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200000017

第17章 诗文引用篇(2)

两岸同胞是亲兄弟,有着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衰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习近平特别指出,我们对于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感同身受,而熨平心理创伤需要亲情,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这便是兄弟之情最为弥足珍贵之处。

自2008年两岸关系出现新契机、两岸实现“三通”等重大发展以来,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两岸同胞都从中得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中国梦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

只有两岸“兄弟同心”,才能“其利断金”,只有两岸共同努力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才能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创造两岸关系最美好的未来。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中非合作,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大成果。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中非携手共圆“梦”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强调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广泛合作,就能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取得巨大成果。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在《荀子》的《劝学》和《儒效》两篇中都有出现。作为战国末年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重视社会秩序的建立,反对天命、鬼神迷信等神秘主义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然规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谓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可以从量变到质变。

《儒效》为《荀子》第八篇,论述儒者的作用。其中说:“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认为任何人只要渴望和不断努力地去积累善,就可以成为理想的圣人。可见,荀子认为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都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是荀子对事物发展的真切认识,与老子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样,体现了古代思想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种认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具有指导价值,即只要明确方向,坚持不懈,任何事情都会有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量变达成质变的那一天。无论是小到个人的知识积累、品格修养,还是大到国家的治理,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同样的道理。

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中非塑造成了命运共同体。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均衡向前发展,造福中非人民,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包括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充分表明了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对非洲大陆和中非关系的重视。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互利共赢是中非关系的特点,当年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而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一直为非洲和平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长久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以及长期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的实践,都说明了中国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将惠及非洲和世界。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以荀子的先贤智慧为指导,中非携手前进、共同发展,一定可以达成“中国梦”与“非洲梦”共同实现的愿景。

墨西哥著名作家帕斯曾将两千多年前中国哲人老子、庄子的思想翻译成西班牙文。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2013年6月5日,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让友谊之海载起中墨合作之舟

2013年6月5日,习近平访问墨西哥期间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以庄子“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表达以中墨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海载起中墨友好合作大船的美好愿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文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意思是,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厅堂的低洼处,那么只有那小小的芥草可作它的船;而放一只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庄子是以水与舟的比喻来说明万物都是“有待”的,大舟航行“有待”于水,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有待”于风,任何事物都是有所依赖,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的。

庄子,名周,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逍遥游》是集中体现庄子哲学的名篇之一,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全篇以奇特想象与浪漫色彩著称,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尽管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是超脱一切、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但是,透过庄子《逍遥游》的语境来理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仍可以体会到其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习近平对庄子此语的引用,就是基于其辩证法思想,同时也因为《庄子》曾被墨西哥著名作家帕斯翻译成西班牙语,墨西哥人民相对熟悉。他把中墨合作比喻为“大舟”,而中墨人民的友谊就是负起此“大舟”的浩海。

中国与墨西哥都是文明古国,两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据《梁书》记载,早在5世纪,中国的佛教徒就曾到达墨西哥等拉美国家。19世纪末期,中墨两国就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899年,两国还就通商、海上通航达成友好协议。墨西哥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72年中墨建交以来,一直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方首脑互访频繁,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与中国文化交流最多的拉美国家之一。

习近平在演讲中,以中墨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两国之间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的广泛交流合作,说明中墨两国经过岁月积淀的深厚友谊,而这深厚友谊就是承载中墨两国友好合作之舟的“浩瀚大海”。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墨战略伙伴关系将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只要中墨两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携手共进,中墨友好合作之“大船”一定会乘风破浪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夯实中国与东盟友谊的社会土壤

2013年10月2日至8日,习近平先后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此期间,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引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表达他通过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友谊合作的决心和远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八十一章,相传为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高台,是从一点点泥土堆积而成的。这句之后,是更广为人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所做的精辟阐述,即万事起于忽微,若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中国和东盟是山水相连的友好近邻,尤其是1991年中国与东盟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以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更是把双方的关系上升到更为紧密的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层次。

国际友邦之间的关系如同亲戚朋友间的关系,来往密切、走动频繁,感情就亲密,反之感情就会疏远。习近平通过一组数据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密切往来:201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这样的来往密度足以说明双方关系之亲近,何况中国与东盟的往来不仅仅是高层的外交、经贸,更有民间的旅游观光——双方已经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国。来往多了,对对方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自然有更多的了解,有了互相了解的基础,才可能互相理解,只有互相理解,才可能产生深厚的友谊。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

中国与东盟的友谊之树要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生于毫末”,“起于累土”。中国与东盟之间各方面的交往合作,都是这友谊的“毫末”、“累土”。正是基于此,中国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并愿意向东盟派出更多志愿者,支持东盟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发展。如果要保持中国与东盟友谊之树的常青,更要着眼于保持未来友谊的“毫末”、“累土”。故此,中国将在今后三至五年,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因为青年是我们的明天,加强双方青年的互相交流与沟通,让友谊在双方青年心中扎根,才能让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谊有充分的社会基础,长出“合抱之木”,筑起“九层之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这里是充满多样性的区域,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让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自撰此联并悬于政事堂。习近平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达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信念。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海纳百川”者,《庄子·秋水篇》有:“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海,天池也,此纳百川者。”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说: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因为大海拥有这样宽广的胸怀,所以是最伟大的。人也要心胸宽广才能变得伟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意思是: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没有欲望向其他方向倾倒。所以做人做事要放弃自己的私欲,才能坚韧不拔。

