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2400000002

第2章 自序

快乐是人生第一要义,可是大部分的人活得并不开心,因为人生有很多的烦恼与痛苦。有人为健康所苦,有人为金钱所苦,有人为感情所苦,有人为工作所苦,有人为事业所苦,有人为学业所苦,各有各的苦。有的人只有一种苦,有的人有许多种苦;有的人苦小一点,有的人苦大一点,普天之下,没有人不苦。

我平常从台北开车到新竹上课,因为怕塞车,所以上午10点的课,一早6点多便从家里出发。有一天,台北天空阴沉沉的,天上下着雨,一过了林口,突然雨如倾盆,雨刷转到最快速,视线只能见到20米以外的车子,为了安全,每部车都打双灯警示。我一路上小心谨慎,诚惶诚恐,担心雨天路滑,发生意外。

直到新竹,雨势逐渐缓和,紧张的心情也才缓解下来。我一般在高速公路开车,车速总在每小时100公里左右,这一天因为暴雨不断,我只能放慢在80公里。慢一点没关系,能到达目的地就好;多耗一点油没关系,安全就好。能放下就放下,该放下就放下。

人生的苦难是难免的。人生的苦难有的是来自外在的因素,如天灾人祸,无法避免,只能逆来顺受;有的则是自己给自己惹来的麻烦。生而为人,当然会有很多的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必需的,有些欲望则是多余的、非必要的。前者如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后者如贪婪、自私、比较、计较、放纵。

有一个出家和尚准备远行,但是迟迟还不出门。他的师父问他怎么还不出门?他回答说:因为准备的行李还不够,他没有足够的衣服、鞋子、雨伞、被子。师父马上叫人送给他很多衣服、鞋子、雨伞、被子。这个出家和尚还是出不了门,因为太多的行李带不走。师父这才告诉出家和尚说:出家人行脚天下,一支瓶、一个钵就够了,太多的行囊,就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我们常常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的脚步前进,随着社会的潮流沉浮。以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别人不要的,自己也不应该得到。人各有命,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一件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很漂亮,穿在自己身上未必合适;一个发型适合于别人,未必适合于自己。没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最适合的生活;适合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辣,不是每个人的酒量都很好。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少的包袱,沉甸甸的包袱使我们步履盘跚,举步维艰,没有办法快乐远行。大家都想过好日子、快乐的日子,可是却往往背道而驰;大家都想过轻松自由的生活,可是却背着超重的包袱不肯放下来。两手举高,举久了手会酸,手太酸而受不了,自然就会把手放下来。人生最好没有压力,如果压力大到令人无法承担,人就会崩溃。缓解压力有很多方法,学会割舍、放下,从心理上得到解脱,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放下才能自由,放下才能快乐。本书20篇短文,除了第1篇综论放下的智能,另外19篇分别阐述如何才能放下。当然,说放下就要放下,不只要看透,更要能跳过。

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的时候。我期望这本书的一些理念,能够成为一盏盏的光明灯,帮助每一个饱受生活压力、身处苦闷烦恼的朋友,走出生命的黑暗,迎向光明的未来,快乐自在,幸福美满。让生命中有歌、有诗,生活里有爱、有美。

同类推荐
  •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什么时候,所有人会把目光聚焦到你身上?一定是你“第一次”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第一件见大客户,第一次与同事竞争,第一次被同事排挤,第一次给领导送礼……“第一次”最能暴露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职场的冷酷在于,做错事,周围人可能向你传递“你错了”的信号,却不告诉你错在哪里。
  • 妥协的力量

    妥协的力量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在故事中体悟,你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如何妥协。
  • 曾国藩智慧全集

