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6000000005

第5章 北京城市地理(4)

空地上的鹰是不见了,兔子也没了,庙更是不见踪影。到处都是居民楼,多出来的是人和车。这才几年啊,就有那么大的失落感出现。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想,那么多人有了住的地方,也是件好事嘛。但这住得舒服吗?营营众生,为了各种小利益争来争去,还得背着城市扩张生态破坏的黑锅,到底谁是真正的得利者呢?

根不是想扎就能扎的。城市的变化太快,根本来不及繁衍文化,也许敷衍都来不及。这个城市的遥控器握在别人手中,你刚适应了,想踏实下来看点节目,入戏几分钟,嘿,他换台了。想在村里找个新家也会被人追着赶着。匆匆,简直太匆匆。

温泉有时候也挺糟心的

多少多少年前,北京其实是大海,然后地壳运动,把海给盖上了,北京就成了一个锅。我们都在锅盖上生活,锅里就是温泉。这是专家说的。后来另外的专家来纠错,说不是这么回事,北京的温泉就是地热,打口深井,打到几千米深,出来的就是热水。不管怎么说,北京是个温泉多的城市。

几年前,曾经和朋友去广东泡温泉,开车走上好远,温泉的设施比北京差不少。人多,得抢吃的,哪像北京啊。到郊区的别墅区租个别墅,一间就好,楼下专门有个屋子,就是游泳池,400元钱放一池子热水,可以泡,可以游,想泡五十度的泡五十度,想泡三十度泡三十度。我常跟别人说,谈恋爱,必须带姑娘去泡温泉,那才能看到身材,才能最后决定是行是止。那才是名副其实的泡妞。

北京早就有温泉,80年代,朝外大街有个温泉浴室,我爹总带我去泡温泉。泡爽了,喝杯茶,睡一会儿,拿热毛巾敷个脸,晃晃悠悠回家吃饭,那种老少爷们儿的得瑟劲儿,就是温泉激发出来的。后来呢,京南京北都有打出温泉的好消息传出来,到处都是温泉了,加上拆迁,城里泡澡的点儿越来越少,一说温泉,大家本能的反应就是郊外。

北六环外,有个地方叫小汤山,听这名儿,就是泡温泉的地方。方圆几十里地,密密麻麻分布着诸多山庄酒店会所,都是泡汤的。早先也不算贵,三五十块钱就能玩得不错。想闹腾的,去水上乐园,各种水滑梯各种喷水波浪各种喧嚣;想清静的,也可以找个院子,池中怪石嶙峋,池边杨柳依依。尤其是冬天下雪的时候,天地皆白,雪花飘飘,坐在热气蒸腾的露天温泉中,喝着冰镇的啤酒,那种半梦半醒,那种身心俱废的颓丧与舒坦,那种冷暖交织的熨帖感,是别的地方断断享受不到的。夏季,天色渐晚,月朗星疏,抬头看天,深蓝色的天空掩映在高大密集的杨树枝叶中,空灵玄幻,再说生活不高级就不对了。这样的好日子,在本世纪初持续了三四年。

后来就变了味儿了。泡温泉的人逐渐在增加,温泉会所也在逐步升级换代。就说那个曾经杨柳依依的地方,居然升级成一巨大的龙宫,烟波浩渺的,得走很多台阶才能下到水中,放眼望去,如同自己裸体站在故宫里。这种宏大叙事的泡澡方式让人很不舒坦。很多地方在升级后都价格飞涨,有的地方居然不升级就敢涨价。有个单间带小院院里有汤池的地方,从一天一百多块飞涨到四五百块,而且晚上竟然不提供热水淋浴。这是打算让人一身硫黄味儿扛过漫漫长夜吗?

