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06

第6章 礼仪制度

周武王建立周国后(史称西周),以“敬天保民”为核心思想,实行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制度改革——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文化思想中的礼乐制,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

四种制度的实施,让周国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多年。

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

武王灭商后,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划地盘。

造反是一项高危活动,不是图表现尽义务,不然那帮人跟你图什么?于是就和军师姜子牙、弟弟周公旦等商议,把中原分成若干个侯国,分封给在建国大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功之臣。并让这些侯国环绕周国,像包粽子一样把自己紧紧的包住,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外敌入侵。

同时规定各诸侯可以拥兵,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年终述职、考核);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士,天子也有权过问。

后来统计,武王一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三十八个,异姓之国十八个。

比如武王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分在卫、鄘、邶三国。

之所以拿出这三国过来说,是因为有一个地方处在这三个国之间——殷商旧都朝歌。

当时武王为了安抚商朝遗民,实行殷人治殷的方式,封帝辛之子武庚为侯,管理旧都朝歌,并将商朝遗民封给武庚,“殷人大悦”。

而这三个国的主要目的就是监视武庚,叫做“三监”。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史称“三监之乱”。

封地也有讲究,血缘较近的,封的地方就好,异姓的,封的地方就远。

不仅远,还有生命危险。

比如头号开国元勋姜子牙就被封在齐国(即今淄博市临淄区)。我看了下地图,齐国处在中原最东北方。

并且姜子牙在营丘建都的时候,还有东夷的莱国跑来抢地盘。

苦不堪言。

仅仅过了五个月,姜子牙便把建国的任务丢给了他的三儿子,自己跑去周国安度晚年。

这种分封地建国家,以诸侯占有土地、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称为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度。

“至此,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中国历史》初一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先不说这种分封制利弊,但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至少,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也至少,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

为了配合和维系封建制度的发展,周朝还建立了一套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封建社会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

假设你父亲是天子,而你运气由足够好,是嫡长子,那么你就可以继承父位而为第二代天子,奉戴始祖,是为“大宗”。你的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是为“小宗”。

以此类推,每世的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诸侯的,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每世的卿大夫也是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卿大夫,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为“士”,是“小宗”。

但士就不一样了,士的嫡长子仍为士,他的诸弟就为庶人,平头百姓一个,主要工作就是种田。

同上,诸侯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其本国为大宗。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但在其本族为大宗。

这样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个统治阶级。

比如武王和周公的关系,从血统上来说,虽是兄弟,但从政治上来说已变成君臣关系,这是因为武王是周公的大宗(王),周公是弟弟,也就是小宗(诸侯)。

周公被封到鲁国后,他是鲁国的始祖。在国内,他就是大宗(诸侯),儿子伯禽及其嫡系后裔,为小宗(卿大夫)。

周公死后,嫡长子伯禽继承爵位,按照“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的规定,伯禽升成了大宗(诸侯)。但在天子面前还是小宗。周公嫡系后裔,对于伯禽来说,还是小宗(卿大夫)。

卿大夫和士的关系,也是如此,卿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简单点说,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并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使得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为了解决宗法制中心问题,即尊卑贵贱的区分,周国又制定了礼乐制。

礼,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周朝通过礼法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比如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如果你出于混饭,或是混个面熟等不可详述的目的,跑去给一个不太熟悉的逝者磕头,你为表悲痛,应景嚎嚎大哭,一边痛哭一边疾述:“上天不厚,天妒英才,某某某你怎么突然就……”,等等,这时候你要先收起你那浅显的悲痛,然后小声的问问旁人,逝者生前何职,有无封爵。

在当时,礼法规定:

天子死称为“驾崩”;

诸侯死称为“薨”;

卿大夫死称为“卒”;

士死称为“不禄”;

平民、奴隶死称为“去世”,或是“死”。

搞清楚逝者生前为卿大夫,你捡起刚才的悲痛,继续一边痛哭一边疾述:“上天不厚,天妒英才,某某某你怎么突然就卒了呢。”

家属很满意,皆大欢喜,前厅入座吃流水席。

好险。如果搞错了,轻则被人打一顿丢出来,重则押进官府接受改造。

《论语》曰过:“不学礼,无以立。”

礼法繁文缛节,名堂级多,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流传后世的礼仪,如冠礼(成人礼)、酒礼(酒文化)、聘礼、婚礼、丧礼等,抛弃了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成为我们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为国家的制度,仪为国家的法制。

礼仪是指等级秩序,到现在经常有人将此成语误用,误解为讲究礼貌的国家,扶老太太起来就以礼仪之邦国民自诩,那是错误的,扶老太太只是美德而已。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就是因为礼仪的存在,阶级观念的根深蒂固,中华文明才一直不曾消亡。

下面说说乐。

早在部落时期,中国的古代人民就发明了诸如骨笛等乐器,还创造了音律,为音乐的出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商朝,乐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贵族之间也开始盛行音乐。

到了周朝,周公为了巩固统治,从礼巩固阶级分化,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的阶级区分。

“礼之所及,乐必从之”,相应的,乐则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等级高的听世界名曲,等级低的听小苹果,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

