在了寒天山脚下……六年时间,她打开地狱大门,化身恶魔归来,虐渣男、毁恶姐,将蒋家搞的翻天覆地,却没想到由始至终她是一个棋子,一个替身。可当她离开的时候,他却说:“你的命是我的,你的人是我的……你的心也只能我的!”他当她是棋子,她知道他们之间的契约,既然如此功成身退,惹不起躲得起,躲到他找不到,躲到他失去耐心,躲到他忘了她。“你躲也躲了,藏也藏了,三年你避够了吧。”“你找也找了,追也追了,三年你逮够了吧。”“红灯区你也躲,你太没底线了吧。”“红灯街你也来,你当来大保健啊。”“现在你别想躲了,准备给我生猴子。”“滚你丫的。”
  • 医妃倾城:无赖王爷欺上身

    医妃倾城:无赖王爷欺上身

    “大夫。”他媚眼如丝,凤眼勾魂,脸色潮红。她轻瞟一眼:“这个问题好解决。”说完素手翻飞,几枚银针快速落下,“看,这不就焉了!”语毕,刚刚解决的问题却又瞬间支起,男人邪魅一笑,猛的往前一扑:“大夫医术有限,不如,咱们换个方式解。”nnd,还能不能好好看病了?她是造了什么虐?不就是因为一场意外两人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吗?她怎么感觉像是踩到了一颗超级无敌还会耍无赖的牛皮糖?怎么甩都甩不掉?传闻,他生性多情,逍遥不羁,女人来之不拒,后院却一直没有动静,导致世人传他不行。某女听闻大怒,不行?开什么国际玩笑,他要是不行,我肚子里的球哪来的?【本文1v1,绝宠文,喜欢的宝宝们欢迎入坑!!!】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本书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著作之一,收集了高翔先生新时期以来公开发表在诸多学术媒体的论文30余篇,分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学术传播研究、文学与美学研究等四部分。高翔先生是东北现当代文学研究耕耘最久的学者,在搜集研读东北文学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编就是这些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本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如,他对伪满时期的刊物《新青年》(沈阳),仔细辨析其政治上的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之间的较大反差,揭示了在伪满洲国政治高压下的双文化选择,并抓住典型个案深入挖掘,展开重要的文学问题的思考。
  • 无上寰宇

    无上寰宇

    被青梅竹马卷跑了家里的钱,而老母也气得住院,自已在公司也处处受人排挤。却意外踏入修仙世界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凭着坚强的毅力与韧劲,他完成了任务,结果出乎意料。死亡还是生存,我命由我不由天,且看大神成长之路。
  • 任务系统之九尾

    任务系统之九尾

    刚刚得到系统就穿越了,咦好奇怪你们怎么这么小?纳尼我是九尾?额。嗨水门,你好啊。喂喂我刚来你就要封印我?啊♂,系统救我,我不要被封印啊。
  • 快穿之女配逆袭指南

    快穿之女配逆袭指南

    新文《念你千千万万次》已开。甜宠1v1在剧情维护部门任务10连败的苏梨,终于有了调换岗位的机会。于是她……虐完了出轨富家公子,装逼王爷,直男癌总裁,自私太子,苏梨表示逆袭任务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悲惨女配虐死渣男打脸白莲花然后和酷炫老公相亲相爱的故事。纯甜恋爱文。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