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9700000007

第7章 《药地炮庄》成书考(1)

《药地炮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1611-1671)的晚年代表作。由于文字狱的缘故,更由于方以智的被捕并死于押解途中,此书刊刻流通不久,就逐渐淡出了学人的视野。晚近一二十年,随着方以智和庄学研究的深入,《炮庄》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除了“三教会通”论、庄子“托孤说”等核心思想外,此书之版本源流、写作缘起和成书经过也都成了讨论的话题。下面谨就后一问题,略述个人的看法,以供研究方氏学行和庄学史者参考。

《炮庄》现存的本子主要有四个:一是安徽博物馆藏“潭阳大集堂”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潭阳天瑞堂”本,一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藏王木斋题记本,一是四川省图书馆藏本。四个本子虽印行时间有早有晚,序跋篇数或多或少,完整程度大小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属于同一个刻本。

从印行时间来讲,大集堂本应该最早。该本《目录》后面,第一篇文字是萧伯升的《刻炮庄缘起》。由此序我们知道,正是萧氏的捐资,才有了《炮庄》一书的刊刻。方以智第二个儿子方中通有诗《萧孟昉捐资为老父刻〈药地炮庄〉感赋》,讲的正是这件事:“苦心思救济,尽现漆园身。蛮触征皆罢,逍遥足绝尘。父书还赖友,古道可娱亲。三世交情重,应知贱子贫。”萧序末尾题曰“康熙甲辰,春浮园行者萧伯升谨识”,这和《目录》后面的识语“康熙甲辰,庐陵高唐曾玉祥刊”,时间上刚好吻合。因此,可以基本断定,《炮庄》的正式刊刻就是从康熙甲辰年(1664)开始的,这一年方以智五十四岁。

除了萧伯升的《缘起》外,大集堂本的序作者依次还有陈丹衷、何三省、余飏、竺庵大成,全书末尾则有兴翱、慈炳等人的跋语以及张自烈的《阅炮庄与滕公剡语》。这些序跋中,仅陈丹衷、弘庸、大成、慈炳四篇有明确的写作时间。陈序标以“雍茂孟陬”,是为顺治十五年(1658)。弘庸标以“辛丑”,是为顺治十八年(1661)。大成题曰康熙丙午(1666)。慈炳题曰“阏逢执徐”,是为康熙甲辰年(1664)。四篇的时间差了八年之久,这并不难理解。索序于人,并不需要等到完稿之时。从刻版到印刷,也会有个过程。假若大成之序是所有这些序跋中最晚的一篇,那么大集堂本的印行时间应该就在康熙丙午年(1666)。这离始刻之时已经过去了两年左右。

与大集堂本相比,天瑞堂本的序文有所变动:一是萧伯升的《刻炮庄缘起》被删除,二是新增了文德翼、苗蕃和戒显三序。萧序被删,原因不详。若与萧伯升晚年入狱有关,那么此本的印行时间需推到康熙十七年(1678)前后。新增三序,文德翼、戒显两篇无写作时间,苗蕃序则署曰“丁未纯阳月闰之朔,楞华狂屈蕃具草”。“丁未纯阳”为康熙六年(1667)四月。苗蕃此序未能收入大集堂本,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错过了大集堂本的印刷时间;二是方以智对此序的内容不太满意。后一种的可能性极小,若属前一种情况的话,那么大集堂本一定在康熙六年的四月之前已经印出。另外两序,情况估计也差不多。还有一点需说明的是,天瑞堂本正文中缝出现二十余处“甲申年崇安补”的字样。假若这些都是当时的增补,那么该本的刷行时间就得推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这离方以智辞世已有三十三年之久。

“中研院史语所”藏本实际上是大集堂和天瑞堂两本的拼合,其根据就在王木斋的扉页题记:“余二十一岁时,闻先师杨朴庵先生屡称无可大师《药地炮庄》为说《庄》第一书,即有心求之。廿余年来,仅得卷首一本。至辛亥六月,乃见有持此书求售者,欣然购之,如获异珍。首卷复缺四序一题咏。考前购残本,有此六叶,遂以补入,此书得成完本。”记中所称杨朴庵即杨摛藻,乃晚清佛学大家杨文会的父亲。他推崇《炮庄》,也许和佛学信仰有关。王木斋受老师影响,留心《炮庄》已久。辛亥年所购者可以肯定是大集堂本,所谓“复缺四序一题咏”,实际上并非全属残缺。苗蕃的题咏,文德翼、戒显的两序,本来就没有收入大集堂本中。他的补本,当然只能属于天瑞堂本。两本相加,王木斋为我们保留了《炮庄》的全部序跋,这是该本的最大优点。

