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300000023

第23章 中原混战(7)

作为一名统治者,韩昭侯的智慧是相当高的,有异乎寻常的判断能力。以下举几个例子。有一年,韩国粮食种子的价格突然飙升,可是又没有异常天灾出现。韩昭侯判断肯定是粮仓管理出问题,于是派人检查,结果发现粮仓内的种子被官员私下卖掉许多,导致种子价格大涨。又有一回,他吃饭的时候,发现肉羹中竟然有一片生的猪肝,左右侍卫诚惶诚恐,打算把大厨师抓起来。韩昭侯说:“不是大厨师干的,你们去查查他的助手。”最后一查,果然是大厨的助手所为,他交代说:“我想把大厨师赶走,接替他的位置。”韩昭侯洞悉人性的弱点,却小心翼翼地隐埋自己的弱点。他曾经这样说过:“英明的君主皱一次眉或笑一声都很吝惜,皱眉必有皱眉的原因,笑有笑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皱眉或笑,就会让人看出你的心情,从而判断你的喜恶,这就被臣子抓住了弱点,有了弱点,就有大权旁落的隐患,因此高明的君主必须要深如大海,喜怒不形于色,完全封闭自己的心灵,绝不让人看出蛛丝马迹。大家还记得吧,当申不害刚被任用时,他就是通过观察韩昭侯的喜怒表情来投其所好。可是申大师没有想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昭侯的悟性天下罕见,当然他也可以皱眉头或笑一笑,可是现在皱眉头并不表示他不高兴,笑也不意味着他开心,而是他要让臣下觉得他不高兴或高兴,制造假象与烟雾弹。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韩昭侯的城府是如何深。每当他有什么重大行动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一定要单独睡。睡觉时妻妾、侍从都不可以待在房内,因为他担心自己说梦话,从而泄露了内心里的秘密。他压根不信任谁,即便是最没有心机的妻妾,也可能被别人利用来打探君主的秘密。

申不害相韩十几年,在一定程度上为韩国富国强兵做出正面贡献。《史记》是这样评价的:“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但读者需谨记,史书中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有不实的溢美之词,要是真的“无侵韩者”,就没有我们要提到的马陵之战了。看来大史学家有时也会忽悠,这是读史时要注意的。

申不害的理论过于侧重权术,终究无法使韩国成为超级强国,故而“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常言说“兼听则明”,而申不害却认为“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又说:“治不逾官,虽知弗言。”以申不害的理论,倒是要禁绝天下之言了。对于申不害所说的理论,后来韩非子有过批判,他认为“知而弗言,是谓过矣。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听,故听莫聪焉。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矣?”我们可以把韩国与齐国做一个对比:齐威王广开言路,进谏有赏;韩昭侯封闭言路,“虽知弗言”。齐国以开明而跻身超级强国之列,申不害、韩昭侯以玩弄权术为主的变革最终无法使韩国有质的飞跃。韩昭侯是申不害学说的忠实实践者,申不害的用意既是独裁,韩昭侯又岂肯长久地屈居于魏惠王之下呢?随着韩国实力的增长,韩昭侯摆脱魏国控制的意愿越来越强烈,韩、魏矛盾的大爆发其实是意料中的事。

在三晋联盟中,魏国仍旧是老大。尽管在这些年的战争中,魏国四面受敌,也曾被秦国、齐国打得落花流水,但必须说,魏惠王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他西战秦国,北战赵国,东战齐国,南战楚国,虽然有得有失,最终还是成为三晋联盟的领袖,这一点并不容易。在魏惠王的铁腕之下,魏、韩、赵三国重新结盟,光看这个架势是有点吓唬人的。谁都知道,倘若三晋能齐心协力,那么天下没有不能打败的对手,因而泗上十二诸侯(宋、鲁、邹、滕等国)皆朝魏,魏国仿佛又回到雄霸天下的时代。

这是魏国霸权回光返照的时期。在此后几年里,魏国确实恢复了几分牛气。

对魏惠王来说,最难对付的还是秦国。秦国的虎狼本性已经显露无遗,自晋国分裂后,魏、赵、韩三国要单独对付秦国,已经越来越难了。秦人鲸吞蚕食,贪得无厌,性情凶狠,冷酷无情,一直被其他诸侯国视为异类。

