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0900000007

第7章 导论(6)

“流散”和“流亡”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经济、文化、商业等的全球化,流亡与流散几乎成为同一概念。它的政治性开始淡化,渐渐成为一些作家、学者、音乐人等变为真正知识分子必需的经历和有效的手段。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萨义德对流亡有切肤之痛,对他来说,流亡不只是身体意义上的困顿,它就像命运的一部分无法摆脱。从他踏上美国国土接受美国式的教育开始,“流亡”这个他一生偏爱的主题就注定萦绕他左右,在他眼里流亡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状态,更显示为一种身份和境遇,既有实体的指涉又有隐喻的意义。他在精神上把自己定位为西方世界的流亡者,保持着第三世界流亡者感知世界方式,在喧闹中思索,审视西方中心世界里的众生相。“英国和美国是我的替代之地,而我从小就说英文和阿拉伯文。我总是有一种局外人的诡异、奇怪的感受,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有一种无处可归的感受……我的背景是一连串的错置和流离失所,从来就无法恢复……”(注:薇思瓦纳珊:《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单德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他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任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拥有教授职位,享有丰厚的收入,但他总是感觉徘徊于主流之外,不能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永远无法完全与新情境合而为一。这种“流亡”的状态是萨义德主动的选择,因为他认为“流亡”是成为真正知识分子必需的经历和有效的手段,虽然这个过程充斥着痛苦、磨难和无所适从,但却是绝不可少的。像萨义德这种来自第三世界的其他知识分子,在客居他乡的漫长岁月里,“流亡”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是无法治愈的,书写和文学创作成为他们自我泅渡的方舟,成为他们独立思考和批评的领地。

生活在两种文化、两种经验,充满差异的世界里,双重身份的交织让移居或寄居他国的流散者对“流亡”有着难以释怀的切肤之感。在文化与体系之间,他们总是感到“格格不入”,“乡关何处”的追问道出了无家可归的“流亡者”孤独漂泊的内心彷徨。所以“流亡”所带来的精神创伤、身份缺失所带来的焦虑影射在流散作家们的文学创作上,受到了全球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注。具体到流散作家来说,无论是自愿放逐,还是被迫流亡,抑或是在异域成长并接受教育的少数族裔散居者,面对现实语境对既有方式的挑战、对既有文化特征的排斥和否定,他们便具有强烈的漂泊感和轻飘的失重感。如科伯纳·麦尔塞(Bernard Mercer)所述,“只有面临危机,身份才成为问题。那时一向认为固定不变、连贯稳定的东西被怀疑和不确定的经历取代”(注: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总之,探讨和研究流散写作,必然涉及当今时代越来越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它看作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或某一具体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文化身份具有一种结构主义的特征,某一特定的文化可以被看作一系列彼此相互关联的特征。因此,文化身份的概念既隐含着一种带有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积极寻求“认同”的深层含义。不管将其视为静态特征或动态建构,在当今文化碰撞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具有某个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另一民族的土壤中如何维系自身的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化和文学研究领域越来越无法回避的问题和当前学界焦点性的重要论题。随着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转向文化和制度批判视野,文化身份也日益成为女权主义、后殖民等文学批评流派关注的焦点。在追寻身份的流散层面上,文化身份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身份认同强调的是在主体间的关系中确立自我意识,并在普遍有效的价值承诺和特殊认同意识的张力中获得自我归属感和方向感的过程”(注: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在隐喻的层面上,文化身份往往给人一种“在家”的感觉,给人一种空间的想象,给人一种生存论上的归属感和历史感。综上所述,通过具体分析,身份认同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它是主体性的自我反思;这种反思意识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主体间关系中形成的,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最终扬弃他者、回归自我的过程。第二,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个体连结为族群的重要心理指向。如鲍曼所言:“‘共同体’意味着的并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将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注: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第三,它是一种社会化的结果。它会受到性别、阶级、民族、种族等话语的影响,也会被文化、历史、社会的想象所塑造。

