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8400000007

第7章 丨各算其能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说苑·说丛】

王允刚拜别董卓,一身朝服尚未换去,便赶回未央宫,正欲前往中台理政,半途又听人说皇帝派侍中杨琦传诏,索要了藏于尚书台的所有官员名册,说是要好好识记。此事非比寻常,皇帝登基以来,受制于权臣,很少有自主派人去尚书台宣诏的。皇帝的性情,王允最了解不过,聪慧且敏感,柔仁且怯懦,若是太平天下,当是守成之主。

可自皇帝病情好转之后,所言所行,处处不符以往,不仅比以前更聪明,而且还多了些以往没有的明断。王允不敢说对其了如指掌,尤其是在今天早晨他和杨琦分别应对皇帝之后,他必须得好好把住皇帝的脉,至少在刺董前夕这段关键的时候,不能横生枝节,更不能让皇帝引旁人注目,这个旁人,既是董卓,也是其他观望的朝臣。

王允也有私心,也有做霍光的私心。

在皇帝暗弱,又没有别的竞争者的情况下,诛杀董卓后,他便是理所当然的宰辅。到那时,那些暂且与之盟誓的臣子们,无论是否情愿,都是顺者昌、逆者亡。其余朝臣,无人可投靠,只能依附于王允。但现在不同了,皇帝的强势与明睿,已经渐渐影响到身边的近侍,比如杨琦与杨瓒等人,这是在给朝臣释放明确的信号,并提供了第二个选择,等于是要和王允争夺诛董之后的政治资源,王允怎会坐视不管?

待到未央宫前殿,王允正在殿中静候没多久,一个小黄门跑了过来,赔笑道:“国家刚才已摆驾去了石渠阁,司徒若要请见,不若等……”

知道皇帝不在未央宫,王允转身便走,只留下尴尬的小黄门在原地。他行事果决,毫不拖泥带水,从前殿到宫北的石渠阁,足足走了半个多时辰。这石渠阁本来早已在王莽之乱中被焚毁,直到董卓迁都,王允将洛阳兰台大部分典籍图册都运到长安之后,方才彻底重修了石渠阁,用来存放洛阳宫中的典籍。

石渠阁四周有一道沟渠,引的是活水,用以防火,夏季在此读书也能感到清凉。黄门侍郎射坚与丁冲正躲在廊下,阳光和煦,暖风熏熏,他二人靠着廊柱,在背阴处闭眼假寐。忽听得一阵车马喧闹,射坚睁眼一看,见王允端坐车上,缓缓而至。射坚推醒了丁冲,道:“王司徒来了,快进去通禀。”

石渠阁不大,一二楼都是放书的地方,只在三楼有个小堂,皇帝就在那里与杨琦、王斌二人看书议事。当丁冲来时,瞥见王斌正与杨琦相对而坐,皇帝居中捧简而读,丁冲心里不满,装作没看到二人似得,对皇帝行礼道:“陛下,王司徒求见。”

于是皇帝闻言起身,临窗而立,正好能看见王允垂手而立,在阁子前静候自己传诏。王允再怎么耿介刚直,也知道擅闯陛前的罪过。皇帝摆摆手,示意丁冲下楼传王允上来。

王允走进时,恰好看见皇帝正站在窗边,借着屋外明媚的阳光,眯起凤目仔细认读着书简上的小隶,苍白的脸被阳光照成健康的麦色,身上一袭深色的燕居服,衬得身子越发瘦小不堪,但那认真、好学的模样却深深印在王允脑海里,成为了他终身难忘的画面。杨琦在一旁轻咳了一声,他方才转醒,大步上前,伏身拜倒;“司徒、守尚书令臣允叩见陛下!”

皇帝仍然站在窗边,整张脸有一半隐入暗处,正如他所表现的情绪一般阴晴不定,他盯着一行文字陷入沉思,杨琦不敢说话,王斌更是放下了书简,不知该站该立,面露忐忑。

此时王允在朝中的权势仅在董卓之下,王斌擅自与皇帝结好,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他直面王允时,王斌倒是突然心虚了。皇帝倒是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他不叫起,王允就得一直跪着。王允知道皇帝这是要在他身上出一口早上被糊弄的恶气,也是刻意要杀他威风,哪怕地板坚硬,自己一路过来身子疲累,也得咬牙硬挺着。

终于,皇帝将手中书简放下,像是刚看到人似得,笑道:“司徒来了,快请起。”

“到底是才疏学浅,这几行字看下来,到有许多都不识得。”皇帝走到囊笥边,将手上看完的籍册放回去,又拿了一卷出来。他指了指手上的简牍,大方的说道:“枉我还盼着早日亲政,治国理事,没料到还得从识字认人开始学起。”

