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05

第5章 商亡

公元前1045年,年末,距离孟津会盟又过了两年。

周武王围坐火炉旁,不停的搓手,长叹连连,长期的失眠,绵绵的忧虑,导致这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提前进入老年,两鬓斑白。

以方周弹丸之地,要推翻五百年的商朝,何其简单,人人都有反帝之心,却无反商之心。当时皆以商为正统,如果周想取代商而立,会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比较出名的是方周的重臣伯夷和叔齐,在周代商后,二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己的做法(造反)又是否正确,又时至天灾饥荒之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拖得时间越久越不利。

这时,姜军师兴冲冲的走进大帐,告诉了周武王一个消息:太师比干反帝计划被帝辛发现,微子反复劝其逃跑被拒(“不顾行遯”),已被帝辛杀害。少师箕子装疯卖傻,已被帝辛囚禁。微子派人发来书信后不知去向,帝辛满城在找。

周武王大喜,马上派人联络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准备趁此机会一举推翻殷商统治。

大商,我又来了。

公元前1046年元月,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步兵数万人,出兵伐商。一个月后,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国及诸侯会合,不少方国的国君亲自赶来,联军总数达五万人。

联盟军队士气鼎盛,从汜地(今荥阳市汜水镇)渡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辉县西北)折而东行,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同年二月,周武王率领联军,陈兵牧野,在这里,周武王将于帝辛展开一场世纪之战。

没想到来的如此迅速,帝辛很着急,着急的原因很简单——没兵。

准确的说,除了守城的禁卫军外,没有用于实战的军队。

攸侯喜早在一年前就被帝辛派去征讨东夷,接到救援大商的命令后,急忙处理了东夷战事,带领二十五万大军日夜奔袭靖难。

但是大军调动绝非一日之功。

大将恶来建议坚守不出,待勤王军队杀到,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周武王联军。这个建议很好,后世的史学家也认为很好,如果帝辛坚守不出,极有可能扭转战局。

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排除微子这个定时炸弹外。

但是帝辛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城外联军乃是一群乌合之众,出于各种目的集合到一起,只要大商的正规军一出现,这些方国、诸侯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在大商军队的冲锋下四散逃命,自顾不暇。

虽然兵力不足,但还是要出兵,否则只会让联军笑话,对大商威严有极大影响。

然后帝辛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城内所有的青壮年奴隶编入军队,正规禁卫军在后面督战,对止步不前或者逃跑的奴隶就地处决。

这个办法看起来是好的,因为统计这些奴隶时候,达到十六七万之众,按照帝辛的想法,十六七万奴隶吐口唾沫都能淹死周武王联军,棉花拳头都能打死人。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公元前1046年1月下旬,大商军队抵达牧野,与联军对峙。

按照惯例,临战之前,各自将领要对自家士兵做战前动员,用于激励将士、提高士气,达到勇往直前、奋力杀敌的效果。

周武王手捧《牧誓》,庄严誓师,效果很好,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摇旗呐喊,振聋发聩。

商军将领恶来也向奴隶们做了战前动员,声色俱厉,言简意赅——后退者,杀。效果很明显——一片寂静。奴隶们望着高高在上,扯高气扬的将领,不明白自己每日如履薄冰,勤勤恳恳的工作,为什么还要被派来送死?

显然两军相接不是怀疑人生的时候,联军也没给商军奴隶思考的时间,在姜军师令旗指挥下,联军金鼓喧阗,三百战车疾驰当先,人似离山虎,马如出水龙,直奔商军而去。

山崩地裂,黄沙飞舞。

奴隶军队那里见过这等阵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愣在原地不动,被战车冲的七零八落,鬼哭神嚎,抱头鼠窜,来不及窜的,又被后面步兵斩杀。奴隶大军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前进,被周杀,后退,被商杀。都是死。

突然,战场上怒吼一声:“殷商无道,降我周者,还自由之身。”很显然,这句话是对奴隶们说的,他们听得懂这句话的含义。

这些人曾经拥有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商军的到来使他们的美好破灭,在大商的残酷打压下,与亲人生死茫茫,妻女不知何处,儿孙不知去向,年迈的老人被屠杀,自己也成了猪牛不如的奴隶。

杀气征云起,卷起地面黄沙。反了,彻底反了。

十几万奴隶大军调转矛头,瞬间完成身份转换,反戈一击,成了有编制的方周士兵,向商军猛扑过去。这些奴隶后来在远征商朝的残余势力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表衷心,他们把恶来绑起来交给周武王。周武王劝降,恶来誓死不从,被箭灌喉而死。

