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300000005

第5章 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部信史——关于中国话剧创始期的最后思考

最近史学界有一条新信息,在广西百色发现八十万年前的石器文物,亚洲出土石器时代为此推前了数十万年。这一发现改变了过去认为“亚洲人类进化晚于非洲和欧洲”的传统论点,这将为人类的进化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去年在法国的一次中国文化展的实物,首次出现有七千年前的中国古箫(共有三支),很有可能又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改写一次。

这类改写历史的例子频频出现,不仅在史学界,在自然科学界,宇宙学界也不胜枚举。

例如,对长江的源头始于何地,最近的考察又有新的发现,可能要改写中国第一大江的总长度。

对宇宙、星系、黑洞等等的新发现更为惊人,已知和未知的科学领域比比皆是。如果至今仍然相信地球是方的,那只好老老实实地去找心理医生问个为什么了?

1997年10月,我曾就中国话剧的创始时限问题发表过一篇一章,因篇幅有限,只提出结论性的史实论据,本文将继续阐述若干个人的看法,目的是开展有益的学术探讨,欢迎指正。

最近我就一直在想:把1907年春柳社的演出认定为中国话剧的创始纪年,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据我所知,话剧前辈权威如欧阳予倩本人并没有提出过,在他的《回忆春柳》一文中也没有找到这种立论。但今天的确仍有部分人十分坚持这一看法。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颇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唯有用学术论证加以澄清,以免误导历史,贻害子孙。

春柳社在中国话剧创始期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先驱作用,这恐怕是无人怀疑的,也应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对春柳社的这段历史如何定位,是概而言之,大而言之,还是要求科学和准确,恐怕就存在分歧的看法了。

1997年原定要纪念中国话剧诞生九十周年是历史的误导,后来改为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年,是不知所云的含糊,如提作纪念春柳社暨欧阳予倩从事话剧事业九十周年,那就太好了!

历史,必须要求科学和准确,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

其实,历史本来就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只要尊重并承认前人走过的脚步,加以科学的分析和总结,问题总是会搞清楚的。宇宙、人类的远古历史,目前还有可能越研究越清楚,又何况区区一段百年前后的近代中国戏剧发生、发展的文化史呢!

主张中国话剧创始于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的论据,其实是很不充分的,而且是无视史实的。这一立论根本抹杀了此前国内最早存在至少已有十年以上的新剧萌芽发展的历史。

有一种论述,不加分析地把春柳之前的国内新剧运动统统归入“戏曲改良”的范畴。这不是事实!

事实是,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剧团就逐渐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新的改革势头:其一是戏曲改良,其二是新剧运动,他们相互呼应,互有影响,而且各有追求。前者如京剧名伶汪笑侬、潘月樵,以及新舞台的夏月珊、夏月阔兄弟,还有京剧和新剧都参与过的刘艺舟(木铎),再加上若干新文人(他们写过一批戏剧改良的论文和案头剧本)等等;后者以教会学生演剧以及受此影响的另一批中国新学堂的学生演剧,他们的先驱人物包括汪优游、李叔同(他后来曾赴日本留学并创建了春柳社)、朱双云、王钟声、徐半梅、任天知等等,他们提倡和探索新剧的实践活动,与戏曲改良完全不是一回事。特别是汪优游,他自从看了约翰书院的教会学生演剧之后,从1900年起便在上海育才学堂开始演新剧,比李叔同还早几年,是早期新剧运动的中坚分子。更值得提出的是,他们并不排斥传统戏剧的影响,而是追求中西戏剧结合的另一种新剧。(可以说是中国的民族话剧,早期话剧大致属于这一体系的产物。)这一新剧运动正是中国话剧萌芽的创始期,它比春柳社的历史大约早一二十年左右。把这段新剧史强行归入戏曲改良,排斥在中国早期话剧的历史之外,实在是不应有的一种偏见。