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海外流散文学”丛书为“文化身份”的考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在丛书的绪言中,主编赵毅衡透过海外个体写作的纷纭和斑斓,敏锐地感知到那种内在的“规定性”:“不管海外作家个人风格有多少差异,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无一例外苦于精神价值上的两难之境:中国文化与异国生活之间,物质求新与精神恋旧之间的尖锐冲突,使生存的异化,转化为灵魂的异化”(注: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载《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2辑,第91页。)。这些与霍米·巴巴所阐述的“混杂性”特征有不谋而合之处:移居者为了更好地生存和适应新环境需要认同移居国的民族文化主流,但是隐藏在他的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民族记忆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他新的文化身份发生冲突,产生一种难以弥合的苦痛,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新的交融。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不难体会其内心隐含的矛盾,既饱含流浪弃儿对故土的眷恋,又充满对此深深的不满和反思,期盼在异国他乡找到安放灵魂的圣地。然而,与期望相反,在主流文化面前他们又成了受排挤的“他者”,所以对于流散作家来说,“身份”的建构则伴随着更为清醒也因此更为痛苦的精神历程。从故土到异乡,一切都陌生起来,暧昧起来,“家乡和异乡的角色虽互为两极,又难分彼此,纠缠着存在于我的日子里”(注:赵川:《不弃家园·跋》,《海外流散文学丛书·散文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与之相伴的是失落、怀疑、疏离、对抗,是双重的身心、视角以及永无止境的叩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当陡然的断裂让生命与源头不期而遇时,用文学这个媒介来表达自己流离失所的情感和经历,便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寻回热爱

    寻回热爱

    本书分为爱物篇、留恋篇、神叨篇、妄谈篇、乡行篇五大篇,从动物间的厮杀掳略到清明时节在老家上坟孝祖;再到讲述窝在凤凰听涛山腰的从文墓;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谈房子再到怀念岭南麓的余脉里深藏的家乡……作者流转的文笔带你走进散文的世界。
  • 徐贵祥自选集

    徐贵祥自选集

    作为战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徐贵祥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充满震撼力的独特视角和具有冲击力的情感摩擦,以及他之于军人和战争多角度的思考,书写了军事文学的种种可能,显示了他开阔的文学视野和纵深的有力探索。本书是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精选结集,包括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好一朵茉莉花》。这些作品无不见证他创作题材的转型和创作意图的转变,是徐贵祥在军事文学领域最耀眼的艺术成就。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并非闹剧

    并非闹剧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三个中篇《并非闹剧》、《并非虚构》、《并非游戏》,其中《并非闹剧》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和《领导科学》杂志转载;《并非虚构》被《作品与争鸣》转载;《并非游戏》被《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特区文学》和深圳大学2012年5月还召开了以上三部作品的研讨会,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等给予了较高评价。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漫步重生路

    漫步重生路

    陆宝宝重生了,漫步重生路,她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然后,期待有一天,面包有了,爱情有了,幸福还会远吗?可是,当爱情,是“中年大叔”;当面包,是“大叔”的附赠品,……重生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已经被俘虏,命运的车轮会把她带向何方?
  • 废土牧场

    废土牧场

    一个获得牧场系统的白领,来到了势力复杂、变异兽和掠夺者横行的废土,这里没有法制,只有拳头和子弹,于是,他拿起了系统送的锄头,从一个土豆开始……《亡灵农场》已完结,新书《衰神卡牌》发布,请移步支持谢谢
  • 冷情少东迟迟爱

    冷情少东迟迟爱

    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基本不搞笑,如果你看了却捧腹大笑,那么我去撞墙.此文是现实中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可以加群: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群(敲门砖必须为会员名)★此文分为两部,初步设定写两个女孩的故事.★★第二部★(见内页)群号: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专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字,否则恕不开门.
  • 掌门请别带娃跑

