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86400000016

第16章 旧帝身死赵玄卒

却说那陆道人对拓跋嗣说道:“此人如今是一个游方的算命先生,现住在朱雀坊大街,当地百姓都称他小神仙,陛下可差人前去打探,一问便知。”

拓跋嗣听了,信以为然,当场就命人去朱雀坊寻人。

赵玄的小神仙之名十分响亮,这些时日前来请课算命的人络绎不绝。但他始终都在等一个人。

准确的说,是在等一个人的请求。

这个人,就是当今皇帝,拓跋嗣。

这一天,御林军侍卫统领冯道先带着一群兵丁找上门来,说道天子有恙,听闻小神仙之名传遍京师,特地诏请,入宫视疾。

赵玄便手持枪杆木棍,跟着侍卫们进了皇宫。

到了皇帝寝宫,只见皇后余氏和太子拓跋焘正在床前伺候。拓跋焘一见赵玄,吃了一惊,道:“你是……”赵玄装作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手持木杖,起手施礼道:“无量天尊,久违了,太子殿下。”

“你果然是赵玄赵明诚吗?”拓跋焘追问道。

“太子殿下怕是认错了,贫道乃玉虚宫门下弟子,太行山云雾洞炼气士雾中子。”赵玄扯着虎皮做大旗,又信口取了个名号,那拓跋焘居然将信将疑,没有再说话。

陆道人在一旁站着,与赵玄对视一点,彼此都微微点头做礼。

赵玄来到床前,只见皇帝拓跋嗣昏昏沉沉,似乎已经分辨不清人事,便从腰间取出那白玉葫芦,取下口盖,对准那皇帝,右手捏诀作势,喝道:“疾!”从那葫芦口里便射出一道白光,那白光在他脸上绕了一绕,只见拓跋嗣的脸色瞬间从苍白转为红润,两个呼吸间,便睁开了双眼,说道:“朕这是在哪儿?”

赵玄微笑点点头,说道:“陛下,您这是在皇宫里。”

拓跋嗣微微点头,恍然道:“你就是那位小神仙吧?果然是年轻有为,道法高深……”赵玄忙说:“陛下过誉了,贫道虽略施小术,使陛下得以醒转,不过陛下痼疾已久,且深入肺腑,非朝夕之间可以功成啊。”

拓跋嗣急道:“那可如此是好,求小神仙大发慈悲之心,千万解救,朕愿以万金……不,朕愿以万家香火酬谢。”

赵玄便说道:“那么,贫道就勉力一试吧,就请陛下屏退左右,贫道才好施法。”

拓跋嗣大喜:“好好好,你们,快都出去,都出去,不要耽误了仙长施法。”

宫女和内侍都出去了,陆道人微一起手,也出去了,余皇后和太子相视一眼,迟疑了一下,也出去了,整个寝宫就只剩下了赵玄和拓跋嗣二人。

赵玄便看着拓跋嗣只是笑,拓跋嗣虽然不解,还是按捺住了,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说道:“仙长,朕连日来被两个邪魅鬼魂缠绕,不得安静,十分苦恼,求仙长施展大法解救。”

赵玄笑道:“哦?竟有此事,是这两个吗?”说着将手一指脚下,平地里生出两个影子来,影影绰绰,不一会儿,便显出实体,正是王镇和王城两个宦官。

那王镇和王城二人的魂魄一现出来,便纳首就拜:“感谢上仙大法。”赵玄微微点头道:“你等稍安。”自去香炉里捏出一把香灰,将那香灰望空朝二人魂魄出撒去,香灰瞬间凝聚,二人得了实体,又拜。

拓跋嗣已是惊的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玄道:“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赵元任一家吗?”

拓跋嗣半天说不出话来,只道:“这……你是……”

赵玄点点头道:“不错,我就是赵元任的儿子,赵玄。”

拓跋嗣大惊,用手锤着床板喊道:“来人呐,救命,护驾……”可是外头的人哪里听得见。

赵玄道:“拓跋嗣,你也不必白费力气了,你当日杀我全家,又骄奢淫逸,迷信佛门,实为昏君,我躲在深山苦熬三年,修成道果,为的就是报仇,今日,你时辰已到,特来送你上路。”

拓跋嗣还要再喊,赵玄只是一指,他就全身僵硬,定住不动了。赵玄转身对王镇二人道:“你二人可愿报仇?如果愿意,可以现在就去了结,事后,贫道亲自为你二人超度,保你投个富贵人家,不必似前身那般受苦。”