春柳社创始人之一的李叔同,在赴日本留学之前,在上海的沪学会新剧部已经参加过两年左右的新剧活动,1905年还编写出版过《文野婚姻》剧集,其中包括四个小戏,1906年由沪学会新剧部上演过。顺理成章,足以证实,东京春柳社不应是中国话剧的创始者,1907年不应成为中国话剧的创始纪年!李叔同当然还曾是一名京剧票友,但他参加票友活动和沪学会新剧部的新剧活动是两种艺术实践,而绝非二合一的戏剧改良!同时,更不能忽略另一个重要的历史现实:春柳社在日本受到的影响,其实只是日本当时的新派剧,而新派剧只是在歌舞伎的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戏,开始名为壮士芝居(即“志士剧”)。春柳社请教的日本老师也只是新派剧的名伶。因此,到1907年春柳社编演《黑奴吁天录》之后,那些日本新派剧名伶以及日本戏剧评论界反而十分佩服春柳社的演出成就,说春柳社走在他们前面了。到了今天,中国人自己反而认为中国话剧来自日本,这真像是开了一个历史玩笑了!李叔同在国内有过新剧实践,到日本又受到新派剧以及西欧戏剧译著的文学影响,然后创建春柳社,并明确以提倡新派(新剧)为主,旧派(戏曲)为辅,从而在实践中把中国早期话剧大大推进了一步,这才符合历史的真实。春柳社之重要在此,然而,它却非中国话剧的创始者,理由也在此。有一个民间传说(当然绝非正史),把日本人说成是中国的子孙后代。据说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曾派徐福东渡日本,同船带去五百童男童女,他们繁衍的子孙后代,便是日本的大和民族。我确信,日本的正史绝不会承认这种查无实据的编撰,充其量这只是一段民间传说的故事。如果把中国自己国内存在更早的新剧运动,一笔抹杀,反而从日本去寻根,这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一下。何况,历史本身绝非如此!

下面,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也为中国早期话剧的萌芽,去寻找真正的根。鸦片战争以后,欧风东渐,特别是从上海开辟为商埠之后,随着军事、政治,以至经济、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深入。外国在华兴办教会学校,传播西欧文化,其中以上海受影响最大。教会学校为了让中国学生练习外语(英语为主,也有法语),选用一种名叫“形象艺术教学法”的课堂实习,让学生朗读西欧戏剧作品,诸如莎士比亚名著之类,逐渐发展为排演和演出,在每年的圣诞节假日举行庆祝时,作为一种自娱演出活动,并邀请宾客、家长到场观看。这类活动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逐渐推广,形成惯例。因此,可以确定,教会学校的中国学生用外语演出西欧戏剧,应当就是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期的先声,可以算作是中国话剧史最早的一页记录。至于查有实据的圣约翰书院1899年用中国话自编自演的《官场丑史》,那当然更应当算了。如若把这类演出也归入戏曲改良,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此外,1902年徐汇公学根据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编演了五幕剧《脱难记》(用法语演出),同年,约翰书院还演出过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那都是地地道道的话剧!这许多史实,都发生在1907年春柳社演出《茶花女》之前,足以证明国内的新剧活动远远早于留日学生创建东京春柳社的历史,完全可以推翻中国话剧沿自春柳社的不实之论。

以上论据,却无法归入国内戏曲改良运动的行列之中。

当然,在这前后,应当属于戏曲改良范畴的也不是没有。比如,王笑侬1904年也曾经采用外国题材改编演出过《瓜种兰因》一剧,是中国第一出穿西装,唱西皮二黄的改良京剧。晚清时期的末代岁月,的确有一批京剧艺人,诸如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等,他们受了新剧运动的启发和影响,一段时期也曾编演过不少这样那样的时装新戏,比如《潘烈士投海》、《惠兴女士》、《武士魂》、《越南亡国惨》等等,前面提到的《瓜种兰因》后来曾发展成为十几集的连台本戏,在京剧舞台上曾轰动一时,这才是戏曲改良的活动,他是新剧运动的同盟军,但绝不是一回事儿。这点要分清楚。

至于从19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上海外国侨民的演剧活动,如A.D.C.剧团在兰心戏院的延续悠久的演出史,它对中国的新剧运动当然也有过影响,但不属中国话剧史的范畴,这是要严格区分的。

有人一口咬定,春柳社的新剧才是真正的话剧,而且十分武断地,大而概之地判定,春柳社之前国内的新剧都有很浓的戏曲色彩,不能算是话剧。这个问题也应当具体分析。起码这个结论,也是片面的,他的观点肯定没有看到当时教会学校的一段演剧实践的情况。

1907年初春柳社成立后首演《茶花女》中的第三幕,它是比较像西欧的近代剧,这是事实。但谁又能否定比春柳社早一二十年的上海教会学校演出的西欧戏剧名著就不是话剧?这些演出都是由外国教师指导排练的,和戏曲改良运动绝无瓜葛。中国学生(演员)用外语演出堂堂正正的西欧戏剧,也不能算是中国自己的话剧历史吗?反过来说,春柳社在东京也曾用日语演出过《金色夜叉》和《不如归》,难道不也是中国话剧早期的一页历史吗?再引申一步,建国以来,包括80年代中国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上也有用英语演出的个别剧目,这就不应算是中国话剧史的范畴了吗?其实,春柳社也有不少演出是偏离西欧近代剧模式的,就拿名噪一时的《黑奴吁天录》来说,当时也有个别演员在舞台上即兴加唱一段京剧,这又该如何看待呢!再有,所谓春柳派,不过是日本新派剧味道较重的中国早期话剧的流派之一,和民族风格较浓的天知派新剧只是流派的区分,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本质上同是中国早期话剧的模式,史实就是如此。

