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700000005

第5章 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3)

科玄论战是因张君劢引出的,他大量接触过当时关于相对论的知识,特别是英美哲学家对相对论的认识,所以评价1923年初张君劢在清华关于人生观的演讲及引发的争论,要上溯到他与相对论的接触和接受情况,才能有较完整的认识。虽然科玄论战中涉及的问题,在此前的《科学》杂志上也曾有提及,但集中的讨论却是在张君劢演讲之后。[43]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科玄论战起源于相对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论的传播和接受触发了张君劢的思考。张君劢对科学主义的怀疑态度,应当放在相对论的传播这个背景下来理解,他对过分强调科学功能作用的提醒和警告,暗含着不能用绝对的态度观察世界,这个思想的源头无疑来自相对论的启发。后来的事实提醒人们,在观察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时,应当注意到同样思想来源最后所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想背景最后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张君劢终身主张中国应走宪政道路,并为此奋斗一生。而在科玄论战中与他始终处在对立面的老朋友丁文江,在30年代初期,曾一度提倡开明专制。这些思想的逻辑发展,如果往前追溯,其实在科玄论战的过程中,双方的思想路向已经显示。林宰平在《读丁在君先生的〈玄学与科学〉》中说:“君劢先生反对科学,他却要邀集知好研究安斯坦的相对论。”[44]丁文江在《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中认为:“等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立以后,牛顿的公例已经不能适用,因为爱因斯坦说,吸引的现象是空间的性质,无所谓力,用不着力的观念。空间自己是曲线的,所以凡在空间运行的物质都走曲线,牛顿所说的直线运行,是世界所没有的现象,用不着这种假设。君劢说:‘近年以来,则有爱因斯坦之说,虽其公例之适用范围有不同,然牛顿公例之至今犹能适用,一切物理学家所公认者也。’读者只要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拿牛顿的Principle来比较,就知道他这种话有无根据。”[45]

一般评价,在1923年这场科玄论战中,科学派的思想占了上风。[46]它对中国后来的影响也明显超过“玄学鬼”,这使得中国现代思想中绝对观念、一元论、决定论等思想特别容易流行。郭颖颐曾指出:“许多中国思想界领袖都成为科学一元论者,20年代的这种潮流,导致30—40年代更坚定地支持科学的力量,以及认为科学规律与人类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观点。”[47]过分推崇科学范围的活动削弱了经验论的思想风格。郭颖颐认为,在急切和混乱的30至40年代中,寻求科学的精神觉醒,所带来的不是经验论渐进和多元的思想方法,而是唯物论科学主义的教条结论。

2004年

注释:

[1]本课题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项目资助。

[2]戴念祖:《爱因斯坦在中国——记1922—1923年间爱因斯坦两次路过上海和相对论在中国早期的传播》,载赵中立、许良英编《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第396页。本文注意到了爱因斯坦与中国关系的主要线索,但细节较少,在梳理《东方杂志》刊载爱因斯坦的情况时,遗漏了关桐华一篇介绍爱因斯坦的长文《恩斯登——他的历史和他的人生观教育观宇宙观》。该文分为四节,分别是:①恩斯登的历史;②恩斯登的人格和人生观;③恩斯登的教育观;④恩斯登的宇宙观。此文见《东方杂志》19卷第12号,第34—44页,比《东方杂志》的爱因斯坦专号恰好早了半年。作者关桐华是早年的留日学生,曾翻译《罗素的相对原理观》(商务印书馆,1922年)。智效民在《爱因斯坦为何与北大失约》(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5日)中使用蔡元培日记中的材料和当时京沪报纸中的相关报道,补充和充实了戴念祖论文中的细节。胡大年论文中发现了戴念祖没有提到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主任李芳柏关于相对论的文章,并对他的情况做了介绍(Danian Hu: The Reception Relativity in China: The Japanese Influence,载姜振寰《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论文集》,哈尔滨,未公开出版,2004年,第441页)。

[3]许崇清:《再批判蔡孑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学说之订正文并质问蔡先生》,载《学艺》第1卷第2号,学艺杂志社,1917年,日本。关于爱因斯坦的译名当时并不统一,主要因人的不同习惯而定,一般称“恩斯坦、安斯坦、哀斯坦”为多。见岭南大学图书馆编《中文杂志索引》第1集上、下卷,岭南大学,1935年。索引中只列“恩斯坦”。本文除原始引文外,一律遵从约定习惯。

[4]景克宁、赵瞻国:《景梅九评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4页。

[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册,三联书店,1979年,第710、1041页。戴念祖查阅了《学汇》副刊,但只列出了关于爱因斯坦来华的两篇与蔡元培有关的文章,没有提到景梅九如下译文:《相对性原理的真髓》(石原纯原著,老梅意译,49—52期)、《时间及空间的相对性》(石原纯原著,老梅意译,53—67期)、《相对性原理和哲学上的问题(〈相对性原理序论〉第一节)》(石原纯原著,老梅意译,68—70期)、《相对性原理序论》(石原纯原著,老梅意译,71—72期,74—75期)、《相对性原理第一编》(石原纯原著,老梅意译,78—83期)、《相对性易解》(老梅,86—92期)、《科学的革命(相对论研究)》(法国露霞诺尔曼著,老梅意译,145—156页)、《安斯坦博士来华之准备》(蔡元培,35—36期)、《安斯坦在日本的言论》(祁森焕,68—69期)。