泡汤的人越来越多,汤池也越来越多,萝卜快了不洗泥,敞开供应,可真让人喜欢的地方,却越来越少了。对于我这种穷讲究情调的人来说,任何不到位都会降低兴趣。比如汤池瞧着不干净,比如水管给冻裂了,比如屋子里还有泥脚印,再比如毛巾是破的……有时候总抱怨城市的管理者利益为上,不爱惜这个城市,现在看来一般人儿也挺能造的。

有一次看记者采访一专家,专家说:“小汤山的温泉是来自西山,地下水也是从山上往下流的啊(又是一种新解释)。”记者问:“泡汤的地方那么多,浪费也挺严重的,会不会让温泉枯竭,或者减少?”专家说:“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它是从西山流下来的嘛。”

你不知道的北京

一直到上初中前,北京的北海公园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谜。原因是,它根本不开放。要想知道北海,只能看我很小的时候留下的一张照片,那是还年轻的我妈抱着根本不记事的我拍的,背景是北海的白塔,拍过那张照片后没多久,北海就不开放了。所以当我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相当不理解。是谁给了我们幸福生活?又是谁把它拿走了?

后来拨乱反正,北海和中国一起开放了,这才变成真正的北京的一部分。

可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也许因为是“帝都”吧,北京的神秘去处格外多,玉泉山就是一个。乾隆皇帝屡屡写诗提到玉泉山,去香山去颐和园的路上也能看到,开车走在西四环西五环上,感觉玉泉山就在身边,我敢打赌,八成的北京人根本没去过,九成九的中国人也没去过。因为——它压根儿就不对公众开放,它始终是禁地,是一个只能远观的地方,坚持只存在于人们的概念里。

前几年,北京部分城区开放了地下防空设施,做成了博物馆,可以参观。许多北京人才恍然大悟,啊,合着北京地下还有纵横交错的地道,谁都不知道地道有多长,也不知道它们能通向哪里。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钻过学校的防空洞入口,几个小孩在里面偷着抽烟,还发现过被丢弃的小被褥和小红鞋。有同学说,那是个弃婴留下的,孩子已经死了,被收拾走了……当时,我们打算试着从地道走回家,但走了一阵,发现岔道太多,担心迷路,只好原路折回。反正,总之,地下博物馆的出现印证了我小时候的想法:还有一个地下的北京。北京是两个城市,一个我们知道,一个我们不知道。

走在胡同里,经常能看到深宅大院。街道的外表灰暗破落,但并不能掩盖大院的气势与威严,相反,周边杂乱的民居,有可能更衬托出院落的不同一般。这些院子似乎从不开门,但干净清爽,总有传说,说它们属于某些大人物。有一段时间,我们租用一处四合院办公,偶尔听到声响,隔壁的院落在大兴土木。出于好奇,大家爬上墙头向隔壁窥视,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不是改造,不是拆迁,而是重建!院子里的房子似乎一夜之间不见踪迹,而且被挖开了一个四五米深的深坑。过了些日子,院子恢复原状了,面上依旧是平房,安详宁和,可是——谁家的平房打这么深的地基呢?地面下的部分,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很多答案是无解的。就算你是一个白领,你的收入不错,你的生活还可以,你也可能会看到你无法涉足的场所。比如一些会所,时尚类的杂志津津乐道,里面风雅之至,别有洞天,而在外面,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般建筑。但要踏进门槛就难了,它们只允许有钱的、有身份的人进入。就算有钱很容易,有身份也很难。

我想,在很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划定一些对公众而言很神秘的建筑、地盘,是一种惯性。只要看到它们,就会知道众生平等是不可能的。从根本的意义上说,这是人的本能。一旦发达,必然想区别于普通公众,自我封闭,形成一个圈子,告诉大家,我不和你们玩,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次元的。在这点上,北京很典型。

北海是早就开放了,但仍然有很多地方不开放。除了玉泉山,还有故宫的很多院落,还有十三陵的很多陵……其实,就是开放了,也未必想去,天安门城楼我就从来没上去过,但关键是开放。打另外一个比方,现在出国容易了,有签证就可以,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出国。可要是不允许出国是不行的。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权利。

石佛营

对石佛营的印象开始挺美好的。和俩姑娘约在那儿喝酒,把老板的二锅头给喝光了。喝光后又纠集了一帮人去三里屯唱歌。回想起来,也有快一年的时间,那是我最后一次刷夜了吧?

