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07

第7章 东征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克殷三年后,走向他的最终归宿——死亡,时年五十四岁,其子周成王姬诵继位。

由于周成王年幼(十三岁),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旦惟恐周成王年纪太小,当政恐诸侯不服,于是发扬劳模精神,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

一般听到“摄政”这两个字,总会不自觉的把它往贬义词上归类。因为上面那句只说了一半,还有前人总结摄政后果的下半句:“……如王莽者,是为皇帝自隐也。”

在权力的诱惑下,摄政者挖空心思谋私利,摄着摄着,慢慢的便崴正了——自己做皇帝。

不过这种情况在周公身上不可能出现,毕竟宗法制度的起草人是他,有这种天下为公思想的人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何况新上任的周成王是姜子牙的亲外孙,而姜子牙此时正在王宫喝茶。统领王宫的卫戍部队总管叫做姜伋,姜子牙大儿子,周成王亲舅舅。所以,周成王很安全。

但是这位周公也太敬业了,是个急性子,估计做法有点不妥,摄的政有点过,抱着周成王直接坐上王位面见大臣(“践阼而治”),让这帮朝堂下的大臣是朝你磕头还是朝周成王磕头?

最让群臣受不了的是周公大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政策不透明,随便写个东西盖个章子就当正式文件下发。

尤其是周公的几个亲兄弟,他们觉得江山是咱爹打下来的,辅佐周成王按说兄弟们都有责任,凭什么你周公就一肩挑?更何况但凡涉及周成王问题上,周公也都暗箱操作,不搞民主集中,每次开会兄弟们聚会总是吹胡子瞪眼睛,不欢而散。

周成王对周公的意见也很大,请了很多家教,整天书房学习,足不出户,没有娱乐时间,学不好还体罚,每次几个叔叔来看自己,周公都横加阻拦,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久而久之,诸兄弟意见达成一致——莫非周公想要篡位(“公将不利于孺子”)?

这也不怪诸兄弟会有这种想法,西周以前没有人摄过政,经验不足,前车之鉴不多,心里没底。管叔年纪最大,按照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周公主动要求摄政,除了引起猜疑,没有合理的解释。

这一切都被帝辛之子武庚看在眼里。

春秋战国期间,许多国家被灭,多是采用“灭国不灭祭”的做法。先秦古人,对先人是崇拜的,他们认定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应该保留其宗室庙祭,用以祭祀先人。如果没有祭祀,这些国家的先人必流浪于天际之中,将怪罪征服者,必降灾于他们。所以,先人一定要有人祭祀,不能斩草除根,否则,这是十分令人恐惧的事情。

武庚便是“灭国不灭祭”而存活下来的大商遗孤,主要的任务便是祭祀大商先人。但武庚显然觉得这份工作很清闲,没有前途,作为曾经的商王朝继承人,他有更为崇高的目标——复国。

武庚想趁周朝还未稳定的时候发动叛乱,至于人选问题,武庚已经初步定好,正是监视他的“三监”——管叔、蔡叔和霍叔。

这三人对周公摄政意见最大,分封的位置也不好,总觉得周公在暗中给他们穿小鞋。

为了履行监视的责任,平常这三人也没少到武庚处吃饭喝酒找乐子。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也成就了一段弥足而珍贵的友谊,俗话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找过乐,一起分过脏”为人生四大铁,读书是不可能有的,他们有没有一起铁过其他的史书没说,但是马上就会一起扛枪了。

加上武庚又善于来事,连当初周武王都舍不得杀他,一来二去,臭味相投,四个人便拜了把子。

当武庚把起兵的意思向“三监”表露了后,“三监”一拍即合,仔细一琢磨又面露难色,没兵没将,自己也没实战经验,何况还有一个造反的祖师爷姜子牙正在镐京喝茶。

“三监”的意思是推脱,起兵也就是酒桌上随便说的,酒散了就不当数的。

武庚很认真,当即表示我们有大将飞廉,飞廉已同他秘密联络过,在东夷还有十几万游击部队,只要这边部署妥当,打开通路,十几万大军畅通无阻挥师西下,不成问题。

“三监”经过认真讨论,认为飞廉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属于殷商旧部和东夷散兵组成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战斗力不强。

“三监”的意思还是认为方案不成熟。

武庚非常认真,又当即表示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也同他秘密联络过,只要时机成熟,愿追随武庚反周大业。

