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200000004

第4章 高平之战(2)

皇二代刘承祐哪里是郭威的对手?他很快被打败,自己也被乱军杀掉了,京城开封出现权力真空。这往往是拥有兵权者最喜欢的美妙时刻,他们可以借这个机会捞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好处。此时的郭威重兵在手,同时的几个老资格开国功臣都被刘承祐干掉了,皇帝的位子舍我其谁?郭威本来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侍卫,从唐庄宗到汉隐帝刘承祐,这期间发生了多少改朝换代的事儿,郭威对这些事可一点都不陌生,更何况作为刘知远的老部下,他还亲自参与策划包装刘知远开国称帝,对皇帝是怎么回事,他比别人更清楚。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这下子该我老郭当皇帝了吧?不过且慢。当兴冲冲的郭威和后汉宰相冯道见面时,本想客套一番,像往常一样拜一下德高望重的冯道。郭威本来只想做做样子的,自己把皇帝都干掉了,现在是京城的实际控制者,这事放在五代背景下,那自己必须当皇帝啊。郭威一厢情愿地猜想冯道一定能拎得清,不会接受自己行的大礼,反而会朝自己跪拜,带领群臣山呼万岁,拥戴自己做皇帝。但是没想到冯道虽然被称为五代政坛的不倒翁,前前后后伺候了不同朝代的九个皇帝,合起来当了二十多年宰相,本人却并不是软骨头,虽然郭威如日中天,但是人家老爷子愣是没把他看到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郭威的跪拜行礼。郭威非常好面子,在他看来冯道经过这么多改朝换代应该是个圆滑之辈,让他来当个托儿,呼应一下,自己顺势当了皇帝,多简单的一件事啊!没想到冯道从容淡定,硬是靠装糊涂给应付了过去。郭威自己如果再强行做皇帝也显得太没有腔势了。史书上说,郭威由此发现自己还没有获得后汉大官僚的支持,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我倒是觉得他恐怕也是骑虎难下,于是就顺水推舟吧,让大家推举个姓刘的当皇帝。推举谁呢?当时选的就是这个刘知远的干儿子、刘崇的亲儿子刘赟。

不过郭威始终咽不下这口气,恰好过了不久又有辽国人进攻后汉的消息,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郭威借这个由头把队伍拉出京城,放弃了最初找元老重臣当托儿那种体面的登基方式,自编自导一出黄袍加身戏,同时也给自己的贴身侍卫赵匡胤上了一堂绝佳的“实训课”——十年后这位赵哥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郭威的创意,上演了一出“陈桥兵变”,真是一报还一报啊。郭威假装被兵士拥戴,不得不被迫当上皇帝。这下可苦了那位正走在做新皇帝路上的刘赟。本来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空手套白狼,没费吹灰之力就当上了皇帝,可是没想到他郭威不厌其烦,这么快就又搞了第二次政变。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刘赟做文章,郭威派人在半路上把刘赟给杀掉了,可怜的刘赟,羊肉没吃着,惹一身骚不说,还把小命给丢了,真是太杯具了。

刘赟的亲爸爸刘崇,本来听说儿子要做皇帝,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好端端一个儿子竟然被郭威杀死了,刘崇气得悲痛欲绝,发誓与后周政权不共戴天,在郭威成立后周仅十天,就在山西太原成立了北汉,并且也学习儿皇帝石敬瑭的把戏,主动与辽国约成“父子之国”,甘心当了辽国的“侄皇帝”——一个苦大仇深的父亲,真的是什么事情也能干出来。只是他没有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而且地盘也小,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不像“儿皇帝”石敬瑭那样臭名昭著。刘崇企图凭借大。

辽国的力量消灭后周,既报家仇,也报国恨,同时自己也当当真正的皇帝。可惜这个北汉毕竟实力有限,控制的地盘连十二个州都不到。虽说山西出良将,后唐、后晋、后汉都是靠在山西的家底发展起来的,但是这几年山西的精锐部队都变成中央军了,地方军队的实力比较差。虽然有辽国军队帮忙,但几次进攻后周,都大败而归,这让刘崇超级郁闷。这次郭威去世,毛头小伙子柴荣当上一群骄兵悍将的皇帝,刘崇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又联合辽国进攻后周。辽国派大将杨衮率了六七万的军队,号称十万,协助刘崇进攻后周;刘崇自己也捯饬了三万骑兵,亲自挂帅向后周扑来。这下子,后周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三一战成名

