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00000004

第4章 汉—南北朝时代名实观(1)

一、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说

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正名思想,一方面把它和天意联系起来而趋于神秘化,一方面又把它和政治伦理更密切地结合起来而趋于政治化,从而在长期的专制社会中发挥了深刻的社会作用。

(一)“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名是什么?名是怎样形成的?董仲舒说: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古人圣人,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命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号之为言而效也。而效天地者为号,鸣而命者为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名详而目”,应作“名目而详”。)。目者遍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大事也。……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是大声地叫。“鸣”是一般地叫。大声地呼叫而效法天地叫做“号”,一般发声而施以名命的叫做“名”。这是一种文字学上的定义。名号都是表达天意,异声而同本,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但也有区别,总括一切名的叫做“号”,分别细目的名叫做“名”。号是纲,名是目。号是大全,名是别离分散。号的数目少,名的数目多。号和名是属种关系。同时,名又有广大狭义之别。广义的名又是包括名与号的。如说“万物载名而所生”(《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个“名”就包括了名与号。可见名和号的意义是交叉的。圣人效法天地而鸣号。根据天地万物的形状而造名,这是“达天意”,表达天意,体现天意。事、名、天三者的关系是,事要顺于名,名要顺于天。名被看作表达天意的神秘工具,也就是说,名称、概念是天的意志的表现。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的概念生成说。

董仲舒又说: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凡百讥(诘察)有(不明白)者,各反其真,则者还昭昭(明白)耳。(《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里的“真”,不是指事物的客观真实,不是真伪的真,而是指天神的真意,神性的本质。“真物”,是谓物得到天意,神性反而显现为物的存在和作用。“名”并不是“物”的反映,相反,“名”是“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即圣人用以表达天意,使宇宙的漆黑一团的状态变为条理昭然的“物”。“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同上)。圣人代天发意,就是用“名”来表达。“名生于真”和“名顺于天”是紧密相连的。

(二)“正名以明义”

关于正名的目的和作用,董仲舒说:名者所以别物也。亲者重,疏者轻;尊者文,卑者质;近者详,远者略。文辞不隐情,明情不遗文。人心从之而不逆,古今通贯而不乱,名之义也。……万物载名而所生,圣人因其象以命之。然而可易也,皆有义从也。故正名以明义也。(《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名”的意义在于分别物类,如亲重疏轻、尊文卑质等,也就是等级统治的名分之义。“正名”就是要明白这种意义。董仲舒又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子、诸侯、大夫、士、民五个等级的人都要服从名号形式,根据名号所确定的自己的身份行事,处理相互关系,遵守伦理规范。董仲舒的这种学说成为我国古代专制社会名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深察名号”

“治国之端,在正名。”(《春秋繁露·玉英》)在董仲舒看来,名号是天意的表达,治国之要,必须体察天意而为政。因此,替天行道,就应首先抓住正名这个关键。为了正名,董仲舒十分重视“深察名号”,他说: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辨”,分别,审查事物之所以别异。“大”,总纲,概略。治理天下,首先要审察辨别总纲,然后才能提纲挈领,理出头绪。为此首先要“深察名号”,即深入诘察名号的内容和意义。“深察名号”是圣人治理天下的首要环节。怎样“深察”呢?就是要分别每一名号的意义为数科,以“王”这一名号为例:深察王号之大意,其中有五科:皇科,方科,匡科,黄科,往科。合此五科以一言谓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同上)皇、方、匡、黄、往分别是大、端正、完备、美好、归往的意思。“王”就是大而端正、十分完美、四方归附。这是通过对名的意谓的烦琐解析,使人们辨正名分,以更好地达到正名,维护等级制度。

董仲舒重名号而不重名实,但也不是不讲名实。他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继承法家的考核名实的学说,宣传“揽名责实”的观念,他在《春秋繁露·保位权》中说:“揽名考质,以参其实,赏不空行,罚不虚出。”又说: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烦,揽名责实,不得虚言。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功盛者赏显,罪多者罚重。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官职不废,虽有愚民,不加之罚。赏罚用于实,不用于名,贤愚在于质,不在于文。故是非不能混,喜怒不能倾,奸轨不能弄,万物各得其真,则百官劝职争进其功。(《春秋繁露·考功名》)这是强调对官吏的考核,要根据功罪及其大小实行赏罚,不能根据“名”的贤愚而不顾“实”的功罪。董仲舒这种在官吏赏罚方面的重功重实的思想,是他的重名的根本旨意的特殊补充。

