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200000018

第18章 诗文引用篇(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如此,治国亦如此,国际交往中更是如此。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求同”就是寻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条件。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所提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对于“求同存异”精神的张扬。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尤其是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域外国家也应该尊重本地区的多样性,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稳定的事情。”这句话表明:对于域外国家挑拨分化中国和东盟关系的行为,要有所警惕。一直以来,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原则,但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加,使得某些国家对中国抱有怀疑甚至敌对态度,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并试图以此分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所以,习近平的讲话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对“中国威胁论”

的一种回应。

中国一贯主张与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有容乃大”,“容”的不仅是多样性区域中各种文明的异同,更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息息相关,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才能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亚太伙伴有共同的发展空间

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题为“走向活力和增长”,呼吁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在实现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上,重点关注全球工商业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实现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主旨演讲,引用了“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诗句,来表达对亚太地区美好未来的抒怀,贴切即景,意味深远。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出自《送朴山人归新罗》,是唐朝末年湖北荆门诗僧尚颜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是:

送朴山人归新罗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这首诗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扬帆远航、一路顺风的美好祝愿。中间两联很巧妙地为友人描绘出一幅即将欣赏到的海上风光图。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友谊。中国古代有诸多送别诗,而习近平引用唐代诗僧尚颜赠别邻邦友人朴山人的诗,表达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尤显贴切。因为这首诗不仅饱含着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更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和邻国友邦的友好关系。

从位于印度洋的巴厘岛远眺东北,是浩渺湛蓝的太平洋。习近平站在巴厘岛上引用这句诗,像是即景抒情。在辽阔无垠的大海中航行,既要放宽眼界、辨明方向、找准航标,又要凭借风势,扬帆前行,才能顺利、快速地抵达目的地。亚太经合组织各国的发展之路,也要放宽视野,向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同舟共济、扬帆远航。

巴厘岛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历史见证。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为巴厘岛带去了各种精湛手工艺术,促进了岛上经济的繁荣,岛上至今仍可以见到许多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印记。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不仅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各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巴厘岛,习近平以“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畅谈亚太未来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在浩渺无极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亚太伙伴们要信风扬帆,携手同心,共同创建引领世界、惠及各方、造福子孙的美好亚太。这是习近平提出的美好愿景,也是亚太各国可以实现的美好明天。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意思是肉腐烂了就会生蛆,鱼干枯了也会生虫。宋代苏轼所著《范增论》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意思是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习近平引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警示腐败是党和国家灾难的重要源头,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务实清廉,才是党和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础。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劝学”乃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荀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德,全身远祸;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要学习儒家经典,同时要善于向贤者求教,也要善于教人;学习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史论,文中苏轼对范增是否该离去,以及什么时候离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现了苏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这两篇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巨大的传世价值。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是先贤对事物发展的真切见解,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祸患的发生,总是内部的原因在起决定作用。某些党的干部腐化堕落,首先是从自身的蜕变开始的,或恋权,或贪钱,或好色,或嗜酒,或使气,忘乎所以,欲壑难填,就会以权谋私,不能自已,违纪犯法,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使部分人价值观扭曲,不少领导干部不能抵御各种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不自觉地滑向了腐败的深渊。因此,坚定信念、落实行动就成为领导干部杜绝腐败、务实清廉的要义。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如此,才能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面前“脸不变色心不跳”,挺直革命脊梁,永葆革命本色。否则,不思进取,疏于学习,政治意识淡化,价值观念错位,灵魂扭曲,最终会腐败堕落成为历史的罪人。另一方面,党和人民赋予干部的权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和手段,公权必须公用,而决不能用来谋取一己之私。权力是把双刃剑,尽心尽责为民,“不敢越雷池一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反之,私欲熏心,挥舞权杖,巧取豪夺,贪赃枉法,必将自毁前程,跌入万丈深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个体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只有清除党内腐败滋生的土壤,保证党自身肌体的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个人,要提高修养,廉洁自律;作为执政党和人民政府,要完善体制,加强法治,堵住漏洞,使腐败无处滋生。如此,“物”必不腐,“虫”亦难生!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原文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习近平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党要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管子,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属于法家学派。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管子》托名管仲,实际是诸子时代一部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所作、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牧民》为《管子》第一篇,集中反映了管子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论。