[6]留学背景并不绝对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倾向,但大体有知识方面的影响。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留学情况一般较为复杂,通常一个人会有多个国家的留学经历。本文所谓留学背景,比较侧重于他们最后的思想倾向。早年中华学艺社和中国科学社的成员有交叉情况。《中国科学社社录》中有高鲁、许崇清和张贻惠的名字,他们都是中国早期传播相对论的留日学生。见《中国科学社社录》,南京:中国科学社,1928年,第35、53、46页。

[7]范岱年:《一个曾致力于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学术团体及其刊物》,载《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3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4年,第84页。

[8]周昌寿:《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中华学艺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23年,第1页。

[9]周昌寿:《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中华学艺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23年,第2页。

[10]周昌寿:《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中华学艺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23年,第56页。

[11]周昌寿:《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中华学艺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23年,第57页。

[12]参见《张竞生文集》上卷,广州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此文原载《社会科学季刊》(北京大学,1923年)第1卷第2期,原题为《“行为论”的学理与方法》。

[13]司密士:《相对论与宇宙论》,闻齐译,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3页。

[14]司密士:《相对论与宇宙论》,闻齐译,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3页。

[15]罗志希(罗家伦):《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1页。

[16]罗志希(罗家伦):《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2页。

[17]罗志希(罗家伦):《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96页。

[18]张东荪:《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0页。《改造》第3卷第8号(1921年4月15日)刊出“相对论号”时,有王崇植译文两篇,在《相对律上之物质观及自然律》一文的前面有张东荪一则短序:“‘精神’(Mind)季刊是哲学杂志之白眉,凡学哲学的无不知之。本篇载在该杂志一百四十号,作者是个英国最有力的相对论者。他在1919年赴南美、北非做日食测量,结果证实安斯坦的第二预言,为相对律筑了一座长城。此篇系王君所译,经我略略修正,特为声明。”(第65页)说明张东荪当时对相对论的了解也很详细。

[19]《科学与哲学》,第147页。

[20]唐敬杲:《现代外国人名辞典》,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407页。

[21]石原纯:《自然科学概论》,谷神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页。此书完成于1918年,1927年修改再版。书中第6章《自然科学之形式》中多次提到爱因斯坦相对原理。见第138、139、157、171、195、196、200、204、205、246、247、251页。顺便提及,1949年以后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中国传播做出很大贡献的许良英先生,早年也受到过石原纯的影响。笔者看到的《自然科学史概论》是许先生捐赠给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藏书,上面有许先生1947年购书的记录。1949年前,中国知识界对石原纯非常熟悉,一般关于科学的词典里都有他的名字。他的《物理学概论》1—4册(周昌寿译,商务印书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原理》(周昌寿译)、《电的故事》(陈寿龄译,商务印书馆)等是书店常见的书。《自然科学概论》出版后,《科学论丛》第1集曾发表陈之平一篇书评。见《科学论丛》第1集,第230页。胡大年论文中重点提到石原纯对中国留日学生的影响。1934年,冯司直在《天放早课》中曾说:“余不懂安斯坦相对论,而确信周易及道家所主张之相对论。”见《天放早课》第1册,石印本,1934年。冯司直也是留学日本的学生。

[22]《自然科学概论》,第160页。

[23]吴有训:《第4度量》(《学灯》,1919年)。魏嗣銮:《定时释体》(《少年中国》,1920年)。李璜回忆说,魏嗣銮德文与科学的根底甚厚,而留德在哥廷根大学名教授爱因斯坦手下获得数学博士,知名于时,是中国留学生中懂得“相对论”的第一人,甚为留学界所称道。(见《学钝室回忆录》上卷,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第91页)当时《东方杂志》第17卷第3期(1920年2月)上对1919年11月日食观察测验证相对原理一事作了介绍,题目是《光线能被重力吸引之说》。周培源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28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论文《爱因斯坦引力论中轴对称体的引力场》,获得加州理工学院最高荣誉的评价。1929年,周培源回国后,继续从事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物质磁性的研究。1935年发表论文《膨胀宇宙的引力理论》。1936年,周培源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参加爱因斯坦主持的讨论班,从事关于相对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37年发表论文《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场方程的各向同性静态解》。20世纪20年代,周培源曾经提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研究中的“坐标有关”论的观点,以后许多年“坐标有关”论与“坐标无关”论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直到80年代后期,“坐标有关”论终于获得了科学实验的支持。(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近代物理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6、77页)束星北20世纪20年代探索引力场与电磁场的统一理论。虽然束星北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未能取得实质意义的进展,但他的有关研究在当时还是有启发性的。20世纪40年代,胡宁完成了广义相对论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1947年,胡宁在《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中的轴射阻尼》。胡宁的这一工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该领域中一项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田渠编著《相对论》(上海正中书局印行,1948年)。本书是作者在国立湖南大学物理系教书时的讲义。上篇为狭义相对论,下篇为广义相对论,为专业性介绍。