二、徐幹的“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的命题

(一)汉末魏晋品评人物名实思潮的出现

汉代后期统治层腐败衰朽,“名实不符”。一些由地方长官推荐出来,以备皇帝任用的“茂才”、“孝廉”、“方正”等,实际上缺德无才,与其名号背道而驰。如李固给黄琼的信,就指出当时很多所谓高贤逸士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晋代葛洪说,汉代末年,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审举》)当秀才的不识字,被举为“孝行”的,把父亲赶出门单独居住。“寒素清白”的人如泥一样浊,住在高门里的“良将”胆小如鸡。东汉王符针对当时“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潜夫论》卷第二《考绩》)的情况,提出“综核名实”的主张,说:“有号者必称典,名理者必效于实,则官无废职,位无非人。”(同上)“号”,职位。“典”,主管。一个在政府中有职位的人必须和他主管的事相称,一个“名”必须在实际上有相应的效果。王符认为这种“综核名实”是太平之基。在广泛评论人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品评人物的名实为特征的思潮。这一思潮所探讨名实问题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汉朝所立的人才称号(如“茂才”、“孝廉”等)和被推选出来的人的实际行为是否相符;一是政府的职位和担负这种职位的人所办的事情是否相符。这样就又把名实问题引向狭隘的人事范围,引向政治道德学说的轨道。

(二)徐幹的“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的命题

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徐幹,有见于惑世盗名之徒,只求收名,不重获实的倾向,反对伪成之名,强调名要合于实。他作《中论》,阐发了“综核名实”的理论,说: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故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长短之名先立,而长短之形从之也。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中论·考伪》)这是说,名是从实起的,有了实才有名,并不是先有名而后有实。有了长的东西,才给它一个长的名。有了短的东西,才给它一个短的名。并非先有长短的名,而后才有长短的东西。他认为,孔子讲正名,以名为贵,是因为名就是实的名,贵名也就是贵实。这里徐幹强调两点:一是实先名后;二是贵名在于贵实,无实之名并不足贵。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徐幹从名实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还十分重视言论的证验,他说: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中论·贵验》)验而无征的言说,是无益的空谈。品评人物要论名实,而且要讨论“谈辩”的问题,徐幹反对那种只顾利口烦辞,不能明白处断的“辩”:俗士之所谓辩者,非辩也;非辩而谓之辩者,盖闻辩之名而不知辩之实。故目之妄也。俗之所谓辩者,利口者也。彼利口者……不论是非之性,不识曲直之理,……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中论·覈辩》)“辩”的本质在于论是非的性质,识曲直的道理;在于说服人的心,而不是制伏人的口。辩就是别,即善于分别事类而且能够明快处理。这是求实精神的体现。徐幹是“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时期七位作家,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和刘桢。)之一,他反对浮华交游,痛斥惑世盗名,宣传唯物主义的名实现,是和当时曹操的打击豪强、禁绝朋党、整饬浮华、唯才是举、严明赏罚的政策息息相关的。

三、王弼的“忘言忘象”说

魏晋玄学的奠基人王弼继承道家的思想,贬低名言的作用,认为宇宙的本体“道”是不可言,不可名的,对于一般思想,语言和卦象也是不能充分表述的,宣传“忘言忘象”的主张。

(一)“无名”论

王弼继承老子的观点,认为“道”是“不可道,不可名”(《老子·一章注》)的,因为“名”有局限:“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老子·三十八章注》)“分”是辨别。名有所辨别,就不可能周全,而且有忧患。他还更详细地发挥说: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是以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老子指略》)“既”,尽。意思是,对于“道”来说,名之不可能得当,称之不可能穷尽。名必有所辨别,这样就有不兼,即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部分,不完备,不赅括;称必有其来由,只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去反映,这样就不能穷尽一切。不完全就不是真,不能穷尽就不能为名。可见名言是失常离真的,“言”不能表达规律性的认识,“名”不能反映真实。由此圣人就不以言为主,不以名为常。“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世说新语》卷上《文学》篇)“道”是“无”,“无”是无形无色无名无声,不可言说表述的,它只能体认。这是具有神秘直觉色彩的观点。

(二)“忘言忘象”说

王弼还用《庄子·外物》篇的“得意忘言”思想来解释《易传》的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发挥了“得意忘象忘言”论。

《周易大传·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言”,语言,指卦辞。“意”,卦辞的义理。言不足以尽意,然而可以用“象”来表示言所不能表示的意思。“象”是什么?《周易大传·系辞上》又说: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是模拟现象的卦象,即符号,代表物象。《周易大传》主张立象以尽意,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王弼不同,他虽然也认为言、象是需要的,但是得意以后,言、象都应忘掉。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分三步来论证:

第一步: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是肯定语言表达物象,物象表示思想,也等于肯定语言可以表达思想。虽然,“象生于意”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总的说来,王弼的论述,原则上是正确的。