四川博物馆藏本仅有正文九卷,民国美学林本即据此排印。由于缺少序跋总论部分,它究竟属于大集堂本,还是天瑞堂本,很难辨识,对成书过程的考辨帮助也不大。

相对于《炮庄》完稿和刻印时间来说,方以智何时开始写作此书,却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由于史料中存在一些看似矛盾之处,研究者因此得出了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方氏作《炮庄》,源于他的老师道盛禅师的托付,因此该书的动手时间不能早于顺治十年(1653)的春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方以智从梧州北返、停经庐山时,就已经有了《炮庄》的稿子,他动手写作的时间,甚至比顺治九年冬天还要早。

持前说者,根据主要在陈丹衷的一段话:

杖人癸巳又全标《庄子》,以付竹关。奄忽十年,无可大师乃成《炮庄》。

“杖人”全称为“浪杖人”,道盛禅师之别号。“癸巳”即顺治十年(1653)。“竹关”原指南京高座寺看竹轩,此处代指方以智,因其圆戒后曾闭关于此。下推十年,为康熙癸卯(1663),《炮庄》完稿。甲辰年(1664),即有萧伯升捐资刻版事。

陈丹衷,字旻昭,号涉江,江宁人。崇祯癸未进士,长期追随道盛,法名大中。由《炮庄》正文九卷卷首皆题曰“天界觉杖人评、极丸学人弘智集、三一斋老人正、涉江子陈丹衷订”可知,他曾经亲自参与过《炮庄》的编订工作。有此特殊身份,他的说法的真实性当然用不着怀疑。

方以智自己的文字,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炮庄小引》这样写道:

子嵩开卷一尺便放,何乃喑醷三十年而复沾沾此耶?忽遇破蓝茎草,托孤竹关,杞包栎菌,一枝横出,曝然放杖,烧其鼎而炮之。重翻《三一斋稿》,会通《易余》,其为药症也犁然矣。

“子嵩开卷便放”,典出《世说新语·文学》:“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喑醷”出《庄子·知北游》:“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破蓝茎草”指道盛的《破蓝茎草颂》。《三一斋稿》是方以智外祖吴应宾的遗稿,《易余》是方以智自己解《易》之书。整段话合起来,大意是说,庾子嵩读《庄》开卷便放,自己读《庄》三十年,为什么还要沾沾于此?是因为遇到了恩师道盛禅师,后者把解《庄》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于是支鼎烹炮,以《庄子》为药,以《三一斋稿》、《易余》及历代注疏为辅,就有了《炮庄》这本书。

需要指出的是,方以智这段话中的“忽遇破蓝茎草,托孤竹关”,不能理解为《破蓝茎草颂》中就有“托孤竹关”之事。《破蓝茎草颂》的确是道盛专为方以智所作,可文中全都是对后者担荷大法的勉励和期待,根本没有提到过解《庄》之事。方以智这里只是借用“破蓝茎草”代指老师而已,并不意味着“托孤竹关”一定要与该颂的写作同步进行。

在道盛师徒那里,“托孤”是一个双关语,既可指庄子以孔门之孤主动托身于老聃门下,又可指他们自己的学术薪火相承。对道盛来说,庄子已经是“孤”,再把这个解《庄》的任务交给方以智来完成,那就是另外一种托“孤”。方氏的旧友门人对此显然印象深刻,几位序作者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件事,就是明证:

《炮庄》制药,列诸症变,使人参省而自适其当焉。梦笔、药地,立寓双冥,其寂感何如耶?(何三省)

杖人评《庄》,正欲别路醒之。药地炮《庄》,合古今之评,以显杖人之正,妙在听天下人,各各平心,自呑吐之。(弘庸)

浪杖人灯热一书,十方始知是火,师即传以为炮岐黄,不在父子间乎?(文德翼)

自天界老人发托孤之论,药地又举而炮之,而庄生乃为尧舜周孔之嫡子矣。(余飏)