    掌门请别带娃跑

    走路象男人,喝酒象狂人,嗓子象老人,外在是武人,内里是女人,重生后的她是英勇神武的大力摔碑手掌门!他是高官,他是拥兵数十万的将军,他是身穿锦衣绣袍的王爷,他还是孩子他爹!他们的相遇是偶然,那一夜是偶然,有了可爱的娃娃也是偶然!所以嘛……“我要逃走!”对他做了有愧于心的事情,她不得不逃。“你往哪里逃!”她胆敢偷去他的心后逃之妖妖。只是……天意难测,兜兜转转地,她竟是带着孩子自投罗网投怀送抱!自此,她跟着孩子他爹搅入朝廷中的血雨腥风里,一同抗击外敌……只是只是,这是闹哪样?不止她一个人穿越?还是对头的?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管它穿越过来的是藩王还是妖妃,统统让他们滚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恶女

    农家恶女

    疼!头好晕,好疼!失手从高低杠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夏小翜疼得忍不住呲牙咧嘴,连睡觉都无法睡熟。“娘,二姐好像醒了。”小女娃稚嫩的声音响起,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夏小翜听着,皱了皱眉,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吗?我看看。”又是一道温和的女人声音,“二妞儿,二妞儿?你醒了吗?”夏小翜很不耐烦,张嘴就吼,却吼得毫无气势:“靠!谁特么开着电视呢?吵我睡觉……
  • 残刀斩天

    残刀斩天

    一刀起,万念俱幻,梦魇载青衫,飒沓如流星。武子风,命途多舛,却为心中的一份执念,一步步走上修炼的巅峰,当他把刀架在魔族的脖颈上时,原本的幻想却支离破碎,原来一切全都错了,真正的敌人还在肆虐,还在吞噬着世间的希望,而他又将怎样去挽救,抬头仰望,那一望无垠的天空,或许就是方向……
  •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从地球起源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形态特征,地球位置形成以及和其他星球的关系,并且还介绍了地球的灾害,地球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旨在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后宫倾城妃

    后宫倾城妃

    简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乃后宫生存之道;后宫之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绝美的容颜,灵巧的聪慧;却为了争夺那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不爱自己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得到那渺渺虚名;虽笑靥如花,却暗藏汹涌,无论争斗的多么凄惨,她们都坚信真爱;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在后宫之中她也奢侈那美好的爱,到最后却伤痕累累,落的孤寂一生……
  • 祸国毒妃之兵临城下

    祸国毒妃之兵临城下

    她,本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场变故,为救亲人性命,她摇身百变,成为众所周知的小疯子。一路向南追寻解药,机缘巧合下,她追到了手握军权又桀骜不驯的战场修罗。心怀鬼胎要以身相许,却毫不留情被拒,最终又如何成功入主?解药到手她再无后顾之忧,开启了斗剩女、迎宫妇、助朋友、养小孩、喂小萌的贤妻良母模式。可当她把一颗真心奉上,却迎来了灭顶之灾,怎样的伤痛让她哭喊着。“此生遇见你是我犯的不可饶恕之错,若早知此生会有如此结果,我宁愿永远轮回于畜生道或灰飞烟灭,也不愿在世为人。”血染衣裳泪千行,血白相侵的丧服衬托女子绝望的面容,那飞落悬崖的身躯如纸般轻薄。夕阳崖边,沉默许久的男子只留下一句:“回城。”从此,分道扬镳?城墙之上,她如寒冬过界,他却如置春风,满眼柔光。身为大庆隐藏的皇子,他从小立志要亲手夺下他父亲的权位,以祭奠他母亲的在天之灵。为此,他算计、他筹谋。却算漏了一个人……儿时的羁绊?出乎意料的相逢?还是那动人一舞?他的心里从此有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大战前夕,他成为祸首,却有口难言。默默的守候,终于等到了心上人回来的一天,可是……铮亮的匕首抵住喉头,耳边是心上人的低语:“我回来了。”
  • 论语

    论语

    《论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学奠基之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被现代学术界称为“东方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