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8700000006

第6章 学一些学校没教的本事——学有所长的孩子快乐多

菲菲又回到了从前

菲菲一直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她的性格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本来开朗、活泼的她,开始喜欢孤独。没有好朋友,不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回家以后,动画片也不看了,只是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发呆。学习成绩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是,菲菲的这种变化还是让她的父母不知所措,毕竟这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应该展现的精神面貌。

暑假前,菲菲的妈妈把到处“求医问药”,亲戚邻居有教育孩子经验的她都请教过了。大家都一筹莫展。就在大家长吁短叹的时候,菲菲的小姨突然自告奋勇,要求带菲菲一阵儿,而且大有手到病除的意思。虽然大家对这位年青的大女孩不是太放心,可是,没有办法的时候,也只好先让她试一试了。

菲菲的小姨喜好打扮,长得也漂亮,做事干脆利落。放了暑假,小姨开始天天带着菲菲上班,做化妆品销售。

一周下来,菲菲回到家,开始向家人讲一些零散的故事。都是关于什么衣服美、什么化妆适合什么人之类的话。又过了一些日子,菲菲回家以后,开始评论起家人的衣着什么地方对、什么地方不对。如果家人不服,菲菲就大声为自己的理论辩解。

不到一个月,菲菲又回到了从前,能喊能叫,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专家认为,女孩生理成长发育期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菲菲应该就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求医问药,也未必能够有什么效果。平时爱美、会美的小姨,利用女孩都爱美的心理,带孩子去看她喜欢看的东西,鼓励她向自己周围的人说出自己看到的东西,慢慢地让她重新开朗起来,确实很高明、很自然。

舞蹈班改变了晴晴

青少年宫舞蹈班开课的时候,9岁女孩晴晴的妈妈给她报了名。

说实话,妈妈并没有奢望小晴晴将来能成为一个舞蹈家什么的,只是晴晴喜欢舞蹈,喜欢音乐,所以妈妈想藉此让晴晴找一些事情做,还可以锻炼晴晴的身体,磨炼她的意志。

当第一期舞蹈班结束的时候,晴晴升入了小学三年级。

“不曾想,晴晴学舞蹈,不但使她的身体好了,有了一技之长,而且对她良好性格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晴晴的妈妈这样说。

晴晴平时有点胆怯,遇事退却,总担心自己不行。没想到,自从学了舞蹈,晴晴经常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给大家表演节目,老师和同学都夸奖她表演得好,像个小仙女。

经常听到大家的夸奖,晴晴的自信心增强了,她觉得自己勇敢多了,性格也开朗起来,她不再是以前那个什么都觉得不行、遇事就退缩的女孩子了。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就像一个感情的释放口,能帮助孩子表达对自己和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建议一:让孩子爱好广泛。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有个孩子是个书迷,但如果他还能热衷体育活动,或饲养小动物,或参加演剧,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会更为快乐。

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建议二: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儿童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此外,音乐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可以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并且,童年期是一个人音乐智能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尤其3岁至5岁,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智能,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风景的需要。

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道:“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音乐能够给人们以多方面的滋养:在人们痛苦烦闷的时候,它能给以抚慰,像情人的柔声低语,像慈母的殷殷叮咛,像包容一切的大自然,涤除人们心头的尘虑,让人们的心灵重新振作起来;在人们寂寞的时候,音乐像的友人,给人以友谊的温暖;在人们快乐的时候,它就是美果佳酿,增加宴会的兴味……

在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音乐还有其他特别的功能。许多人发现,音乐是激发他们灵感的源泉。许多人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工作,这样不但没有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反而使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许多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并不急于解决它,而是放上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借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很多情况下,伴随着音乐柔和的节奏,答案自然浮现了。许多作家、诗人、画家甚至科学家都有这种特别令人愉快的经验。

建议三:提升孩子的音乐智能,不妨从多方面入手。

听唱简单的童谣。喜欢唱唱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不妨多为孩子挑选一些活泼欢快,歌词简单易懂的童谣,时常带着孩子听听、唱唱、跳跳,同时引导孩子关注童谣的节奏、音色、旋律的起伏、乐曲的情绪等。让孩子喜欢音乐,带着愉快的情绪感受音乐。

听背景音乐。与前面主动地感受音乐不同,这里是指让音乐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譬如,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耍的时候放一些音乐,让孩子处在音乐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音乐的元素,增强乐感。有时,播放背景音乐还能达到一些特殊的目的。如,当孩子过度兴奋,和缓的音乐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下午当孩子昏昏欲睡时,节奏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其振奋精神。

玩音乐游戏。不少孩子很喜欢玩音乐游戏。譬如,敲碗打盆,跺脚拍手;爸爸拍手拍出一个节奏,让孩子模仿一下,也可以让孩子做示范者,用自己发明的节奏来考考爸爸和妈妈。或者在易拉罐里放上数量不同的豆子或石子,有节奏地摇晃,或轻或重,或缓或急,人手一个,一家人就可以开一个“沙球”家庭音乐会了。

学习乐器。学习乐器需要手眼协调分工,这对带动孩子其他方面的智能锻炼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4岁以前的儿童,由于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学习乐器可能有点勉强。再加上年龄小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比较喜欢玩,枯燥单调的乐器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厌烦情绪,所以,学习乐器最好还是在孩子4岁之后再进行。

参加各种音乐会。家庭有浓厚的音乐氛围固然重要,带孩子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进入艺术的殿堂也是很好的方法。音乐会、芭蕾舞、歌剧、各种演唱会和各种音乐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参加,让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乐感和节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陶冶审美情调,开阔艺术眼界。

建议四:尊重孩子的天真情趣。

孩子喜欢敲敲打打,见到什么都要尽兴地乱敲打一番,父母看到孩子这种行为,免不了会责骂他们在胡闹。但父母可曾想过,小孩这一番敲打行为看似胡闹,却是一种音乐天分、创作无限和充满思考能力呢?