王允扫视了一眼四周摆放的简牍,有些已经被拿出囊笥,有的已经被打开放在案上,明显是看过了。他隐隐有些吃惊,这些年皇帝没有经过正式的拜师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只来于自己与太史令王立每次讲授的《孝经》,官员名册不仅记载着官员的姓名,还包括其籍贯、履历等等,极为枯燥。皇帝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看完一部分,实在是了不起。

“陛下心怀天下,乃社稷之幸,荀子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陛下先从识字做起,而后再精读《孝经》,通晓《诗》、《尚书》,如此一来,治国当不是难事。”王允回道。

皇帝抬起简牍在眼前看了看,又放下,疑惑道:“这么多书,要读到什么时候?”

“寻常士子,负籍求学,非十年不可。陛下聪睿非常,三年应有所成。”

皇帝不满意这个回答:“天下百姓苦等明君而不得,三年实在太久,我恨不能下个月就亲政。”

“万民倒悬,拯济百姓犹如救火,然孔子有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先贤之言,臣愿与陛下共勉。”王允引用典故来回绝皇帝想一口气学成博士的幻想。

“三年之内,就只读这些书吗?”皇帝语气有些不悦;“我既是天子,便当了解朝廷官员,天下百姓。寻常政事,我也当一一过目,以备临事。若连这些都不识得……”

“陛下每日里引见大臣,自有郎官唱赞姓名,这些东西……”王允停顿了下,复又说道:“有尚书台辅佐,陛下若要看,等这几日朝中事情不忙了,臣再使尚书捡选往日诏书律令,供陛下查阅。”

皇帝沉默了,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半分,口出诛心之言:“这是王司徒的意思,还是所有朝臣的意思?”

“这只是臣的愚见,还请陛下恕罪。”王允面对皇帝不善的语气,毅然顶撞,倒是比杨琦还要显得刚直。

王斌听这话尚未有知,但在杨琦耳朵里,这哪里是在争论学有所成的时限,这是在争论皇帝应该亲政掌权的时间!

三年之后,皇帝十五岁元服加冠,这是汉代许多皇帝亲政的最低年龄。

但皇帝明显不愿意苦等三年。

见两人话语越来越直白,甚至带了些火药味,杨琦与王斌双双离席,跪伏在地,似是提醒皇帝,又似是应和王允般叫道:“陛下!”

皇帝看了眼杨琦二人,又看了眼王允,强压怒火:“读书宜早不宜迟,黄门侍郎张昶善书,我欲让他教习文字,先学学简单的东西,等以后朝局安定了,再议论延请名师的事。”

见皇帝服软,王允不敢放松警惕,黄门侍郎张昶的父亲是名将张奂,董卓非常仰慕他,曾给张奂百匹缣布,以示交好,却不被张奂接纳,待张奂故去后,董卓宽爱其后人,故征辟张昶为黄门侍郎。王允不知皇帝拉拢一个董卓亲近的人物是何居心,出于自己的考虑,还是进言道:“臣亦闻黄门侍郎钟繇尤善楷书,可与张昶一同教***识字。”

皇帝点点头:“且都由你。”

又道:“下次朝会,尚书台可曾议好是何时?”

王允面色如常,表现的很淡然,对皇帝跳跃性的转移话题,他不答反问道:“敢问陛下,何故有此一说?”

“我大病初愈,自当传百官朝贺,事关乎己,难道不该一问吗?”皇帝目光灼灼,直视王允,王允不敢对视,低下头以示礼让。

他心中暗忖,皇帝突然关心朝贺,意有所指,看来杨琦今早所言不假。王允在来时路上已经想通了皇帝的打算,无非是借董卓伏法,公卿惶惶之时出来安定朝局,夺权亲政。这个打算完全有碍于王允的计划,王允势必要阻止,虽然阻止的结果是引起皇帝的不快,但在王允看来,小皇帝的不快实在算不得什么。霍光不还让宣帝如芒在背呢,宣帝对霍光做什么了吗?

