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不过他们才16、7岁,可塑性还很强。咱们16岁时候在哪?”
“在农村插队呀。”
“那不结了。知青中有高干子弟也有社会名流子女。当年邓小平、陈云的孩子都在我们延安插队。他们不都是在保姆怀里长大的吗?到了农村不是什么都会干了吗?”
“对呀,应该把这些90后都打发到农村去锻炼几年。”
“那不是二次上山下乡吗?我看也不必。等他们走向社会就会改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流,今天的周杰伦就是咱们那会儿的红卫兵小将骆小海彭小蒙啊。今天的90后不会切西瓜,可他们会开汽车,咱们16岁时摸过汽车吗?”
“您说的都在理,可我还是担心。我观察他们一年多了,越看越不放心。您别看我能说,但我的笔头子不行。我要是能写,就写一本‘中美下一代的对比与竞争’。”
“这本书要是写出来肯定畅销。中美的90后都在您的眼皮底下,您要是写一定能写好。您可以口述然后找人整理呀。”
“我琢磨着您要是在我这再多住半年就好了,我跟您一唠叨,您大笔一挥,书就写出来了。”
“那可不行,我过了十一就得走。国内还有好多事呢。唉,詹先生,你可以让郭女士帮忙呀,我看她中文英文都不错。”
“回头可以试试。”
“你对中国的未来也不必太悲观,中国下一代和美国下一代谁赢谁输还是个未知数,您还是抓紧写你的书吧。我还等着看呢。”
晚上我躺在床上,三个90后的身影老是在我眼前晃荡。我想起了梁启超那段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如果梁启超能活到今天,当然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地球上至今还没有发现140岁以上的人,他一定会把这句名言改为:少年胜于美国,则国胜于美国。老迈的欧洲如今已不是中国的参照系了,只有美国才是中国的参照系。只有美国少年才是中国少年的竞争对手。
10
8月中旬,我到加拿大去看合作出书的朋友。两人一起改了好些天书稿,再回到洛杉矶已是9月下旬了。
回来正赶上中秋节。这是我在美国度过的第四个中秋节,时间跨度二十多年。我和女儿商议:
“小霏,中秋节咱们怎么过呀?”
“你说呢?报社不放假,我还得上班,回来也大半夜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月亮。”
“那我就和詹先生他们一起过吧,月饼我们会给你留着。”
“好吧。”
中秋那天晚上,天公作美,皓月当空,飞云乱渡,一幅云追月的美景。詹先生把宴摆在了小院的葡萄藤下,清一色的中餐,两道粤菜两道闽菜一道北京菜。粤菜和闽菜当然还是郭女士烧的,但那道爆肚可是詹先生亲自下厨做的。他告我,他这道爆肚可是得了北京爆肚冯的真传。
那天晚上,三个90后的表现超乎寻常。谁也没安排,他们竟然主动下厨房帮厨了。炒菜他们当然帮不上手,洗菜配菜还是能帮上忙的。老少爷们儿全都上阵了,我也不能一边看着呀?于是我来了个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做了个锅塌豆腐。
晚宴摆齐了,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六道热菜,四个冷盘,中间是一大盘月饼。红酒啤酒若干。开筵时,詹先生又叫上了三个房客,都是留学生,两个台湾人一个香港人。九个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欢快温馨。詹先生问:“关先生,小霏什么时候下班呀?”
“她得10点多了,不用等她,咱们先吃。”
“那好吧。”
说着詹先生率先举起了酒杯。
“今儿是中秋节,中国人讲究中秋团聚,在座各位远离故乡,和家人团聚不行了,咱们就朋友相聚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来,大家干杯,中秋快乐。”
众人应声举杯,随后筷子飞舞,杯盘有声。三个90后一点不客气,个个如狼似虎。
喝了两杯葡萄酒后,詹先生起身回屋,拎出一瓶二锅头来。他给自己满上一杯,又给我满上一杯:
“喝葡萄酒没劲,来,咱老哥俩喝点家乡酒,这瓶二锅头有年头了。”
我已经许久不沾白酒了,这日子口只好破戒,端起酒杯和詹先生走了一个。
“詹伯伯,我能尝一口吗?我还没喝过白酒呢。”
李俊馋了。
“你一个小孩喝什么白酒?喝红酒都不应该。美国法律规定21岁才能喝酒,我知道你们经常偷着喝啤酒,那都是违法的。”
“詹伯伯,今天不是中秋节吗?我就喝一口。”
“一口也不行。回头你在我这变成小酒鬼,我和你爸爸怎么交代?中秋节让你们喝点红的已经是破例了,别不知足。”
李俊知道再纠缠也没用,就一杯接一杯的喝起啤酒来,看样子这小子酒量早就练出来了。
宴会才过一半,小霏居然匆匆赶回来了。
“小霏,你不说10点才下班吗?”
“提前放了,总编也是中国人呀,他还惦记着回家吃月饼呢。还有我的酒吗?”
“酒有的是,你要不要来杯白的?”
詹先生已经知道小霏酒量可以。
“白的我还是免了吧,我喝点红的吧。”说完抓起一瓶法国红酒就给自己倒了一大杯。
酒过三巡,詹先生说:
“关先生是小霏他爸,也是我的贵客。他可是个大记者大作家,让他给咱们说几句。”
大家居然鼓起掌来,我只好端着酒杯站起来:
“各位同胞,欣逢佳节,同桌举杯赏月,这是一种缘分。白居易诗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今我们同在美国,但已谈不上沦落了,中国人天涯沦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位在这里求学求职,挣钱发财,住洋房开豪车,都活的很滋润。沦落之感不会有,但思乡之情不会无。毕竟我们乡关万里,远隔重洋,明月可见,父老亲人不可见。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座的90后望月思爹娘,说不定还会掉眼泪。苏子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家抬头看,今天的月亮别样圆,还有彩云追月。各位在美国的时间都比我长,最长的恐怕是詹先生,已经小二十年了。今天我把酒不问明月也不问青天,我想问问各位同胞,美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月亮圆吗?”
