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6600000007

第7章

中华五祖并旁出尊宿共二十五人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道育禅师(菩提达磨旁出三人)道副禅师尼总持(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 僧那禅师(慧可大师旁出七世共一十七人)向居士相州慧满禅师(已上三人见录)岘山神定禅师宝月禅师华闲居士大士化公和公廖居士昙邃(华闲居士出)延陵慧简(昙邃出二人)彭城慧瑳定林寺慧纲六合大觉(慧纲出)高邮昙影(大觉出)泰山明练(昙影出)扬州静泰(明练出已上一十四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旁出七十六人见第四卷)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旁出一百七人见第五卷

中华五祖并旁出尊宿共二十五人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旁出三人 一道育禅师二道副禅师三尼总持(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旁出六世共一十七人三人见录) 僧那禅师向居士相州慧满禅师岘山神定禅师宝月禅师华闲居士大士化公和公廖居士华闲居士复出一人 昙邃昙邃复出三人一延陵慧简 二彭城慧瑳 三定林寺慧纲慧纲复出一人 六合大觉大觉复出一人 高邮昙影昙影复出一人 太山明练明练复出一人 扬州静泰(已上一十四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旁出七十六人见第四卷)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旁出一百七人见第四卷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知师密迹。因试令与二兄辨所施宝珠。发明心要。既而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磨。因改号菩提达磨。师乃告尊者曰。我既得法。当往何国而作佛事。愿垂开示。尊者曰。汝虽得法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慎勿速行衰于日下。师又曰。彼有大士堪为法器否。千载之下有留难否。尊者曰。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吾灭后六十余年彼国有难。水中文布自善降之。汝至时南方勿住。彼唯好有为功业不见佛理。汝纵到彼亦不可久留。听吾偈曰

路行跨水复逢羊  独自凄凄暗度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  二株嫩桂久昌昌

复演八偈。皆预谶佛教隆替(事具宝林传及圣胄集)师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尝废阙。逮尊者顺世。遂演化本国。时有二师。一名佛大先。一名佛大胜多。本与师同学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先既遇般若多罗尊者。舍小趣大与师并化。时号二甘露门矣。而佛大胜多更分途而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聚落峥嵘徒众甚盛。大师喟然而叹曰。彼之一师已陷牛迹。况复支离繁盛而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缠邪见。言已。微现神力至第一有相宗所。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彼众中有一尊长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师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名实相当何定耶。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师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师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师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师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萨婆罗心知圣师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否。师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师又瞥然匿迹。至第二无相宗所。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彼众中有智者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师曰。汝心不现当何明之。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当于明时亦无当者。师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当者诸明无故。彼曰。入佛三昧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师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师曰。非三昧者何当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波罗提闻师辩析即悟本心。礼谢于师忏悔往谬。师记曰。汝当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现。至第三定慧宗所。问曰。汝学定慧为一为二。彼众中有婆兰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师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彼曰。在定非定处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师曰。当一不一当二不二。既非定慧约何定慧。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矣。师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至第四戒行宗所。问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当此戒行为一为二。彼众中有一贤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师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违背不及于行。内外非明何名为戒。彼曰。我有内外彼己知竟(淅本己字作已依广灯也。邵本作无字依宝林也。洪旧本作已字。正宗记作以字。未详孰是)。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说违背俱是俱非。言及清净即戒即行。师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贤者闻之即自惭服。至第五无得宗所。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师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师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宝静闻之顿除疑网。至第六寂静宗所。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彼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师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师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既而六众咸誓归依。由是化被南天声驰五印。远近学者靡然向风。经六十余载度无量众。后值异见王轻毁三宝。每云。我之祖宗皆信佛道。陷于邪见。寿年不永运祚亦促。且我身是佛何更外求。善恶报应。皆因多智之者。妄构其说。至于国内。耆旧为前王所奉者。悉从废黜。师知已。叹彼德薄当何救之。又念无相宗中二首领。其一波罗提者。与王有缘将证其果。其二宗胜者。非不博辩而无宿因。时六宗徒众亦各念言。佛法有难师何自安。师遥知众意即弹指应之。六众闻之云。此是我师达磨信响。我等宜须速行以副慈命。言已至师所礼拜问讯。师曰。今一叶翳虚孰能剪拂。宗胜曰。我虽浅薄敢惮其行。师曰。汝虽辩慧而道力未全。宗胜自念。我师恐我见王作大佛事。名誉显达映夺尊威。纵彼福慧为王。我是沙门受佛教旨。岂难敌也。言讫潜去至王所。广说法要及世界苦乐人天善恶等事。王与之往返征诘无不诣理。王曰。汝今所解其法何在。宗胜曰。如王治化当合其道。王所有道何在。王曰。我所有道将除邪法。汝所有法将伏何人。师不起于坐悬知宗胜义堕。遽告波罗提曰。宗胜不禀吾教。潜化于王须臾即屈。汝可速救。波罗提恭禀师旨云。愿假神力。言已云生足下。至王前默然而住。时王正问宗胜。忽见波罗提乘云而至愕然忘其问答。曰乘空之者是正是邪。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邪正。王虽惊异而骄慢方炽。即摈宗胜令出。波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王怒而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答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答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答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波罗提即说偈曰

在胎为身  处世名人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鼻辨香  在口谈论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遍现俱该沙界  收摄在一微尘