    曾国藩智慧全集

    《曾国藩智慧全集》曾国藩的成功引起了后世的极大兴趣。无数的人都倾心于解读曾国藩人生成功的密码,甚至使其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曾学”。但是由于曾氏著作以及有关曾氏智慧的书浩如烟海,有不少人不得不望而却步。有鉴于此,我们从曾氏智慧中精选了一些精华,编成这本《曾国藩智慧全集》,以供读者学习。本书力求从曾国藩的修身之术、做人绝学、处事之方、识人之智、用人之法、齐家之略、教育之方、为官之道、治军之谋、安邦之略十个方面手,全面地揭示曾国藩完成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诀窍与智慧。通过引述、举例、分析,深浅出地把曾国藩的思想精华和成功智慧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战中被人们传颂的点子无不暗事“三十六计”。这种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巧合,而应该认为是一种智慧交汇的必然。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商战点子为目编著而成。本书将“商战点子”与“三十六计”做了一个有机的结合,试图理清其中的脉络,以此窥破商战点子的天机。商海无涯,谁主沉浮?多少人夜暴富,多少人一夜赤贫!市场的神话,商战的传奇,总是那么令人心悸魄动、神驰不已。如果我们骑上战略的宝马,挥动点子的利剑,一定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一个宴请,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桌筵席,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商务宴请作为商务人士重要的社交方式,不单单只是为了吃个饭,其中还隐含着许多目的,包藏着太多的内涵。商务宴请看似简单,简单到只是吃顿饭的事儿,却又是无比复杂,复杂到这顿饭该怎么请、位置该怎么排、菜该怎么点、酒要怎么喝、话要如何说,都需要考虑周详。所以要把商务宴请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关活动,需要精心做好准备,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宾客的级别、风俗、喜好等。合理策划,可以令宴请锦上添花。
  •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九岁的鱼鳞舞救了个美少年,两人青梅竹马了半年后少年突然离开。离开前却要求鱼鳞舞等着他来,可这一等就是七年!鱼鳞舞从一个小丫头等成了大龄剩女。不仅如此,在恶邻的诬陷下名声尽毁!当七年前的美少年再次出现并且求婚时,等了七年的鱼鳞舞却坚决地说了不!于是,功成名就的战威侯拓跋珪开始了追爱之路。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藏好你的尾巴

    藏好你的尾巴

    鱼卿从小到大听过的最多的就是藏好你的尾巴,却没想到,刚上岸就被人看了去,鱼卿欲哭无泪,想象中的酷刑没有来,只听到一个颤抖着的声音“你...你要不要来我家?”鱼卿:“???”谁人都知霍家大少爷成熟稳重,有钱有颜还有翘臀(?),却没想到也有看到霍燃抱着怀里的人温柔轻声:“卿卿,别跑了,求你了,我会疯的”克制隐忍的在怀里的人的头顶落下一吻“灯火虽有千万,月亮只有一弯”年龄差5岁,霍燃x鱼卿
  •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全书讲述了年过半百的罗维孝十余年的骑行经历。从雅安到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祖国各地,最后独闯异国他乡到达法国艾斯佩莱特市。
  • 万界神皇

    万界神皇

    幻想修仙,就让你穿越到武道世界。不能修炼,就让你得到远古真龙印,结出阴阳五行种子。修炼太慢,就用远古真龙诀,抽空一方天地灵气,让其他天才武者,直接因没有灵气窒息而死。
  • 再见依然喜欢你

    再见依然喜欢你

    当年错过的感情,再次相见,一切依旧,那一身碎花裙,就站在那里微笑,似是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但你知道,那个人不是你,你走上前来,拍一拍她的肩膀,笑道。“好久不见。”
  • 诱导心理学

    诱导心理学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诱导心理学都无处不在!在职场上,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展现个人业务能力,还需要妥善驾驭自己的人脉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处理问题时不仅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还需要洞悉他人心理,有效引导对方,而这些,都离不开诱导心理学。翻开本书,从“斗智不斗力”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斗智案例的讲解和阐述,教你如何诱敌深入,示敌以弱,欲擒故纵,化敌为友,有效掌控对方心理。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各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诱导技巧,帮助读者趋利避害,逐一破解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不断地实现人生质的飞跃。
  • 带着空间混清朝

    带着空间混清朝

    唐菲菲没想到她在末世浪了十多年,没想到最后竟然浪到了清朝,变成了一个小婴儿,而且还摊上了一对不靠谱的爹娘。还好她的空间和前世收集的物资跟他一起来了,而且这个新身体也可以重新修炼异能。想象着以后每天吃着小零食,顺便近距离围观宅斗什么的,唐菲菲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可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康熙是什么鬼?你不在你的皇宫里好好的当你的皇帝,盯着她一个小女子做什么?她对宫斗没兴趣啊!对此,康熙表示,他不过是追自己的媳妇儿而已,为什么这个小媳妇儿要一直躲着他呢?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