杖人《庄子提正》,久布寓内。……在天界时,又取《庄子》全评之,以付竹关。公宫之托,厥在斯欤!(大别)

这么多人都强调两人的承继关系,说明道盛的托付对于《炮庄》的编纂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他的《庄子提正》和“全标《庄子》”,恐怕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药地炮庄》。从这个意义上,说《药地炮庄》始著于竹关,并没有什么不妥。

持第二种观点者,也有自己的理由。最主要的一条,是方以智弟子传笑的一段识语:

此愚者大师五老峰头笔也。佛以一语穷诸外道,曾知佛现外道身,以激扬而晓后世乎?苟不达此,不须读《庄》,又何能读《炮庄》?大医王详症用药,横身剑刃,申此两嘘,苦心矣,岂问人知?壬辰孟秋,玉川学人传笑识。

这条识语系于《炮庄·总论下》篇《惠子与庄子书》的末尾。其中,“愚者”是方以智最喜欢用的别号。五老峰,即庐山主峰。方以智登庐山不止一次,但传笑的题识中却讲得清清楚楚:写作此文的时间是“壬辰孟秋”。壬辰年即顺治九年(1652)、南明永历六年。这一年年中,方以智随施闰章一道从梧州北返,中途借住庐山数月,直到年底他才回到老家桐城。由于不愿受地方官出仕的胁迫,方以智在第二年的春天再一次离家,前往南京天界寺,正式接受大法之戒。如果按照传笑所说,“苟不达此,不须读《庄》,又何能读《炮庄》”,那么方以智在五老峰时应该就有了《炮庄》的稿子。此时当然还不存在什么“托孤竹关”的问题。

持此说者早已注意到了方以智《冬灰录》中的一段话。该书第二册载有《天界老和上影前上供拈香,焚〈炮庄〉稿》条,其言曰:

十年药地,支鼎重炮,吞吐古今,百杂粉碎。藐姑犹是别峰,龙珠聊以佐锻。今日喷雪轩中,举来供养,将谓撤翻篱笆,随场漫衍耶?

既然可以焚烧《炮庄》之稿,说明此书已经有了全部或者部分的刻本。既然要上供于道盛影前,说明该书一定与道盛有关。这些都不成问题。有问题的是,方以智为什么说“支鼎重炮”?这不正好证明他早先已经“炮”过了吗?

同类推荐
  • 伦理与文明(第1辑)

    伦理与文明(第1辑)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为主旨、以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的伦理学研究为旨归、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从事伦理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对象的以书代刊系列出版物。本刊力图体现伦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期望将其办成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热门推荐
  •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同的人格相互碰撞,交插火花。面对带着面具的世界,在一座衙门工作的捕快看清了世界,辞职回乡的他以为他已经离开这种魔方世界,但是这种牢笼般的世界他还是无能为力,他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 烽火有情天

    烽火有情天

    【两岸文学PK大赛】 北周末年,隋朝初年,时值政权跌宕,战乱纷纷,一位美艳又善良的公主被当作政治筹码而远嫁塞外执行和亲的使命,一个表面俊朗潇洒不羁内心却怀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被当作复仇的工具卷入一场场的生死局,在这政治阴谋暗潮汹涌的漠北大草原上,在那政权更迭战事不断的中原大地上,上演着一场场事关生死,权谋,爱情的悲喜剧,是凤凰涅槃也好,是羽化成蝶也罢,每个人的心究竟会被命运引向何方?
  • 路遥遥步漫漫

    路遥遥步漫漫

    今生的缘是前世的你我不能忘却的伤换来的,终还是不能在一起
  • 独宠成瘾之日久成妻

    独宠成瘾之日久成妻

    有一种爱叫细水长流。她一直平淡的生活着,直到某天他突然闯入了她的生活,帮助她疗情伤,鼓励她,为她遮风挡雨,慢慢地她习惯了他的存在。本以为一切都水到渠成,可朋友的介入,彼此身份的公开,一切又变得扑朔迷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那天下午,我兴兴头头地带着新买的衣服回来,兴兴头头地剪标签往衣柜里挂,一边挂一边欣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穿上“她们”的样子,好心情又加上了几分自恋。这是我生活中并不常有的不折不扣的快乐的时刻,可以感受到生命液汁的充沛丰足,感受到活着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漂亮的衣服总是给我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照耀我的面容,也照耀我的生命,我喜欢这种浅薄的快乐。女人对生命的爱恋一向感性而具体,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句甜蜜的情话就可以使她们持续几天的好心情。这样的爱恋更本质更实在,不像男人,尽为了一些抽象玄虚的东西而苦恼。
  •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的口才,录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聘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浴血宫