识者知是佛性  不识唤作精魂

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乃悔谢前非咨询法要。朝夕忘倦。迄于九旬。时宗胜既被斥逐。退藏深山。念曰。我今百岁八十为非。二十年来方归佛道。性虽愚昧行绝瑕疵。不能御难生何如死。言讫即自投崖。俄有一神人以手捧承。置于岩石之上安然无损。宗胜曰。我忝沙门当与正法为主。不能抑绝王非。是以捐身自责。何神佑助一至于斯。愿垂一语以保余年。于是神人乃说偈曰

师寿于百岁  八十而造非

为近至尊故  熏修而入道

虽具少智慧  而多有彼我

所见诸贤等  未尝生珍敬

二十年功德  其心未恬静

聪明轻慢故  而获至于此

得王不敬者  当感果如是

自今不疏怠  不久成奇智

诸圣悉存心  如来亦复尔

同类推荐
  • 诚求集

    诚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illage Rector

    The Village Re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oon-Face and Other Stories

    Moon-Fac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攻略宿主的花式方法

    攻略宿主的花式方法

    【本文男主都是一个人,宠文甜文,一对一】“小念念,吃完了就想跑?”邪魅又高冷的男人紫眸一眯,欺身上前。顾念咽了口口水,不能怪自己犯花痴把持不住自己啊,只能怪眼前的男人实在是太妖孽了,“内个啥,我还有下个位面要赶,就不奉陪了~”随后赶紧让系统君把自己传送到下一个位面。可是现在是嘛情况?看着无比熟悉的紫眸,顾念真的想仰天长啸,说好了走上人生巅峰,左拥右抱来着呢,为什么不管到哪都被这男人吃的死死的?“小念念,这辈子,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有再次离开我的机会,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这是他对她的承诺,亦是对自己的......
  • 安徒生童话(下)

    安徒生童话(下)

    我的朋友告诉我:你最好跟读者们谈谈你童话的创作情况,例如你为什么会写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在你脑子里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谈谈你的创作感受。这样的话,读者可能会更喜欢。 《旅途的伙伴》的创作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故事。在我的诗集里,当然,我这本诗集是我最早出版的一本书。它的出版日期是在1829年冬天,准确一点是圣诞节前后,我第一个童话《妖魔》就收集在这本诗集当中。这个故事我从小就想讲给别人听,但一直没有讲好,差一点让别人把它忘记了。在前几年吧,我又把它在稿纸上复述了一遍,才稍感满意,于是改《妖魔》为《旅途的伙伴》。
  • 重生之盛世佳人

    重生之盛世佳人

    前世她遇人不淑,十年生死相随,只换来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劫后重生在异域他乡,誓要步步为营,让那些欠她的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决不再做傻乎乎的小白花,却意外卷入了另一场漩涡之中……
  • 名模夫人

    名模夫人

    【这是一个世外女纸寻亲的豪门、事业、爱情奋斗史,这是一个霸道狂狮追妻的甜蜜婚恋史。】十八岁的念鱼朵魅力四射。虽然,在森林长大的她习惯光着双脚不穿鞋的走路,爬屋顶,打架群殴,弹弓防人,拉着树藤飞来荡去,甚至从来没有进过学校。但是她身材高挑,模样俊俏,涉世未深却聪慧冷静,还有一头最美的海藻长发。简直,是个人间尤物。二十七岁的凌城举世无双。天赐的俊颜,雄厚的财阀,高贵的出生。不喜女色。不爱浪荡。轻蔑平凡。开着豪车行来流去。他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就是生在豪门长在豪门的金贵狂爷。可,凌城偏偏是一眼就瞧上了念鱼朵。从此用尽手段:卑鄙无耻、强取豪夺、猖狂霸道、耍狠耍赖也要娶得娇妻入了凌家高门。
  •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一觉醒来,帅哥从天降!钟离灵韵张开眼边正躺着一位美男,噢!还是裸睡!好吧,他是帅哥!可长着翅膀,他是天使吗?他头上还有两根触角?他究竟是什么?撒娇卖萌加暖床,打不走粘糊糊,这也能是妖精王子?!喂,帅哥,那不是马桶,那是洗脸池啊?悲哭的某女嚎叫。某女询问“我真是你命定伴侣吗?”妖孽耸肩轻松答道“我也不确定你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的伴侣”“那可以请……离我远点吗?”“呵呵呵,不贴身怎么感受命定之侣呢?”曾用名《寻找幽蓝界:缠上来自精灵界的你》
  • 继承者的刁钻小妻

    继承者的刁钻小妻

    某小妻隐婚以后,绯闻男友连连,不料,一向波澜不惊的堂堂易筲再也淡定不了,他既不是手机控,更不是微博控,却最终沦为一枚妻子控……真是一时被控,一世妻控…………
  •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她,前一世为佣兵王者,意外死亡,与一只九尾妖狐签订死生契约。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残破灵魂。当她灵魂完整之时,虐狗男女,拐萌兽,绝世风华倾尽天下!他,尊贵至极神秘莫测,传闻冷情冷性残忍又暴戾!人见人怕,花见花凋!却唯对她情有独钟,倾尽一切!“你不要跟着我!”苏烟染瞪着身后那个“不明生物”。“不明生物”邪笑道:“我没跟着你,我只跟着我媳妇!”“。。。”〖群号:416464391记得回答问题哟!黎儿在群里等你们到来!〗
  • 若以梦为缘

    若以梦为缘

    是一本比较平淡的书,但是却是个悲剧,女主因一系列原因,最终导致最好的朋友离开了自己,而男主也为了救女主……
  • 士虞礼

    士虞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