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1300000055

第55章 不争之臣(上)

宣室殿内,一片沉闷的气息。

拓跋琰坐在龙椅上,手撑着头,百无聊赖。

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依次跪坐在朝堂两侧,武将自西面东,文臣自东面西。

武将以柱国大将军、大冢宰宇文直为首,文臣以三公为首,相向而坐。

大将军以上军职,侯爵以上封号及一品以上官职的文臣面前摆放着低案。

大魏朝堂以武为尊,地官大司徒独孤长信、春官大宗伯李耀、夏官大司马于瑾、冬官大司空赵廉等六官之首,都依柱国大将军封号坐在武将一侧。

方才,大司徒独孤长信奏报了近三年来大魏一百五十七个州郡,府库余粮的数目。

奏本上说:经大司徒府盘点,目前有小麦十一万石,粟三万石,稻米两万石及其他谷物粮食一万石,散布在各地的府仓中。但今年冬麦初熟,府库空存不足,要尽快腾出陈粮,贮存所收租庸调新粮。奏请当朝商议,尽快决断如何调配、贮存这批存粮。

拓跋琰心中烦躁,小麦十一万石,粟三万石,稻米两万石......除去损耗,这是足够两万兵士一年的军粮。

宇文直早有谏言,认为当前鲜卑府兵的数量,不足以开疆辟土,要增征汉人兵士入伍。

今日,府库余粮之事一经提起,恐怕紧接着又要有人,提议征兵之事了。

让他头疼事情就在这里!

大司马府由于瑾主政以来,新征的府兵几乎都归入了中路军,征兵之举无异于增强中路军兵力,实为他人做嫁衣。

朝堂上一阵窃窃私语,却没有人出面提议。大小官员都观望着,武将首位的宇文直大人。

大冢宰宇文直,年初起就大病了一场。

眼看着病如山倒,接连一个月没有上朝。

朝臣们正担忧着,不知何人能接替辅政,主持朝政大局,他又忽然病愈,精气神竟比之前更盛了。

朝臣百姓皆称道,大冢宰为国家柱石,自有上天庇佑。

此间,宇文直还那副超然的做派,目不斜视的端坐着,并不急着表态。

大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他右手边的大将军宇文烈。

宇文烈刚三十出头,风华正盛。一身绛紫色的官服,腰间系着二采的紫圭绶带。武将的魁梧中,又带着文官的端肃。

作为宇文直亲弟、已故的车骑大将军的嫡子,他自幼便为家族重视,不到三十岁便绶大将军封号,率领了大魏最精锐、最庞大的一支军队,是宇文门阀这一代的领军人物。

宇文烈看了伯父一眼,展开案上的奏折道:“陛下,臣有奏议!余粮眼见陈腐,是我大魏国富力强的印证,当趁势屯兵,巩固边陲。今年以来,北方突厥散部多番侵扰,杀我百姓、毁我房舍、阻我商道,恐东西部突厥大军会集结进犯。我军当早做筹谋,在北境囤积粮草,以应战事。臣以为:当立即筹建仓廪工事。由冬官大司空府拟定营造图纸,并调西北军半府兵力,在凉州以南的武威郡,兴修粮草大仓,于入夏前完工,及时转运、囤积各州郡余粮。”

他话音刚落,东西两侧文、武朝臣,便三三两两的站了起来,拱手长揖以示支持。

宇文直满意地点了点头,也持笏站起身来。

见状,案前的、后列的文武百官纷纷站了起来,一起支持附议。

拓跋琰心里叹了口气:大冢宰的意思,就是整个大魏朝堂的意思,也必须是他的意思。

于是放下撑着头的手,准备着侍中拟旨。

匆匆一瞥,却见亲王、三公所处位置,有一个人坐在那没有动静。

仔细一看,刚燃起的一丝希望,旋即变成了失望。

他皱了皱眉,心里愈发不快。

宋太师在朝堂上虽然甚少发言,但却一直集中精神在听,不时还写一些议政文章,勉励太学的学子们。

今天怎么忽然走起神来,连议事程序都不遵守了。

他抬了抬手,侍中连忙铺开纸张,准备拟旨。

这时,宋之孝却站起身来。

他顺手把象牙笏板一丢,笏板落在低案上,发出哐当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交汇到他这里。

只见他从宽大服袖中,取出一份奏折。

手持奏折,步步离开坐席,走到了朝堂的正中央。

“陛下,臣有本要奏。”

整个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是多年没有递过奏折的靖国公、太师宋之孝。

他竟然在议事途中说有本要奏……

莫非是老糊涂了?难道得了癔症?!