[24]舒衡哲:《张申府访谈录》,李绍明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张申府:《所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关于张申府传播和接受相对论的情况,刘钝曾有详细评述。见《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载《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第4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4年,第114页。

同类推荐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热门推荐
  • 替身

    替身

    一部揭秘影视幕后替身演员的辛酸及影视内幕的小说,进入影视圈的另类教科书,所有影视边缘人的泣血传记。讲述一群影视边缘人真实的、积极向上的奋斗故事和辛酸经历……主人公螳螂,原国家武术队队员,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获全能冠军,螳螂拳冠军、刀术冠军、棍术第二、自选拳单项第二。后不幸摔伤大胯,忍痛退出武术队,经介绍进入影视圈,做了一名武打替身演员,从此人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真实揭密一群影视边缘人裸替、文替、武替、光替、小演员等等的辛酸经历以及那些大腕演员们的种种劣事儿,让你们了解一个真正不曾知道的影视圈……
  • 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

    梅根·奥·法雷尔继承了叔叔的房产。这栋房子位于爱尔兰一个偏僻的县,即多风的大西洋海岸边。她期望这房子能成为自己的庇护所,借以走出刚刚失婚的阴影。但这所房子形同废墟,修复需要一大笔钱,因此她决定卖掉它。如果她没有发现过去的一宗家族丑闻,也没有萌生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并对一位英俊的克里男子产生了爱意,这会是个简单的决定……她不仅困在了乡村生活中,必须面对农事带来的重重阻碍,还不得不与意图逼迫她离开的阴谋展开一场无间道。
  • 虎嗅蔷薇

    虎嗅蔷薇

    心如猛虎断得三两心相随细嗅蔷薇斩不断的却是万千佛心菩提今生绝不是我孤单血冷只是望得来世轻念,转生归眅,世事轮
  • 情商决定成败

    情商决定成败

    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拥有卓越的智商(IQ),以为高智商是让人叱咤风云、建立丰功伟业的唯一保证!关于情商与智商的关系,《伤仲永》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方仲永”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仲永先天智商不可谓不高,然而缺乏后天情商的培养,以致很快“江郎才尽”。
  • 唯有孤独永恒

    唯有孤独永恒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到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发人深思。作者通过“晃动”生活,带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创造了江城地产界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些生动的传奇般的企划案例,至今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业内初学或有志于广告和产品营销的青年学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透过那一串串闪光的经营数字,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明玲。除此之外,更令我感动的还是作者对事业满怀激情、对员工体贴关怀、对朋友真诚相待的人生境界。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 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

    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

    打开郝洪亮编著的这本《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认真领会,仔细感受,一个个锦囊会指引你一路向前。在当下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想要有一番作为,缺少智慧是万万不行的。而这种智慧也是可以学习、培养的。当我们还徘徊在成功的大门外时,当我们还在苦苦奋斗却没有成绩时,让我们打开郝洪亮编著的这本书。每天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告诉世界:我是棒的!
  • 当爱已成魔

    当爱已成魔

    紫薇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并且十分开朗随和,因此追求她的人非常多,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最终选择了同事长荣作为自己一生的依靠,在谈了一年恋爱后,他们结婚了,并且在婚后生了一个男孩。长荣从事的是市场销售工作,因此经常出入一些娱乐场所,但是公司里却很少出现他的流言,所以紫薇对他很相信,从来不干涉他的工作,但这表面上的和睦却因为一次偶然被打破了……
  • 圣域

    圣域

    神如果要跟人作对,那么任何人都难以应付……这里是一片崭新的大陆,有纵横的斗气,疯狂的术士,还有守卫圣域的神秘家族。人和神之间会有一场战争,谁才是那个能和神作对的人!敬请期待tom《圣域》,恳求推荐、收藏、打赏!
  • 左手空间右手幸福

    左手空间右手幸福

    一场梦醒,让她认识到社会的残酷是与金钱和地位分不开的;一场夏雨的洗礼,让她得到一个梦想成真的媒介,有了改变生活和命运的资本和动力;一次小小的易容拍卖,让她的家庭生活连迈几个台阶,也埋下了隐患;一场美丽的邂逅,让她得到了幸福的跨国姻缘;一次惊心的噩梦,让她进一步了解了生命和幸福的真谛。真心的付出,诚心的奉献,真挚的感恩,让她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成就了美满的人生,收获了亲情、爱情、友情的所有幸福,让她做到了左手空间,右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