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6000000004

第4章 北京城市地理(3)

朝阳公园南门边上,比较有名的去处,叫郡王府。郡王府原来不在这儿,在城里锦什坊街赵登禹路,顺治建的,主人是努尔哈赤的曾孙勒克珲。后来整体搬迁,挪到了朝阳公园边上。这地方的一部分成了饭馆了,公主的闺房、王爷的卧室都成了雅致的包间,古色古香,风景如画。当然最好的包间是王府后花园,在亭子上一坐,整个花园就算包了,配备古装美女弹奏丝竹管弦,面对小桥流水,特有情调。据说太湖石下面,还有个暗门,进去是卡拉OK。

有钱人和老外最喜欢这种别有洞天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大的外企公司,爱在这儿摆个宴席,叫上个山寨的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或者杂技团,连吃带看,不亦乐乎。

朝阳公园南门附近,也是酒吧聚集地。由于临近CBD,在这里喝酒的,观光客比较少,大多是周边公司的白领,而且还得是有点身手的,普通交谊舞绝对拿不出手,必须国标、爵士、拉丁什么的,一些酒吧喜欢搞专场,甚至为此开办培训课。在这里待着的姑娘大多见过世面,会好几国外语的并不鲜见,所以老外们也热爱在此猎艳——但这是有难度的,这里的姑娘可不是见着老外就刹不住车,她们得看看你舞跳得怎么样,拿破迪斯科混事儿的绝对不成,得跳得人家心服口服才行,剩下的,就是比拼舞场外的实力了,比如酒量,比如经济实力。所以,那些没什么内涵的洋瘪三在这里吃不开,傻姑娘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不够骗的。

有的酒吧,在夜里会搞一些狂欢,比如钢管舞娘会跳上酒吧柜台,非常性感地跳上一段。或者是脱衣舞娘,把长短汗衫一件件掷在吧台上。还有的姑娘,肩膀上或许会扛着一条巨蟒,在诡异的灯光下翩翩起舞,由此拉开夜晚的序幕。

朝阳公园南门以前不是没有高调过,仅仅十年前,这里还有巨大的滚石迪厅,一到夜晚,成千上万的人在此聚集、狂饮和蹦迪。只不过这种大规模癫狂的场所,因为容易产生暴力而逐渐衰落。滚石搬走了,原有的巨大的歌厅“遗址”逐渐荒芜、湮灭。那些在此活跃的青春身影如今也沉稳下来。夜晚的朝阳公园南门更加低调。刚来北京或刚涉足夜生活的雏们,往往会直奔三里屯而去。只有那些自认为往高贵路上奔跑的人群,才会来到这里,关起门来,不露痕迹地放浪和游戏。

后海

后海很多人都会去,时尚的、文艺的男女中外青少年,一到北京,就得去后海。当年这是大运河的终点,卸货的码头。元朝时候最热闹的商业街,就是后海东边的烟袋斜街,相当于现在的王府井。目前后海是一大片酒吧茶座外加重修了的银锭桥。何勇唱,银锭桥再也望不清西山,岂止西山,连西单都看不见了。

我想说的是,后海的白天和黑夜绝对不一样。很多外地来的朋友想去后海酒吧坐坐,要是朋友白天带你去,不过是小商品市场,不如去潘家园。要是晚上去呢,其实不如去三里屯。反正后海单拿出白天和晚上,绝对算不上北京一流的地方,只是,它的白天和晚上结合起来,就比较像样了。

去后海,开车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得打车,不用寻车位。无论白天晚上,在后海找车位都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不是说没有,而是停得太满,停进去和开出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其复杂程度,足以破坏逛街泡茶馆的轻松心情。经济的做法是,把车停在方圆十公里内任意停车场,然后打车或坐公交过来。

有朋自远方来,要求去后海。这孩子是广东人,在英国上学,一路上掏出大把钢镚,教大伙看不同版本的英镑硬币。我们正在那儿认真识别呢,出租司机也凑热闹,在问了英镑和人民币的比价后,要求用英镑付账:“你看就十几块钱,给我一个英镑呗,我回家让孩子玩,感受感受欧洲文化,这不为他以后着想嘛。”