宇文直看着他,也是不明所以,只能委婉地说:“宋太师,州郡余粮之事尚未决议。你就算有事,也当稍候再奏。”

“冢宰大人,我正是对此事启奏!恳请陛下兼听臣的意见,再做圣裁!”

拓跋琰看着堂下肃正的宋之孝,仿佛再次看到十几年前那个满怀抱负、指点江山的帝师!

他的心底腾起一阵莫名的兴奋,“准奏!”

“谢陛下!”宋之孝长揖行礼。

“前日,臣从大司徒府得知,这三年余粮的数目远低于前三载;又查阅太史院题本,今年擎羊煞星大耀,易致水患成灾,恐黄河有泛滥、决堤之危。大魏以武立国,更以民为本,凡事当以黎民百姓为先。

臣有三议,望陛下圣裁:

一是,建义仓。沿黄河河道,自大庆关,过平阳郡,经蒲津关,直到洛阳以西,沿途选取官道两侧,便于百姓疏散转移的高地,建中小义仓十一处,并将陈粮全部转入义仓,以备不时之需。

二是,修府库。各州郡都有粮仓,但大小不均、制式有差,储存粮食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同。地官大司徒府盘点时,时常有大仓谷物尚好,小仓已经陈腐败坏的情况。可以借此机会,将零散的州郡府仓加以撤并,只保留部分贮存条件好的地方仓库,由地官大司徒府统一管理,并调中路军半府兵力驻守。

三是,囤良田。近三年虽有旱灾,但余粮远低于之前。若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年来府兵练兵、行军的时间各增加了三个月,影响了军户家的田地耕种。陇中地区历来是大魏粮仓,臣建议减免陇中府兵的赋役,减少兵士数量,放他们回原籍兴修水利、耕种良田,以保障粮草供应。”

良久,朝堂上一片沉寂。

若依照太师的意思,不但不在边境屯粮,还要削减陇中府兵。

陇中地区的府兵,正是中路军嫡系来源,此举无异于削弱宇文家的势力。更不用说,他还建议调派中路军兵马,来驻守州郡的粮仓了。

坐在低案前的一众公卿,各怀心思,面面相觑。

下座大小官员,各有立场派系,涉及这么大的利益变动,更是畏不敢言。

忽然,列中有一人站了出来,快步走到宋之孝身边。

“启奏陛下:臣司寇中大夫杨炎。刚卸任西北军左路将军,自边境回京赴任。去年漠北遭逢大旱,又遇蝗灾,东西各部杀伐不断,实力大损。今年北境大体安定,偶有小股流寇劫掠百姓,都被西北军迅速扑灭。这些情况,此前也多次奏报过大司马府。臣以为,目前的状况下,并不需要增兵和大规模建仓屯粮。还是依太师所言,兴建义仓,更益大局!”

大家纷纷揣测着,这位新任的司寇中大夫杨炎,是不知朝堂局势,或是舍不得西北军半府兵马,还是与宋太师早有默契。

宇文烈的提议被驳,宇文一系不少官员都按耐不住了。

仔细思量,却发现宋太师是有备而来——上到天文水患,下到仓储存粮,句句有理有据,一时难以找到漏洞来反驳。

拓跋琰扫视朝堂,最后停在独孤长信身上。

独孤长信缓缓抬起头,两人目光相对间,他暗暗点了点头。

在朝臣们的一片惊异中,向来回避军务的地官大司徒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太师所奏!”

独孤长信抖了抖宽大的袍袖,挺直了腰板,“太师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先有民生,方有国计。今年春季月水已高于往年,初夏将至,黄河洪水泛滥已经可预。兴建义仓,刻不容缓!”

“臣附议!”

