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8400000009

第9章 丨未雨绸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弘农杨氏,是天下闻名的士族,始于西汉昭帝朝丞相杨敞,盛于东汉安帝朝太尉杨震,与汉室休戚荣辱四百年,直到汉朝灭亡,其家族也在之后延续千年,甚至创造了一个朝代。

不说前世与后世如何,但说本朝,董卓擅专朝政,诛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为了抵消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拉拢关西豪族,故而对同样四世三公,名望不输于袁氏的弘农杨氏大肆封赏。弘农杨氏在朝为官者有大小数十人,分布内外,内朝有尚书杨瓒、侍中杨琦;外朝有谒者仆射杨众、光禄大夫杨彪;地方上有河南尹杨懿、原鸟击都尉杨儒。虽不是三公九卿,单论权柄,几人加起来便是宰相也不过如此。

杨琦的投靠不过是代表个人的立场,不能算是整个弘农杨氏的意见,这回让杨琦前去说服杨氏众人,其实也是给他们一个开出加码的机会。只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若是希求着他们全部押注,非得有极大的利益交换不可。哪怕皇帝为了寻求士族支持,愿意付出代价与杨氏合作,但这其中的付出随时可能是他难以承受的,一个不好就会尾大不掉,被其架空。

王斌身为皇帝母族,亲之又亲,自觉有必要提醒皇帝在倚仗杨琦等人势力的同时,要时刻对杨氏保持警惕。

皇帝心里也明白此时的汉末豪强横行地方,牢牢把控着清议、学术、乃至于仕宦之途。光武皇帝仰南阳、河北等豪强之力方才中兴汉室,虽屡有抑豪强兼并之策,但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士族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断强大,直接威胁到了皇权,于是东汉才屡屡出现皇帝亲近阉宦,特许宦官干政以打击士族的局面。

一啄一饮,皆有定数。

宦官与士族的权力斗争延续了近百年,最终以士人出身的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而告终。只是这么一来,朝局平衡被打破,士族在没有了宦官等宿敌之后,开始了内部的争权夺利,由是造成了董卓入京收拾朝堂的结果。

董卓起初也是选择与袁氏合作,四处征召,也是希冀士族能给予他政治上的支持。只可惜董卓出身边鄙,家世不显,被排斥在士族圈子之外,任命州郡的士子也屡屡背叛。尤其在信任的士人伍琼、周毖屡次哄劝董卓礼待士人,征召士人为官,却导致士人就任地方后起兵反叛后,董卓便撕破了脸,公开与关东士族为敌。

这也是东汉两百年、灵帝驾崩期年之间所发生的前因后果。

“臣等死后,天下将乱。惟愿陛下自爱!”

皇帝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宣室殿里,脑中突然回响起当初张让等人在投河自尽前对他这一世的兄长、少帝刘辨说的话。如今少帝已逝,该轮到他来‘自爱’了,可他又该如何才能避免诛董卓后王允势大,制王允后杨氏势大的局面呢?

看来统一天下,并非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一声沉重的长叹,微不可察的自宣室深处响起。

次日。

一轮红日孤悬城头,时近黄昏,天色依旧闷热,地上的暑气从龟裂的土地缝隙中冒出来。青琐门外,奉车都尉王斌亲自为黄门侍郎张昶送行,两人一个在门内,一个在门外。门外的张昶转身对王斌躬身拜了一拜,辞道:“烦请留步,王都尉切莫再送。”

王斌笑道:“侍郎传授文字,算是君上开笔之师,我既奉旨,自当多送几步。”

“不敢当、不敢当。”张昶往后退了几步,摆手推辞道。

王斌瞥眼扫视四周,宫门司马机警的带人隐入门洞的阴暗处,他这才走近一步,小声言道:“君上盛情相召,侍郎果真要如此?”