于是英国回来的孩子给了他英镑,他是激动还是怎么的,接钱的时候不留神,硬币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要再给他一枚,坚决不要了,我们下车,他撅着屁股满车找硬币。不拒载的时候,北京的出租司机就显得这么局气。

后海的黄昏,是最美的时候,也是白天和晚上的结合体。如果这个时候坐在后海的酒吧里,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后海的人群在洗牌。那些观光客逐渐离去,白天划船或者违规钓鱼、游泳的家伙们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兴奋的、刷夜的小男女们。他们呼朋唤友,逐渐聚集起来,开始另外一种喧嚣。这个时候依旧有外国人出现,不过不是白天那种戴着刚买来的红军帽,斜背着军挎书包的老外——他们一定是刚到北京。这个时候出现的老外,要么是带着女友,要么是拿着琴啊管啊之类的家伙,不是来喝酒的,就是来上班的。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出现的老外,已经是习惯北京生活的那拨了。华灯初上,消遣者涌来,旅游者退潮。

直到后半夜,后海的人群依旧能达到摩肩接踵的程度。大家都抑制不住地把一扎扎啤酒灌进去……有时候,多带现金是没有用的,无论带多少钱,后海的酒吧都有可能掏空你,而且是——全桌掏空,除非提前退场。因为一桌喝下来,往往成了流水席。一拨人走了一拨人又来,坚持到底的几个,一定是**式的酒客。特别是,在后海喝得越多,就会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个文化人,至少也是文化圈的边缘人,有种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电视剧的冲动。这个时候,豪爽是必须的。

在后海的拐弯处,或者某座桥下,有人会放河灯。那些飘零的纸船,载着摇曳的烛火,静静地驶向暗夜的深处。有时会觉得,这才是后海的点睛之处。在浮躁喧哗的夜里,总有那么一个角落,会体现一点点孤寂,一点点漂泊和无奈。

京郊大地

北京香山的红叶节又开始了,一年一度,大肆宣传。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要去香山,去看看层林尽染的样子。这里有两个常识需要说说,一是红叶真红了,要到10月底11月初,去得早了,看的只是零落小红,绝对不是高潮。另一个,红叶并不是枫叶,北京的枫树并不多,枫叶只是红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红叶,是黄栌。

如果被忽悠到香山去,是会很疲惫的。几年前,外地的朋友来京,想看看香山红叶,我开车带着他们去,就遇到了大堵车。是真的堵啊,整整四个小时才到门口,还没有停车场,最后停了个高价黑车位。一路爬上去,人山人海,播土扬尘,游人似乎比叶子还多。看完红叶回到山下,腿都软了,开车踩离合器都抽筋儿。我一直觉得,香山是不适合大规模接待游人的,按它的能力,顶多接待一些春游的学生,一些晨练的老人。它的特点是空山幽谷,漫山遍野的人,就韵味全失了。中国有很多景点,都有这个毛病。想挣大钱,不称钱包,弄得满地狼藉。

其实,北京看红叶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十三陵水库。很多条道路都通往那里。站在水库边上,看一池秋水荡漾,近处远处,方圆几十里的山上,红的黄的,随风摇曳,那气势绝对盖过香山了。最好的是,许多山林是不能进入,只能远观的,这就避免了嘈杂与践踏。在黄栌林边坐坐,去附近的村落吃个农家乐,采摘点磨盘大柿子,非常纯粹的京郊感觉。出去玩最重要的是什么?悠闲。开车要抢道,停车要花大钱,买门票要排队,上山下山,摩肩接踵,那不叫玩,那叫拉练。

孟京辉有部电影叫《像鸡毛一样飞》。那电影说的就是京郊大地的事儿。京郊大地啥滋味儿呢?大气,阳光灿烂,道路笔直,路边都是穿天杨,一码老高。如果有山,则遍布灌木、果树和红叶。在北京的东北方向,昌平、怀柔、密云的交界处,还有个地方叫黄花城,那里的红叶虽然不成大规模,却也抹在山间,弄得五彩斑斓。黄花城是个关口,长城从水中穿过,因为遍地黄花,又名“金汤”。秋天去最好,那里泉水清冽,坐在山边小溪旁,弄壶小酒,炒个柴鸡蛋,从泉水边的池子里捞条虹鳟鱼一烤,非常享受。小摊贩们还把山上的新鲜核桃、柿子、黑枣拿到路边卖,尽可以满载而归。

