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6600000008

第8章

宗胜闻偈欣然。即于岩间宴坐。时异见王复问波罗提曰。仁者智辩当师何人。答曰。我所出家。即娑罗寺乌沙婆三藏为授业师。其出世师者即大王叔菩提达磨是也。王闻师名惊骇久之。曰。鄙薄忝嗣王位。而趣邪背正忘我尊叔。遽敕近臣特加迎请。师即随使而至。为王忏悔往非。王闻规诫泣谢于师。又诏宗胜归国。大臣奏曰。宗胜被谪投崖。今已亡矣。王告师曰。宗胜之死皆自于吾。如何大慈令免斯罪。师曰。宗胜今在岩间宴息。但遣使召当即至矣。王即遣使入山果见宗胜端居禅寂。宗胜蒙召乃曰。深愧王意。贫道誓处岩泉。且王国贤德如林。达磨是王之叔。六众所师。波罗提法中龙象。愿王崇仰二圣以福皇基。使者复命。未至师谓王曰。知取得宗胜否。王曰。未知。师曰。一请未至。再命必来。良久使还果如师语。师遂辞王曰。当善修德不久疾作。吾且去矣。经七日王乃得疾。国医诊治有加无瘳。贵戚近臣忆师前记。急发使告师曰。王疾殆至弥留。愿叔慈悲远来轸救。师即至王所慰问其疾。时宗胜再承王召。即别岩间。波罗提久受王恩亦来问疾。波罗提曰。当何施为令王免苦。师即令太子为王宥罪施恩崇奉僧宝。复为王忏悔云。愿罪消灭。如是者三。王疾有间。师心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乃先辞祖塔。次别同学。然至王所慰而勉之曰。当勤修白业护持三宝。吾去非晚一九即回。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叔既有缘非吾所止。唯愿不忘父母之国。事毕早回。王即具大舟实以众宝。躬率臣寮送至海壖。师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嵩禅师以梁僧宝唱续法记为据作正宗记言。达磨以梁武普通元年庚子岁至此土。其年乃后魏明帝正光元年也。若如此则与后入灭启圹等年皆相合。若据此称。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至南海。十月一日至金陵则甚误也。盖普通八年三月已改为大通元年。则九月不应尚称普通八年也。南海者今广州也。去金陵数千里。刺史奏闻而武帝诏迎。岂可十日之间便至金陵耶。又按南史萧昂本传。不言昂为广州刺史。但王茂传末有广州长史萧昂。然不知何年在任。今止可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元年。广州刺史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广灯回作过字)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当云后魏孝明正光元年也。若据太和十年乃后魏文帝时是年即南齐武帝永明四年丙寅岁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后孝明帝闻师异迹。遣使赍诏征前后三至。师不下少林。帝弥加钦尚。就赐摩衲袈裟二领。金钵银水瓶缯帛等。师牢让三返。帝意弥坚。师乃受之。自尔缁白之众倍加信向。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盖各言所得乎。时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请师指陈。师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此盖依宝林传之说也。按宣律师续高僧传。可大师传云。初达磨以楞伽经授可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若如传所言。则是二祖未得法时。达磨授楞伽使观之耳。今传灯乃于付法传衣之后言。师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则恐误也。兼言吾有。则似世间未有也。此但可依马祖所言云。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则于理无害耳)。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吾自到此凡五度中毒。我常自出而试之。置石石裂。缘吾本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别记云。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秖教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师秖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慧可曰。我已息诸缘。师曰。莫不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师曰。何以验之云不断灭。可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师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言已乃与徒众往禹门千圣寺止三日。有期城太守扬炫之早慕佛乘。问师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此外如何。师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又曰。弟子归心三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收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师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  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  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  超然名之曰祖

炫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炫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师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炫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师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炫之闻语。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师之所谶。虽当时不测。而后皆符验。时魏氏奉释禅俊如林。光统律师流支三藏者乃僧中之鸾凤也。睹师演道斥相指心。每与师论议是非锋起。师遐振玄风普施法雨而偏局之量自不堪任。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依续法记。则十月五日乃孝庄帝永安元年。即梁大通二年戊申岁。其年即明帝武泰元年也。二月明帝崩。四月庄帝即位。改元建义。至九月又改永安也。后云。汝主已厌世。谓是岁明帝崩也。据传灯云。丙辰岁即东魏文帝大统二年。西魏静帝天平三年。梁大同二年。与厌世之说全乖也。又太和十九年。乃后魏文帝时。即南齐明帝建武二年乙亥岁。殊相辽邈耳)。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而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圹。唯空棺一只革履存焉(若依续法记。则后三岁乃庄帝永安三年庚戌岁。当梁武中大通二年也。其年十二月庄帝方崩。奉使回时帝尚在耳。若据传灯。则后三岁乃已未岁。即西魏文帝大统五年。东魏静帝兴和元年。当梁武大同五年也。如此则岂复有孝庄帝耶。又称宋云遇师于葱岭。尤误也。宋云使西域回时。已在魏明帝正光年中矣。然则遇师于葱岭者。盖是魏末别遣使往西域回耳○但当云。后三岁魏使有自西域回者。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问师何往。曰西天去。又谓使曰。汝主已厌世。使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而孝庄即位。奉使具奏其事。帝令启圹。唯空棺一只革履存焉)。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至唐开元十五年丁卯岁。为信道者窃在五台华严寺。今不知所在。初梁武遇师因缘未契。及闻化行魏邦。遂欲自撰师碑而未暇也。后闻宋云事乃成之。代宗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师自魏丙辰岁告寂。迄皇宋景德元年甲辰。得四百六十七年矣(当云自魏至庚子岁告寂。迄皇宋景德元年甲辰得四百七十五年矣。凡此年代之差。皆由宝林传错误而杨文公不复考究耳