张昶闻言苦笑道:“我家昆弟不知礼数,不爱诗书,行事乖张。如何能应诏入宫,为陛下执戟?届时非但难有裨益,更可能坏了陛下大事,于国于己,我不得不思虑如此,还望都尉替我如实转圜。”

王斌叹了口气,也不再强求,拱手道:“今日之事,还请慎言。”

张昶点了点头,又冲青琐门一拜,这是自前汉便俗成的规矩,黄门侍郎在每日傍晚归家,都要拜别青琐门,是故黄门侍郎又称夕郎。

送别张昶后,王斌在夕阳中久立不语,望着长长的街道目不转睛。宫门司马不知何时走上前来,在其身后说道:“王公,宫门要落锁了。”

王斌是国舅,杨琦等人可自持身份唤他一声都尉,宫门司马微末之官,却不敢托大,恭敬地尊称为公。于是王斌转身走回了车上,准备驾车返回,不经意间瞥到宫门司马的样貌深肖一人,他手上动作一顿;“你是?”

“宫门司马盖顺。”盖顺不卑不亢的答道。

一道身影从王斌脑中闪过,他看了看宫门侧把腰杆挺得笔直、精神饱满的卫士们,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深深的看了盖顺一眼,仿佛要记住对方年轻的面孔,点了点头,而后驭车离开。

宣室殿中,西侧的庑廊上有人铺了张竹席,皇帝身着宽松的燕居常服,手执彤管,正在缣帛上一笔一划的勾勒着八分楷法。

皇帝写满一份,身后一个年纪与皇帝略长几岁的小黄门机灵的将其换下,小心的放置在桌案一旁,谄笑道:“国家这字写的真好,一横一竖,简直跟那经碑上的字一模一样。”

这是两天来第一个与他说些跟本职无关的话的宦官,皇帝大感惊异,他搁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问道:“你难道识字?”

“奴婢不识字,只是曾在长安郊野见过一些石碑,模糊记得几个字,却不知道意思。”小黄门说完后,跪伏在地,伸出双手。皇帝明了,把右手放置对方手上,任其揉按。

“你唤作什么名字?”皇帝问道。

“奴婢贱名穆顺。”

一番问话下来,皇帝渐渐明白穆顺的来历,其本是京兆人,自小入宫,选入尚药监。本可以安安生生的做尚药监的宦官,但他却不甘平庸,仗着自己有几分聪明劲儿,谋求上进,并找着机会接触到了还是太子的少帝刘辩。却被小黄门兼尚药监高望得知,将他打入北寺狱准备寻机害死,恰逢袁绍带兵闯入宫中肆意屠杀宦官,高望身死,而穆顺由于见机得快,躲在北寺狱里得以逃过一劫。

待董卓入京后,考虑到宫中自袁绍一番杀戮后,宦官几近死绝,无人照顾小皇帝起居,而董卓虽使士人担任部分宦官曾经的职位,但在心里也担心士人与皇帝走得太近,故而半是强征、半是招募、或是将罪犯、俘虏施加宫刑,以充实皇宫。穆顺也因此不仅恢复本职,还主管尚药监,常以阉宦老人自居。

蛰伏三年,直到因为皇帝重病,太医进药,需得尚药监从旁监督,穆顺得以随时伺候,专司皇帝的汤药。他好了伤疤忘了疼,看到皇帝逐渐康复,穆顺自觉有功,心底潜藏已久的心思也再度活络了起来。皇帝只有十二岁,穆顺以为凭借多年的手段,不怕得不到皇帝的宠信。他心知此时是得来不易的时机,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皇帝也另有所图,与他一唱一和,在外人看来,小皇帝年轻不懂事,已经被穆顺给糊弄住了。

“放肆!”一声厉呵突然打断两人的谈话,皇帝的笑脸一时僵住,穆顺膝盖一弯,登时跪了下去。一老者疾步趋来,狠狠瞪了穆顺一眼,复展袖拜倒:“掖庭令臣祀叩见陛下,天子御前,岂容人谈笑失仪?臣请将穆顺带下责罚。”

此人名唤苗祀,虽是宦官,却在未央宫中的地位非比寻常,皇帝曾听王斌刻意提到过。这得从若干年前说起,当初灵帝继位,宦官与外戚士族矛盾尖锐,士族领袖兼外戚大将军窦武意图诛杀宦官,结果被宦官先发制人,以谋反的名义诛杀了窦武等一干士人,是为党锢之祸。

