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8400000006

第6章 丨母之昆弟

“蒹葭依玉树,自谦借戚属之光;茑萝施乔松,自幸得依附之所。”————————【幼学琼林·外戚】

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而为了防止车子向一边倾侧,往往在右边要坐个人以平衡重量。在先秦,骖乘一般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的称为车右,比如当年樊哙便给刘邦做过车右;而只为陪乘的则称为骖乘,在礼制中,根据车驾规格和出行意义的不同而往往由大将军、侍中等内朝官负责。

对于寻常大臣来说,能为天子骖乘,乘车时坐在天子对面,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但对王斌来说,此刻却仿佛坐上了风口浪尖,实在是让人惶惶不安,他不知皇帝何故突然重视起了他,在眼下这个时局,皇帝但凡有一丝重用外戚的念头,都会招致当权者董卓的抨击。皇帝自然不会有性命之虞,但他王斌可就说不好了。

丁冲虽迂,但也不笨,皇帝邀舅父上车,是昭显孝道,丁冲犯不着无理搅三分,他之所以选择退避,是因为知道皇帝对王斌越优待,给的权力越大,董卓对王斌起的杀机就越重,既然如此,又何必让丁冲自己当出头鸟?只是他不会想到,董卓命不久矣,已无机会铲除权臣道路上的竞争对手了。

当车子缓缓起行,王斌仍旧是一副提心吊胆的模样,皇帝在一旁看了,笑容更明显了:“舅父,何以如此?”

“君上面前,臣战战兢兢,不敢丝毫懈怠。”

“舅父不必如此,你我只话家常,不谈其他。”皇帝笑着安抚道,然后便真的像是话家常一样,问了王斌老家民情如何,舅母身体是否康健,王斌也一一作答,未消多时,他提着的心便慢慢放下了。

“表兄何时及冠?”皇帝似若无意的问道。

“犬子王端年前及冠,已取表字伯方。”王斌不疑有他,一五一十的答道。

皇帝‘哦’了一声,了然道:“听说表兄少年老成,虽未拜入名师,精读经典,但也算是粗熟文章,可以出仕了。”

车厢内原本和洽的氛围陡时一变,王斌身子一僵,想要推辞道:“犬子无才无德,还得多读几年书,一时难以效命于陛前。”

“这有何妨,我年岁渐长,亲政不过早晚的事,身边迟早要有几个得用的臣子,你看如何?”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已然变了味,不像是外甥问舅父,反倒是皇帝问臣子。

皇帝不容置疑的语气让王斌心慌,由于董卓以及众多士人或明或暗的阻挠,他与皇帝接触得不多,对皇帝的印象还处于少年聪慧的阶段,一时没有想到皇帝已然性情大变,只以为皇帝韬晦锋芒,要借助王斌这个天然的外戚,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了。外戚大将军的权势让王斌动心,而与之相随的危险却让王斌警醒,他正想拒绝,抬头却见皇帝专注的看着他,那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期待,还有一丝孤寂。

那是举目无亲,身边没有一个可信可用可托付之人的孤寂。身为皇帝血缘亲近的母族,王斌竟不舍得说出拒绝的话,如果连自己都为了明哲保身,不愿辅佐皇帝,那么谁又会真心襄助呢?皇帝可就真成一个孤家寡人了啊,自己亲妹妹王美人若是泉下有知,必然要恨他这个冷血的兄长,自己以后入土,又何来面目去见?

看到皇帝与王美人极为相似的眉眼,王斌心头一颤,低声应诺道:“犬子不才,得蒙君上不弃,臣代其叩谢君上。今后臣等父子,愿供君上驱使。”

王斌以身家相托,让皇帝大受感动,他握住王斌的手,说:“舅父今日之恩,我绝不敢忘。”

皇帝往车前看了一眼,王斌知道皇帝在犹疑他接下来的谈话驾车的车夫是否能听见,为了让皇帝宽心,王斌说道:“臣任职奉车都尉三年,宫中奉车郎官均已熟识,每逢帝驾出行,为保銮舆万全,皆由臣选派忠直之人驭车,君上不必担忧语入他人。”

原来王斌早有预谋,无论是为了以后可能骤升大将军做准备,还是为了结援自保,在这三年间他恩威并施,驸马都尉和奉车郎们为了攀附将来富贵,也纷纷投效,虽然奉车都尉不止王斌一个,但论在奉车郎心中的地位,王斌才是他们的主心骨。

皇帝明白了这些,忍不住对其貌不扬的王斌另眼相看,王斌不过一名不见经传的外戚,都能有如此心计,那些在史书留名的人物,又该是何等不凡?皇帝心里澎湃,一来是为自己有幸来到这个群才辈出的时代而激动,二来则是为王斌苦心孤诣利用职权暗地保护皇帝而感动。他说道:“好,好,有卿如此,何愁王业不兴?”