那王镇二人哪有不愿的道理,他二人魂魄不愿离去,本就是怨念极深,如今有机会得报杀身大仇,自然如恶虎扑食一般,扑向了拓跋嗣,只是几个呼吸,就将拓跋嗣阳气吸了个干净,一道真灵,往地下去了。

赵玄微微点头,揭开葫芦口,将二人装了进去,封住了,依旧挂在腰间。他摸着这根由枪杆持成的木杖,这木杖是他三年前逃出家门时带在身上的一杆长枪的枪杆,一直带在身边,坚硬的枪头都已生锈,这枪杆却被摩挲得滑不溜手,竟越发坚固了。

赵玄握着木杖,自语道:“父亲,母亲,青妹,我已经替你们报了仇了,你们……瞑目吧!”

说着,赵玄将殿门推开,走了出去。

门外,皇后和太子都一脸焦急,陆道人站在后面,一言不发。皇后和太子急道:“陛下怎么样了?”赵玄叹了口气,摇头道:“唉,陛下顽疾深入肺腑,请恕贫道法力低微,没能救回陛下,如今他已经……”

话没说完,余皇后已直奔入殿内,片刻,就听一声声嘶力竭的哭喊:“陛下……”

登基为帝不过三年的拓跋嗣,就这样死了。

却说那拓跋焘在一旁却是大怒:“你这妖道,胆敢害我父皇性命,来人,与我拿下!”左右守卫的皇宫侍卫听令,便上前来拿人,一个个都手持长矛利刃,呼喝着扑了上来。

赵玄有玄功护体,凡俗之辈,哪里入侵得了,只是将足一顿,平地生出一朵青莲,青莲上升,升到了头顶消失不见,便有一道气墙将众侍卫挡住,不能近前。

赵玄望了一眼陆道人,那陆道人便站了出来,怒喝道:“好妖人,还敢在此处行凶!”便持手中拐杖来打。那气墙却挡他不住,陆道人闯了进来,斗了三五回合,那道人乘赵玄不备,取出一颗木之精华祭炼而成的雷球,这雷球经那陆道人祭炼数百年,端的是歹毒无比,赵玄冷不防,被那雷球一记打在脸上,登时炸了个七荤八素,站立不定。

陆道人见赵玄中招,昏昏沉沉,哪肯放过如此良机,抢步上前,一把扣住赵玄手腕,一把按住顶门,使真灵定住其泥丸宫,不让他变化,一面令侍卫:“快取铁钩来!”

不一会,两个侍卫取来了铁钩,陆道人便用铁钩穿住了赵玄琵琶骨,使他再不能施展法力,命人压入了大牢。那铁钩穿过琵琶骨,却连一丝血也没有流出,众侍卫便将赵玄关进大牢,用铁链重重锁住,令狱卒日夜轮番看管不提。赵玄自被穿了琵琶骨,也不争斗叫骂,却是一言不发,听凭摆布。

另一头,皇帝崩逝,新皇帝急需登基,以安天下。不过,朝中那江良却是党羽甚多,另有图谋。江良掌管着京城一半的防卫兵力,平日不得太子拓跋焘的喜欢,如今太子登基,眼见他片刻之间,就要大祸临头,心急如焚。

这一天是拓跋嗣驾崩后的第二天夜里,江良派去传递消息的士卒回来了,向他禀报了平陵王拓跋潇同意他的计划,正在加紧带人往京城赶来的消息。

这平陵王本是驻扎在恒州平陵县的一个王爷,是太祖拓跋珪的第八子,大行皇帝拓跋嗣的亲弟弟。原来,江良眼见自己性命堪忧,就意图联合外地藩王,带兵进京,另立为帝,他也不失为一个拥立之功。

这平陵县与平城相距不远,只隔一条河水。拓跋潇在平陵为王爷,手下也有四五千兵丁,若是以为先帝吊丧扶灵的名义进京,再得江良那一万人相助,倒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

第三天上午,原本拟定的,今日将在皇极殿举行登基大典。所有的各台院各衙门的官员,都在唱礼官的主持下按照顺序入场。艳阳高照,众人都是满头大汗。

巳牌时分,新皇帝拓跋焘一身明黄色龙袍衮冕,乘坐在三十六人抬的龙撵上,进入了皇极殿正门。他下了龙撵,看着台阶下站立着的群臣,年轻英俊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激动和兴奋之色。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侍卫飞身快步闯入,报道:“报……平陵王拓跋潇带着一支军队前来,目前距京城不过三里,据先头部队言道,平陵王此来是为先帝吊丧。”

拓跋焘听到这话不由吃了一惊,因为在事前,为防藩王有乱,已经明发诏旨,不许进京吊丧,只在就藩地服丧守孝即可,眼下这平陵王不请旨而私自进京,而且携带士兵,其心昭然若揭。

看看下面表情慌乱的官员们,他定了定神,说道:“不要慌,平陵王带了多少人?”

