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700000013

第13章 从四川蒲江县两通古道碑看南丝路蒲江段走向

从四川蒲江县两通古道碑看南丝路蒲江段走向

邹一清

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平原后的第一大驿站在今雅安地区,古代文献和历来的调查资料显示,成都至雅安交通的主线为:成都—双流—新津—邛崃—雅安。在主线的南、北方向,又分布有较多的支线,主要有二条支线,即北支线和南支线,其中北支线为:成都—温江—崇州—大邑—邛崃—雅安;南支线为:成都—双流—新津—邛崃(东端)—蒲江—雅安。就直线距离来看,南支线是最近、最直接的交通线路。

南支线自新津南下,南方丝绸之路沿着蒲江河谷南行,直抵雅安名山。因此,蒲江段是南支线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但是,学术界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这条南支线及其蒲江段的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南支线及蒲江段的重要性,在考察和研究方面的投入,均不及主线和北支线,相关成果也非常少。

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方丝绸之路起点调查与研究”的研究需要,2011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考察队,由中心主任段渝教授带队,以中心研究人员邹一清、颜信、魏楚楚为队员,对南方丝绸之路成都平原南支线进行了学术考察。在蒲江县,考察队得到了蒲江县文管所的大力支持,并由蒲江地方史老专家龙腾先生亲自陪同,对蒲江县古道路、古桥梁、古道周边遗迹遗存、工商遗址、城镇遗址等进行了考察。考察中,有两通石碑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两通石碑分别是衬腰岩竣工碑和梭竹坡古道石碑。两通石碑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均有著录,但其字迹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部分碑文已经泐残,很难全部辨识;加之尚未引起充分重视,碑文文字均未被完全识读并记录。此次考察,我们首次对这两通石碑的文字进行了完整的识读和记录,从中获得了非常宝贵的资料信息。

一、蒲江县佳镇衬腰岩古道竣工碑记石碑

蒲江县成佳镇衬腰岩一带现有一处古道遗址,遗址位于蒲江县成佳镇万民村10组。这条古道在20世纪后期还保存了约25公里,由于修建长滩水库,古道南段被长滩水库所淹没,导致道路废弃,几乎无人行走,现仅存长度约470米。从万民村10组农户肖华永家门口沿山路下行约50米,即步入布满青苔的石板路,这正是衬腰岩古道遗址的入口。现存道路路面由长1.5米,宽0.8米,厚0.1米的石板铺砌,两旁带有夹石。石板路被碾压的痕迹清晰可见,不难推测昔日商队往来频繁的景象。道路废弃之后,树木更加茂盛,山间林荫蔽日,石板路上青苔斑斑,颇难行走。

从道路遗址入口处前行约200米处,道北矗立着一通清道光年间所建的维修衬腰岩竣工碑。碑高4米,宽4.5米,厚0.7米,因年代久远,已出现局部风化,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经考察组努力,成功完整识读了碑文。碑记题为:“三重檐四柱三开间石牌坊,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孟夏月二十二日立。”碑文为邑辛酉科拔贡候选教谕彭廷飏撰写。

碑文全文如下:

蜀国多山与西秦毗连栈通有连云之险剑阁有参天之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为然我蒲处川南之偏偶山径/