同类推荐
  • 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形象传播

    如何树立政府形象的旗帜,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实施科学的政府形象传播战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传播理论支撑和实践运行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领导、组织和管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从传播时代的政府形象战略入手,在梳理形象传播理论依据和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政府形象传播构成、传播模式和传播责任进行了学理剖析,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立足于传播实践,在政府形象传播策划、塑造方法、管理和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破解路径。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热门推荐
  •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欧阳翰庭,炙手可热的钻石人物,黑暗中的帝王!在他的世界里,但凡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他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征服他,直到遇见一个叫做夏羽沫的女人……夏羽沫:“我要衣服要鞋子要名牌包!”“可以”欧阳翰廷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我要项链要戒指要宝石!”“没问题!”欧阳翰廷依然盯着文件目不转睛;夏羽沫咬牙“我要股票要债券要期权”“好啊!”欧阳翰廷云谈风轻。夏羽沫戳着手指小心翼翼,“我要离婚找男人!”“男人何须离婚找,我不就在你面前?”欧阳翰廷抬眼,起身,剥光,推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 一切从异界入侵之后开始

    一切从异界入侵之后开始

    “听说你的灵魂很强,选择吧,成为我的人或者我的口粮。”(友情提示,从第三章看可以减少劝退效果)
  • 夜班惊魂

    夜班惊魂

    有一次,我路上遇到一个算卦的老头,看到我说,让我少干点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然会遭报应,然而我的工作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可是自从那一次……
  • 剑武乾坤

    剑武乾坤

    被宗门遗弃,得神秘玉剑,开吞噬域门,林夕尘踏上逆天之路。神秘莫测的风家,隐藏的是什么?隐世万年的林家和林夕尘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联系?古家族,圣族纷纷出世,又代表着什么?逆天之路上,林夕将一个一个揭开这些隐藏多年的秘密……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门陀罗尼经

    六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心未完待续

    初心未完待续

    她,漂亮单纯,大学却一直单身。不是没有人追,只因懵懂恋情的无疾而终让她心有余悸。他,她的初恋。因为家族利益之争多年来饱受磨难。在金钱、女人、敌人之间游走,冷酷、桀骜、无情似乎是他一贯的代名词。突然某天他回来求和。可是,她发现感情似乎已不再如初。他身上藏了太多秘密以及她无法承受之种种。不仅如此,就连她在度假时偶遇,誓要抱得美人归的人,竟然也跟她的初恋男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所谓的邂逅其实也是被刻意安排,她无端被卷进争权夺利的豪门争斗。难道她的存在只是备胎?只是豪门争斗的工具?单纯如她,只想得一人心,守一世安好,可是,一切好像越来越不可控。爱似乎错付,她的真心该如何拾起,幸福该如何启程?
  • 沧海啸

    沧海啸

    十年苦乐心意表,虚空海上仇皆抛。海渊谷上浪涛涛,立教混元真情告。沧海笑,沧海啸,向天一啸仇皆消。恩怨了,债难消,返本归源任逍遥。
  • 倾城绝色太子妃

    倾城绝色太子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武家天才,她狠毒、她无情、她心狠手辣、她冷心冷情,只因无人可以走进她的心。她是云国丞相之女、云国第一美人。但她也是天下人人皆知第一傻女。她受尽世态炎凉,最后因心爱之人的拒婚,投湖自尽……当她成为她,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当她成为她之后,她要所有人知道,真正傻的人是他们……---------------------------------------------------------------------------------------------------片段一:男子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冷漠的女子,她居然这么从容地签下退婚书。她不是很爱他吗?“辰雪妍,你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吸引本王回心转意吗?本王是不会娶你这个傻子的,本王告诉你,就算你做什么,本王亦不会……”“霖王爷,是吧?退婚书给你。从此以后,天上人间,永不相见。”女子冷漠地打断男子的话,对于他这样的男人,她实在无话可说。男子不可置信看着眼前的女子,她还是原来的傻子吗?冰冷的眼神不在是对他的深深的爱恋,而是鄙夷、蔑视、不屑……片段二:"辰雪妍,本王许你王妃之位。”男子高傲地望着身旁女子,这次自己亲口许她王妃之位,她一定会高兴的答应吧!女子深不见底的眼眸中划过一丝鄙夷。冷冷的抬起头,一字一句道:“王妃之位麽?我、不、屑。”说罢,毫无留恋的转身离去。片段三;“上泉碧落下黄泉,你选择了我,我便绝不负你。”“此生,但不负君所言。”---------------------------------------------------------------------------------------------新人新文,请多支持。此文女强男强,无虐无小三无误会,男配多多,美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