后方督战的禁卫军踮脚远望,只盼奴隶大军与周武王联军两败俱伤,化整为零更好。不多时,远远看见奴隶大军兴高采烈,欢呼着向自己潮水般涌来。

“胜利了”,禁卫军看到奴隶归来,顿感轻松,心中盘算,此次大战又可获多少功勋。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在滚滚黄沙中看到了奴隶出征时没有的东西——战车和周旗。

“不好,奴隶反叛了。”禁卫军顿时升起一股猎物般的归属感,面对来势汹汹的军队,森严的盔甲,锐利的长矛也抵挡不住他们愤怒的血肉之躯。经过短暂的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禁卫军连忙后撤,退回商都,坚守不出。

他们的判断很对,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亲身体验了世界史上第一次奴隶起义。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周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胜,永载史册。

看到胜利,周武王却高兴不起来,殷都城门坚固,久攻不克,援军不几日就将到来,到时胜负难料。

焦急之时,突见城内火光冲天,城门大开,纳闷之际却见微子率领族人在城门口迎接大军。

微子这颗定时炸弹在关键时刻终于炸开了花。前面说过,影响战局的因素很多,商奸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周武王大喜,正欲率军攻城而去,却被姜军师伸臂拦住:“你进去是讨贼还是弑君?让奴隶杀进去即可。”

周武王率军进城就是叛国。

孟子每每读史至此,都捋须点颌,对这一行为大加褒扬:“曾闻周武王诛独夫纣,未闻弑君者也。”

十几万奴隶大军从城门一拥而入,见人就杀,逢人便砍,平时受的屈辱此时毫无顾忌的向殷人发泄出来。百年朝歌毁于战火,无数殷人死于奴隶刀枪棍棒之下,尸首遍地,“血流漂杵”。

孟子读到此处,便又会破口大骂,都说“周武王牧野,实抚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愤极摔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帝辛见大势己去,怒斥劝他逃跑的大臣,返回朝歌,登上鹿台,朝攸侯喜方向长揖,然后“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在帝辛之前,无一帝王能够做到以身殉国,何其壮哉。

攸侯喜,半路接到帝辛书信,告知殷都已失,国破家亡,要他带领将士远赴它地。攸侯喜遂率领二十五族将士夺海东渡,历尽万难抵达美洲,与印第安人建立友好关系,后来定居一个叫做秘鲁的地方。

2008年汶川地震,秘鲁降半旗,设国家哀悼日。纵观世界,只此一国。

帝辛,子姓,名受,世称纣王。

关于历史对帝辛的评价,无一不是残暴、荒淫等。本着还原历史真实面目的责任,后世很多史学家为他翻案,其中孔子最著名的弟子子贡曾经曰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意思就是说你失败了,就由“后者”来对你进行总结你为什么会失败,并且“后者”会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对你的行为进行黑化。

比如《牧誓》中,周武王只说了帝辛四条罪状:听信妇人的谗言,不祭祀祖宗和上天,重用四方逃亡的罪犯和不用同宗兄弟。

一般这样的战前动员令一定要把对方写的暴虐丞民,残害贤能,实在是找不出理由的也可以捏造几条罪状,极尽蛊惑之词诋毁敌人,达到体无完肤之功效,以示讨贼乃是替天行道。

但是《牧誓》丝毫没有提及帝辛残暴和荒淫。因为残暴和荒淫当时看起来都很平常。相比残暴,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将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祭祖,祭祖人数比帝乙和帝辛时期加起来都多。西伯侯姬昌有记载的有十七个儿子,帝辛只有一个儿子,说荒淫的话,姬昌只怕更胜一筹。

但是“后者”却不那么实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者”觉得《牧誓》中所列的四条不能够说明帝辛的残暴,也不能说明周武王起兵是正义之师,便擅意几条罪状加了上去,用充分的事例来论证实帝辛的残暴不仁。

《尚书》中对帝辛的罪状增加了两条,酗酒(浪费粮食)和自大(“我生不有命在天”)。战国书中增加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一事,东晋时增加十三事。一共七十事。我们所熟知的酒池、肉林、剖孕妇、剖心等,通通都是战国时期加上去的罪名。

“纣之谤,千古之积毁也。”

历史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失败,如果失败了,旁人分析你的原因就很多了,传出去的时候还给你多加几条,学习如此,工作如此,创业如此,谈恋爱也如此。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

此时,微子还在家中等待周武王前来参拜,他不知道周武王什么时候会来,自己的商王梦什么时候会实现,但他知道如果周武王不早点来,外面的奴隶就来冲进来了。

此时一位家臣对微子问了一句:“你觉得周武王会来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你死了我省心。