石佛营位于北京东四环和东五环之间,再往东走走就是通州了。不过那里出名,倒真不是因为可以喝大酒,而是因为那里是朝阳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这么说吧,要是在朝阳区买卖房子,必须去那儿的税务所上税,必须去那儿的交易大厅办理过户手续。

按理说,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机构,为什么朝阳区的出名呢?因为这儿人最多。朝阳区面积大不说,新楼盘老楼盘也格外多,有中介跟我说,它甚至还管着顺义通州一些很老的楼盘。反正,这个地方以前是工厂最多的地方,是工人阶级聚居区,后来又变成CBD,天道循环,交易又多又繁杂,终于造就了这么个有名的交易大厅。

人多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要是交税,早晨的五六点钟就得来排队拿号,能拿到下午的号就不错了。要是过户呢,中介就辛苦了,凌晨两三点钟要来站队,站到早晨8点多,买卖双方必须到场,和中介一起领号,发号员从窗口里对着证件把双方看一遍,确认是本人了,给个号。然后大家就没事了,吃饭喝茶晃悠,差不多快中午了,就轮到了。

这样解释就明白了吧?交税和过户,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至少需要跑两天,至少要早起两次。中介的辛苦就更别提了,寒冬腊月也得这么干。买主卖主呢,早晨起来也得拼了命往这儿赶。这个时候你就算是买豪宅也没有自豪感,必须像众多老百姓一样孙子似的到现场来挤着。因为这些手续都是要求本人到场的。

现在都21世纪了,网络这么发达,还有这么排队的,真让人匪夷所思。除了iPAD首发,除了春运的火车站,北京可见不到这个景儿了,难怪把电视台都招来了,专门给石佛营拍了个新闻。

奇怪的是,这么严格的发号制度,居然还有黄牛卖号。比如早晨来了想买个号,上午号七八百块,下午号四五百块。要是想随到随办,一千五也能搞到。黄牛到底是什么招呢?一打听原来也是笨办法,雇一帮人排队。谁买号了,直接插到队中把黄牛替出来。

每天的号是有限的,就四百个,各种手续到下午五点结束,因为公务员下班了。这样的地方也只有周末清净,周末不是工作日,没人办公。总之,买卖房交易虽然是私事,但必须占用工作时间,而且万一手续没带齐就惨了,还得再跑一趟。不是一个人跑,而是交易双方加中介一起跑。

我就遇到了这种倒霉事,买房过户的时候,人家非要看我的离婚协议。我离婚都十年了,更何况是买房,就想不通这事和离婚协议有什么关系。但办公人员不管这套,就说这是规定,是规定怎么谁都不知道?又没有个文字的东西给我瞧。反正,没这份协议就办不了。

回家翻箱倒柜,我还真把这份协议原件找出来了。可一问又不成,上面只有离婚双方的签字不行,必须有婚姻登记处的章。谁听说过离婚协议要婚姻登记处盖章?

总之,我又花了一天的时间跑婚姻登记处,转悠了半个朝阳区后,最终在朝阳区档案馆调出了协议(因为十年前的资料均转交档案馆保存了,这个谁事先也不知道),盖了调档章。然后再约卖方,再去过户,总算把这事情拎清楚了。人家拿着协议翻看了一下,也没说看的是什么,就通过了。

本是一件简单的交易,却要惊心动魄才能进行,石佛营这个名字,现在我一听见就难受。我有一个朋友刚在加拿大买的房子,他说把资料交给中介,约定好的时间就能入住,买卖双方压根儿用不着见面。这事让我觉出什么叫真正的幸福。走在这么个现代化的光鲜城市里,一想起光鲜的下面如此辛苦,就好比豪华的游艇,却弄了个烧劈柴的发动机——完全和这个时代不匹配。

最远的距离

离开是个常被提起的话题。

身边的朋友,有混得比我好的,也有混得比我差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我想移民。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欧洲,目的地五花八门。有时候一不留神,人已经在国外了,拍了照片在微博上秀,一副阳光灿烂的心情。不知道别的城市怎么样,我的城市已经风起云涌了。虽然还能在网上交流,但从此之后,海角天涯,想聚可真不容易。

印象比较深的是个姑娘。我们中学时候就认识,后来她一直在外企上班,英语自然是没得说了。我记得我不会开车的时候,她就会开车,带我钻着小胡同吃特色馆子。曾经有一次说起出国的事情,她很不以为然地对我说:“干吗要走?这是我的地盘儿,我干吗要走?”