公元前350年,魏国进攻秦国,围定阳。自从魏国迁都后,与秦人的战争中,几乎都是被动挨打,这一次总算主动进攻了。可是这次进攻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很快秦孝公便提出休战,主动与魏惠王修好,化敌为友。按道理说,魏国在与秦国历年战争中损失了不少土地,现在应该要收复失地才对,怎么战才一开打就要收尾了呢?这证明了魏惠王的战略重点是中原优先,先牢牢把握中原的优势,再伺机与秦国争夺西线。

既然西线不是魏惠王进取的重心,那么他想往哪儿扩张呢?东部的齐国?不行,桂陵之役的惨败已经证实齐国之强大,魏惠王暂时不想去碰这个硬骨头。魏国不在东、西两线出击,是因为秦与齐都是军事强国,相比之下,北面的燕国与南面的楚国貌似好欺负一点。

公元前350年,魏惠王派大将殷臣会同赵国大将公孙裒北伐燕国,取夏屋(河北保定西南)。四年后的公元前346年,魏国大将魏章会同韩国兵团出击楚国,夺取上蔡。这两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升了魏国在诸侯国中的威望,巩固了魏国的中原霸权。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河西。尽管在连年战争中损失不少军队,但魏国还拥有一个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拥有众多的喽啰国,除了赵、韩两大强国之外,还有泗上十二个小诸侯。凭借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魏惠王仍然有把握在西线与秦国再决雌雄。因而他以朝天子为名,纠集了众多小诸侯国,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上想袭击秦国,收复河西重镇少梁城。

在魏国的领头下,十几个诸侯国被动员起来,做好了进攻秦国的准备。尽管秦国的军事力量十分雄厚,但秦孝公仍然忧心忡忡,他唤来商鞅,商量对策。商鞅力主以外交途径制止战争的爆发,并挖一个陷阱让魏惠王跳进来。什么陷阱呢?他要献上一个“王”的称号给这位魏国统治者。其实到这个时候,魏惠王魏?还未称王,我们应该称他“魏侯”才更准确,商鞅为什么要用“王”号来忽悠魏?呢?

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王是高高在上的。天下只能有一个王,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观念。可是西周末年骊山之变后,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个“王”的分量轻了,含金量也少了。中原大国利用地缘优势,乘机扛出“尊王攘夷”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位于蛮夷区的诸侯不愿意受制于他人,遂僭称王号,楚国、吴国、越国先后称王。

中原诸侯毕竟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晋、齐等大国都只称霸而不称王。这就是“王者至尊,霸者至强”的年代,但霸主无论如何强,在名义上都是周王的臣子,无法达到“至尊无上”的地位。可是商鞅就是要游说魏?给他献上一顶王冠,用一顶王冠来避免一场战争。

商鞅代表秦国出使魏国,游说魏?道:“国君您的功劳可谓大矣,现在天下人哪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不过现在魏国只领导宋、鲁、邹、卫这样的小诸侯,实在与您的身份不般配啊。您应该先称王,有了这个名号后,伐齐收楚,赵、韩两国必然对您死心塌地,到时必定王业可成啊。”同时商鞅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秦国必将接受魏国的领导。

在商鞅的甜言蜜语下,魏?不禁飘飘然了。

魏?这个人好大喜功,在当时人的观念里,中国就是中原,像秦国是处于边缘的诸侯国,因为文化落后,一直被中原人瞧不起,打败秦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秦国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魏惠王也想伐秦,但是除了伐秦之外,魏国还有其他选择,就如这些年频频出击,从燕国、楚国都捞到不少土地,可以弥补西线被秦国所占之地。

魏国的战略与秦国的战略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由两国不同的地理格局所决定的。秦国要向中原扩张,一定要越过黄河,一定要通过魏国,这就决定了秦国要把魏国当作第一敌人。而魏国攻打秦国,却不能捞到什么好处,这就是头疼的问题。商鞅十分聪明,他曾经在魏国当官,对魏国战略自然了解。你想想,花同样的精力、兵力去打战,打秦国是一无所得,打齐国、楚国那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国家物产丰富,财源滚滚,你说哪种选择更好呢?

于是魏罃就这样被商鞅忽悠了,他当真举起一块牌子,自命为“夏王”。哗,不得了,夏者,华夏也;夏王者,华夏之王也。自立为王之后,魏罃召宋、卫、邹、鲁等诸侯国会于逢泽,秦国也派出公子少官参加这次国际盛会,继续把魏惠王捧上天。魏惠王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瘾,太开心了,太激动了,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众神之神,站在云端,俯视苍生。

在战国七雄中,继楚国之后,魏国是第二个称王的诸侯国。魏惠王能号令天下吗?他的这个“王”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呢?