那传令兵道:“禀陛下,看旗帜大概有六七千人。”

拓跋焘心中略定,道:“无妨。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对尚书台的官员道:“拟一道旨意,令平陵王只身进京吊丧即可,不可携带一兵一卒。”几个官员忙去安排不提。

却说那江良在官员当中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冷笑,到目前为止,一切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没有想到的是,拓跋焘在台阶上站定了,并不急于坐上龙位,接受百官的跪拜朝贺,反而大喝一声:“众侍卫何在!”台下左右侍卫便大喝一声:“臣在!”

拓跋焘淡淡道:“将大理寺少卿江良拿下。”

一群侍卫如虎狼一般扑上去,眨眼就将江良拿住,捆了个结实,按倒在玉阶前。

拓跋焘低着头看着江良,说道:“江良,你可知罪?”江良此刻早没了在先帝拓跋嗣面前侃侃而谈的胆气,只吓得面如土色,但还是嘴硬道:“臣……不知……”

拓跋焘英俊的脸上泛出一股杀气,道:“你蛊惑先帝,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罪在不赦。”还没等江良喊冤,拓跋焘就续道:“将他推出去,斩了!”

众侍卫应一声喏,推着江良去了。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大臣们和胆战心惊的江良党羽。

拓跋焘看着下面,忽然又一笑,朗声说道:“江良之罪,本来罄竹难书,不过,他一人之死已然足矣,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和他有什么来往的,自今日起,朕不再追究,盼你们好生收敛,辅佐于朕,朕定不会亏待于尔等!”

底下的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都自发地跪了下来,山呼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拓跋焘笑了笑,转身走向了龙椅。

却说平陵王拓跋潇,带领着五千余人,一路浩浩荡荡,过了北廊河,来到平城北门下,而此时登基大典才刚刚开始。

此时,江良虽然已经身死,不过,他事先发布的命令却已然传了出去。他的死讯还没有传出,自然接受命令的人还不知道情况有变。

那守北门的周姓将领就是江良的心腹。本来整个平城的守军有两万人,江良自己就掌握了一万,包括北门和西门。平陵王拓跋潇带领人马赶到城下时,周将军在城上喊话问是不是平陵王,拓跋潇令人如实回答了,不一会儿,城门就缓缓打开了,周将军带领一群将佐迎了出来。

平陵王大喜,连道:“好,你们有这份心,孤都记着,事成之后,当不失为封侯!”众将领也是大喜,命人传递消息到西门不提。

平陵王带领这一万人进了内城,向皇宫缓缓靠近,西门守将沈将军也带五千人前来汇合。

皇宫也是有守卫的,不过,只是负责皇帝的日常防卫,人数不多,只有六千人。论理说,对上平陵王的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大军,自然是有败无胜。

这一万多人在京师经过,令百姓噤若寒蝉,一个个都关起门躲进了家中。不多时,到了皇宫午门前,皇宫守卫已经得知了消息,都列成一排,手持刀枪,如临大敌。战斗一触即发。

平陵王看着这巍峨的皇城,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做这个皇城,乃至整个庞大魏国的主人,不由得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他大手一挥,喊道:“将士们,给我冲啊,斩首一级,赏银十两!”

众将士受银钱一激,都如打了鸡血般奋勇向前,午门外的两千人很快就被淹没了。

午门的城楼之上,拓跋焘身穿银甲望着城下,眉头紧锁。这两千人纯是试探,试探平陵王军的战斗力如何。不料对方却如此骁勇,两千人竟然一个不胜。他目视远方,坐等东门和南门的将官带兵来勤王。

拓跋潇摆手,令弓箭手上前,开始向城头上射箭,发出了第一波攻势。城头上的士兵举着盾牌被动防御,死的死,伤的伤。拓跋焘心急如焚。

眼看弓箭手奏效,拓跋潇就再下一道命令,刀盾手开始架云梯,向城墙上攀爬。

拓跋焘在侍卫的保护下开始往后撤。这时,那陆道人走了过来,说道:“你们去守城,陛下这里由我来保护,万无一失。”说着拿出一道符,在拓跋焘胸前贴了,又一指,符隐没入身体不见了,一道无形的气墙护住了拓跋焘周身,那弓箭射近身后就自行掉落在地,拓跋焘大喜,拔剑在城头吼道:“将士们,用心杀敌,援军马上就到,天佑我大魏!”