管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民为本”思想的政治家,他主张统治者要顺民心、量民力、利民生,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即政令能否得到推行,就在于其能否顺应民心民意。统治者只有顺应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而要顺应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情、关心民众疾苦。

在《牧民》中,管子对百姓之“恶”与“欲”的心理分析非常透彻到位,他看到了百姓“恶忧劳”、“恶贫贱”、“恶危坠”、“恶灭绝”,即老百姓嫌恶忧苦劳累、贫困低贱、危难灾祸、灭种绝后,那么统治者在制定治国方针政策时,就要顺应老百姓的这些心理,给予百姓安逸快乐、富足显贵、生存安定。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他们就会愿意与国家同甘共苦,为国家赴汤蹈火。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安心、舒心、顺心的幸福生活。民心顺则事业兴,民和则国和,民安则国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后,之所以在短短28年时间里,能迅速崛起强大,取得国家政权,就是因为它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了民心。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一次次战胜困难,经受住考验,依靠的也是人民的力量。应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在新一届常委同记者的见面会上,就明确表示:“新的领导集体的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他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为此他庄严地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故而,能否知民意,顺民心,聚民心,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党和政府各级部门执政为民是否落实到位的试金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之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语出《论语·季氏》,原文为:“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意思是:“见到善的,要努力追求,唯恐赶不上;看到邪恶之事,就要像把手伸到滚烫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看到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用隐居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志向,用做义事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有人说这样的话,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是记录春秋末期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季氏》是论语中的第十六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政治活动,与人结交的原则,以及著名的君子三戒、三畏和九思等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学说。

同类推荐
  •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本书从网络时代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权力进行考量,以领导行为的六要素为主线,探索在这个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如何系统整合浩如烟海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智慧,才能启发思路、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47位知名台湾研究专家的49篇文章,内容涉及两岸政治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之谈判模式创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民族认同、两岸法制的构建、两岸共同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等多方面热点问题,为当年度台湾研究重要成果的荟萃之举。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本书对近代上海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及民间组织发育成长的动因与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对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作一个新视角的观察,从而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历史进程,给今天上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历史镜鉴,也为当前推进都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历史经验的鉴思。
热门推荐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我的青春我的梦

    我的青春我的梦

    落日的余晖打在晶莹洁白的雪面上,阳光留下淡淡的光泽,远远看去,还真是像一幅安宁静谧的画卷。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的笑容中更多的是满足,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背对着太阳的女孩儿,似乎周围有了光圈,散发着身上的光芒,刺眼了很。
  • 岁月留白,温柔如你

    岁月留白,温柔如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岁月的流逝并不能阻止爱情的漫漫升温。就像最初的温柔,是你含笑的眉眼。回过头,我看到你那年明媚笑容的少年对我扬起大大的笑容。“好!今天我路未归在这里发誓成年以后一定会娶君采薇做妻子!”
  • 千岛世界

    千岛世界

    当一道诡异白光笼罩地球十数秒,赤道点,太平洋往上80公里处的电离层出现一道碎片光门后,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发育期,是生理、心理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骤变化的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为了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我们撰写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涉及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试心理、情绪心理、气质与性格心理、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上网成瘾心理等。真诚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
  • 无上焚天

    无上焚天

    我若灭世,谁人敢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神纹天下,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一个蚍蜉王爷的心声…………。
  • 美在别处

    美在别处

    金贵爽朗地答应了方芳升学的要求,并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宣布,要承担她的四年学费和她本人的生活开支。这样无形中巧妙地将这根红线拴在方芳的身上!方芳入学的手续快要办妥了。就在这时,丑鬼金仁突然又在金家出现了。这个十足的恶棍、流氓、骗卖了阮圆圆后,又重新溜回了H市。打听到华夏公司东山再起,阮圆圆又已坠楼自杀的消息后,不禁以手加额,暗自庆幸:“天助我也!”以为自己的劣迹无人知晓,于是又斗胆杀了个回马枪,重新闯进金家,编造了一套假话,又用一把眼泪,两串鼻涕,唬住了金贵,终于又被收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