第二步: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也,存象者非得意也。“蹄”,捉兔的工具。“筌”,捕鱼的竹器。王弼继承庄子的蹄筌工具说,强调“得意”是“言”、“象”的目的,“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手段。这有一定道理,但是王弼作这种类比以后,进一步把言、象和意对立起来,认为“存言”、“存象”便不能“得意”,抹杀其间的一致、联系和转化,陷入了片面性。

第三步: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最后是,“忘言”才能“得象”,“忘象”才能“得意”,“忘言”、“忘象”是“得意”的条件,要“得意”必须“忘言”、“忘象”。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王弼的得意忘象忘言的观点,看到了易象不能象征天地万物及其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看到了语言、物象和义理三者的差别,看到了抽象的义理的独立性,这都是正确的。其次,他还猜测到了语言和思想的区别,也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儿童和某些有特殊原因而不能说话的人确实是有思想的,人们在运用语言时也有词不达意和言不尽意的现象,而且现代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中又有语言中枢。一个人如果语言中枢受到破坏,语言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并不影响思维。再次,王弼的学说,意在反对汉代经学家对于言、象、意的烦琐说法,具有反对烦琐哲学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也走到另一极端,主张忘言忘象以求意,实际上是提倡神秘的直观,以体认宇宙本体“无”。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欧阳建,生卒年不详,一说约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西晋哲学家。曾著《言尽意论》(见《全晋文》卷一百九),反对“言不尽意”的学说,文中体现了鲜明的唯物主义名实观。归结起来,其思想要点有三:

首先,肯定事物的形色是不依赖名称而独立存在的,欧阳建说: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言尽意论》)“施”,给予。这是说,事物形状的方圆并不因人们名之为方圆才是方圆,事物颜色的黑白并不因人们称之为黑白才是黑白。名称对于事物及其规律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是肯定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是不依赖人们的名称、语言、概念而存在的。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伦理与文明(第3辑)

    伦理与文明(第3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热门推荐
  •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在抗日战争的山西战场上,有两支并肩战斗、屡挫日寇的人民武装,一支是由名将之鹰陈赓将军指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一支是由统战行家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这两支英雄的人民抗日武装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三八六旅是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而成,曾经鏖战大别山,转战川陕边,参加万里长征。
  • 促织经

    促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记戏文

    西游记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尔赛世家(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福尔赛世家(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The Efficiency Expert

    The Efficiency Exp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兽战神6:众生战场

    魔兽战神6:众生战场

    九雷轰体,天劫噬魂。“我的痛,我的恨,只有天知,只有我知!这最后一世,我要以魂返虚,逆转时空,我要重活此生!或生或灭,只此一搏!”……少年战无命偶得前世的战神记忆,自魔兽森林杀出,手持天辰棍,座下玄冥虎,冲向那五彩缤纷的武者世界。他炼真丹,控魔兽,抓傀儡,败尽各界天骄,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战无命将踏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我。无论为人、为灵、为兽、为仙、为神,他定要突破天道,掌我运程,控我命魂。战无命发誓,即使拼却魂飞魄散,也要消灭一切曾经陷害自己、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人。他一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三界六道,成就最强魔兽战神!
  • Loved (Book #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Loved (Book #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偶像导师

    偶像导师

    高尘树重生后发现自己的身份变成了被经纪公司抛弃的废材艺人。而这个世界也都变了个样,平行世界里并没有前世那些耳熟能详的传世作品。高尘树的机会来了。编舞,作词,写曲,表演,导戏。一个全能巨星……不,一个全能偶像导师横空出世。“喵!老师您好,今晚有空吗,帮我扒下舞蹈呗。”亚洲舞后双手合十卖了个萌。“喵!老师您好,今晚有空吗,这节目没办法导了,演员都太大牌了。”某卫视节目总导演卖了个萌。这是一个德才兼备,颜艺俱佳,传道授业的偶像导师赶通告的故事!故事从一个女团选秀节目开始……
  • 美女瘦身食谱

    美女瘦身食谱

    想成为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吗?想拥有楚腰燕瘦的身材吗?吃也是可以成就一个美女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想拥有完美身材,展现自身魅力。遇到体重“超标”了就着急减肥,但是忽视了减肥的科学性,所以提倡需要减肥的白领女性选用科学减肥方法。这本书针对女性的工作、生活特点,推荐了一些减肥食谱,同时也要结合运动减肥。
  • 宵禁了之后干点啥

    宵禁了之后干点啥

    洛临君醒了。入目是白色的墙,阳光洒落,亮得晃眼睛。她的大脑也跟着有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