那些守城的士兵本来都心灰意冷,见皇帝陛下都亲冒矢石,冲锋在前一个个精神大振,竟然和对方打得难解难分。场面一时僵持住了。

却说另外两个守南城和东城的将军,虽然知道平陵王带兵赶来,不过一是不知道居然会有内应开门迎入,二也是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门进,因此也不太在意,只是当个笑话,认为就凭六七千人就想穿过京城防卫拿下京城,简直是白日做梦。然而,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皇帝拓跋焘的命令,反贼兵马已至,请加紧赶到皇宫勤王。

这二位将军便带领各自人马,急忙奔赴皇城内城,待赶到时,皇城上下已乱做一团,但是城门却依旧没有开。

拓跋焘这边的援军赶到,令拓跋潇的军心大乱,很多人都认为已经输了,难逃一死,有的放下了武器,选择投降。也有的更加凶狠,做困兽之斗,竟然有更多的人爬上了城墙。

拓跋焘在阵前督战,眼见有不少弓箭和大刀向他招呼过来,却好像都沾了油一般滑了开去,不由笑道:“国师好高明的法术,此战若胜,你当为首功。”陆道人谦逊道:“陛下过誉了,微末伎俩,不值一提。陛下得天人护佑,便是没有贫道,也会无事。”

有了另外一方生力军的加入,战斗很快就进入了尾声,城内的侍卫守军打开城门,和城外的城防军做南北夹击,平陵王军立刻崩溃,再无战斗力,不多时,就有小校擒住了平陵王献到皇帝跟前。

拓跋焘在众将的保护下,将平陵王拓跋潇亲手扶了起来,叹道:“皇叔,你这是何苦呢?”

拓跋潇面色苍白如纸,不敢起身,只是不住磕头,嘴里喃喃道:“陛下开恩……陛下饶命……”

拓跋焘见状,也不再扶了,叹口气道:“皇叔啊,朕小时候你没少照顾的,可是你……你犯了谋逆大罪,纵然朕能容你,国法却容你不得,朕只能……”说到这里,他伸出右手揩了揩眼角,众将官见状无不叹服新皇帝仁孝。

只听拓跋焘续道:“朕也只能……对你不住了。”说着,摆摆手照顾几个侍卫过来,道:“将平陵王带到一旁就地斩首,首级挂在午门前,以招降叛军。”几个侍卫领命去行事不提。

等到平陵王的首级悬挂起来,顿时全军上下都就地放下武器,这场皇位之争竟然以短短半天的时间就结束了。

这一天,新皇帝坐朝理政,大赦天下。却有那当赦不赦的,就地处斩,务需使牢房空洞,不留一人,即所谓的清牢狱。

赵玄本就在押,因他犯有涉嫌谋害先皇的罪果,故而当赦不赦,明日就是他的行刑之期。

时间飞快,到了第二日,京师各处都在传言那小神仙原来却是妖人,如今就要被处斩了,都一窝蜂地前去观刑。

只见午时时分,赵玄被五花大绑推上刑台,好像一尊木头面无表情,一句话也不说。随着午时三刻时辰到,监斩官扔下签牌,刽子手挥刀而下,一道雪亮的刀光闪过,赵玄那一颗大好头颅便应声而落,滚落在了地上,却没有溅出一滴鲜血。

同类推荐
  • 宿:缘劫

    宿:缘劫

    洪荒乱世,魔界横行,人仙妖却很难达到统一,身为光神的箕宿姜寻泱毅然踏上寻找28星宿的旅程,然而中途屡遭横祸,柳宿横死,姜寻泱身陨,众星宿群龙无首,妖族中重要部族灵蝠族却被魔界控制,成为杀人杀仙的工具,因此与人类结下血海深仇,在轸宿的帮助下,女宿幽珞欢拼得神魂散尽召唤宿命神,方才暂时压制魔界再次入侵,毕宿为救女宿不惜在天庭前磕了一万个响头,终于女宿重新聚魂,回到轮回,一千年后魔界再临,灾祸横生,生灵涂炭,二十八星宿能否召唤宿命之神,再次扭转乾坤?
  • 西游之运朝天下

