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600000002

第2章 肥胖的原罪(1)

1934年,年轻的德国籍儿科医生希尔德·布鲁赫(Hilde Bruch)搬到了美国,在纽约定居下来。日后,她在书中写道,鉴于她所见到的肥胖儿童数量实在太多,她才决定定居下来。“胖孩子真的很多,不仅在诊所里,街上、地铁里和校内也到处都是。”的确,肥胖儿童的问题太引人注目了,以至于其他的欧洲移民都会向布鲁赫询问: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他们越来越胖?很多人说他们以前从没见过那么多胖孩子。

如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问题。当我们被健康专家和新闻报道不断提醒,目前人类正处于肥胖盛行的“潮流”当中时,我们或许也会扪心自问:为什么他那么胖?为什么我那么胖?

当时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20年后,第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才开业;50年后,葡萄糖饮料和大份快餐才普遍出现。这样来说,1934年正是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到处是食物短缺的危机和规模空前的失业。当时的美国,每四个工人中,就有一个处于失业状态;每十个美国人中,就有超过六个生活贫困;每四个儿童中,就有一个营养不良。然而,布鲁赫医生还是被纽约儿童的肥胖震惊了,这是怎么回事?

定居纽约后第二年,布鲁赫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外科医学院开设了私人诊所,医治肥胖的孩子。1939年,她出版了肥胖问题系列报告的第一部分,这些报告主要介绍她医治的众多肥胖儿童的详细研究。通过和肥胖者本人及家属的沟通,她发现,无论本人及其父母最初多么不愿意承认,这些肥胖儿童的确暴饮暴食了。尽管如此,告诉他们少吃一点并不起效。任何对儿童及家长的指导、同情、忠告、规劝,都不管用。

事实就是,这些人花了一生的时间努力去改善饮食,控制体重,至少想着少吃点,但他们还是那么胖。布鲁赫写道,“尽管他们耗尽全力去减肥,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放弃在有生之年达成这个目标了。”维持苗条的身材需要“长期处于半饥饿的状态”,这点他们无法做到。他们宁愿让自己变得肥胖,生活在窘境之中。

布鲁赫有一个病人,她10多岁时还是个清瘦的小女孩,而这个苗条的形象“在脂肪层层叠叠的堆积下慢慢消失”,这个年轻的姑娘用了一生时间与她的体重作斗争。她知道她不得不做的事情,她必须少吃点,而这个减肥的奋斗过程决定了她生活的意义。“一直以来我都明白,生活取决于体形,”她告诉布鲁赫,“当我的体重增加时,我总感到闷闷不乐。活着真没意思……我真的恨自己。我简直不能忍受自己那么胖。我不想正视自己。我恨镜子,镜子总是照出我有多胖。我从来不觉得吃东西很开心,因为会发胖。但我找不到解决之道,所以我变得越来越胖。”

就像这个原本清瘦的女孩子,很多体重超标的人会花大半生试着去少吃点,再少吃点。有的时候他们成功了,有的时候失败了,而奋斗会一直继续下去。对有些人来说,自打童年时期,减肥战争就打响了——比如布鲁赫治疗的这位女孩子。对另一些人而言,这场战争开始于大学时代:大一入学时期,新生离开家后住校的头一年,他们腰部和臀部的脂肪就开始大面积堆积。还有一些人,当他们三四十岁时才开始意识到,想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如果我们比医学权威推荐的标准体重还要重,那么,无论我们因为什么原因去看医生,医生都会强烈建议我们去减肥。我们被告知,如果我们得了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哮喘等任何听上去就让我们感到不适的慢性疾病,都很有可能与肥胖有关。我们被要求去锻炼,规范饮食,少吃少喝——好像不被要求,我们就不会想到去做这些事。“比起其他疾病,”布鲁赫谈到肥胖时说,“在医治肥胖方面,医生仅仅耍了个特殊的把戏,那就是要求胖子们别吃了,尽管明知道他们做不到这点。”

布鲁赫那个年代的医生们并不草率,当代的医生们也是。他们只是认定,既然发胖的原因这么清晰明了,解决肥胖的方法也一样直观。医生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会发胖,是因为我们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如一本畅销书中的名言所说:“想减肥,没有比‘别吃得太多’更好的法子了。”大家都认为,这样就能减肥了,至少我们不会变得更胖。

1957年,布鲁赫将这种观点描述为:“很简单,肥胖的原因在于饮食实际摄入的量大于人体所需的量。”如今,这早就成为了全球的流行看法。

我们称此为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也就是营养摄入和消耗是否平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热量摄入与热量消耗之间的失衡。”当我们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时,就会发胖(正能量平衡);当消耗大于摄入时,就会变瘦(负能量平衡)。食物是一种能量,我们用卡路里[1]这个单位来衡量这种能量,当我们摄入的卡路里大于消耗时,就会发胖;摄入的卡路里越少,就会变得越瘦。这些官方解释的影响极为普遍。还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认为:“控制体重就是平衡摄入的卡路里与人体‘燃烧’的卡路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认为:“尽管我们不能把肥胖只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原因,但能量摄入(通过食物)与能量消耗(主要通过体力活动)之间的失衡肯定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认为:“肥胖总是由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失衡造成的。”德国联邦卫生部认为:“摄入的能量大大超过消耗的能量,进而导致了肥胖。”

如今,这种对肥胖的看法是如此的普遍,并且充满了说服力,以至于人们很难不去相信它。即使我们有大量相反的证据来证明,不管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去维持“少吃,多动”的生活,我们也未必能成功瘦下来。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比起怀疑“肥胖是由摄入及消耗的卡路里决定的”这个观念,我们更容易怀疑自己的减肥意志力太薄弱。