“三监”面面相觑,本想杀杀周公锐气就可以了,没想到要玩大。

来真的了,那就豁出去了。

武庚为了联络更多的人,偷偷跑去找他的伯伯微子,认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微子一定会助他一臂之力。

微子确实表态一定鼎力相助,赴汤蹈火,毫不含糊。但只限于嘴上。

等武庚走后,微子又从事老本行——出卖,连夜向周公出卖武庚的造反方案。

周公旦得知此事,焦急万分,忙向周成王汇报,周成王年幼,一副置之度外的嘚瑟样:“我早就知道会出这种事,你犯得事,得罪了你的兄弟们,你去处理就好了。”

周公请姜子牙跟他一起去平叛,姜子牙不去,推脱要陪孙子(周成王)补习,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不过自己可以帮忙守家,你可以安心的去。

姜子牙是有想法的,周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姜子牙始终保持反对,应该斩尽杀绝,不留后患,现在出现这种烂摊子,你自己去收拾。

就这样,周公奉周成王命,和弟弟召公带领殷八师东去平叛。

公元前1042年秋,武庚串通管、蔡、霍三人,联合东方旧属奄国(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得益于微子的出卖,平叛过程很简单。

首先集结军队,以重兵沿周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一年时间就平定了“三监之乱”。

武庚集团覆灭后,周公打上瘾了,急速挥兵东南,对飞廉穷追猛打,在今安徽蚌埠一带又顺便攻灭了徐、淮夷等部落,一直追到江南地带才将飞廉斩杀。

“周公诛飞廉、恶来父子,天下大悦。”

然后回过头来,集中力量北上灭了奄国。正准备继续北上,还没等周公大军到来,丰、蒲姑等国就已相继投降。返程路上又攻灭熊、盈两族。

三年时间,一路所向披靡,灭大、小国五十余,东夷势力望风而逃。

三千里奔袭,大获全胜,史称“周公东征”。

如果说五年之前武王克殷靠的是出其不备,偷袭成功,只是打击了商王室的核心部分,那么这次周公平叛,完全是面对面的与殷商及东夷的主力硬抗。

周公之所以决定东征,除了平叛外还有一个原因——当初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只是在地图上把封地位置、面积给诸侯划分出来了,让你自己带人去建国。

现在有个说法叫做打白条。

有的诸侯封地位置好点,去了一看,还好,风和日丽,比较安全,那就建国吧。有的诸侯封地位置坏点,比如黄国、蒋国,分封的时候就是徐、淮夷的势力范围,去了一看,嘿!好热闹,东夷南蛮都在一起打架,自己就不参与了。

所以周武王分封七十一国,只有少数把国家建立起来了,越往东情况越糟,大部分诸侯都有级别没位置,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鉴于这种情况,周公挥兵东南,肃清了西周外围敌对势力,平定淮夷及东部部分地区,成为东至东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用实力兑现了诸侯们手里的白条,一时之间,诸侯都踏踏实实的宗顺了周王室,高兴兴的跑去上班去了。

所以,周公东征,用三年时间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开创不世之功绩。

出征将士,归者十之一二。

“风雨所飘摇,予唯音噍噍”,东征的战斗是残酷而激烈的,三军将士跟着周公一路风餐露宿,饱经战斗苦楚,却斗志昂扬,头盔下一双双冷漠犀利的眼神,诉说着战争的无情。手中的刀剑砍出了缺口,胸前的战甲已残缺不全,但我还是吼着雄壮的号子,伤痕累累的冲锋在前,血染长天。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唐·岑参

微子在本次平叛战役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投降周武王后不受周王室待见,但为安抚商遗民情绪,周武王仍“复其位如故”,为卿大夫。

这次“三监之乱”中,微子扬眉吐气,好好的出卖了侄儿一把,让周成王提前做好了应敌准备,打了一个时间差,不至于仓促应敌。

周公反而变被动为主动,打的武庚措手不及,立下不朽功劳。

周成王很高兴,将商丘之地和半数商朝遗民封给微子建立宋国,成为宋国的始祖,为公爵,在异姓诸侯中爵位最高,以表示对微子在本次行动中不为亲情所惑、意志坚定的站在西周一边的肯定。