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去美国待了几个月,回来在北京就待不住了,鼓捣来鼓捣去的,就去美国念书去了。五六年之后,竟然已经移民成功。

同类推荐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热门推荐
  • 撒旦夺爱

    撒旦夺爱

    当看到这个和前妻一模一样的女人,他的双眼充满了冲动。吸引如罂粟般无法控制,不管了,先拐回家后再说。豪门夜宴,竟然被在酒杯里下药。一晚醒来,裴贝语就被眼前的小娃娃抓着喊妈咪——天!自己才多大,那里冒出来的孩子啊?撒旦夺爱,本欲求欢。回家后,他后悔了——这个女人带来的刺激和麻烦,他想戒却戒不掉了。
  • 一级警戒:首席大人要偷心

    一级警戒:首席大人要偷心

    “号外号外,特大号外!全球首席板砖王老五易少吃错药,迎娶一名带着拖油瓶的丑女!”一周之后,丑女变身美艳贵妇,拖油瓶施展拳脚横扫易氏企业所有对手。某油瓶:“老头儿,俗话说干的好不如娶的好,娶了我妈咪你赚大发了!”某妈补刀道:“儿子儿,婚姻是一场投资,他是亚洲股神。”某男额头闪过黑线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重生凤女:惊世御灵妃

    重生凤女:惊世御灵妃

    大婚当晚被砍断双臂又深埋井底,卢净初的前世也真真是哔了狗,本以为重生可以风光再活一场,结果……财产被霸占,宠爱被夺走,二叔二婶虎视眈眈,渣男皇子居心叵测。父母病故,大哥软弱,无人可依,无人能依。都道是重生风光,怎么偏偏她重生之后境况反倒更加凄惨!?既然是重生,又怎么能忍气吞声!家产夺回,脚踩贱人,美男环绕,这才是她本该拥有的人生!只不过……腹黑邪魅俊逸王爷,冷傲魅惑神秘美男,多情痴心暖男皇子,这一世,夫君到底要选谁?
  •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

    人类联合舰队与暗黑深渊之间的战争以人类的胜利告终,人类舰队主力与巡逻者武装的星尘舰队对暗黑深渊残余势力穷追不舍。坚盾帝国首脑皮克斯趁虚发难,暗算盟友,篡夺了联合舰队的最高权力,觊觎银河之心,欲建银河帝国。旦素一率领残存的巡逻者武装,奋力抵抗皮克斯,急报银河之心。在猎户座旋臂上,主人公李约素意外发现功勋战舰“重装甲号”居然重生,而已成为传奇的古力特将军竟然还活着,但他已经成了暗黑深渊的傀儡,正准备孤注一掷远征银河之心。神秘的埃博之子运筹帷幄,指挥佳上率机器舰队东征西讨,紧盯银河之心。银河之心成了各方力量汇聚的终点,星海逐鹿,决战银心!一段超过一万光年的时空跳跃,迎来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局……
  • 婚不由己

    婚不由己

    一个交易,我爱上了最不该的人,一次次的逃脱,最终发现爱上那个人的瞬间,一切早已注定,一往情深深几许,纵然一切都是痛,也还是无法放弃。
  • 职场实用关系学

    职场实用关系学

    本书将关系学里的精髓与职场上现实相结合,让你赏心悦目的同时。获得启迪,掌握抓住机遇,步步高升的方法。教你如何在职场中明哲保身,如何去获取更高的职位,赚取更高的酬劳,并让自己成为职场中令人敬畏的“成功人士”,成为职场中的王者。
  • 士兵凶猛

    士兵凶猛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当下军营,讲述了一个普通混编连,通信连的故事。连长由“优秀士兵”提干,务实肯干,吃苦耐劳,对军营诸多做法、习惯、细节稔熟,对士兵和军队感情很深;指导员是地方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想在连主官位置上大刀阔斧干一番事业。上级从培养全面过硬连队出发,让他们搭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 寒式专宠

    寒式专宠

    她独居小镇,悠闲自在。他却无意间闯入她的生活,然后一切便由不得她控制了。冷先生用尽一切方法,只想留下他的青青子衿。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