    西游之运朝天下

    当西游中出现一个运朝,那满天神佛还能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说自己乃是方外之人,而不受法律惩罚吗?那妖魔鬼怪,还能视凡人如蝼蚁,生杀予夺吗?一个现代人意外来到西游世界,西游从此多了一只蝴蝶。
  • 渎梦

    渎梦

    对于被封在玉瑾中即将成为作弊器的夏瑄来说,她考虑过自己的很多种下场,唯独没想过,尼玛最后竟然还要和宿主谈恋爱?!裴云舒对于那道出现在他绝望生命中的光,一直郑重地将她当做一场极致得梦境,但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爱上这个梦,甚至为了得到她而不择手段。
  • 大雪落江山

    大雪落江山

    风动太安,兵马起雄州,战十四州,灭六国。
  • 九极神脉

    九极神脉

    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师林谦凡穿越到了另一个的世界,重生改名为徐天云,在机缘巧合之下,徐天云利用前世超凡的设计水平再加上神秘的九极神脉,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修仙之路。平凡普通的世俗界、法元纵横的修凡界、灵力浩瀚的修仙界、美仑美奂的仙界、至高无上的神界将一一呈现,除此之外,阴邪怪异的鬼界、古怪离奇的妖界、神秘莫测的冥界还有那暴虐无比的魔界,全都会逐一登场。
热门推荐
  •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是一本着眼于培养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管理素质与管理技能的教材。本书以管理的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本书设三篇,共九章。第一篇管理内涵篇,主要介绍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第二篇阐述了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管理的一般职能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篇是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篇,主要介绍创新、组织的变革和发展,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 剑王的道路

    剑王的道路

    一切能力的来源是“元”剑元,兽元,阵元,这是大陆上的人们所修炼的根本相应的,将这些能力修炼到极限的就被称之为“剑王”“兽王”和“阵王”唐林,一个从小山村中走出的少年他决定成为一名剑王当然,成为剑王的道路有很长
  • 花都小兵王

    花都小兵王

    新书发布了!新书《我的游戏能捉鬼》,已经发布,快来阅读,记得投票票哦!他是战场的死神,千万战火,直取敌方上将首级。他是佣兵界的传奇,一个代号“火龙”的不死男人。书友群:307189029
  • 零度寻找

    零度寻找

    您能想象一位美丽而才情横溢的少女,坐着轮跋涉于茫茫大漠吗?为了寻找白马王子,寻找人生理想,她,简伦,就这样开始了她的零度寻找。由零开始的寻找会不会回复到零呢?西部戈壁出生的作者纯懿,以大漠长风和诗化语言引我们进入情节的迷宫,带给我们一份阅读的惊喜!
  • Fake Mustache
  • 嫡女医妃:王爷真绝色

    嫡女医妃:王爷真绝色

    宋太傅的女儿,嫡出但不受重视,宋府四小姐,母亲在生自己的时候被下药难产而死,原本被人陷害略显痴傻,女主穿越到她身上后改变了一切,性格开朗,聪明伶俐,渴望亲情,用情专一,医术高明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对感情反应略迟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鲜妻不乖:BOSS独守空房

    鲜妻不乖:BOSS独守空房

    他不需要女人,却需要找个媳妇儿!她不需要男人,却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负债累累的她因为一场乌龙误惹了本市的NO.1黄金单身汉!买噶!这货把她吃干净了不说还要监禁豪门,终身使用?他以为她乔小诺是好欺负的吗?杜奕修对于乔小诺这个女人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爱,只是被家里逼婚,无奈之下选了看得顺眼的她。新婚之夜,他把契约拿给她看,说是约法三章其实只有一条:六个月之内,满足女方的任何要求。“算是我对你的补偿。”高傲的男人坐在真皮的沙发上,带有些轻蔑地看着眼前的女人。女人却勾唇一笑“那就多谢了。”他一直以为爱情和结婚是两码事,但当她黯然离开之后,他却发现放原来自己早就已经放不下!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快穿之炮灰逆袭上位史

    快穿之炮灰逆袭上位史

    “求助:未婚夫跟灰姑娘在一起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霍然:踹了渣男!“请教:家人嫌弃,身为小透明如何寻找存在感?同在线,比较急!”霍然:随心所欲的浪!“疑问:花木兰剧本突然变成狸猫换太子,太子就在门外怎么办?十万火急!”霍然:想换就换,以为我是手机?……请问:都是快穿,你凭什么让大家喜欢?霍然:凭我是古往今来第一真善美手段干净利索一把大刀闯天涯的单身汪啊!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