孔子也对微子评价很高,将其和比干、箕子一起并称为“殷商三仁”。

因反商败露,比干被帝辛灭族,仅存一遗孤,被周武王赐林姓,为林姓始祖。

牧野之战时,箕子趁乱出逃,后被周武王在陵川寻到,恳切请教治国的道理。箕子拉着周武王讲了许多道理,后来不愿“罔为周臣仆”,而谢绝周武王好意出山,率领遗老故旧,东奔朝鲜半岛,创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52岁时,被周武王邀请回家看看。途经殷商故都遗址时,亡国之痛,涌上心头,作《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相比比干和箕子的作为,如果微子叛国卖国也被称为为“仁”的话,我无话可说。后来我查了一下,孔子,子姓,孔氏,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也就是说微子是孔子的先祖。

经过本次平叛,西周高层一致认为要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在周公的带领下,又在洛邑新建都城,称为东都,又为成周。原丰、镐二都为宗周。

东都建设完毕后,周公又马不停滴的颁布了一系列礼乐制度,严格区分上下尊卑,加强了周的统治。

到了第七年,周公觉得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周成王也到了冠礼的年纪,便面北为臣,把权力交还给周成王,使周成王亲政。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他也是孔子最崇拜的人。终其孔子一生,都在礼乐崩坏的战国时期积极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也是中华文明之魂,不管外族如何统治中国,但最终,他们也会被中国的文化所征服,这便是中华三千年后还被称为中华的原因。

周公致政后,准备安享晚年在丰地养老,结果一个突发情况让他不得不暂时逃离宗周。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岁月

    我的中国岁月

    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热门推荐
  • 误闯妖孽高校:美男训练营

    误闯妖孽高校:美男训练营

    丫的,为什么喝罐可乐,罐子会砸出一位美男………美男唇红齿白,说出的话得理不饶人……“你是混哪里的!给本大爷报上名来!”说着还伸出手捏起我的下巴左右打量一番。“小子,长得还蛮不错嘛……本大爷决定了,你就跟本大爷混……”妖孽啊,还是撒丫子快跑吧……虽然说是位美男,但是说的话怎么看都像是流氓……隔日拿到一张通知单,老爸老妈笑的一脸花痴……“乖乖啊…为了找到好的男朋友,爸爸妈妈准备把你送到专门培养美少年的学校去哦……嗬嗬嗬嗬,所以这段期间你要办成男孩子了呦……”说着眼光在胸前飘荡。捂胸QAQ,即使我是飞机场,你们做爸妈的也不要那么明显好不好……进校第一天,被可乐罐重重砸成眼冒金星……“喂,说的就是你,转过身来!”嚣张的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啊啊啊啊啊——————肿么回事,肿么会看见那个流氓美男……啊啊啊啊啊——————你在做什么,干嘛摸我胸!“切……一点胸肌都没有!啊!那天是你……”还是快点跑吧……跑不掉了啊!逃离狼窟,又进虎穴!不是说美男吗!为什么我只看到满地的神经病啊……
  •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简单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归纳为解决这8个致命的经典问题的过程。解决这8个经典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收益的不同--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或轰轰烈烈,或平如止水,或"春风得意马蹄疾"或"道似天凉好个秋"。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东西晋演义

    东西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续红楼梦未竟稿二十回

    续红楼梦未竟稿二十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坏男花园

    坏男花园

    你说,世界上有几种人?三种吧,左边的男人,右边的女人,还有,中间的,不男不女的人。冰朵,她本是右边的漂亮女人,可现在,或是早在几年前,她变成了不完全的他,成了身在中间的人……不男不女。这样的转变是言不由衷的,她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回到原来的位置……右边。只知道从那个决定开始,她就准备好了所有,包括性别,包括生命。这一切不是为了别人,刨根究底的问,绝对是为了自己……
  • 漫威里的农药系统

    漫威里的农药系统

    苏韩望着眼前刚抽到的吕布牌末日机甲和孙尚香牌末日机甲,心中开始纠结今天打紫薯精应该穿哪一套比较上档次一点。托尼.史塔克:“嗨苏韩,我用这个反浩克装甲和你换一套末日机甲行不行?小老弟?”苏韩望着刚刚空投下来,陷在地里的反浩克装甲和身旁闪闪发光的两套末日机甲,心中愈加纠结起来......开了本新书...咳咳咳,《我在天堂有求必应》,不好看直播自切然后女庄,求一波支持~
  • 傲世神帝

    傲世神帝

    面临强敌,为保娇妻,他无可奈何之下,破釜沉舟发出绝招。我以我血祭火麟,方圆千里,所有生灵全部罡灭,无一幸免。最终,他与妻子舞明月葬身火海之中........一个少年在草地山睁开眼睛,少年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只有十五岁的身体。“难道,我重生了?”
  • 九星霸体诀

    九星霸体诀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