曾经一个朋友让我听听肖邦的协奏曲,说可以提高我的修养,我听了很长时间,觉得修养还原地踏步,估计是我的阶级不够,听不懂。

总而言之,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且影响深远。

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周王把土地先分封给各诸侯,诸侯再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各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赐给士,士下面就分不了了,再分下去就属于出让国家土地了。然后再雇佣佃农或自家农奴在受封的土地上耕种,然后根据耕地大小,层层向上(封建地主)交纳贡赋。

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

到了春秋晚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使得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了。

农业的发展,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阶层,有了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而分散的、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经济形式开始兴起。这个时候,井田制就瓦解了。

以上四个制度的建立,背后都有着武王更深一层的目的,那就是为“武王伐纣,以周代商”的正确性做出合理的解释。

西周初期,很多人脑袋里都还残余着商朝的神鬼理论,认为武王克殷是极其不正确的,有违神意,就连后世的书呆子苏轼都认为武王做法错误,应该让商朝自己逐渐灭亡。

树立“敬天保民”的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体现了许多的理论因素,给“神”赋予了“德”的概念,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敬天保民”的思想的提出,使西周文明跟殷商文明有了质的区别,包括统治方式、合法性来源等根本性问题。

如果没有周,中国发展轨迹可能走另一条岔道。

就这一点,武王功不可没。

随着巫觋文化的落寞,古儒文化开始兴起,人们开始反思神权,开始注重人为。无心插柳的结果是春秋战国刮起文化思潮,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家争鸣。直为今人津津乐道。

同类推荐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北唐风云

    北唐风云

    北唐天载十四年春,一场婚宴改变了一名年轻人的一生。满门抄斩之下,他带着一枚神秘的竹简以及仅有的尊严被发配边疆。回到长安之时,北唐早就已经变了模样。人生就是一个圈,圈子里面,是坑,而他,将用一把秦杀将坑斩平,抓取管府最后的荣光。长缨在手,苍龙在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所辑录的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星际1015年女性人类早已经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完成了女性人类的再造。但是,女人是被保护起来的存在。地球古人类女,钱欣欣是唯一在外面乱转的女人,她此时的身份是,餐饮机器人78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校草有点冷

    重生校草有点冷

    青云大陆的一代凤帝穿越成现代大胖子唐柯,还是一名“男生”。角色大反转,再不是任人欺凌的她,逆袭成了国民校草。
  • 郡主追夫

    郡主追夫

    南煌的娴雅郡主,容貌倾城,智谋无双。他是南煌的昭王,八岁入朝,十二岁入军营,战功赫赫,无敌战神。片段一:“看来小白发胖是郡主的杰作。”昭王随意的在就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看着许瑾彤,语气不善的说。许瑾彤赶紧起身,往昭王处走了两步,福身道:“臣女惶恐,不知小白是王爷爱宠,擅自喂食,还请王爷责罚。”嘴上这么说,但却半点不见惶恐之色。“责罚?”昭王冷笑一记,接着说:“郡主是皇上和皇后心中的爱女,本王可不敢随意责罚。”许瑾彤可以很肯定昭王这是故意的,明明那日她已经表明了态度,昭王却故意提起,许瑾彤笑容更加灿烂,再次福身一礼,“娴雅给昭王叔请安。”随是请安,一双桃花眼却笑眯眯的看着昭王,挑衅的意味鲜明。
  • 闻声而来

    闻声而来

    一个很宠的文,超甜,你有没有想有个人这么宠你?
  • Essays in Little

    Essays in 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耐心是等待时机成熟的一种成事之道,反之,人在不耐烦时,往往易变得固执己见,粗鲁无礼,而使别人感觉难以相处,更难成大事。当一个人失去耐心的时候,也失去了明智的头脑去分析事物。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抱有一份耐心,先打好基础,筹划好资本,然后再着手行动。
  • 雨露未停风不作

    雨露未停风不作

    那有什么前途光明,只是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默默护行。
  • 三十不嫁又如何

    三十不嫁又如何

    二十五岁时,因为无法接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何叶买了房子却没有如愿结婚!九年后,她带着领养来的孩子,上健美班,喝茶旅游,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依然没有嫁!二十一世纪了,三十不一定要嫁,也许四十也一样吧!是没有男人,她依旧可以过得很好!“呃,我是说,我觉得和你一起很开心,所以,我们可以维持床伴的关系!”“哦!我答应你的请求!”“你,今年多大?”“二十九!”“刚才我说的话不算!另外,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叶儿开了新坑《下辈子不做军嫂》,一个甜蜜、寂寞的故事:http://m.wkkk.net/a/243333/
  • 默爱无期:冰山校草很撩人

    默爱无期:冰山校草很撩人

    曾经有同学问过夏浅优一个问题:“浅优,如果你的闺蜜上了你的男朋友,你会怎么做呀?”夏浅……
  • 蛛之缚

    蛛之缚

    古道熙熙童子笑定水城,青州百年古城,衔接大世同东海诸岛商行的海港关卡,与龟泀、绿金并称为青州三大城。这一日定水城三里外的黄土古道上,缓缓行来几人,最前面的是一个长发遮脸的青袍男子,背着一个弯曲的长布包。他每走一步,长布包就随之颠簸一次,青袍男子倏然停下脚步,冷冽的眼神望向雾霭中犹如庞然大物的定水城,轻轻长吁一口气。“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