我的话音刚落,众人各抒己见。
“同是一天月,天下一样圆。大陆台湾,隔着台湾海峡,看到的还是一个月亮。几十年不能往来,如今不也可以坐在一起赏月了吗?中国美国,隔着太平洋,看到的也还是一个月亮。现在美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连商务部长能源部长都是美籍华人,没准哪一天,美国还会出来一个华人总统,到那会儿谁还会再问美国月亮比中国圆?”
台湾学子如是说。他是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博士。
“邱博士说得对,一轮明月普照地球村,村里月光处处明。月球对于地球人来说,已经不再神秘。美国69年就登月了,阿姆斯特朗不仅代表美国,也代表全人类。中国不也正在积极准备登月吗?中国的嫦娥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我看国别的概念人种的概念逐渐淡化是大趋势。”
香港学子如是说,他是USC的医学硕士。我早听女儿说,USC的医学院在美名列前茅。
“两位博士硕士的高论我不能完全赞同。我不是文化人,但我睁眼看现实。地球村还只是个梦想和趋势,要实现早着哪。今天,地球人看月亮都圆,可咱们在这喝酒吃月饼,非洲那的饥民连饭都没得吃,他们还有闲情看月亮吗?按说都是地球村里人了,应该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可现实呢,恐怖主义者还是要撞美国的世贸大厦,美国人还是要到处打,打完伊拉克打阿富汗。就说中美吧,美国还是美国,中国还是中国。两国的摩擦竞争哪有个停。两位美籍华人部长跟着奥巴马访问中国,你别看他俩跟咱们皮肤一样黄头发一样黑,血管的血也来自一个祖宗,但他们可跟咱们不是一个心思。他俩的屁股得坐在美国的板凳上,长得是中国人的样,骨子里是地道的美国人,要不,人家美国能让他们当部长?门儿都没有。”
詹先生酒不离手振振有词。
“我说美国的月亮还没有中国圆呢?你看洛杉矶的机场那个破烂,比起北京机场差远了。都说美国遍地黄金,可我们觉得在中国挣钱比在美国挣钱还容易。你看张朝阳李彦宏,在美国哪挣着钱了,回国就成了大款。”
李俊不甘寂寞。
“你既然认为中国比美国好,那你还跑美国来干嘛?”
姜静反驳道。
“不是我要来,是我爸逼着我来的。”
“我看你们90后最幸运,这么多人跑到美国来上中学。我们80后中可没几个这样的幸运儿。你们90后就是有点太自我,中国美国哪都看不惯。我们的父辈是随遇而安,你们可倒好,是随遇而怒而怨,我看将来地球都容不下你们。不过看着你们咄咄逼人的架势,我们80后都感觉老了。真是时不我待呀。”
小霏见到90后总不忘要开导人家。
“你才24岁,就感觉老了,那我和你爸这些60岁的人还敢活吗?我们是不是都大半截入土了呀?”
“詹伯伯,我是跟90后比。你们这一代60岁正当年啊。现在的世界各国领袖不都是你们这代人吗?中国70岁那代人还没下去呢,轮上你们这代人接班还得两年,怎么能说老呢?我看你和我爸都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你的诊所不是还打算再开十年吗?我爸还打算十年磨一剑,拿诺贝尔文学奖呢,你们谁也没老啊。”
中秋宴会持续到半夜。杯盘狼藉,酒光月饼光。待到月上中天时,真正在院里赏月的只有我一人。
对月思乡又思人。妻子要是能跟我一起来那该多好。想起过去了的几十个中秋夜,想起纽约的最后一个中秋夜,想起了那夜的孤独冷清和凄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没有月也是三人。两个女人就是我一生永远相照的明月。爱妻用不了几天就能相见,凯蒂呢,难道此生真的无缘相见了吗?
中秋过后,没有几天就是十一了。国庆那天,洛杉矶的华人在公园里举行了盛大庆典。他们还特意租用了一家小飞机在公园上空盘旋,飞机拖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自由飘荡。
上午十点,身穿美国预备役军服的护旗手护送中美两国国旗进入会场。现场数千名民众全体肃立,在《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和歌声中,两名侨界代表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当五星红旗升至杆顶,现场礼花绽放,彩球腾空而起,和平鸽展翅高飞,全场一片欢腾。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在庆典仪式上致辞说: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像高山流水的琴弦,拨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扉,让我们思绪万千;六十多年来,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
他的话是所有与会者的共同心声吗?我在拥挤的人群中,看见小霏的一大帮USC的同学,看见他们报馆里的一大堆同仁,看见了詹先生和郭女士,看见了詹家小院里的所有房客,看见了他们的笑脸、喜悦、自豪和兴奋。
曾几何时,华人在这块土地上还不能抬头更甭提扬眉了;曾几何时,来自海峡两岸的华人还势不两立;曾几何时,来自香岛的华人熟悉的还是米字旗;曾几何时,这面国旗下的国家还无足轻重;曾几何时,这面国旗下的人民还水深火热;曾几何时,两岸三地的人世界各国的人,面对这面国旗还是情感各异眼光各异……
今天,这天空中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它真的已经成为到场数千华人心中的旗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