很多刚来北京的北漂们喜欢住在京郊大地,当然是不太远的京郊,比如宋庄、霍营、兴寿之类的地方。那里大部分都是农民房,狭小灰暗、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不怎么样,带给人的当然是不好的印象。后来有些地方开始拆迁,他们又被赶出来。混得好的进城,一般的在另外的遥远的地方租住楼房或地下室,还有一些人混不下去,回家了。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京郊大地也是个门槛,把人分门别类,适合待下去,就能待下去。

另外一批人则是所谓的成功者,他们往往喜欢远一点的京郊大地。那里有别墅和高尔夫球场,有马场,有高档的酒店。当然也有新鲜空气和很好的植被,有大片的农田,可以和农民商量,租下其中几亩,按自己的要求种植,不施化肥农药和添加剂,这样一年四季就有健康食品了。那是另外的生活了,拥挤在香山道路上一心想看红叶的人,无法体会。

我村

我把我在郊区住了十多年的地方,叫作我村。那里本来就是个村。

我村在北京亚运村正北20公里。别人问我住哪儿的时候,我一般都这么说:“知道故宫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京中轴线一直向北延长,过神武门、鼓楼、安定门、亚运村,再一直向北20公里,就是我村,我村在龙脉上。”

龙脉是开发商提出来的概念,我买房子的时候看见报纸上这么说。报纸上还说,这一带的交通拥堵有望在年底(2000年)解决。我看了以后很振奋,就买房了。没想到现在都十多年过去了,拥堵依旧。

中轴线东侧为海鶄落,西侧为平西府,我买房的小区,属于海鶄落村。住过来,就把这个村叫成我村。在网上查,这个村子还挺有来历,元朝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叫风火屯。资料说,有位蒙古王爷在此打猎,看见了天上的鹰,那鹰的名字就叫海鶄。王爷带马队追呀追的,毁坏无数农田。老百姓扛不住了,就跪求那鹰落下来算了。鹰也懂事,降落被俘。老百姓感恩戴德,把村民改成了海鶄落。另一个版本,海鶄本来就是王爷的,王爷放它追兔子,它担心毁了田,不肯追。王爷幡然悔悟,发誓再不狩猎,那鹰就落地而死——总之,这是一只顾大局识大体的鹰,不仅为芸芸众生着想,还有环保意识。搁在现在,思想也不落伍。

平西府就要出名得多了。前几年媒体报道,有个号称吴三桂后裔的,非要平西府改名,否则就要告平西府侵权。这事后来证明是个大乌龙,平西府原名郑家庄,康熙年间修的行宫,雍正年间,废太子胤礽住在这儿,胤礽死后,他儿子弘皙又住在这里。后来,乾隆把弘皙给办了,王府也拆了。当时总说,这儿是昌平弘皙府,一简化,就成了平皙(西)府,和吴三桂一点关系都没有。记得刘心武还考证,此地是《红楼梦》里秦可卿的娘家,于是这地方就和《红楼梦》扯上关系,重建的“王府”成了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地,这儿就彻底火了。据说里面有一豪华大套间,住一晚上开价27万元。现在的地方都这样,稍微有点典故就会被放大,用来拉动经济。

我在我家窗子前,还真看见过鹰。那鹰在窗前一动不动,感觉是定在空中一样,为啥啊?它的确在找兔子。我村曾经就是这么野的地方。我还见过有老大爷在荒地里放羊,每天早晨,他还牵着一头羊在小区门口卖羊奶,现买现挤。真有不少人拎着锅啊盆的排队。这都是十来年前的原生态了。

村口有一条马路,从小区前门外通过。此路不宽,南侧是小区,北侧则是密密麻麻的小店,饭馆、发廊、洗车房、宠物店什么的,还有个自由市场。那时候小区门口的空地上就有大棚,有个胖子,卖菜也卖水果。下班回来晚的人,顺手就买俩西红柿回家下面条了,很是方便。

虽然这条路就上下两条车道吧,而且坑坑洼洼,但非常漂亮。两侧的护道树,都是高大的穿天杨,在空中枝杈都能搭在一起,那是名副其实的林荫道,路边还有座破庙。再往后则是田野。在这样的环境里住着,虽然不高级,但肯定不喧嚣,虽然离城里远点,但绝对有家园的感觉。夜晚在蛙鸣中入睡,早晨在布谷的叫声中醒来,蝉鸣虫叫,世外桃源,让人感觉,这儿还是北京吗?