“臣附议!”

......

独孤长信说完,不少朝臣一一个站了出来。

其中多是大司徒府和大司空府的人,他们都是与军国支计、工事营造密切相关的六官府衙官员。

附议的人中虽然没有公卿王侯,可却都是相关事务的经办之人,真正的人心至此便一目了然。

拓跋琰维持着平稳,“既然太师大人有此议,又有司职命臣附议,朕亦......”

准奏二字还没说出口,就被急着冲出来的大司马于瑾给打断了。

“陛下!臣有议!”

拓跋琰心里一沉,果然没有那么容易。

同类推荐
  • 指环流光

    指环流光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注定不会相遇,所以月老的红线就将我们牵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现代女孩林绯洛,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的花痴蠢材三小姐,被嫡姐陷害,嫁给京城皆知的瘫痪王爷。她本想忍辱负重跟他和平相处,却意外发现,说好的下身不遂呢?“喂,你的手放哪?”她惊惧交加,喝斥道。他看着她笑的妖孽丛生,“长夜漫漫,本王怎能让王妃独守空房。”林绯洛悲哀的发现,他实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超级大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小皇妃爱爬墙

    小小皇妃爱爬墙

    身为一国太子,却私通敌国,亲手覆灭自己的王朝——天下之大,再也找不出比宫小柒更禽兽的人了。——*斗兽节,九国共聚,云凉的草包小太子一鸣惊人扭转乾坤,从此普天之下,不得安宁。六岁的宫小柒一举拿下凶兽大猩猩,收做宠物四处招摇;六岁的宫小柒为了拍卖会上的一名极美少年,亮太子腰牌,一掷千金,仗势欺人;六岁的宫小柒血洗后宫,蛊惑父皇,斩杀忠良,恶名昭著人人避如蛇蝎;六岁的宫小柒跟野心勃勃的他做交易:“留我母后,我便助你灭云凉。”那一年,他是嘉凰国不受宠的太子;六岁的宫小柒迷恋地望着薄情冷性的他,弯着眉眼笑眯眯地说:“小轩轩,你真漂亮,我要包养你。”那一年,他是凤决国没落的旁支皇嗣;六岁的宫小柒摘下他的青莲斗笠:“九尾赤狐,乃是天命帝君之召,要是我脸上也有这么一个图腾,本太子得瑟还来不及呢!”那一年,他是海国遭父皇嫌弃的妖孽皇子。***斗转星移,十三岁的宫小柒成了嘉凰王朝无尚金贵的皇贵妃,身边妖兽成群,桃花泛滥。杀手甲:皇上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宫小柒:他的弱点是我。不过……小爷我怎么可能是弱点?【亲亲星晨月领走~】花生米异能小妖孽:母妃母妃!你真的是五岁的时候就生了我吗?【亲亲木糖醇棒棒糖领走】宫小柒:谁说的?让她生个红眼睛小怪物出来看看。花生米:那……我是怎么来的?宫小柒:捡来的。花生米:T-T***太子殇,冷血酷厉——皇后之位,不是我不给,只怕你不要。【亲亲低声浅唱****领走】幽王殿下,妖孽冷鸷——今晚月色这么好,星星这么亮,不如我们一起私奔?琅珈殿下,温良秀雅——喜欢在雪天牵着你走,因为一不小心,就可以走到白头。哥哥北堂静,俊秀清澈——你不会知道,每次替你收拾烂摊子,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乱神馆馆主,超级无敌大面瘫——天下间,你只能败于我一人之手。凤决左贤王,薄情冷性——我允你一个机会,与我同归于尽,与我一起毁灭,你可愿意?海国七皇子,妖祸无双——今生只为你,君临天下。【慢热,结局待定……】&推荐自己的文《杠上一窝狼》&推荐新文《妖孽哥哥,你够了》她是被生父抛弃的私生女,为了救治重病的母亲而不惜去夜店卖肉。结果…被同父异母的哥哥买回了家中。*【推荐好文】《女扮男装:长生》狂想曲《嚣张宝贝黑道妈》——天蝎女《深门望秀》冷烟花《九王妃》——千梦
  • 一品侯妃