同类推荐
  • The Well-Beloved--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The Well-Beloved--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牝之门赋

    玄牝之门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法离钩

    书法离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恋上绝情总裁:替身新娘

    恋上绝情总裁:替身新娘

    他是她心中暗恋的男子,因为他那场体面而奢华的婚礼不见了新娘,担心他不好收场,她便委屈自己做了他的替身新娘。但绝情霸道的他只当她是利用的工具,还当着她的面和别的女人打的火热,视她如无物。直到有一天,另外一个男人在她的生命里出现,对她倍加呵护,他才开始慌了,而她已不再是原来那个逆来顺受的平凡小女人......
  • 最强唐僧战西游

    最强唐僧战西游

    【最新完本,轻松欢乐暴爽西游文,无屏蔽章节!】穿越成唐僧,获得最强唐僧系统。与三皇五帝论道,与女娲同游诸天。向哪吒求过藕,同王母借过桃。老君见了他就躲,漫天神佛看到他就逃。“如来你别跑,再跑将你压在五指山。”“玉帝,多说一句将你捉去炼丹。”会喊麦,会作诗,坑逼拐骗,全能无极限。这里,有热血西游路,有无厘头疯癫,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丁鹏凭“天外流星”剑扬名江湖,怎知被柳若松设计骗去剑谱,败于柳若松手下,并被冤枉盗窃武功。丁鹏侥幸逃命,被“狐女”青青所救,进入狐的世界,又习得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丁鹏与青青回到人的世界,不仅大败柳若松,还设计使他的无耻嘴脸败露,柳若松而后拜丁鹏为师。丁鹏的刀法已入化境,决定前往神剑山庄挑战谢晓峰。而他也暗中发现,青青他们根本不是什么狐,而是多年前江湖人惧怕的魔教。从此,他卷入了魔教、神剑山庄、名门正派三者的争斗中去。柳若松则在暗中进行着他的阴谋……
  • 隆冬漳水寒

    隆冬漳水寒

    虚幻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1968年底,我和同学们来到山西,在一个叫长胜的村子里插队落户。去插队那一年,我16岁。同村插队的同学共有20多人。对于上山下乡,我当年曾有过一些极其幼稚的想法。下乡之前,我曾在北京郊区参加学农劳动。那时,上山下乡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人生抉择。在京郊一座幽静的农家院落中,我见到过几位刚刚落户的知青。我觉得他们无拘无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颇有浪漫色彩,很受吸引。我还读过《边疆晓歌》,这本描写支边青年的小说也使我对未来的插队生活产生了美好的联想。
  • 重生贵女:影后系统

    重生贵女:影后系统

    一朝夕死,夏沫重生回到10岁。前世她无心无情,因为病情而身死。且看今世她带着系统,打破绝情,除掉病魔,继承母业成为影后,今世她虽把病魔除掉,却装的一手好戏。『小剧场(1):某一天,凉琛发现夏沫的病莫名其妙的好了,问:“你的病好了?”“嗯,病好了。”“哦,那什么时候好的?”夏沫不知危险的回答:“早就好了。”凉琛:“呵呵……”然后他把夏沫抱起,扔到床上……』『小剧场(2):又某一天,凉琛问:“你什么时候就想嫁给我的?”夏沫:“我说上辈子就想嫁给你了,你信吗?”凉琛:……』〔本文有系统,青梅竹马,1V1,很甜很嚣张,男女主身世强大,身心干净。男主爱了女主两世,女主陪伴男主一世,又爱了男主一世。〕
  • 兽王·恶魔之土

    兽王·恶魔之土

    倒霉的墨菲特因为被困在虫巢中,只能向兰虎立下誓言,以获得兰虎的救援。当他恢复健康后,为履行誓言而带着兰虎前往一颗充满恶魔的巨大星球,寻找传说中的生生之土。生生之土又名恶魔之土,诅咒之土。这种土壤一小点就蕴含着大量纯粹的土系能量,是炼制守护碑的绝佳材料,因此兰虎毫不犹豫地与墨菲特一起穿越空间,来到了这个主人是恶魔的星球……这颗星球到处是火焰、高温和熔浆,这里的生物大多性格凶悍,战争对它们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随时发生。穿越空间来到这里的兰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伪装成恶魔,加入了一个恶魔首领的军队……
  • 逆炼狂仙

    逆炼狂仙

    没有实力,连呼吸都是错的。地球人林殊穿越异界,成为了芸芸众生之中一名修仙之士。异界纷争,风起云涌。一步步走来,偶然发现曾经所经历过的一切,其背后竟然都有一只大手在推动,九州为棋盘,众生皆是棋子!不甘,不屈,不饶,以绝望之剑,着逝者为铠,誓以仙血逆乱诸天!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立碑记

    立碑记

    某公因怀念保姆的恩泽,决意清明为她立碑修墓。而她两个侄儿却为保护田地萝卜报出高价、砸碎墓碑,攻击人身。呜呼,人贱于萝卜世间少有,敲诈自己的亲人更是罕见。嫲嫲对我和对我的饿哥是一样的,就连问这话的时候都是一样:“我要是死了,你们会到我的坟上来看我不?”她把重音落在“死”字上,像一缕阴风在我耳边嘶嘶地响,听得我的身上发冷。我不回答,是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古怪而多余。我的身边却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像呼喊口号一般喊了起来:“你不会死,你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神仙咋会死呢?”
  • 沧海啸

    沧海啸

    十年苦乐心意表,虚空海上仇皆抛。海渊谷上浪涛涛,立教混元真情告。沧海笑,沧海啸,向天一啸仇皆消。恩怨了,债难消,返本归源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