周世宗为什么紧张呢?当时情形是这样的,不打肯定不行,即位之初,北汉和辽国来势汹汹,后周不有所回应,这天下如何坐得稳?要打吧,更麻烦。就算是郭威,因为当皇帝的时间很短,也不敢保证自己手下的禁军百分之百地听招呼,刚刚即位的周世宗,如何能对禁军部队进行有效的指挥?特别是五代禁军几乎毫无操守,简直拿拥立皇帝当儿戏,他们只是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后唐李从珂被禁军拥立当了皇帝,按照当时的承诺,给每个士兵高额赏金,但是国库早就空空如也了,没办法只能在京城挨家挨户地搜刮,不仅普通老百姓和官员都要出钱,连皇宫里唐明宗的遗孀们也要捐出衣服首饰,用来赏赐那帮子禁军。即使这么个搜刮法,李从珂还是没凑够犒赏的钱。那时候都是硬通货,还不兴印钞票,像2010年的美国那样,呼哧呼哧印一大堆票子,说什么要“量化宽松”一下,结果自己有钱花了,却搞得金融系统全球戒备。那个时候拿不出就是拿不出了,就算砸锅卖铁也一点办法都没有。结果那些支持李从珂上台的禁军颇有些失望,居然编了民谣传唱:“去却生菩萨,扶起一条铁。”意思是帮你干掉了一个出手阔绰的皇帝,没想到辅佐起来的新皇帝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你说这些禁军多过分。郭威造反成功,那些禁军也不断索求,一得不到满足就发牢骚。郭威临终之前,后周禁军中还有各种牢骚,说这大周皇帝太抠门了,赏赐还不如后唐时期唐明宗多,那个唐明宗李嗣源也是禁军拥立的皇帝。结果郭威把禁军军官们叫到家里狠狠训了一通,虽然病重的郭威凭着自己的余威,能一时镇住那些骄兵悍将们,但新皇帝周世宗恐怕就没有这个实力了。带着一批不怎么听招呼的兵上阵打仗,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周世宗就出兵问题和大臣讨论时,那个政坛不倒翁冯道又说话了。他说:“今皆宿卫将,久处贵位,气方骄,陛下即位席未暖,未易使也。”(《闻见近录》)现在这些军队领导人都是老资格了,他们目空一切、心高气傲的时间也不短了。你柴荣刚上台,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和,想指使动这些军事大佬们,恐怕比较难。冯道说得确实在理,但是周世宗又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亲自上阵。当时大部分人都不支持周世宗,但是如果周世宗不亲自出马,而是让别人带兵出征,难保别人再学习后唐石敬瑭、后晋杜重威,取得敌人的支持后,反戈一击,改朝换代。再说那个政坛不倒翁冯道,这次也不知吃了什么药,就跟那周世宗摽上了,强烈反对周世宗亲征。周世宗说人家唐太宗刚当皇帝的时候,也是自己御驾亲征平定天下的,谁知冯道不冷不热地说:“陛下未可比唐太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柴荣有什么本事,不就凭着是老皇帝的干儿子才当了皇帝吗,你哪能和人家唐太宗相比呢?周世宗又说,北汉那些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我们的大军一冲上去,那还不是像泰山压卵一样吗?哪知这冯道又冷嘲热讽了一句:“陛下作得山定否?”你不过是个新手上路,你能做到稳如泰山吗?这一来一去几句对话,可把周世宗气炸了,怒斥冯道说:“冯道,何相少也!”冯道,你这个家伙也太瞧不起人了!(《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御驾亲征面临种种困难,而如果不出手,国家安全堪忧不说,连朝中大臣都敢小瞧自己,这口气真是难咽啊!两难之中,好歹宰相中有个叫王溥的,全力支持周世宗亲征,这让周世宗多少有了一点安慰。权衡再三,周世宗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冒险亲征。战事一开始,后周损兵折将,仗打得很不顺利。后来两军主力在山西高平一带遭遇,展开决战。当时刘崇这一方摆开三个大阵,北汉大将张元徽在东,辽国援军在西,刘崇自己居中。北汉军队人数上占优,又连打了几次胜仗,风头正劲,给后周军队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后周这边虽然也相应地摆了三个大阵,但一方面风向不对,属于逆风作战,形势相当不利;另外,后援部队迟迟没有到位,很多人心中没有底。再说那个刘崇看到后周这边无论从军队数量还是气势上都不如自己,自己军队一出马,肯定是旗开得胜,结果就有点后悔花大价钱请来辽兵帮忙,于是对辽兵将领的态度也傲慢起来,辽兵的主帅杨衮劝说他要小心应敌,他居然直接说要让人家袖手旁观,看自己如何独力打败后周。他明摆着是不想把胜利的桃子分给辽兵了。这让辽军主帅很受伤,虽说当下没有扭头就走,但是他们却真个决定站在一边观望,已经不打算再替北汉卖命了。结果战斗还没打响,狂妄自大的刘崇就先自断臂膀。

