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300000006

第6章 中国话剧诞生的历史坐标

中国话剧百年,不是话剧诞生百年,这是留给后代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备忘录。

中国话剧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它却成了一部被随意篡改的历史。要想真正还原这部不算太长的信史,也是很有分量的工作。

2007年举办的话剧百年纪念,本来只是1997年话剧九十年纪念的一个延续,它和中华老字号统称的百年老店是同一意义上的提法。谁都知道,每家“百年老店”并非都是恰恰正好只有一百年的创业史,这是个常识问题。可是,果不其然,就有人竟把话剧百年偷换为话剧诞生百年,这个问题就大了,问题就严重了。当时,学界有历史知识的一律噤声,纪念活动全国难以开展,最后只得走个过场,落得草草收兵。问题至今形成了一个学术悬案。

中国话剧到底何时诞生,还是要用历史本身加以实证考察,真理才能战胜谬误。

历史是前人留下的脚印,它是永远抹不掉的。因此,我们可以努力去发现它,寻找它。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1997年举行的中国话剧九十年纪念的前前后后。

当时,已经有人想把命题定为“中国话剧诞生九十周年纪念”,由于学界著文质疑,用史实说明,而且那时仍健在的话剧史权威张庚也表示异见,“诞生”命题才不得已放下,仍沿用1957年“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纪念”的提法,顺理改称“中国话剧九十年纪念”,才得以认同。

问题的焦点在哪儿,原因何在?简单地说,其实就是对春柳社的历史地位究竟应当如何看待的问题。如果把春柳社定位为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是否符合历史真实?

无可争议,春柳社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团体,在中国早期话剧中的作用更是数一数二。因此,才有1957年的《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三册文献的出版。其实,当时的起因和目的,就是纪念春柳社成立五十周年,它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1997年和2007年的两次纪念,都是沿此而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无需节外生枝。

需要明确的是,1957年三册文集中,通篇没有一人一文提出中国话剧创始于春柳社。那时的戏剧界,对历史还是有知的,何况还有亲历者健在。当时,戏剧界元老,春柳社重要成员如欧阳予倩先生,自己也从未提出过中国话剧诞生于春柳社这样的立论。这是有据可查的。

那么,中国话剧究竟何时诞生?历史的脚印目前可以找到一些,准确的纪实还有待继续发现。

1913年,朱双云出版了一部编年体的《新剧史》,其中第一条记录的是:1899年,上海约翰书院学生演出自己编写的新剧《官场丑史》。

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是目前认知的中国学生演剧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大概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它的演剧传统,至今尚未被充分发掘与研究。

可以确认,在1907年春柳社之前,国内的新剧活动很是不少,《新剧史》上大都逐年有所纪实,漏记的当然还有若干。

由此足可证实:春柳社不是中国话剧诞生的起点,这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一件事。

春柳社的创始人是李叔同(李息霜),他在1906年东渡日本东京之前,在上海已参加过两年左右的新剧活动,并编写出版过《文野婚姻》(内含四个小戏),由沪学会演出。仅此,也足以旁证:春柳社并非中国话剧的始祖。

1899年上海约翰书院编演的《官场丑史》,是中国新剧(话剧)史的一个清晰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脚印,但仍未能确定为中国话剧诞生的起点。因为,之前中国教会学生演剧历史,还应更早。早多少年,目前尚未能定论。

要求一个剧种创始于具体那一年,那一出戏的编演,这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一种十分幼稚的想法。谁能回答:西欧的希腊戏剧始于何年?印度的梵剧又始于何年?中国的话剧来自西方,历史不长,可是目前仍无法考查出确切的创始年份。大至说来,由于西方学者来华办学,在上海以及南方各地兴办教会学校,由牧师一边传教,一边培养教育若干学生,随后更兴起教会学校的学生演剧活动。从这些历史脚印,进而追溯中国话剧创始的史实,是目前最应该下功夫探寻的地方。

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最明显的历史界限,应该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据查,此前的1830年,美国教会曾在广东(如今的广州)创办过一所教会团体在中国大陆最早兴办的洋学堂。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尚未打开,办学条件想必十分艰难。教会学生演剧不大可能在此时创始。

只有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教会在华办学才逐渐形成一股潮流。如1844年在宁波(后迁杭州称为育英学校),1850年在上海有徐汇公学、清心书院等,1853年在福建(福州),1864年在山东、北京(贝满女校和崇实),1865年的上海培雅学堂和度恩书院等,1867年的北京潞河男校,如此等等。这些大多还只是中学性质。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兴办教会大学,如上海约翰书院(后改圣约翰大学),是驰名一例。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生演剧方兴未艾,引为传统,这是后话。

为什么要把最早的中国教会学校学生演剧作为中国话剧的创始者呢?这里恐怕值得我们研讨一下。根据西方传统的习俗,每年12月24曰圣诞节前的平安夜,教会系统(尤其是教会学校)凡有条件的,都要举办盛大的文化活动,表示庆祝。其间,往往要排演若干戏剧性的节目,内容不外是《圣经》故事和耶稣基督本人的生平传说之类。这些戏剧归类属于宗教剧系列,是西方话剧的一种。近年来,我在美国参加过几次这样的宗教文化活动。令我惊奇的是,关于耶稣在平安夜降生在伯力恒一家农户的马槽内,这个故事每年必演,版本形式则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各出心裁。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保留剧目,常演不衰,观者笑纳。由此可以认定中国早年的教会学校圣诞演出,必然也有这个剧目。那么,这种演出至少比1907年春柳社初演的《茶花女》要早多少年?二十年?甚至是四五十年?很值得我们去考证一下吧!