有前车之鉴,王允并不怕皇帝会做什么。他只要挨过这段关键时期,掌握朝政后,一个无依无靠的皇帝又能奈他何?届时整个天下都将按他设想的走,变法改革,像霍光一样辅佐幼帝,让大汉重归治世,而皇帝,只需垂衣拱手就好了。

这是他平生所愿,为了这个宏愿,他既可以不畏强权,引颈抗辩,也可以虚与委蛇,屈身折服:“群臣朝贺,是要安天下人之心,以解臣民忧虑之念,故臣与尚书台商议,宜早不宜迟,太史令王立占卜观星,说两天之后最为适宜。至于延请大儒教授陛下,兹事体大,还请宽限数日,容臣等商榷择选后再行不晚。”

“最晚要什么时候?”皇帝似乎对延请师父一事很上心,追问道。

王允考虑了一下,回道:“最早下次常朝,便可商议此事。”

两方各有打算,心照不宣之下二者达成一致。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自然也要做出承诺:“好,这两天让太医令给我好生调理身子,没什么事,就不用让外臣来觐见,一切等朝会再议。”

同类推荐
  • 伏魔书唐锦天下

    伏魔书唐锦天下

    麒麟之子,来自太古破晓的钟声,响彻在大地与苍穹,十方圣物的奥秘,麒麟一族的血脉,漫天星穹的无尽守望,以麟血为誓,以救世为名,守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凡世,天佑李唐!
  • 开着房车回大唐

    开着房车回大唐

    大唐贞观,天下初定,李世民文治国,武拓疆,威加四海,大唐兵锋所向,万邦臣服。一个叫做李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贪财、懒惰、玩世不恭,尽毁古人三观。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从毫无根基到权倾朝野,从一个混账无赖到战无不胜的国之柱石,他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一步一步成为传奇,谱写出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而已,在大唐的盛世表象之下,有人暗中蓄谋已久,妄图颠覆大唐,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权利的诱惑和人生的宿敌,李浩总能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抉择,因为他有一颗不朽的唐魂。醉卧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隋唐大侠传

    隋唐大侠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之大者,覆雨翻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反抗,我会死的!所以我成大侠了……
  •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九月,清军为彻底击败盘踞于舟山群岛的鲁监国系统明军,先期围剿与其势同犄角的四明山反清武装。是役,清军在击溃当地明军主力后进行了血腥的洗山的行动。自此之后,一度由于满清的民族压迫而人口激增的四明山地区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而四明山的陷落也直接导致了一年后的舟山之战中鲁监国系统明军的孤立无援,以及浙江反清大局的彻底败坏。永历四年七月,穿越者陈文意外的出现在此地,在这片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护翼过的土地上以重建戚家军的名义重新开启几十年前被强行打断的中国军事近代化之路。自此之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拯救斯民,重建华夏文明!书友群:519264778
  •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该书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各具特色,在书中作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相关学术界中有争议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独立的看法,特别在上篇印度模式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热门推荐
  • 汉宫皇后谋

    汉宫皇后谋

    意外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王朝,成了关内侯府的大小姐,只是没有其他穿越女的好运,没技能,无特长,爹不管,娘早亡,堂堂贵女二八年华竟无人敢娶,只因她连续五次定亲的夫君都在成亲前夕意外猝死,从此她便成了长安城人人眼中的煞星。有朝一日婚事再被提及,神马?城西徐员外?六十高龄?已有六房妻妾,一二三四五六掐指一算七奶奶。晕倒。。。不靠谱的爹爹总算靠谱了一次竟能一夜扭转乾坤,不用嫁给刘员外,神马?嫁给皇帝?皇帝有多少老婆???还不如七奶奶呢,再晕!他是历史上唯一坐过牢并在民间长大的皇帝,登基初期面对权臣不得不韬光养晦,百般隐忍。有朝一日大权在握,内肃朝纲,外敌列国。传言:他的一生只钟爱与一个女子,羡煞他人。传言:他曾遣散六宫,专宠于一人。传言:她后来荣登后位却一生无宠无嗣。细看历史种种,汉宣帝王皇后的一生只能用“幸运”二字形容,然而身处宫廷内院,她是如何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后宫中从一个背负‘克夫’之名的普通女子当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帝王是否对她毫无恩情?还是一切的一切只是历史的刻意遗漏。写一段佳话,叙一段传奇,谱写一段不一样的大汉情缘!
  • 生死宝藏

    生死宝藏

    因未婚妻身患重病,张佳亮不得不举债筹措医药费。关键时刻,出现一个神秘女子愿意帮他偿付这笔巨款,不过条件是请张佳亮帮她寻找传家之宝。于是他来到女子指定的福建海域的一座小岛,这里充斥着未知的诡异,数十人的队伍仅有几人得以幸存。最终在几番争夺与历险之下,不但为女子找回传家宝,还将一笔深埋在小岛的宝藏归还国家。
  • 唐斩的大麻烦

    唐斩的大麻烦

    乱世纷争,武夫自当如何?唐斩,是个靠刀生,靠刀活的人!那个雪夜他一人一刀斩杀百人,世人皆知百人斩。他,是一只无情鬼。直到,那小女孩的出现。他,又变成了人!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的麻烦。什么宝藏,什么长生!唐斩,一样也不想要!
  • 冥囍