刘崇的骄傲自大也确实有点资本,双方一交战,果然北汉军队来势汹汹,特别是他们东边张元徽的大阵更具杀伤力,后周这边应对的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北汉大将张元徽确实是勇猛异常,他率领一千骑兵一冲,后周这边的防线就有所松动,两个主将率先领兵败退,樊大将军自己做了“樊跑跑”,结果一千多来不及跑的后周士兵纷纷在阵前缴械投降,朝着刘崇的车驾大喊“万岁”,那场面,对周世宗来说,不仅危险,也相当尴尬。右翼大阵一垮,整个后周军队的形势就非常危急了。这时候处在中军位置的周世宗只好带领自己的几十个侍卫亲军奋勇拼杀,等到皇帝的保镖都要上阵了,这仗打得怎么样就不用说了,确实够汗颜的。

这时候周世宗的贴身侍卫赵匡胤要上场了。这里稍作个说明,赵匡胤虽然目前职位很重要,但是级别确实并不高,大概周世宗刚当皇帝不久,还没来得及给老哥们升官晋爵,就有北汉前来捣乱。此时周世宗身边是殿前司的部队,总指挥是张永德。赵匡胤对张永德说,现在敌兵来势凶猛,两军相逢勇者胜,你带人迅速从左翼突破,我带领部队从被扯开的右翼反击,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要知道赵匡胤现在手中是没有什么兵权的,他要出头带兵冲击,必须得到张永德的支持才行。那张永德也没得选择,形势太危急了,也顾不得什么上下级关系了,立即分给赵匡胤两千士兵,自己也率两千人,和赵匡胤一左一右,相互配合,向北汉军队展开猛烈反击。赵匡胤又对自己带领的士兵作了紧急思想动员,使士兵们斗志大起,大家无不以一当十,疯了一样杀入敌阵。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风向是很关键的。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跟现在的足球差不多,顺风和逆风是不一样的(当然了,我们的足球场上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都没用,中国足球最需要的是来点狂风暴雨,既冲刷了耻辱,也冲刷了龌龊)。大概赵匡胤的运气特别好,本来刮着北风,北汉军队站在北面是顺风攻击,当然占尽了便宜;现在突然风向改了,开始刮南风了,形势反而变得对后周军队十分有利了。这时候再加上其他后周军队的陆续参与血战,北汉军队渐渐支撑不住了,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北汉大将张元徽,竟然被不顾章法冲上来的后周军队一冲,连人带马倒在地上,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就被一阵乱刀砍得没了人形。眼看着自己的大英雄竟然被后周士兵乱刀砍死,北汉军队的气焰一下子矮了大半截。两军交战,胜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北汉军队这边顺风变成逆风,再加上折损大将张元徽,这阵脚可就乱了,眼瞅着兵败如山倒。这时候一直在一边做壁上观的辽兵,刚才被刘崇抢白了一番,再加上看到后周军队确实凶猛,结果人家不声不响地转身撤走了,根本就没参加战斗,你不是有本事嘛,这烂摊子你北汉自己收拾吧。后周军队没去在乎辽兵,而是紧紧铆住刘崇的军队穷追猛打,又经过几次短兵相接,北汉三万大军损失殆尽,刘崇只率领着百十个骑兵,仓皇逃进太原城。他又惊又怕,又悔又恨,几个月后就死掉了。“高平之战”以后周的完全胜利告终,这是周世宗上台的第一战,也是赵匡胤崭露头角、在禁军将士面前出尽风头的一战。