也许上述性质的圣诞庆祝只是教会学校学生演剧的开端。随后却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性发展。当时,有些外籍教师,为了训练中国学生的外语会话能力,创造出一种名为“形象艺术教学法”的新招数,作为实验,他们把莎士比亚原作等等世界名著,让学生朗读,一人分派一个角色,相当于相互对台词了。这果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接下来,老师干脆让学生们一边对话,一边走台步,成了原始的戏剧排演了。不用说,再发展下去,就正式排成戏剧片断,甚至是一幕戏,一出戏,可以在恳亲会上演出,给来宾和家长们观看了。

教会学生演剧的发展史,由圣诞庆祝的宗教活动,发展到世界名著的选演,中间可能走过十年或者更长的历史,无论如何,这都远比1907年春柳社演出《茶花女》要早十多年、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光景!

以上海约翰书院为例,学生演剧发展到了1899年中国学生自己编演的《官场丑史》,更是一次历史的飞跃。朱双云1913年出版的《新剧史》终于有了史实的记录。

教会学校的学生演剧是中国话剧的开端,应该确实是历史留下的脚印。随后,在1907年春柳社之前,国内的学生演剧潮,也日益兴起。包括李叔同本人,都曾是国内学生演剧的参与者之一。

所以,春柳社并非中国话剧的创始者,春柳的话剧百年,不是中国话剧诞生百年,这是毋庸置疑的史实。

此外,作为借鉴,这里还有一段外国人在中国最早演出话剧的,十分重要的外参历史,对我们中国自己的话剧,或许也起过催生的作用,不妨也简单介绍一二。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外侨成立了一个业余戏剧俱乐部(简称A.D.C.剧团),他们专门排演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名著,每年公演二三次,每次公演的戏单上,都把过去历次演出的剧目和日期重新附印在上面,以供观众参考,也可备作历史的鉴证。A.D.C.剧团后来还建立了专供舞台演出的上海兰心戏院(这是中国第一家西式建筑的剧场),这个剧团在上海一直存在了几十年,我国早期话剧的先驱者如汪优游(汪仲贤)、徐半梅(羊老伶工)等人都曾受过A.D.C.剧团的启蒙教育和艺术影响,对中国话剧的诞生起到积极作用。无可怀疑,汪优游从事新剧实践,比春柳社的确还早了几年。这个A.D.C.剧团的创建历史,比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成立,几乎要早半个世纪左右!

我从事话剧史研究近六十年,它始终是冷门学科,至今几乎后继乏人,这是十分无奈的一件事。还望传媒方面能略加关注,共同挽救这门垂危的人文科学。

生活要求真,历史更要求真,我真希望能留下一部中国话剧的信史。

(2010年5月于北京 2012年修订)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摄影技术最初应用于纪实,摄影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摄影成了一种艺术表达手段,摄影的手法也越加多样,在现代社会摄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本王不是妻奴

    本王不是妻奴

    东秦北子靖手握重兵,是个直男癌晚期患者。“沈若溪,女人就应该乖乖待在后院,本王受伤了你给本王包扎,本王中毒了你给本王解毒,舞弄权势非女子所为。”说着便默默把自己两军兵符、王府大权都给了她。王府侍卫们无语擦汗“沈若溪,女人应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你以后要多在厨艺上下功夫。”厨房里的大妈望着刚被王爷剥完的虾壳无语凝噎。“沈若溪,女人就该以男人为尊。男人说一女人不能说二,你既然嫁给了本王,便什么都得听本王的。”看着面前一本正经跪在搓衣板上的某人,沈若溪:“你说的很有道理,奖励你多跪半个时辰。”
  • 二十四重梦境

    二十四重梦境

    (●—●)柳明月握着一个名为涉梦铃的铃铛,突然开始做一些真实得异乎寻常的梦,穿梭于各种各样滞涨的世界,莫名其妙获得各种各样奇妙的能力,遇到各种各样中二的怪咖。“有什么阴谋也尽管来吧,反正我这个人除了做梦什么也不会。”“我最见不得人家哭了。”“纵那般姹紫嫣红开遍,何曾有那棠梨半分温柔。”“……你是光啊。”“桐桐,我们回家。”“你不是说最讨厌与我为伍,缘何如今和我一起犯傻?”“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最耀眼的存在了,对不对?”“我终究拾起了那只笔,索性作了一个世界,而后永远的睡了过去。这一次,千世万载,可有人能唤醒我?”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总裁的复仇妻