五孙膑的复仇

我们必须说,魏罃称王是一个十分错误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为了称王,放弃了对秦国发动进攻的有利良机。

这是魏惠王最大的战略失误,他低估了秦国人的雄心壮志,还停留在春秋时代的战略思维上。因为在春秋三百年里,秦人势力最强时,也就是到黄河东岸。魏惠王以老眼光来看待秦国,以为这个虎狼之国已经扩张到其极限了,这绝对是掉以轻心。

商鞅通过诱使魏罃称王,十分巧妙地化解魏秦战争,同时引发了魏国与其他诸侯国的矛盾,可谓是一箭双雕。魏罃称“夏王”,总共只有一个大国前来祝贺,这个大国就是秦国,除此之外,齐、楚、韩、赵、燕这些大国都对魏罃称王嗤之以鼻。

魏惠王主持的“逢泽之会”,是战国时代一次诸侯盛会,表面上风光无限,有十几个国家前来参加,实则令魏国很失面子,因为大国都不来。其他大国不来也就算了,可是赵国与韩国呢?这两个国家都是魏国的小弟啊,大哥的盛会他们都不来,叫大哥情何以堪啊。

很显然,所谓的“三晋联盟”完全弱不禁风。

这些年韩国利用相对和平的环境,在韩昭侯与申不害的努力下,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摆脱魏国控制的意愿相当强烈。对此魏惠王也是有察觉的,于是魏国在外交上不断向韩国施加压力,而韩昭侯就打厚黑太极,一一拆解魏惠王的计划。

魏惠王想通过郑国复国的手段来削弱韩国的力量,他便派人对韩昭侯说:“郑国是被韩国灭掉的,希望您能分封郑君的后人,这就是所谓存亡继绝的大义。倘若您能让郑国复国,那么一定能得到诸侯的一致称赞。”可是韩国人一口回绝了魏惠王的要求:“大国命敝国封郑国之后,敝国没办法做到。”韩昭侯可不想博得什么虚名,实利才是最重要的。

又有一次,魏惠王对韩昭侯说:“韩国与魏国原本是一个国家,后来才分裂的,我希望韩国能与魏国合并。”韩昭侯听罢十分害怕,要怎么办呢?他找来臣下商量要怎么答复魏惠王。此时有一位公子站出来说:“这个容易搞定。您可以这样回答说,韩国与魏国既然原本是一家,那么我们也希望魏国能合并到韩国来。”韩昭侯一听,此言大妙,便以此答复魏惠王。魏惠王碰了一鼻子灰,对韩昭侯的阳奉阴违非常不满,打算要教训一下韩国。

由于韩昭侯的特立独行,韩魏矛盾已是不可调和。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魏韩战争爆发。

关于韩、魏的军事实力,可以用苏秦游说诸侯时的说辞来管窥一豹。这篇说辞的时间要略迟于魏韩战争,但可以对两国军事有个大致印象。

韩国“带甲数十万”,其武器之精良冠绝诸侯,“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强弓的射程“皆射六百步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剑戟“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韩国士兵“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统而言之,韩国最厉害的就是武器的精锐。

魏国呢?“天下之强国也”,何以见得呢?有“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总兵力大约有七十万。比起围困邯郸时的三十六万军队,几乎又翻了一番。

深得申不害权术精髓的韩昭侯早有叛心,可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尽管韩国拥有强大的武器与战斗力,可还不是人多势众的魏国兵团的对手。魏军总司令仍然是庞涓,虽然他在桂陵之役中曾被孙膑俘虏,可是仍受魏惠王的重用,庞涓也感恩图报,在侵韩战争中表现卖力。

在魏军的步步进逼之下,韩昭侯被迫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又一次召集众臣来商议救援事宜,他问众大臣:“我们要早点出兵好呢,还是晚点出兵?”邹忌的态度与十年前还是一样,断然说:“不如不出兵。”看来这个家伙就是属于闭关锁国的人物,曾担任“围魏救赵”主将的田忌则说:“不行。要是不救韩国,韩国必然要被魏国吞并,不如早点出兵。”齐威王没有吭声,转而看看他最信任的谋臣孙膑。

同类推荐
  •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从小农民到乱世英雄,都是喝酒惹的祸。没有退路。穿越大宋,江山纷乱,封疆扩土。成就一代天娇。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穿越之矮矬重生