有人把中国话剧非常死板地,十分狭隘地,一成不变地规范成西欧近代剧的某种固定模式,这恐怕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戏剧”这一学说以来,西欧戏剧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化,人类戏剧更是包含了比西欧戏剧历史更久远,形式更复杂多样的变化,怎能把话剧的形式定得太死,太一成不变呢?即使易卜生戏剧也是如此,他的《倍尔·金特》就不同于易卜生的其他剧作。事实上,西欧的近代戏剧,已经进入流派纷呈的新的发展时期,而我们有些人倒把话剧形式看作是西方独有的一成不变的“说话的戏剧”这种模式,这是为什么?五四以后,就在中国话剧无理排斥自己的民族戏曲影响的时候,欧洲近代著名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却又敢大胆吸收东方的中国戏曲的营养,从而创立了西欧戏剧新的一大流派,这又作何理解?为什么中国当时一度全盘否定过的东西,人家却视若珍宝?我自己反思过这个问题,结论很简单:思想狭隘来自知识狭隘,我们不应当犯这种可怕的幼稚病。

中国是一个多剧种的,艺术发达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曾经拥有三百多个剧种,它们大多数是近百年才诞生、发展形成的,新的地方戏剧种。中国的新剧(早期话剧)其实也是近代应时的产物,所不同的,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混血儿,既不应单纯说成是西方移植的舶来品,又不是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这就是中国早期话剧(新剧或称文明戏)最特殊的背景。

把中国话剧逼进“舶来品”的死胡同,就是中国话剧远离民族化的根源,这是一出戏剧史的悲剧。在这点上,中国的早期话剧(新剧)做得比较好,它有成功的一面,可惜五四时期否定传统戏曲,也否定文明戏,把脸盆里的脏水和可爱的婴儿一起泼在地上了。我曾有幸看过1957年上海举办的通俗话剧会演,把文明戏时期的若干代表性剧目,由当时尚在的一批文明戏老艺人重排上演,给人的印象颇深,应当承认,这些戏大多是十足够味的,有相当水平的民族话剧!只有春柳派的代表作之一的《社会钟》一剧,确实还保留有日本新派剧的痕迹。号称中国话剧鼻祖的春柳戏剧,引起我内心极大的遗憾,它的确有比较深厚的“舶来”味道,和其他民族化的文明戏剧目有明显的差异。舶来的后果,无论来自东洋还是西欧,都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对于中国话剧的创始历史,不能忽略国内外方方面面的影响,不管是西方或是东洋,时间的先后顺序是第一位的。历史告诫我们:真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情的,残酷的,它只会板起严肃的面孔,去证实一些并非人人爱听的史实。

我诚恳地再三呼吁:我们有责任留给子孙后代一部可靠的信史!

我十分希望话剧界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长江源头仍有人排除定议,不断去观察求新,哪怕只做小小修正,那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万万不能用权威去判定历史,切断历史。假如一位长江专家说,新发现的源头水流太小,不应归入滚滚大江的范围,这种“权威”理论能成立吗?报刊的权威主编、编辑们,乃至于上级领导,也应该为学术讨论和争鸣,尽可能提供自由天地,这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你们手中的权力是有千斤重的!

(2000年3月修改稿)

同类推荐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从17世纪巴洛克时代开始,记述了钢琴音乐三百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钢琴音乐史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传承,另一种则是颠覆。这两种现象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音乐才层层演进,成为今天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模样。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美学等进行阐发,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等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文艺讨论和重要的学术事件,研究了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全球化理论、时空理论、“文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西方现代美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幼儿学习与发展

    幼儿学习与发展

    本书主要供五年制高专和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使用,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特点和方式,掌握指导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方法。
  • 绑婚腹黑夫君:挂牌正妻非等闲

    绑婚腹黑夫君:挂牌正妻非等闲

    “如果你碰我一下,我就送你去见你陌家祖宗!”新婚之夜,冰冷的刀口抵上他的喉间。他薄唇微勾:“女人,我可以给你任何你想要的,除了这颗心以外。”陌潇然,邪魅妖孽的山庄少主,美眸微眨间尽显妖娆。云淡风轻的背后却是惨绝人寰的狠毒!她淡然自信:“这世上,没有我得不到的,只有我不想要的。而刚好,你的心,就是我不想要的……”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怎样嫁个有钱郎