    总裁的复仇妻

    利曜南生为朱氏金控王国的母系继承人,却敌不过一名凭空冒出来的嫡系“女”继承者。他绝不容多年苦心孤诣,将已掌控过半的金控王国,如此轻而易举,拱手让与一名弱女子!在谜底未揭晓前,他将以追求者的面貌,诱惑还不知情的“她”,成为他的掌中之物……平凡如她,当真爱来临,纪欣桐第一个反应是怯步。利曜南是天之骄子,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他们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两种人。但当自己的身世逐步被揭露,夺走原属于他的光芒,她逐渐看到他扭曲的内心──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明白,只要是他想要的,她愿意全都给他……
  • 将门妖妃

    将门妖妃

    秦落羽,21世纪影视歌三栖巨星,风华绝代;一朝穿越,却成了饭都吃不起的乞丐?——导演,你丫拿错剧本了吧?!旁边还有一个忽闪着大眼睛的熊孩子?还是她儿子?——老娘连男朋友都没有啊摔!这一世的她,身为傲苍大陆钟夏国大将军府的嫡女,却徒有美貌,懦弱无能,被两个妹妹欺害,处处遭受凌辱。大婚之日,还没到相爷府上,就被当街掳走,成为只能在城外流浪的落魄乞丐。原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一场捉弄,没想到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当灵魂交错,现有格局,全部翻盘逆转。驭万兽,练灵丹,制神器,带着上古血脉,云涌天地,傲世苍穹!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异世,她就是绝对的主宰!这一世,她不会再钳制于潜规则,因为,她就是规则!这一世,她不会再受挟于小人,因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世,她不会再听任于命运的安排,因为,命运就在她自己手中!带上儿子,凤凌异世,妖魔鬼怪,奸人贱人,母子齐心,一并扫清。什么?孩子他爹是谁?这个重要吗?【某梨:当然重要了!!◆◆◆◆◆神秘男主篇◆◆◆◆◆传说,他命犯孤煞,所以注定枯骨独亡。传说,他雄踞一方,北方宝地从此成为禁地。传说,他妖邪附体,见过他的人必遭血光之灾,尸骨无存。一代妖皇,世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对所有人冷傲疏离,唯独对她极尽宠溺,横亘天下倾绝柔情。好像……和传言不大一样0.0?◆◆◆◆◆◆◆小剧场◆◆◆◆◆◆◆【一】当秦落羽见到眼前这个一袭紫衣,俊如神祗般的男子时,顿时忘记自己现在是偷偷潜入人家的宫殿被当场抓包了。“额……帅哥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我可不是第一次见你了。”神色慵懒,表情邪魅,如同勾魂一般。秦落羽疑惑的抬眼。“三个月前钟夏城郊的小溪……”随着紫衣男子的话,秦落羽的脸色瞬间变了三变。浑身涨起劲道罡风,直直的向着那男子扫去。“你到底偷看了我多少!”【二】“哇!娘亲!你出名了诶!你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你的画像呢!”秦小瑾高高扬着一张蜡黄的纸,满脸兴奋,手舞足蹈。马车内的女子一怔,随即心里乐开了花,这还没进城呢就有这么多粉丝了?轻咳一声,拿出身为人母的仪态,故作镇定道:“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宠辱不惊,知道不?”秦落羽接过画像,定睛一看,额头上生出一堆黑线。“通缉令?!”【三】某护法躬身禀告:“尊主!”某人半眯着一双眼慵懒道:“嗯。”
  • 愤怒的鸽子(中国好小说)

    愤怒的鸽子(中国好小说)

    这篇小说想像奇特。以灰颈与大翅是一雌一雄两只鸽子,是夫妻。他们相爱又相互猜忌,相互渴望又相互折磨,相互拥有又相互折磨,背叛、猜忌、轻浮、浪荡、自私、无耻、怀疑、愤怒,肮脏、无知……种种情绪与心理轮翻上演。为了报复对方,双方各自选择出轨,大翅有了红腿,灰颈风骚卖弄,这一切都消磨不了他们既爱又恨的心理折磨,最终在一场歇斯底里的争吵之后,灰颈自杀,大翅远走高飞,循逃了人世。
  • 冷王爷呆萌妃

    冷王爷呆萌妃

    夏侯子宸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带毛的东西,令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会养那么一只小狐狸,同吃同睡,将她给宠的无法无天。当他发现这只傻狐狸的秘密时,恩这只狐狸长得还不错,从此就把她往媳妇的方向开始培养。想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只要他轻皱眉头,就可以把人吓得屁滚尿流,可是偏偏这个小东西一点都不怕他,还总是可以把他气的火冒三丈无处发泄。恩,他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既然这个小东西看着也还算顺眼,那他就收了她,免得她在到外面去招摇惹桃花。自从这个小东西给他生了一窝小狐狸,恩女儿和孩子他妈是用来宠的,至于儿子嘛当然是要吃苦耐劳,差别对待以至于后来儿子经常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跑去和他老娘告状.....
  •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 对孝的产生和嬗变、家庭伦理、国家政治伦理等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入剖析。
  • 爸我不想重生

    爸我不想重生

    和老爸一起重生,老爸玩的飞起,而我只想回家怎么办?急在线等!!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