居多邑南关外距城卅里许地名衬腰崖旧有山蹊古路上通名雅下达新彭仕宦商贾上下往来必经之路也其山势/

险隘窄径悬空行旅既艰于步履舆马更虑其颠覆前明宏化时修砌后历今三百馀年倾塌久已岁道光□□辛丑士/

民等目击心维共同商议修造石梯自衬腰崖山脚起由马踏弯落平寺至万明桥止约有五里之地统计千丈之长觅/

工修砌癸卯春间历经三载工程告竣路约千寻费逾四百首事八人倡捐百数十千募化众姓助资二百馀钏今而/

悬崖鸟道进攻错而历康庄带月夜行则观阁遥临藉慈灯以普照按辔以游幽人于焉吟咏步步云梯自曲折以游/

平坦闻鸡早发则尖逢远映仰高山而景行束装载道韵士焉品题当兹春暮共庆落成垂名勒石瞩余为序喜阴工/

之浩大宜福泽之绵长自惭吾陋弗能为文聊叙始末援笔记之/

异辛酉科拔贡候选校谕彭廷飏撰捐钱一千二百文/

特授四川上南直隶邛州蒲江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康文蔚捐银一封/

特授四川黎雅营分防南河一带地方主防蒲江汛司厅王福安捐银一封/

特授四川上南直隶邛州蒲江县右堂加三级记录二次王丞华捐银一封/

特授领首程廷昌缘妻周氏男步銮侄步蟾步云步杨步堂步高除募化自捐二十六千五百文/

特授领首刘仲元缘妻刘氏男士顺士治士盛除募化外自捐铜二十千文/

监生领首任天应缘妻叶氏男联级武生忠和除募化外自捐铜钱二十九千文/

监生领首任天春缘妻徐罗氏男联忠联信除募化外自捐铜钱一拾千文/

赵氏文培杰杉蓉监曹男堂缘妻文孙蓂若哲杭菁生领首杜廷芬缘妻罗氏魁梧缘妻赵氏生藩渐苓除募化外自捐五十千文/

廩生领首杜槐三缘妻彭氏男孟良仲良季良除募化外自捐铜钱二十一千文石匠/

武生领首杜道叶缘妻宁氏男南坤南坊生皇华其自捐及募化众姓钱文俱载于万明桥之山顶/

大清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孟夏月二十二立

碑上有对联两副:其一为“旅客行商同登云梯,轻车快马共历亨衢”,横批“步月梯云”;另一为“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途”,横批“王道荡平”。

碑文说明,早在清道光年间重新修葺衬腰岩古道之前,这条道路已是一条人气极旺的通商之道,历代使用,多经维修。从碑文可以知道,衬腰岩古道原来并不是石板路,当为土路,这条土路从明成化、弘治时期修治到清道光年间,已历三百余年,“倾塌久已”,当地民众乃共同商议,“修造石梯”,石梯即是现存的青石板道路,因顺山势走向铺筑,所以称为“石梯”。石梯道路长度,“自衬腰岩山脚起,由马踏弯落平寺至万明桥止,约有五里之地,统计千丈之长”。并且明确说明了衬腰岩古道的走向是:西通名山、雅安,东达新津、彭山。

文献资料显示,蒲江县成佳镇衬腰岩古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载的经雅州(今雅安)“西通碉门(天全),东出蒲江”的道路,即是今蒲江县成佳镇衬腰岩古道。明洪武年间,朝廷于雅州设立茶马司,利用这条古道从成都平原运送布匹、丝绸、茶叶等商品到雅安再转天全。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间曾对衬腰岩古道进行修葺。至清代,衬腰岩古道仍是“士宦商贾上下往来必经之路”。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三年(1843),再次对这条古道进行维修。

(清道光年间维修蒲江县佳镇衬腰岩古道竣工碑记石碑)

二、蒲江县白云乡尖峰村梭竹坡古道石碑

在蒲江县白云乡尖峰村梭竹坡,有一处古道遗址,道路的残留遗迹已经不十分明显,但古道旁有一通石碑,保存完好,成为这条古道的确切证据。碑文为:

广定之南有一坡焉名曰梭竹穹崖上耸幽壑下临中则山回路转如鸟适之虚位似羊肠之盘曲/

其凿山为径未知始于何年第间彼都人士往眉丹上黎雅入乡场千百载以来无不由此崎岖/

之径所谓地成要害不论险夷皆人人所必逾越也但其中残岩积石凹凸未平滴水浸泥不堪/

甚苦每当之弦之处车则阻于转旋马则艰于回首即至客商贩负亦至此而跌蹼以比寸腰崖黄沙坎前人亦已平修矣独此梭竹坡而忍其攀其为艰/

今岁除道之月适友人郑永见李钟唫意欲修平此路特先计夫功资率同首事等募化仁人善/

士谨将包功价值议成共壹佰肆拾伍钏自包以后工匠经营不日而告厥成功共见穷途/

且喜善果齐圆虽其事集腋成裘多寡不一而已同心同德利己利人宜其立名不朽永垂/

万年矣今将姓字勒石以志善人君子之功德云尔/

龙飞大清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中浣之吉建监

石碑正面有对联,上联为“石砥黄沙坚于竹”,下联为“坡联红塞过如梭”,横批为“仁义坦途”。石碑背面也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天开石机同心鉴”,下联为“地开云程集腋修”,横批为“功成名立”。

这通碑文不仅记载了古道路的走向、道路状况、维修年代及维修原因,特别是碑文中“甚苦,每当之弦之处车则阻于转旋,马则艰于回首即至客商贩负亦至此而跌蹼以比寸腰崖黄沙坎前人亦已平修矣独此梭竹坡而忍其攀其为艰”一句,与衬腰岩古道碑相互印证,还原了古道原貌。

(蒲江县白云乡尖峰村梭竹坡古道石碑)

三、综合分析

蒲江县衬腰岩竣工碑、梭竹坡古道石碑的碑文,不仅证实了衬腰岩古道、梭竹坡古道的存在,还为南方丝绸之路蒲江段的道路及走向提供了明确的线索,为蒲江在南方丝绸之路成都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蒲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东邻彭山、眉山、西通名山、雅安、南连丹棱,北接邛崃。距成都市区83公里。