此话怎么讲?现在的孩童无论上课、补习,甚至学音乐,都是依父母吩咐而去学的,父母可曾问过他们是否出于自愿,是否是自己本身真正感兴趣的?

建议五:不要勉强孩子。

许多父母强迫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或盲目相信音乐和操练乐器、书法等能开发智力,执意要求孩子参加这样的系统训练。

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一些父母鼓励孩子学画画,学乐器,学唱歌,学舞蹈,不惜重金购买乐器,交纳学费,聘请名师,只为拥有一技之长。

有一位父亲一心希望孩子长大成为钢琴演奏家,他贷款买来钢琴,请来教师,强迫他4岁的孩子每天要连续弹奏好几首曲子,不然就是责骂和体罚……结果孩子望琴生畏,竟然拿起菜刀把自己的手指和钢琴一起砍掉。

儿童大脑的发育在5岁至6岁前以情绪和感情为主,以后才以知识为主。儿童初期阶段实际上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此时如果心理安定,孩子会有丰富的心理世界,从而打好一生的基础。当然,在5岁至6岁之前,如果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其知识领域也会得到正常发展。这个阶段,孩子知识的扩展适宜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进行。

蒙台梭利教学法主张让孩子决定他学习的时机:他想学习,父母跟进,他不愿意,不能强迫,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成长得最快最好。

建议六:勿强逼孩子做神童

现代父母一般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教育孩子,希望他们日后能有一番作为,出人头地,所以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各种不同的地方学音乐、心算、画画等,替他们铺好后路,从这一点看来,父母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灵发展,小孩是否是自愿或有兴趣,父母都一概不知。

由于天才儿童脑部发展得很快,身心发展不平衡,很多时候,所谓的神童与普通小孩没两样,他们也需要有正常的童年生活,不要把小孩迫得太紧,须知“物极必反,器满则倾”的道理。

父母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完成不了的心愿,强迫孩子代替完成,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只懂得一味的跟随而缺乏主见,无形中也抹杀了他们原有的天分。

其实父母应放下心中的那份顾虑,不要因为自己是大人,就觉得小孩的玩意是幼稚而不适合自己的,甚至厌弃。

同类推荐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男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男孩、“穷养”男孩、巧用激励、善用奖罚、品性打磨、因材施教、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杰出的男孩。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
  • 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

    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

    本书精选当下最受男孩爱戴的西点名人的成功事例,比如罗伯特李将军、潘兴、麦克阿瑟、布雷德利、巴顿、施瓦茨科普夫、尤利西斯格兰特,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等。故事经典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所有拥有梦想的男孩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失败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青少年,如果你正在学习的道路上彷徨不已,如果你正处于迷茫之中不知所措,如果你正感到一点点不自信……你不妨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会从中寻找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克制情绪、应对挫折、培养性格的经验教训。当你真正领悟到其中故事的深刻内涵时,你便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热门推荐
  • 剑雨书生

    剑雨书生

    看一介书生如何行走江湖,管它爱恨情仇,管它绝世武功,成万人惧怕的魔头又如何,成万人敬仰的大侠又如何,依旧只是一介小小书生。
  • 佛说长者施报经

    佛说长者施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缉拿传染病的元凶抗菌良药青霉素的发明走进微生物生物分界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这样,两界系统也就不再适用。
  • 糖尿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糖尿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揭开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导演尤小刚亲笔作序隆重推荐!政商必读!创业必读!历史爱好者必读!本书作者耗费10年心血,将史料化为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首次完整还原崇祯的传奇一生,让您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崇祯掌权后遭遇的所有危局、陷阱和诡计,失败的细节、教训和规律。本书作者查阅大量典籍史料,遵循史实,挖掘细节,历时十年,在迄今为止的文学作品中首次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崇祯,为您全面揭开历史上最勤奋的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
  • 至尊龙戒

    至尊龙戒

    身为高中生的主角叶天明,因为一次意外获得“神圣法器”神龙戒。神龙戒能够全面提升主角的力量、敏捷、智慧,并且提供神奇“内力”。叶天明由一名普通的学生一晃成为了实力强横的修真人士,介入大千世界众多修真的无数纷争。异能者、修真、血族、狼人、圣骑士等各方大能纷纷登场。佛、道、释、景、魔各教高人逐一亮相。炼血、炼气、炼罡、悟灵、参玄、天一,六大修真境界,成就无上玉神。十级异能、异能师、大尊者、大圣者,十三阶异能者纵横世间,参悟宇宙玄妙。群魔乱舞,仙佛漫天,试看主角如何弑魔屠龙,成就不灭神话!
  • 新零售时代

    新零售时代

    零售业适合不同资金人群的创业者,可以是大型连锁零售商场,也可以是一家低门槛的网店。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引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主要讲述在国内知名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将传统的“店商”和“电商”深入联合,完成从线下零售到新零售产业升级的创业励志故事,见证我国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 The Story of a Pioneer

    The Story of a Pione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续集古今佛道论

    续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