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132

第132章

道亦名为至菩提分法者。此即第三明菩提分法。就中。一举数总释。二正出体性。三明念等三。四明觉分增。五明漏.无漏。六约地分别 此即第一举数总释。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及如实知四圣谛境 已作已事。是尽智 不复作故。是无生智。此二名觉 梵谓菩提。此云觉也。余文可知

此三十七至余九同前者。此即第二正出体性。名虽三十七。实体唯有十。毗婆沙师说有十一。身.语二业不相杂故。戒分为二。正命即是正语.业故不别说也。余九同前。婆沙九十五有三说。两说同此论。复有一说。正语.业外有正命故。若说有三即有十二。然无评家。虽复开合不同并戒为体。总而言之。名虽三十七实体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 问何故七十五法中。立此十法为觉分。余不立耶

解云若顺净偏强立为觉分。余非顺净故皆非立。如婆沙云。问何故一切色等法中。唯无表色有立觉分。非余法耶。答正语.业命随顺圣道。势用偏增故立觉分。余皆不尔是故不立 又解戒能为毂。余色不尔。又正理云。何故表业不立觉分。觉分唯是顺定善法。心俱无表有胜顺能。表业不然。是故不立。婆沙九十六云。问何不立心为菩提分法。答心无菩提分法相故。复次心于杂染.清净品中势用均等。菩提分法于清净品势用偏增。是故不立。复次菩提分法辅佐菩提。心王不应辅佐于觉。如王无有辅佐臣义。广如彼释 问于四十六心所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信.勤.舍.轻安.寻。不立余法 答如婆沙云。问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为菩提分法。答念.定.慧三顺清净品中势用增上。菩提分法亦复如是。故摄此三。受于杂染.清净品中势用俱胜。故亦立为菩提分法。有余师说。受于杂染势用虽胜。而于净品作饶益事。如旃荼罗姓虽鄙劣。而与豪族作饶益事。故亦立为菩提分法。想.思.触欲。于杂染品势用偏增。故不立为菩提分法。于假想观胜解偏增。菩提分法顺真实观。是故胜解非彼所摄。有余师说。菩提分法学位偏增。至无学位胜解方胜。故不立为菩提分法。作意于境令心发觉易脱不定。菩提分法令心住境。义不相应故亦不立有余师说。初取境时作意力胜。至境相续彼力渐微。菩提分法要取境已多时方有。义不相应故亦不立。问何故三受皆通无漏唯立喜为菩提分法。答乐.舍二受无彼相故。复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乐.舍迟钝故俱不立。复次无漏乐受为轻安乐所覆损故。舍为行舍所覆损故。相不明了。故不立为菩提分法。问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进.轻安.舍四种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种顺菩提胜。故偏立为菩提分法。谓趣菩提信为上首。将起众行信为初基。故立信为菩提分法。精进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为菩提分法。轻安调适对治惛沈助观品胜。行舍平等对治掉举助止品胜。菩提分中止.观为主。故俱立为菩提分法。惭.愧等六散善品中势用虽胜。而于定善势用微劣。故不立为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摄故。有余师说。大善法中。若所治强.自性胜者立为觉分。余则不尔。所治强者谓与一切染心相应。自性胜者谓众行本。策发众行助止.观胜。信.精进.轻安.舍皆具二义。惭.愧等六无具二者。谓惭等五二义并无。不放逸一种唯阙自性胜。故不立为菩提分法。问何故欣.厌亦体是善。而不立为菩提分法。答欣.厌二法不能遍缘一心品中无容俱起。助觉非胜是故不立。问何故寻.伺俱通无漏。唯立寻为菩提分法。答伺无彼相是故不立。复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复次伺为寻所覆损故。于策正见寻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已上婆沙文。正理意亦同婆沙)余大不善地法二。大烦恼地法六。少烦恼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贪.嗔.慢.疑。并顺杂染故皆不立。睡眠.恶作虽亦通善唯是生得。菩提分法是加行善。又正理七十一云。何缘不立不相应行以为觉分。彼于助觉无别胜能。不相应故。非如无表虽不相应。而于道轮有为毂用。故于觉分不别建立。有余师说二无心定能灭心故与觉相违。四相及得于所相.成有迁.成用。此于染.净起用平等。菩提分法顺净用增故不别立(解云余七是无记理在绝言。故彼余师不别释也) 问三无为何故不立 解云夫顺菩提必须起用。无为无用是故不立。由斯废立故唯十种是菩提分法。余皆不立。又正理云。何缘不立信为觉.及道支。初发趣时信用增上。已入圣位立觉.道支。信于尔时势用微劣。故不立在觉.道支中。何缘于觉支立喜.轻安.舍。非亦立彼在道支中。彼偏顺觉不顺道故。云何顺觉。且修道中地地各修九品胜觉如如于谛数数觉悟。如是如是发生胜喜。由生胜喜复乐观谛。如人掘地获宝生喜。由生喜故复乐更掘。故喜于觉随顺力增。要由轻安息诸事务。及由舍力令心平等。方能于境审谛观察故立安.舍在觉支中。云何此三不顺于道。速疾运转是圣道义。此于速运少有相违。并能令心安隐住故。何缘于道立寻.戒支。于觉支中非亦立彼。彼偏顺道不顺觉故。云何顺道。且见道中寻策正见。令于上下八谛境中速疾观察。戒能为毂成见道轮。令于谛中速疾回转。故寻.及戒俱立道支。此复云何不顺于觉。且寻于谛不寂静转。于圣谛理寻求相故。觉已见谛安静而转。故寻于觉少有相违。觉是相应有所缘境所依行相。戒此相违。故于觉支不建立彼。通运名道不可为例