于是皇帝将王允近日将要刺董的事以自己猜测的方式告知了王斌,还有杨琦的投效以及自己的部分设想。他不担心王斌会借此告诉董卓,如果王斌真有此心,这三年来早就投身太师府上获取权位了,又何必等到这个时候?

王斌听了皇帝所言,惊愕当场,他万万没有想到王允屈身事董,是忍辱负重,为的就是有天能诛杀权臣;他也没有想到皇帝聪慧无比,杨琦的反应也证实了皇帝的猜测,这更加让王斌觉得皇帝的不凡。看来投靠皇帝,对日后的腾达也不是全然无望。他镇了镇心神,在心里迅速思索自己在里面要处在什么位置,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如果王允诛董成功,以皇帝现在的架势来看,定然要借机独掌大权,那么王允被排斥则是意料之中的事。而自己作为第一批投效的人,凭借着皇帝母族的身份,势必会被提拔上去,与王允分庭抗礼。想到自己可能会从区区奉车都尉,数日之内成为外戚大将军,王斌内心狂跳,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语调:“臣愿为君上走牛马,填沟壑!”

走牛马,是谓像牛马般为皇帝奔波劳碌;填沟壑,是谓死,语出《战国策》,‘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王斌再此与走牛马化用,是表明自己愿意为皇帝出生入死的决心。

当杨琦带着尚书郎移送典籍到石渠阁的时候,所见的,正是皇帝与王斌相谈甚欢的局面。杨琦又惊又疑,面上却不动声色,在很快搞清楚情况后,坦然跪伏:“王都尉老成持国,得此助力,谋事必成,臣谨为国家贺。”

杨琦难道不反感外戚吗?只是迫于局势,不得不与外戚王斌联合在皇帝麾下,就好比袁绍借助何进铲除宦官那样。外戚其实算半个士族阶层的成员,他们有时是士族门阀在朝中的代言人,有时是对立者,有时则只是工具。

待杨琦跪坐榻上后,皇帝说道:“来的正好,我刚与舅父谈起宫中奉车郎的事情,驸马都尉连同奉车郎官在内约有四十余人,而奉车都尉却有两位,舅父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位奉车都尉刘璋,我不甚了然,不知与跟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刘璋是否为同一个人?”

这是皇帝刚刚与王斌谈话时得知的事情,在听说历史上割据益州的刘璋如今正在长安做奉车都尉,专职驾车,让皇帝直觉不可思议。如果此刘璋真是彼刘璋,那皇帝就能等刘焉死后,借机打益州的主意了。

杨琦心里奇怪刘璋居于长安,名为任职,实为质子,与他另外两个兄长处事向来低调。皇帝突然问起,难不成是想凭借益州的外援?他一边想一边答道:“奉车都尉刘璋确实是益州牧的儿子,不仅如此,益州牧的长子刘范为五官中郎将、次子刘诞为治书御史,兄弟三人各身居要职。”

说完,杨琦从带来的官员籍册中翻检出三人的卷宗,递交给皇帝。

三署郎依次为五官署、左署、右署,其上官依次为五官、左、右中郎将。三署郎由郡国所举孝廉组成,年五十以上属五官郎,其次分在左、右署。郎官之中,除了议郎以外,余者都要执戟宿卫殿门,号为执戟郎。刘范所担任的五官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握宫中数百名五官署郎,隶属于光禄勋邓渊。

而治书御史,又称治书侍御史,职掌法律,可与廷尉审理疑狱。奉车都尉则秩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

这三个官职,说他重要,五官中郎将掌握宫中郎卫、治书御史既能纠察百官,又能参与司法审判、奉车都尉侍奉陛前,随时能成为帝党心腹,而说他不重要,则是因为现今董卓专权,司法混乱,多出冤狱,而宫禁又掌握在董卓手中,刘氏三兄弟虽处尊位,职同虚设,英雄无用武之地。

看完了三人的卷宗,皇帝心里已有了大致的想法,他隐隐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过一则故事,说的是侍中马宇和中郎将刘范几人联合马腾攻击李傕,最后失败被杀。不管刘范是为了皇帝而反对李傕,还是为了别的什么,绝不是几个人碰头就能合谋的事情,背后绝对有一个利益团体的支持,这个团体甚至拉拢到了马腾、刘焉等地方军阀。

虽然小说里的事不能全信,但罗贯中也不至于随意编造这么个故事来,必然有真实的历史发生过。

那么,这个利益团体又会是谁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帝王性格解码

    中国帝王性格解码

    九五至尊的皇帝人人想当,但是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大凡有所作为的皇帝,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性格造就了他的成败得失。性格决定命运一说至为真理。本书结合十二星座特征讲述了十二类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帝王,深刻剖析他们的成功或失败的性格成因,是我们认识中国历史和皇帝的最佳注本。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三国之问鼎天下