蒲江县古为蜀国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曾在蒲江江北置蒲阳县,隶属蜀郡。蒲江县以县域内最大河流蒲江河而得名。蒲江河又名蒲江,发源于丹棱县总岗山土地坳之杨山,北东流经蒲江县、新津县武阳镇南通济堰下注入岷江。蒲江河古称“布濮水”、“濮千水”,古代即可通航。蒲江河谷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加之水路、陆路交通条件较好,因此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成都平原南支线上的重要区域。自成都经双流、新津、邛崃、蒲江河谷前往雅安名山,是成都至雅安交通较为便捷、距离较近的西行线路。

同类推荐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的特点是,对《三字经》全文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设置5个板块,以帮助读者全面领会它的内涵。例如,每段句子依照内容,精选一则故事,用故事形象说明道理;用一则知识链接,开拓读者的视野。这正是《三字经(普及版)》的不同之处,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会从中真正受益。
  •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几个原则;“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青春和你不期而遇

    青春和你不期而遇

    身为资深网文迷的李子清,总想着来一段霸总甜甜爱,黑卡无限刷的倾城之恋,但网文跟现实压根不搭边。在看到班级名单时,李子清暗道:孽缘,多年兄弟竟成同班同学,对方还手握众多“黑料”,为了形象,李子清决定先下手为强。杨晨本以为那位在游戏里疯狂飙车又常摔死,喊打喊杀却又常伪装伏地魔的女生是个长得很强壮长相偏于男性化的糙妹子,没想到本人却像个柔不禁风的文艺女青年
  • 郡主的大魔王

    郡主的大魔王

    小黑小白“一个不小心”将蓝柒儿的魂儿招到了阴间。在蓝柒儿的软磨硬泡之下得了阎王爷的一个补偿。本想喝一碗孟婆汤解解渴,谁知小黑小白扔得太快~在这一时空里蓝柒儿随心地生活着,往后会发生什么呢……
  • 时间开出了花

    时间开出了花

    那些费尽心机想要忘掉的事情,真的就可以不再想起了吗?很多年前,当她还是一个伪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时常揪着那个人“拜读”她最新出炉的大作。堂堂C大金融系才子的他,苦不堪言之余,实则是心甘如怡的。有一回偶尔翻阅到一篇她登在校刊上的小说,还夸过那个题记——回忆是倒在掌心的水,摊开或是握紧,最终都会从指缝间,一点一滴,流淌干净。这些年,她时常会想起那句话。若真如此,该是多好。可是,属于他和她之间的回忆,固执冥顽,竟生生烙成了手心的掌纹。每每触及,便教她钝痛不已。四年了。她没有想过会再回到这座城市。流浪是一种大境界,不论是关于脚的还是关于心的。她没有这样的境界。她只是,必须,将自己放逐得足够远。
  • 极品修灵师

    极品修灵师

    拥有精神力异能杀手司空笑是个彻头彻尾的吃货,上辈子做了个饿死鬼,再来一世,哼…吃饱了再说!咿?这一世,怎么没长牙?哎?一脚居然踹出了个同胞姐姐?哦,王爷你不娶我没关系,婚宴可别忘了请我!
  • 三七年夏至(全集)

    三七年夏至(全集)

    励志言情大神未再重磅归来!呈现一场令人唏嘘的生死谍恋,潜藏希望的悲欢故事。谨以此书致敬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付出生命和热情的那些人!烽火乱世,家国飘零,在这个战乱时代,家已亡,国濒破,归云和雁飞这对异姓姐妹花,相识又相离。当再次相逢,一个寄身于戏班,另一个则在欢场煎熬。她努力向她靠拢,终究无奈折戟。而她却不曾放弃,始终等待她归来。十里洋场,总有人想要粉饰太平,努力留住炮火中的繁华,大上海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随意切换。她们都曾遇到爱,又险与爱擦肩而过。面对国仇家恨,个人的爱恨情仇显得那么渺小,即便粉身碎骨,他们亦义无反顾!此去经年,物是人非,浮生掠影,如惊魂一梦。
  • 谭曲杂札

    谭曲杂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无限位面

    我是无限位面

    当自己成为系统,当人生为他物所控,林竞不甘心,他挑战自己,挑战命运,挑战出了无限位面!
  • 十字架上的正义

    十字架上的正义

    本书作为独角札丛系列的又一本重磅之作,能够继续增加这一套丛书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作者经常在《法制日报》《法国研究》《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报刊上发表法学随笔和学术论文,具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在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本书对于法律爱好者、法学界、法科学子及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阅读的一本书。
  • 芙蓉镇(刘晓庆、姜文主演)

    芙蓉镇(刘晓庆、姜文主演)

    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同名电影由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小说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作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而小说用个体的“性”心理动机来解释历史事件的意识和手法更是当代文学的一大突破。
  • 失婚

    失婚

    我对夏天有特殊的情感。我在夏天过了生日。我在夏天诞下了女儿。我在夏天,失去了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