当年不少名家都在小区里买房,比如小柯、刘欢、王思懿、莫言、刘震云等等。晚上去小酒馆里喝上一杯,就经常能看见个眼熟的演员,躲在角落里独饮。都是在这儿避世的吧?

有一天我正喝着呢,手机就响。一哥们儿在电话里说:“哎,你知道吗?美国出事了,赶紧回家看电视。”

那天是9·11。哥们儿告诉我说美国的世贸大楼被炸了,我还不相信,反复问他是不是开玩笑。他都急了,连说是真的是真的。我麻溜结账回家,看直播。这件事情一直记忆犹新,因为它太震撼了,也就成了一个时间标点,恍惚一梦,我在我村已经待了十年有余。

记得出了村向北走,就是北七家镇。当时镇上有个规模巨大的早点摊,我经常去吃早点。那个早点摊也很震撼,一面墙上写着:“扎根昌平,回报社会。”吃着豆浆油条,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现在这早点摊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一个购物中心。

这一带被大规模开发了,农田差不多瞧不见了,成了汽车市场,相当乱。小区前的小马路变成大马路,大树也没了,改种了小树苗,烈日暴晒,播土扬尘。小店饭馆市场之类,一律拆迁,要去最近的饭馆,去最近的市场,就得走上一站地。各种宽大和各种不方便,倒是颇符合北京城的特点。

同类推荐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热门推荐
  • 煜王爷的俏妃

    煜王爷的俏妃

    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超级美眉,糊里糊涂地传到古代;他,一位风靡古代的帅王爷,传说中他的小妾成群,王爷府比妓女院还要热闹。一次糊涂的圣旨,造就了一对冤家,蓝水儿大闹煜王府开始啦……
  • 末世之海姆冥入侵

    末世之海姆冥入侵

    不知为何出现的裂缝,原本动漫中的异域者竟出现在现实中,突然出现的战极驱动器,异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主世界的异变,主角将如何守护自己的珍视
  • 仙家路遥遥

    仙家路遥遥

    穿越成为修真大族的仙二代?灵根好,悟性佳,受尽万千宠爱?早早被修仙名门内定为精英弟子,前途不可限量?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哪有这么简单!
  • Bruce

    Bru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or Miss Finch

    Poor Miss Fi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arkness Visible
  • 娇妃难宠:太子乖乖吃药

    娇妃难宠:太子乖乖吃药

    太子府里来了一个新男宠那男宠虽生的细皮嫩肉比女人还要可口,可奈何脾气火爆,绝非常人可以驯服。太子爷勾起唇角:“那便我来管教吧。”四年来,太子爷的管教让其有了质的改变:从调皮捣蛋到知书达理,从小平胸到圆滚滚。他却红了眼眶:“姚药,三十而立,我今年三十岁,你愿意当我的妻子么?”谁料她话锋一转:“疯了,就乖乖吃药吧!”他想,于我而言,你不就是药么他挥挥手。罢了,对她,他始终不期待,不追逐,不奢望也不盼望,她飞的越远越好,最好他再也看不见。多年以后,她游历而归他笑的悠然:“毁了我最大的棋局,还不肯陪我终老么?”“苏犰安,这一回,我陪你下,一直陪你下到老。”
  • 旁依茶卡

    旁依茶卡

    这是央吉拉的声音,柔和而悲凉。那种感觉就像,就像风吹着古墓发出的呜呜声响,就像旁依茶卡轻轻涌动的波浪,就像深秋树林里画眉鸟的歌唱。从此后,央吉拉再未出现在我的梦魇。可我却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夜深人静时,听着窗外的老杨树沙沙地响,还有野猫们不分四季的嘶哑叫声,便如同回到了旁依茶卡。静静地听,又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 God The Invisible King

    God The Invisibl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