    穿越之矮矬重生

    穿越到花木兰的时代,老太监要我净身?怎么可能!这是一本正经胡扯虚构的轻松诙谐历史穿越小说,主人公在现实中是一个人人嘲讽的矮矬,后来怎么脱胎换骨的自己看吧!穿越竟然是因为——一棵树!,带着仅有的一个技能穿梭到与现实平行的历史世界当中。穿越被误认作太监,北魏护送木兰从军,修正错乱的三国。西域易容,断骨重建,建功立业,驰骋沙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且看矮矬如何犀利重生。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热门推荐
  • 孝感天

    孝感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君独宠:浴火倾城妃

    邪君独宠:浴火倾城妃

    她本是不遗山岐黄仙府的小承主,却在一夜之间突遭变故,家破人亡,承受挖心之痛,地狱黄泉等待百年,终于浴火重生,报得灭亲之仇,挖心之恨!看我修仙道,救世人,虐变态,戏美男,妖孽自有人来收,这个腹黑美男究竟是谁?倘若世间一切都有天注定,她便是要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她的心中自有天地,倘若有这么一个爱你的人,时间会见证他的真实,真的有完美的男子,真的有这样可爱的女子,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最美的邂逅。
  • 重生辣妻是神医

    重生辣妻是神医

    大唐医女郑贵妃,重生到一千多年后的时代。医术已经妙手回春,奈何没有这个时代的文凭。行,那就参加高考!反正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本来只想当学霸、发家致富、打坏人。没想却遇到了冷面顾少。郑:“我怎么遇到你这种人呢?”顾少:“大概是你前世拯救了人类吧。”郑:“……”顾少:“噢,你这辈子是医生,也拯救着人类。那么,我们下辈子还得遇见。”郑:“……”欢迎加入QQ读者交流群互撩:455430529
  • 黄泉眼之印2:驭鲸人之殇

    黄泉眼之印2:驭鲸人之殇

    因为黄泉眼我邂逅了神秘的驭鲸人,这是一群身负悲剧命运的远古种族,他们除了具有驾驭大型水生物的能力,还守着人类无止境的迫害,难道这就是他们最终的命运?难道人类有权利迫害另一群属于他们自己的同胞手足?为什么呢?
  •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作者以自己二十年私企高管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奋斗在私企一线的职业人士所经历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内幕以及其中的玄机。作者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管理问题,并且将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共享,为大家遇到的职场中的管理问题提供解决之道,以此帮助管理者规避职业风险,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本书共分为6章40节,根据事件的共性进行分类。书中所叙案例,大多发生在民营企业,是作者从业20年中,以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和执行总裁等中高层管理者身份亲身经历和处置的一些实例。
  • 克拉玛依的味道

    克拉玛依的味道

    从东疆第一个绿洲哈密开始,经过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路途不算长,可也不算短,长短恰好到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一路摇摇摆摆,始终被加油站怂恿。那些统一的红色逗点将一个长句串连起来,紧扣石油这个中心词,句意再清晰不过。是的,今天,石油无处不在。当它们潜伏在地下时,如休眠的蛇,一旦突破地壳奔窜出来,便紧紧缠住人类脖颈,以不容争辩不容犹豫的力量,劲而强地飚起一股旋风,其威力如洗衣机里转动的波纹,整个世界被它浸染。我的旅行逆流而上,航向石油发源地克拉玛依。
  • 系统的黑科技网吧

    系统的黑科技网吧

    开在异界的网吧,上网看剧玩游戏某武帝内流满面地在网吧门前大喊:“得入暴雪门,无悔游戏生啊!”某仙子玩完《仙剑奇侠传》在网吧门前哭得稀里哗啦!什么你跟我说异界人没有情怀?方老板默默地掏出了他从《诛仙》中学到的神剑御雷真诀……不够?我这还有部《西游记》你看不看?方老板:请多一份关爱,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异界人也能像我们一样点上一包辣条,泡上一桶泡面,坐在电脑前,安心看剧打游戏,这个世界因你而美好日常欢乐向开店文新书《联盟科技》已经上传
  • 我在宋朝的日子

    我在宋朝的日子

    如果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宋朝,因为这里面的故事特别多,牛人特别多。那时的生活水平与现在最为接近。既有士大夫阶层的高雅精致,也有普通市井的光怪陆离。而且是古代女性地位最高,赋予权益最多的一个时代。
  • 吞噬剑神

    吞噬剑神

    神武大陆,浩瀚无疆,血脉为尊,九级三阶!李枫穿越神武大陆,融合吞天兽精血,修炼吞噬神功,纵横天下,无人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