    浴血宫

    一入江湖不由衷,万般无奈亦无从。刀光剑影终无尽,浴血成凤一场空。江湖太近,近到四目相对却不能顺心从容;江湖又太远,远到相思追寻总无踪。一场声势浩大铲除魔教的朝堂江湖联盟,一次有目的变身份相遇的情有独钟。是正邪不两立的拔刀相对,还是不论是非的爱侣仙踪?当真相层层剥开,友情、亲情、爱情终归何去何从?且看浴血十煞与江湖十后起之秀如何演绎这爱恨情仇!场景一:诸葛深情男:“月儿,我是清风,还记得吗?”颜某女一脸冷漠:“抱歉,我今日未带记忆出门。”诸葛男独自哀伤中······场景二:凌只撩你男:“姑娘,我们都用刀,不如来个双刀合并怎么样?”肖某女强忍怒气:“滚!”某男不死心:“你的声音也不错,再多说几句。”某女忍无可忍直接拔刀,某男眼中放光,非要她做王妃不可!场景三:楚有礼男:“敢问姑娘芳名?”马某女一个冰霜眼神,某男瞬间冻伤。某男心突然火热了,这朵高岭之花,非我莫属!场景四:夏精明男:“我富比万家,你貌美如花,这生意不亏。”梁某女轻笑,静静看了一会儿某男,走了。某男瞬间在街上跳摇摆舞。某男自此扬名,泪流满面······场景五:凌知音男与陈某女一见如故,眼神交流两秒后,瞬间拿起自己手中萧笛,来了一曲高山流水······场景六:慕容张狂男:“各位姐姐妹妹,我家娘子我就带走了,记得常来玩啊。”张某女一脸红云,连拖带拽将某胡言乱语男带出府。某男某女开心的谈情说爱去了。场景七:赵愚孝男:“我父亲不同意,但是我自己非常爱你,怎么办?”付某女轻哼:“那你们过就可以了。”某男死死抱住某女的双腿,祈求眼神看着自己的父亲。某女大怒,一记绝情脚,某男卒······场景八:南宫严肃男:“姑娘,你东西掉了?”刘某女一脸单纯:“哦,什么东西?”某男一本正经,将刚买的玉簪塞在某女手中,某女一脸莫名其妙看着快步逃走的某男。场景九:凌温润男:“姑娘,可否邀你一同去赏花?”杨乖乖女低眉红脸,轻轻点头。某男和煦一笑,看着自家游戏闪躲佳人攻击的大哥。场景十:上官傲娇男:“站边去,挡本王路了,丑女!”杨活泼女:“我记住你的搭讪了,因为你是第一个瞎了还想着搭讪的。”某男握紧马鞭,某女握紧飞镖,刹那间街上火药味十足······
  • 泣魂强者之路

    泣魂强者之路

    在岚风大陆上,人们都以学武为主,这个世界的气以灵气为主,只有修炼了灵力才能长生,更有甚者有移山填海之大能,所以形成了人人崇尚实力的文化,要想问鼎世界的巅峰,唯有强大的实力;要想不被别人踩在脚下,唯有有强大的实力;要想斜眼看世界,也唯有强大的实力。且冷泣魂如何体验人生百态,又将如何斜眼看世界,又如何走上强者之路。
  • Where the Blue Begins

    Where the Blue Beg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蝴蝶

    火蝴蝶

    蒙氏兄弟是一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蒙蓝性格古怪,为人低调,深沉睿智,但才华横溢,富有正义感,从小跟随作为首席法医官的父亲学习法医技术,自修了法医昆虫学、法医毒物学、法庭人类学、法证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学科;弟弟蒙橙却是个阳光少年,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由于俊美的外表而成为当红的偶像艺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法医博物馆,兄弟俩从小就互换身份体验对方的生活,所以每当他们交换身份时,惊险的故事就会随之而来。千奇百怪的尸体、支离破碎的四肢、腐烂不堪的脏器,当蒙氏兄弟剖开骇人的尸体,骤然间,他们看到了那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