    怎样嫁个有钱郎

    人生的选择很多,重要之处只在关键的几步,对女人来说,找个好男人嫁了是最重要的那一步。女人如何才能找到好男人?本书从实际出发,教未婚女性如何了解男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如何为争取幸福的婚姻设局,为女人嫁个称心如意的老公出谋划策,从而使女人牢牢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你在云端,说你爱我,可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云梯,该怎样靠近你,和你一起呼吸---爱情!苏懿贝,是网络写手也是一个孤儿,她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台电脑和那片从来舍不掉的回忆!笔下出现一个个让人哭死爱死的爱情故事,结局或者悲情,每一个都动情,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女孩。但现实中的苏苏却不再愿意相信爱情,她写爱情故事只是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永远再不信爱情的女人,会需要读一些爱情外敷内用,避免早更早衰。天意总是爱折磨无辜的人类,就苏苏这个平凡无奇的早老痴呆竟然又被爱情看上,还炫目到偶像剧级别,一如6年前的那场原该擦肩的初恋,浓情诱人的没天理。本溪说:回来我身边,把我曾给你的伤还给我就好!莫骏说:爱并不在云端,握紧我的手,便能呼吸到---爱情!涅槃灰的唯一读者群:【52488690】涅槃灰新浪微博:http://m.wkkk.net/1673690385==========《在云端说爱你》本文主题歌寂寞是属于爱的美味毒药清风缠上发梢吻上你留下的烟草味道奔跑在云端唱着为你谱写的暖暖歌谣然后随着大雨倾盆坠下,回到那座无心的城堡爱到深处是忍着泪对自己的大胆嘲笑,痛着美好爱着煎熬,忘不掉的刹那灼烧如果今生你已经不再眷恋我的心跳我会为你朝着远离奔跑不停一秒重新步上云端的那座七色梯桥,狠狠回味早已经遗失掉的青春和美好,既然已经有她为爱妖娆对你深情微笑我会从此朝着云端奔跑不停一秒。为你在云端深处画地为牢,让你我都不再需要为爱而逃。=========涅槃灰文字1,《逃婚俏伴娘》全本,简体繁体均已出版2,《隐婚》全本,已出版3,《我的脱线王子》全本,已出版4,《错爱摩天轮》全本,已出版5,《宫阙无泪-旖月传》全本,已出版6,《罂粟妖姬》全本,已出版7,《穿PRADA的皇妃》全本,已出版8,《雪域圣殿》全本,已出版9,《步上云梯呼吸你》全本,已出版10,《大姑子北北小姑子南》全本,已出版11,《洗牌》连载中,签约出版12,《倾城双姝》连载中,签约出版13,《惊世大小姐》全本,VIP文14,《逃婚妖娆妻》全本,VIP文15,《MUA上帅总裁》全本,VIP文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企业是平台,感恩是它前进的动力源泉;工作是礼物,珍惜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大智慧。
  • 血魂团

    血魂团

    一段被遗忘的惨烈历史!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团体。一场中国男人与日本鬼子刀的对决。厦门沦陷,面对家恨国仇,死里逃生的唐汉组建民间抗日组织——血魂团,杀汉奸、袭击日本警察部队、炸日本部队军营,行踪神出鬼没,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闻风丧胆……在遭到日军的疯狂镇压后,唐汉投靠八路军部队,重新组建尖刀血魂团,深入敌占区。雪亮的刺刀,深深地插进日寇的心脏;愤怒的子弹:打爆日寇罪恶的头颅。
  • 缚爱成婚:总裁老公太薄情

    缚爱成婚:总裁老公太薄情

    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妻子。灰姑娘变豪门少奶奶,她成了所有人艳羡的对象。婚后,他对她慷慨至极,宠溺无限,她以为他真的爱他。直到……他望着她手中的孕检报告,残忍的吐出两个字:“打掉!”那一刻她心如死灰,发誓势必要他付出沉痛的代价!只是,她归来之际,他却亲手将尖刀送到她的手上……尖刀没入胸膛,鲜血绽放,她却红了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上滚开,本宫要上天

    皇上滚开,本宫要上天

    洛千华性命难保,被送往异世,谁知道刚到异世就招惹了残王齐沉渊,她帮他治病疗伤,与他并肩夺取江山。谁知道江山稳固之后,齐沉渊立后竟然不是她!她被关在深宫惨遭陷害,最终被沉塘处死!洛千华死里逃生,逆水而上,来到北方建立自己的势力,发誓要与太阳并肩,可是为毛那个要处死自己的人死皮赖脸的前来抱大腿,还将自己的江山拱手相让?“娘子,抱大腿!”某妖孽摆出撩人的姿势,等待某女宠幸!“滚开,本宫要上天!”“娘子上天,带为夫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