念住等三至为慧勤定者。此下第三明念住等三问。念住.神足.正断三种名中更无别有属当。如何念住独说为慧。如何正断独说为勤。如何神足独说为定

颂曰至及定者。答。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三品善根。若据相应及俱有法以出体性。体实遍摄诸加行善。然随同品增上善根以出体性。如次应说。念住为慧。正断为勤。神足为定

何缘于慧立念住名者。问

毗婆沙师至持令住故者。答。慧名念住。从因为名

理实由慧至已广成立者。论主正解。慧名念住从果为名。指同前意

何故说勤名为正断者。问

于正修习至此最胜故者。答。于正修习勤断二恶勤修二善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是故四种通名正断 言四种者。一已生恶法方便令断。二未生恶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法方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广。故婆沙云。一正勤体有四作用。如灯一时有四作用.又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四正断者。一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发勤摄心持心。二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余如前说。三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余说如前。四于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忘倍修增广故。余说如前 问此四何缘说为正断。答由此四种能正断故 问前二可尔。后二云何。答以初为名。故无有失。或此四种皆有断义。谓前二断烦恼障。后二断所知障。修善法时断无知故。暂断.永断俱名断故 又杂心第八云。阿罗汉虽无不善法.及断对治。而有坏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故亦说四正断。色.无色界亦如是(已上论文) 或名已下。叙异名释。如文可知

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者。问

诸灵妙德所依止故者。答。谓诸神灵胜妙功德故名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为足。神之足故名为神足

有余师说至足谓欲等者。叙余师说。神即是定。有神用故。足谓欲.勤.心.观四种。彼应觉分至等持名足者。论主破余师。若言足谓欲等。彼应觉分事有十三。于前毗婆沙师十一事上。增欲.心二故有十三。以勤.观二种。十一已有故。不言增。欲.心非有故别言增。古来诸德言。心是定。此义不然。若心是定。应但增欲。定先有故。今增欲.心。知心非定。若神即定。又违经说。契经既言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等。故知神者神灵妙德。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故知是神所依止定名之为足。论主释经。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之为足。故知此神非即是定。以实而论定为体性。而言四神足者。从因说四。就果。名神。就用称足。故婆沙云。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从所因立四名称 问从四因生。为据同时为据前后 解云此据同时立名。与定同时虽有多法。此四资益等持胜故。欲谓希求。勤谓勤策。心谓所依。观谓观察。故从同时四因为名。故婆沙云。谓于俱有.相应法中。资益等持此四胜故(已上论文) 又解。此据加行立名。欲者欲起此定。谓加行位由欲力故引发定起。勤者勤修此定。谓加行位由勤力故引发定起。心者心所所依。谓加行位由心力故引发定起。观者慧观察境。谓加行位由观力故引发定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此四资胜从四为名。故婆沙云。谓加行位或由欲力引发等持令其现起。广说乃至。或由观力引令现起(已上论文)所言四者。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四观神足

