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都要回乡下。扫墓祭祖完毕后,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去田野里看看。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上,我不紧不慢地走着,有时会突然停下脚步。
曾经那样深恶痛绝这狭窄、蜿蜒的田埂路,它们彼此痴缠交错,让人看不到尽头。少女时期的我,走在这迷宫一样的小道上,也曾像失学在家的范合意一样,茫然而惶惑。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青涩时期的甜蜜与忧伤。而这甜蜜、忧伤,一定有承载它们的角落与方向,比如这田埂路,再比如这栖凤坡。
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时光,会浓缩成某些个片断,不经意蹦入脑海:带有清香的狗尾巴草,我将它绕成圈儿戴在手腕上;家里屋后的那棵大杏子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生生刮倒连根拔起;茶山上,采茶姐姐们俊俏红润的脸庞赛过春日最美的花朵……
长大只是一瞬间的事。当记忆的片断一次次冲击来袭时,我想我必须让它以某种方式定格。栖凤坡如此秀丽恬静,所以在写到乐意的死亡和秋朵的离去时,我想哭,因为生命的骤然消逝和那些永远无法预测的离散。
文中的“我”,是合意,也是我。对于文学,我内心充满虔诚。因为从事文学创作时间尚短,也因为自身积累的贫乏,我常惶恐于表达的浅显与苍白。好在,栖凤坡有山有水有茶树,更有灵魂。希望带有灵魂的文字能稍稍弥补这些缺憾与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