这种想法的实例有很多,比如一位令人尊敬的运动生理学家,由他参与编写的《体力劳动和健康准则》丛书在2007年8月由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院出版。这位同行告诉我,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长跑的时候,他又矮、又秃,还胖;现在他快70岁了,还是那么矮、那么秃,而且更胖。锻炼了那么多年后,他的体重增加了约13.6千克,而他累计奔跑的里程达到了130000千米——大约是地球赤道周长的3倍。他认为锻炼对保持体重的作用有限;但他也相信,如果不锻炼,他可能会变得更胖。

我问他,是否真正想过:如果他跑的里程更多一点,比如说地球赤道的4倍而不是3倍的话,他会变得更瘦一些。他回答道:“我看不会有更多效果,我没有时间那样做。但是假如我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天出去锻炼两三个小时,也许我现在就不会这么胖。”关键是,他被困在“只要锻炼就一定能减肥”的定律中了。

近年来,任何针对“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关乎减肥大事”论调的反证都遭到了学界明显的抵制。设想一下:在一次谋杀案的审判上,先后有几位可信的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凶案发生时,嫌疑人有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但由于法官在庭审开始时就认定嫌疑人有罪,所以他们裁定被告有罪。

肥胖正在蔓延,现在人们越来越胖。

同类推荐
  •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终身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病”。据统计,全世界有1.2亿糖尿病患者,我国已近两千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表明,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这后的第三大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保健。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自己动手,健康长寿。健康就是财富,无病就是幸福。求医不如求己,简单易学的家庭按摩方法,耳闻不如实践,只要家里有一人掌握此法,掌管全家健康,方便实用的全家保健秘籍。
  • 50种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

    50种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成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是增进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 素菜菜谱

    素菜菜谱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本书主要从以下几类中讲述素材菜谱: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花子类、菌菇类、豆腐类。
  •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张海君编著的《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讲述了: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假食品、污染食品:黑大米、黑豆腐、黑啤酒、、泔水油、注水牛肉、硫黄熏制的银耳、亚硝酸盐漂白的熟食等消息接二连三,触目所及,皆是惊心之物。我们每个人都在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编写的目的不是教你怎样鉴别食物,而是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行动起来,认识食物面临的问题,追根究源,一起努力为人类寻求健康饮食和低碳饮食,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地球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夜有灵

    夜有灵

    回国,莫名其妙的被告知自己不是亲生的,从女儿变儿媳!而自己的死对头霸道腹黑又傲娇的哥哥居然是儿时的青梅竹马!出国一趟回来啥都变了……身为一名检察官,她时刻警告自己:“管它什么过去,管它什么未来,姐姐要活在当下,姐可是古希腊主管人界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公平女神阿斯特蕾娅!”她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携手查清一个又一个冤假错案,共同演绎了一场天使与恶魔的绝美之恋......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豪门隐婚之闪来的爱妻

    豪门隐婚之闪来的爱妻

    他是G市名副其实的钻石单身汉,身价位居本市第一,世人皆知他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却无人知晓,五年前,他有过一段形式婚姻;她是G市人民医院的超级小护士,没身价也没高学历,众人皆知她离异且带着一个拖油瓶,却无人知晓,她曾经的丈夫,孩子的爹,就是站在那个金字塔最顶端的男人。片段一:被确诊怀孕那天,她结婚证上的丈夫回来了。翌日,早餐桌上,一张A4纸很突兀的出现在了他的右手边。“这是离婚协议书,请你签个字。”她说,五脏六腑都在颤抖。“……有人了?”他放下筷子,看着她,平静的反问,眉眼几不可见的跳了一下。他回来是有事想跟她谈的,眼下看来,应该是没必要了。“……嗯。”有孩子了,应该也算是有人了,因为从今以后,她要爱她的孩子了。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他就说过,如果有了爱人,她可以跟他提离婚。“好,我知道了。”他点头,拿过桌面上的协议书,起身离开了。“……”片段二:“你叫什么名字?”“厉有恒。”“姓厉?”母亲叫孟欣,是他前妻,父亲那一栏,没有填,不是吗?“嗯,我爸爸叫厉梓煜,他是空中飞人。”“……”下午五点,孟欣接儿子放学,看到儿子身旁的他,下意识的转身就跑。厉梓煜将厉有恒放到门卫室,叮嘱他不许乱跑后,迈着大长腿追了过去。“孟欣,站住。”“……”几乎是下意识的,她就真的站住了。他缓缓的迈步过去,人高马大的站到她面前,将夕阳全部挡去。孟欣忍不住抬头,夕阳的余晖照耀着他的脸,她根本就看不清楚他的模样。“跑什么跑?敢用八年的时间来暗恋,那敢不敢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明恋?”“……”
  • 词苑萃编

    词苑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未来人造人

    未来人造人

    未来的科技技术发展,电脑与程序智能越来越先进。一般的机械电脑已经不在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原来越多的类人型电脑与机器人开始诞生。这些人形的电脑与机器人,被称为“人造人电子机器人”简称为“人造人”。与西方奇幻故事中的精灵一样,男的英俊女的俏丽,很快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宠儿。
  • 淡定

    淡定

    每个人在命运面前都是那般渺小,面对沧海桑田的巨变,谁都无能为,既不能掌控,更不能预知祸福,既然如此不如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积极面对眼前所发生的这一切,只有这样才会少点烦恼,多点幸福。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人生角色,都避免不了遭受各种各样的不幸。父母的离去,婚姻的破裂,事业上的失败,疾病的困扰……命运就是这样,在给予我们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会夹杂着凄风苦雨。人生充满变数,不要去过分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在最失意的时候,要学会冷静,等时间来消除消极的情绪。在最得意的时候,要学会内敛和谦虚,修身养性才能有所作为。
  • 华阳巾

    华阳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