何缘信等至后名为力者。问。何缘信等五法体俱根力。先说为根。后说为力

由此五法至不可屈伏故者。答。由此五法依下品先说根。依上品后说力。又依可屈伏名根。不可屈伏名力

信等何缘次第如是者。问

谓于因果至如是次第者。答。如文可知

当言何位至应知次第增者。此即第四明觉分增。问及颂答

论曰至所说如是者。初业位中。能审照了身等四境自相.共相。慧用胜故说念住增。暖法位中。能证异品决择分善殊胜功德说正断增。顶法位中能持胜善趣忍无退位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却退必不堕恶善根坚固得增上义故说根增。第一位中。非诸惑法.及余世法所能屈伏故说力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觉支增。见道位中。十五刹那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道支增。然契经中随数增说先七.后八。非修次第若据修次第。先八.后七 八中已下义便兼明。毗婆沙师所说如是

有余于此至说为第五者。叙余师说 言四事者勤断二恶。勤修二善。列名如前。力是不可屈伏义。能正伏除所治烦恼。令不现行牵生圣法。由此五力说为第五。余文可知

于见道位至四圣谛故者。于见道位建立七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

通于二位至涅槃城故者。通于见.修二位建立八圣道支。俱通直往无余涅槃城故。或此涅槃亦通有余

如契经说至亦修圆满者。余师引经证八圣道支亦通修位。经文既言于八道支修圆满者。乃至七觉亦修圆满。故知八道亦通修道。若言七觉修道。八在见道。宁修八时七亦圆满。以此明知。据修道位修八满时名修圆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见定终身:冰山王爷纨绔妃

    一见定终身:冰山王爷纨绔妃

    她!沐陌陌出生在现代医学世家!一朝穿越却变成了将军府的傻子嫡女,还要遭受庶妹欺辱,姨娘陷害。真是欺人太甚!看她怎么亲手毁了她们的一切!让她们也尝尝被欺负的感受!他是一国太子,却爱她如命,为她可以放弃天下!可以不顾一切!只是他冷冷冰冰的性格,不爱言谈。他默默地守护她,陪伴着她!可是时间越长他就越心慌!!!幸好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 The House of the Wolf

    The House of the Wo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璀璨星途之傲娇女王殿

    璀璨星途之傲娇女王殿

    当霸道冷面女演员遇上外表软萌天真内里腹黑,满满占有欲的小歌手,一遇动真心。没办法,这是缘分。…… 顾楠拉着苏念白的手,带上戒指:“小朋友,这下你可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嗯,我是你的。” 一旁经纪人,你把你自己卖了你知道吗?你知道你眼前这个小朋友是黑芯的吗?(ノ`⊿?)ノ*多年后,记者会。“苏先生,有网友说,您今天的成就是靠顾影后包养的。您有什么看法吗?”“嗯,你说的没错,但她有能力包养我一辈子,我也是凭实力让她包养我一辈子,没问题。” 粉丝表示:“酸,想让楠楠也包养我们。” 苏念白皮笑肉不笑:“晚了,她的钱是我的,人是我的,心也是我的。”(`へ?)=3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赋君欢

    赋君欢

    二十一世纪少女成了架空大陆大陈国的皇后,暗藏杀机的皇宫,面冷心热的刺客,神奇的珠子,神秘的少女,古怪的老人,一场惊心动魄的古代之旅就此展开,且看少女如何揭开神秘的面纱,寻找命运之轮的真相。原以为离开皇宫是最安全的,原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 我家男主他又黑化了

    我家男主他又黑化了

    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使洛轻轻穿越到各大女配的世界,替女配逆袭的故事~抽风制作,么么哒~情感属于较快的步伐,先甜后虐~
  • 闲话武林旧事

    闲话武林旧事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也。”1269年,在上任元帝蒙哥于钓鱼城被杀十年后,苟安的南宋朝廷再次面临覆灭困境。新任元帝忽必烈励精图治,厉兵秣马,用汉臣之计攻宋,围点打援困守襄阳。襄阳危急!则临安危急!则南宋危急!危难时刻,多智银狐,无情黑袍,磊落青衫,白衣胜雪,红裙绝艳,这五个传奇武林人士的故事就此开展。
  • 一婚难求:爹地太心急

    一婚难求:爹地太心急

    "乔莘觉得再也不会有比自己更苦逼的人了,爹抛弃娘抛弃,寄人篱下遭白眼,好不容易遇上个绝色无双有钱有权的男人,却是她的雇主!谈个恋爱怀个孩子一波三折风起云涌,养父变亲爹,老公变仇人,特么的婚礼还被情敌搅和了。不过人总不能倒霉一辈子,她乔莘逆袭以后,留学女博士一枚,海归白领,单身佳人。暗恋过的对象,前男友纷纷来献殷勤。什么,总裁你要向我求婚?不好意思,先问问我女儿认不认你这个爹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