    冥囍

    我叫佑生,是云南省玉溪市一家照相馆的老板。说是照相馆,其实也就街边是一间十几平米大的小铺子,还是我跟我一个大学的舍友合伙开的。平时也就是接一些拍证件照,或是打字复印之类的活。
  • 娇宠之名门嫡妃

    娇宠之名门嫡妃

    (新文《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已开,求收!)乔伊灵貌美如花、精明干练,16岁成为集团总裁,商场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朝穿越成为天启国安阳望族乔家的长房嫡女。乔伊灵收人才,建商行,生意遍布天启国!跺一跺脚,能让整个天启的经济抖一抖!生意红红火火,各路牛鬼蛇神却接踵而来!亲娘偏心,亲姐怨恨,庶妹嫉妒,隔房的叔婶在一旁虎视眈眈,乔伊灵挥挥纤纤素手表示,姐能玩转商海,宅斗什么都是小意思!渣男想悔婚,挥手跟你拜拜!朝三暮四,得陇望蜀,贱人一个!姐不稀罕!乔伊灵的小日子过得美哒哒,这时一只“大灰狼”扑上来,“嫁给我!”乔伊灵满头黑线,“滚!”最终乔伊灵还是被某只“大灰狼”叼走!从此乔伊灵遇到的奇葩更多了,渣渣也升级了!夫妻二人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奇葩、渣渣齐颤抖!夫妻二人携手走出一条繁花锦绣大道!
  • 乱世浮归

    乱世浮归

    据说,她是在雨天被救的,故而取名雨梦!记事起,她的生活中只有他,他叫林源:她以为自己将与他一生相守在深山中,突来的一场变故,他与她走失了……她遇到了他,他叫云萧:他说,我只要你活着……他劫持了她,他叫元忆:他说,他要用她的命救她的女人,可是后来他却说:梦儿,元忆定会用生命来护你周全……最后,她却嫁给了他,他叫姬晋,大周的王子:他说,我只希望你能先让我以朋友的身份在你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后一刻,她说: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只要你们一切安好,我宁愿,从来不认识你们……
  • 穿越之王妃太冷淡

    穿越之王妃太冷淡

    一缕白纱欣起万丈红烟,一眸妖瞳真假难以辨。王凤陨落随缘尽人间,得应自来命难连。传说的草包皇妃,一舞倾城。她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乱世红颜。曾经的她,丑名远扬,却在宫宴上一舞倾城。她无心参与各种斗争,却事事与她牵连。传说的白痴王爷,绝色风华。他是史上最具话题的绝色王爷。白痴的称号,他骗尽天下人,却唯对她敞入心菲。他原本天姿聪慧,却被逼装傻卖痴,她和他的命运齿轮再次相遇,是否还能相濡与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醉仙觞

    醉仙觞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仙,浩瀚尽握,我若成鬼,执掌天下,此生我便以死为生,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片段一:我靠,离殇你还是不是人,你...你...某人一个气喘不过来光荣晕倒。小月牙高兴的晃着自己小小的短腿,对于爹爹气晕某人很是乐意片段二:大长老”王...小月牙拿了王殿的玉印...”二长老“王...小月牙放了魔殿中冰仪恶魔...”三长老“王啊!...小月牙摘了万年仙草苇箔”某小月牙正一手抱着玉印,一手拿着仙草苇箔,身后还跟着万分委屈的冰仪恶魔......“哦..."...三大长老一听离殇冰冷的语气,顿时就感觉有望了,没想到...”凑合着给小月牙玩吧!“...三大长老一阵捶胸顿足,还凑合着玩...宝物啊,宝物啊片段三:”北月,我愿背负千生万世的错,换你这一生一世再爱上我,我愿沦陷幻境哪怕为爱成魔,只要你记得,命中注定昙花一瞬间,也许这就是有缘.....“”不,霄...“
  • 赵奎家的柴垛

    赵奎家的柴垛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这个狂妃不好欺

    这个狂妃不好欺

    五骨何许人也?——坠楼使她成为穿越史上最倒霉的人!【1】在尹家斗争中,她毁了姐姐容貌,孤身一人站在重重包围中,她摆出了作战的姿态,冷冷道:“我不再是从前的五骨了!”【2】她被喂了毒药流落在荒岛,被美艳得像是女子的他所相救,一起并肩战斗。他深爱着她,她却一直在怀疑:“别以为你救了我,你就是好人。”【3】消息传来,皇室要娶她为妃,她冷笑着将凤冠踩在脚下:“我五骨誓不为妃。”【4】她站在雪山之巅,救下了那个少年。面对着武林人士的阻拦,她笑道:“江湖规矩?哈哈,我五骨只有一个规矩:‘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求留言求推荐,留言加更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