    一品侯妃

    她是他娶来的妻子,聪明俊慧。知道他狼子野心,却仍旧是为他的温柔体贴而折服。踏马山河,他步步紧逼;以身葬爱,她毫无退路。那年隶属棠亭中,有人袖手折花赠与她,嗓音浅淡,温凉如风。这一段缘,却是折在了半路,再无声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吧妹砸

    穿越吧妹砸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她只是想好好谈个恋爱,就被人拖入了系统,参加恋爱生死局。不恋爱,就死亡!要死了,要死了,救命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战斗狂欢

    战斗狂欢

    百年大局今朝变,系统在手天下有。在你人生的若干年月里你是否想过去战斗一次!是否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女宣抚使

    女宣抚使

    女宣抚使奉旨到塞外去拿反贼,到了塞外却被反贼惦记上了,这可咋整?这反贼还贼帅,贼体贴,贼温柔,这可咋整?PS:谢谢苏蓝姑娘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大江东去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1943年出单行本时又作了改写。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军人,由于战争,妻子离他而去,家庭遭到破坏。书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保卫中华门战斗及日军屠杀南京平民的血腥暴行;给侵略者嗜血成性的罪恶作了活生生的纪录。《大江东去》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来的文艺作品。
  • 权臣凰后

    权臣凰后

    夏思瑾一直都觉得,她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爱上任何人。巫墨轩的出现却打破了那个不可能,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意外。世间人人都说神女无双,得神女者得天下,夏思瑾是最尊贵的存在,但她却扛着最沉重的担子。清乱党,肃朝堂,一统三国。家国难两全,使命不可违,情爱不可得。但巫墨轩却以家国为交换,以王后之位为承诺,许她共赴白首、今生不负。可她不信。“巫墨轩,我不需要你一腔赤诚的帝王之心,也不会和你上演一出空前绝后的叛国离家的爱情。”“帝王家本就没有真情可言,海誓山盟皆可成过往云烟,更何况这般戏言。”他从前一直觉得这个女人只是无情,可后来发现,这个女人根本就是无心,但他还是如同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后来,三国统一,家国安定。大盛元年那场婚礼,也成了千古绝唱,载入史册,成了所有闺阁女子的梦寐以求。但鲜少有人知道,婚礼之后不久,王后夏思瑾无故失踪,如同人间蒸发。而大盛君王巫墨轩,从未派人去寻,甚至连告示都不曾发过一张。夏思瑾这个名字,成了大盛宫中的禁忌。只是巫墨轩明白,他在等,等那个答案和那场大梦。因为她说过:“你我命运相连情义相通,终有一日当再次重聚。”
  • 龙凤邪宝之亲爹是软蛋

    龙凤邪宝之亲爹是软蛋

    穿越遇上临盆产子,剧痛让程菲染恨死了在这狗男人,暗中发誓,遇见*******【萌宝版】“哥哥,这男人不会就是我们那不负责任的亲爹吧?”【邪宝版】“嗯!有这个嫌疑。”他,令狐沧月,暗夜门门主,却又背负着另一重省份~~【腹黑女主版】“你心若有我,情敌三千又何妨,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灭一双!!!!”—————天玄大陆,前世记忆觉醒,一代玄帝归位,接下来……
  • 坐忘论

    坐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癸辛杂识

    癸辛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巨型反光史诗

    巨型反光史诗

    为了维护普通人类熟悉的现实世界,未来人、超能力者、魔鬼、法师、特工和普通谢顶大龄未婚青年每周6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奋战。这是一部关于为了保护这个世界而谢顶的英雄们逝去的发际线的巨型史诗。
  • 青少年健康四季(图说百科丛书)

    青少年健康四季(图说百科丛书)

    中医儿科学是整个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俗云:“若无干小,卒不成大”,所以儿童是人类的花朵,一切事业的接班人。自古以来,由于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特色,致使儿童茁壮成长,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辉煌。迄至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仍然继续为儿童健康而服务,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尤其它对儿童的保育、将养、调护、预防的知识,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可为国内儿童提供健康的保障,特别今天中医药学正在走向世界各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定将为全球20多亿儿童造福,并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