而苗祀作为大将军窦武的幕中宾客,本该株连,却选择忍辱负重,接受比死刑次一等的腐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窦武等党人复仇。二十多年来在南宫担任卑贱的啬夫,打扫庭阶,清理宫室;私下里却屡屡与袁绍等士族结交,沟通中外。终于,何进狂妄自大,入宫被张让所杀,他第一时间逃出宫门,报信袁绍,然后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动荡。

事后由于宫中宦官几近灭绝,掖庭令、永巷令等宦职一度被士人占据。少帝被废,皇帝继位,董卓出于私心,托词皇帝已纳伏氏等贵人入宫,而掖庭令等官负责皇帝后妃日常起居,由士人担任太过敏感,故而将身居该职的士人罢黜,经过妥协,由既是士人出身又是宦官的苗祀担任。

王斌曾对皇帝分析过现今宫中宦官的组成,底层的宦人良莠不齐、形制杂乱且不说他,位居掖庭令之类的高位宦官几乎都是由士人把持,一言一行,处处掣肘。皇帝哪怕不想用宦官平衡朝局,也不得不启用穆顺这样的纯宦官,来抵消掉士人渗入宫中的势力。

皇帝粗熟历史,知道历代文人所向往的‘众正盈朝’对皇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眼下苗祀仍与皇帝纠缠,想将穆顺带下发落,皇帝有意维护,苗祀却态度强硬,非要逼皇帝退让不可。皇帝顿时恼了,王允对他这态度倒也罢了,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掖庭令都敢忤逆他?

“我思念东都,便让穆顺给我说些当年旧事,也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让掖庭令非要将其问罪不可?”

苗祀对皇帝话中的火气充耳不闻,答道:“臣起先已秉明陛下,穆顺言笑放肆,已属失仪。”

“那我赦他无罪就是了。”

同类推荐
  • 王师三国

    王师三国

    谁告诉你穿越了就能狂拽酷炫叼炸天?不好好读书,你能在那群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面前装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13?你能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名将悍卒面前装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13?你能在那些指点江山的雄主名士面前装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13?退一万步讲,你甚至不能在妹子面前装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13.所以你以为穿越后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我告诉你,你以为的对。因为你有商城系统,那些神兵利器,奇门遁甲,失传秘籍,现代科技产品,以及皮肤,充值就能买。
  • 三国小霸王

    三国小霸王

    少林武僧兼黑社会大佬孙河附身到三国江东小霸王孙策身上,使得原本三分天下的吴国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河趁袁曹官渡争斗时,联合刘备奇袭许昌,之后脱身而出,谋荆襄,并交州,吞巴蜀。等袁绍、曹操、刘备混战结束时,孙河已夺取了半壁江山,国富民强,小霸王一匹乌骓马,一杆霸王枪横扫中原,霸王之勇,谁可争锋!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 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重生汉末成了少帝刘辨,天下动乱,董卓进京废立在即,刘辨命在旦夕
  • 大楚国公爷

    大楚国公爷

    这一年,大争之世这一年,大楚称霸中原,万国来朝这一年,少年打马自西而来......
热门推荐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爱无边

    大爱无边

    周建新,男,满族,一级作家,一九六三年冬月生于辽宁兴城,出版及发表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小说百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多次获得辽宁文学奖。获得过全国“骏马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现供职于辽宁葫芦岛市文联。一个人感动几个人并不难,难的是感动成千上万的人。一个人做几点奉献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奉献,不去索取。一个人得到几许赞誉并不难,难的是众口一词的赞誉,没有杂音。
  • 你们是我的世界

    你们是我的世界

    朋友、室友、同学,一个个奇葩都值得我们去珍惜,那是我们的青春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消摇墟经

    消摇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ocial Contract

    The Social Contra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总裁心上宠:夫人太难追

    总裁心上宠:夫人太难追

    张聪聪怎么也想不到,不过是去面个试,遇到前男友也就罢了,居然还惹到了总裁,妈妈咪呀,这下可咋整,她可不想和总裁来一段虐恋情深的爱情。
  • 岁瞳

    岁瞳

    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岁月不饶人,眼光可杀生,遍寻宝光处,一岁一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