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周世宗也知道这是侥幸取胜,作为禁军部队的侍卫亲军,看来不整顿是不行了。周世宗痛下决心,进行军队大清洗,不仅把那一千多个阵前投降的士兵全都杀掉了,而且还一口气杀了包括“樊跑跑”在内的七十多名侍卫司禁军将领,同时提拔了七十多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来填补空缺。不愧是五代第一君主,奖罚分明、恩威并施,真是不容商量啊。赵匡胤当然属于被提拔的,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帝侍卫,一下子变成禁军部队里的高级干部。高平之战有力地打击了北汉,使北汉从此一蹶不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再也没有能力主动攻击后周了。赵匡胤在这场战斗中一举成名,不仅赢得了禁军上下的尊重,还有了几项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跃居到殿前都虞候的位子上(当时殿前司的第二把交椅,可以说进入了禁军的核心领导层),这个位子和赵匡胤升官前的“开封府马直军使”的军衔比起来,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不是一级两级的问题。不仅如此,当年十月,赵匡胤接受周世宗的委托,组建、训练新的殿前司禁军部队。

“高平之战”虽然是后周与北汉的战事,但看起来更像是赵匡胤一个人的战争,他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自己的未来。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太祖皇帝自此肇基皇业。”意思是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正是这高平一战奠定了基础。真是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啊!不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仅凭着武艺高强、是个打仗的好手,还不足以开创帝业,赵匡胤还必须找几个好桩,帮自己一起去搭建一个美好的未来。他找到了吗?

同类推荐
  •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的去世令全世界目光聚焦在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50年前,1965年8月9日上午10点,李光耀通过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但这独立却是被迫的。24年后,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依然将此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挫折。李光耀的独立宣言只有短短90个字:“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今日读来,依然悲壮而充满自信。今天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 秦岭四大国宝

    秦岭四大国宝

    本书全面介绍了栖息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四大珍稀动物,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的历史变迁、生态习性、发现之旅、保护现状、轶闻趣事等等知识,是了解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秦岭四宝的一本书,填写了图书资料的空白。
  • 金岳霖回忆录

    金岳霖回忆录

    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笔撰写的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段子。金岳霖一眼望去就是哲学家,浑身“散发着哲学的味道”,内在却流淌着魏晋风流,传奇色彩极为强烈。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热门推荐
  • 三十里铺(四)

    三十里铺(四)

    一九三七年秋天,探儿参加了八路军。有一次他和一个战友执行任务路过三十里铺,到自己家里去看了看,母亲不在家,院子静悄悄的,蜀荠花盛开在花坛里。整个村子里也没碰到几个人,只有院畔上的蜀荠花在微风中摇曳。探儿只在大路对面的窑里碰到了常有功。
  • 剑王的道路

    剑王的道路

    一切能力的来源是“元”剑元,兽元,阵元,这是大陆上的人们所修炼的根本相应的,将这些能力修炼到极限的就被称之为“剑王”“兽王”和“阵王”唐林,一个从小山村中走出的少年他决定成为一名剑王当然,成为剑王的道路有很长
  • 西游记百回详注

    西游记百回详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刀画扇

    寒刀画扇

    李师师名动京城四十年,却未曾变老。事实上,是由两位名妓相继使用了李师师的名号。李师师成了一个符号,谁是天下第一名妓,谁就是李师师。大师师的儿子公孙韬对第二代李师师一见倾心,与之难舍难分,而同时,宋徽宗对小师师也恩宠有加。面临重重阻碍与诱惑,小师师使计跳出京城这个大笼牢,与身为庶民的公孙韬结为夫妇,然而好景不长,汴京告破后,公孙韬、大师师、小师师在战火中失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抉择,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 一得集

    一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ifle and Hound in Ceylon

    The Rifle and Hound in Ceyl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处事绝学(下)

    处事绝学(下)

    《处世绝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明的笔调,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治家、经商、聚财智慧之大成,汇天地之秘籍,掘经史之精华,发宇宙之宏机,可谓是治世、处世、劝世、醒世之宝鉴;修身、养性、养生、应酬之真经;为官、教子、经商、决策之秘诀;解难、佛道、风水、观人之妙术。既注重理论本身,又注重阐述具体的方法,简单明了,行之有效。只要您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并加以灵活运用,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丰硕的成果,从而在您整个人生战场上进退得体,坐拥成功。
  • 梦寐

    梦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 倾婉传

    倾婉传

    一位古代女子,一不小心穿越到了现代,当一位千金大小姐。自己的父亲母亲虽然与在古代时的父母不一样,但他们很爱她。还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姐姐,不巧的是经常与自己作对。有个青梅竹马的“兄弟”。原本那个千金大小姐嚣张跋扈,臭名远扬,与古代温婉的女子有着天壤之别。那个古代女子究竟会如何改写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