    三国之问鼎天下

    重生汉末,逆天改命。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强大,更强大,比所有敌人都强大!“碰到比你强大的呢?”“干!”带甲十万,跨蹈汉南,却要不战而降?不,这样的结局我不接受!即便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也要据荆州以图天下!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热门推荐
  •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任继愈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的一代宗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他精于学问,不攀龙附凤,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实事求是正直谦虚的节操。他一辈子以国家社会需要为己任,无论在治学、教学,还是执掌国家图书馆的各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前期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老子通译》等著述,后期有107卷的《中华大藏经》、8亿字的《中华大典》(尚未完成)、《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修订等。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藏海居士集

    藏海居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姥爷

    姥爷

    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动人心扉。
  •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先进的医疗制度,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膳食的升级,要求人们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向健康长寿迈进。家庭实用营养食品已被世人普遍看好,同时人们也渴望更多地去了解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于指导饮食、增强体质。
  • 妃不侍寝

    妃不侍寝

    她生来丑陋,自小被囚,一道神秘圣旨将她选召入宫,天子视她为掌心至宝,半年宠幸,寸步不离。可一个变脸,他又逼她下嫁北域,听闻那北域邪王,饮血为生、杀戮成性,不能人道。喜堂之上,诡异得悚人,头顶悬着白绫,眼前摆着棺木,新婚夫君从黑暗中而来,抱起她就扔入棺木,要将她生生活埋。索性她一个手快点了他的穴,正要逃,却被他从后揽住,魔鬼的气息犹若触手勒紧她的脖子。新婚一个月,她被诊有孕三个月,淫妇恶名冠上头,他却悠悠笑着,啄了口茶:“孤王准你生下他,反正这王府也需要香火。”她要逃——可她逃去天涯,他就追到海角。
  • 顾少撩妻无下限

    顾少撩妻无下限

    酒吧错乱,他与她邂逅,隔天却不想认账。原以为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谁知他却食髓知味,百般纠缠。一场交易,他成为他的金主,原以为明码标价,各取所需。一朝走红影坛,追求者排成行,各路牛鬼神蛇粉墨登场。某金主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宠起女人来,连狗都不放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冲喜继妃

    穿越之冲喜继妃

    她是无亲无故的冲喜的王妃,可是冲喜的第二天王爷就翘辫子了,冲喜王妃受不了打击,也就先王爷一步去了。她是现代的铁血女军人,也是隐形的修真者,看到现代自己的亲人都逝去,觉得没什么可留恋的,也就假死以遁,在爱宠的帮助下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当无亲无故的冲喜王妃遇到穿越而来的铁血女军人会发生什么事。“这个小宝贝是谁家的,怎么会在这没人管。”一天无聊的王妃逛花园,看见花丛里伊伊哭泣的小男孩,问身边的人。“王妃这是小少爷。”身后的侍女小声的说。“小少爷,谁家的。”王妃听后疑惑的问。“王妃这是王爷的嫡子,先王妃生的。”身后侍女小声的说,王妃刚嫁进来,王爷就去世了,小少爷的事,也没人告诉王妃。“什么,怎么没人告诉我。”王妃生气的问,那不是自己那便宜老公留下的,也是自己名义上的孩子。看看孩子躲在这哭,小脸上有伤,不说谁能知道这是王府少爷,而却还是嫡子,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以后的王爷,谁这么大胆敢欺负他。“小宝贝,来不哭了,让母妃看看,脸上的伤疼不疼。”王妃蹲下身,抱过那孩子。轻柔的抱在怀里,感受到他小身子的颤抖,这孩子以后就是自己的了。反正子也不打算生孩子了,现在刚好。此时的小少爷,抬着哭红的眼,看着眼前漂亮的女人,温柔的抱着他,不知道如何反应,只是睁着红如兔眼的眼睛看着她。什么出身高门的为了自己儿子,觊觎世子之位的侧妃;什么执掌后宫的太后;还有什么觊觎王府财产的牛鬼蛇神都放马过来,本妃才不怕你们。就此冲喜王妃开始了自己异世养包子,打怪之路。把单纯的小包子养成腹黑的大包子,怎么也要混个京城‘名少’之一吧。为了儿子的世子之位,王妃是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顺便还要帮着那便宜老公照顾下当皇帝的弟弟,你说一个女人容易吗,尤其是一个死了老公带着孩子的寡妇。可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现在知道的全是表象、假象,于是开启了另一段路程。看一个现代修真的女军人,带着空间在异世如何活得风生水起的。
  • 耀芒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