当晚,微子带着家臣趁着夜色逃出城外,手持商王室宗庙礼器,双手捆缚于背后,家臣牵羊秉茅,一路双膝跪地,膝进周营,代表大商正式向周武王投降。

一副无耻之极的奴才相,千百年来无出其右者。

两个月后,周武王在牧野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开创周朝大业。

公元前1046年,商亡。

全篇我没用纣王来称呼商朝最后一任君王,也是对一代雄主的尊敬。

商亡于我手,但我不愧成汤英烈。

同类推荐
  • 袍哥传之亡清

    袍哥传之亡清

    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改写历史,也被历史改写。他们虽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曾经证明过的,会成抹不去的记忆,只是不希望现实再把这种记忆复活。
  •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是根据青年学者张程在CCTV-12《法律讲堂》文史版之“权利与法”专题的演讲稿改编而成,讲述了明清两朝发生的几个重大案件,如“严世蕃案”“浙江府库亏空案”“宁波平粮案”“邓尔恒被杀案”等。这些案件情节曲折,影响大,作者在讲述历史、分析案件的同时重点对中国古代司法中的“权与法”进行了解读。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才是男人该有的生活!赵洞庭穿越成皇,为这个小目标不断奋斗。
热门推荐
  • 古穿今之重生在星际

    古穿今之重生在星际

    她本是岐越国二王爷凤非夜,因被人陷害而死。再一睁眼,却是魂穿异世,重生她人之身。这里有星舰,有机甲,有异能,还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被称为星际时代。而如今,她重生在这里,将何去何从?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穆锦程觉得,自己这次穿越,穿得还不错。曾祖母是大长公主,当今圣上嫡亲的姑姑,父亲是毅勇侯府的侯爷,母亲是金陵王的嫡长女……而自己,打一出生,就封了世子。这一生,怎么瞧,都该怎么着的花团锦簇,荣华无量。就是……就是,她要真的是个男的,就好了!
  •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易卿,孤是帝王,与其他女子不同。” “孤要担着这帝王之名,黎民百姓,乱世江山。” “选择不爱,是因为爱会成为孤一生的桎梏,亦是沉重的枷锁。”“但挽歌终要护你一生周全。”
  • 佛说断温经

    佛说断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碎紫

    碎紫

    紫色宝石落到了般若圣殿洁白的花岗石地面之上,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微响,那传说中聚集天神灵气,蕴含改天换地玄机的紫水晶碎成了两半,崩向了大殿的两个不同方向,发出令人心碎的声响。其实此刻伴随那声响破碎的又岂止那充满灵气的紫水晶,更多的是般若圣祖有关曼达拉美好明天之梦,还有那天蝠王的一生戎马的卓越功勋……
  • 凤御邪神:冷情君上入后宫

    凤御邪神:冷情君上入后宫

    断颜就那样躺在地上,忽觉脑海中传来撕裂般的疼痛,属于十三少的无数记忆如同海水倒灌般的涌向她。耳边的嘈杂还在继续。这一次,断颜听了个清清楚楚。“你以为你真是皇族?你连君家满门被杀的那个死去的小世子都不如!人家好歹拥有夜帝陛下赐予的无上荣耀,可你呢?不过是皇长子的陪侍,一个玩物、弃子罢了!真以为夜帝陛下这么多年对你的骄纵是爱护你?不过是个白痴废物!连乐灵都是死灵,你说说你除了一具女人身体,还有个什么作用呢?”京都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世家子弟口中的小世子是谁,毕竟是个刚一出声便被人给杀了的婴儿。但要提起君家,没有人不敬畏扼腕……
  •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一场意外让他们相遇。“因为被一个地痞无赖用车撞了,不过不严重,谢总经理关心!”楚流年一听嘴角不由的抽搐了一下,什么叫做地痞无赖?他堂堂楚氏集团的总经理居然被这个女人说成了地痞无赖?“季安好,你死定了!”时光流梭,人生变故她是否还是她?时光的街角他是否还在等待?他是她无处可逃的时光隧道中最后的亮光,若爱要消耗时光,她宁愿付出双倍,换回他双倍的爱。我们错过了时光,只能安好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不倾城凤未惜

    凰不倾城凤未惜

    厉未惜本随父入宫,却意外穿越几经波折重回故土,不曾想家遭变故物是人非不及回神,以霞披加身,八抬大轿,即将出嫁赵卿承本是太子,日后的九五至尊因一场阴谋被取而代之,被迫迎娶“傻子”为妻!#赵卿承,道:一纸休书于你,莫要贪念旁的。厉未惜,言:休妻,妄想!休夫,倒是可以。权衡利弊,多了份协议,有了一位协议王妃。#厉未惜:我为你图谋献策,你助我寻恨报仇?赵卿承:成。她以为这是一份协议,一笔交易,若事已成便可全身而退。#然则——赵卿承:协议作废,字据不算,本王无力偿还。厉未惜:莫非这是想耍赖?赵卿承:本王非赖账之人,如今唯有以身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