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1700000014

第14章 《易经》时代的刀光剑影

【原典】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爻辞新解】《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亲密地走在宽广的原野上,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原典】《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爻辞新解】《象辞》说:《同人卦》的卦象是离(为)下乾(天)上,为天下有火之表象。天在高处,火势熊熊而上,天与火亲和相处,君子要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明辨事物,求同存异,团结众人以治理天下。

【原典】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爻辞新解】初九,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不会有什么灾祸。

【原典】《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又有谁会来危害你呢?

【原典】六二,同人于宗,吝。

【爻辞新解】六二,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必然会惹来一些麻烦。

【原典】《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不能团结各个阶层的人,这是引起麻烦的根源。

【原典】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爻辞新解】九三,把军队埋伏在密林草莽之中,占据附近的制高点频频瞭望,三年都不敢出兵打仗。

【原典】《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埋伏军队在密林草莽中”,说明敌人力量强大,我方力量弱小,只能潜伏下来。“三年都不敢兴兵打仗”,表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怎么敢冒险轻进呢?

【原典】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爻辞新解】九四,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吉祥的。

【原典】《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因为发现这种进攻是不仁义的,这样做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在困惑时能及时醒悟,反过来能按正确的办法行事。

【原典】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爻辞新解】九五,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后来破涕为笑,大军作战告捷,志同道合者相会在一起。

【原典】《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天罔极上遇,言相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说明这时内心中正诚信,因不知战事的胜败而焦急痛哭;大军遇到了志同道合者,终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欢笑起来。

【原典】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爻辞新解】上九,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也不后悔。

【原典】《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说明此时团结众人,而希望天下大同的愿望没有实现。

【读解】

同卦之“同”强调与人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成就大业。与人交往应该端正自我心态,在交往过程中,胸怀磊落,大公至正,这样才能摆脱否塞不通的状态,达到阴阳刚柔两种势力协调并济的目的。

与人交往的公正与广阔则在于没有私情存在,首先应该打破自由的门户成见,怀着开放的心态,超越局限于门户家庭的小家心态,广阔地交往,自然不会有过失。

那种只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交往的做法,是偏私狭隘的行为,仅亲近宗族而同排斥外人,给普遍交往带来阻碍。

质刚而用刚的人凭借强力达到目的,违背君子所为,是极端错误的。求与人和同,是道义的结合,尊重对方的意愿,以和为本,避免兵戎相见。

质刚却懂得用柔,懂得和顺之道,只是观察形势,而并非发动进攻,这种放弃进攻的念头而不与对方为敌的做法是明智的,可获得吉祥。困而知返,退而不攻是“同”的最高境界。

君子观此卦,明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道理,在共有求同之心的情况下,心同意同,破除阻挡,最终情投意合。

在求同而不得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同的目的,但是没有兵戎相见,尽管孤独失落,却没有什么可懊悔的,只是在别人看来,没有积极地得到同,并不能说是真正的得志。

【事典】

韩信得食助刘邦

韩信得刘邦相助,为刘邦效命的做法,可说明此爻爻义。

秦朝末年,淮阴住着一位父母双亡的穷青年,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韩信。

这位韩信只知读书练武,连自己的生活也无法维持、经常穿着破烂,带着一把剑,四处流浪。实在没办法,他只得到一位当亭长的亲戚家去找饭吃。只住了几个月,就被亲戚指桑骂槐地气走了。出来后,有一次竟几天没吃一口饭,而饿晕倒在路边,幸得一位洗衣妇给他吃了顿饭,才未被饿死。

一天,他在淮阴城遇到一群少年无赖,他们欺负韩信又穷又老实,硬要韩信从他们一个人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看了看那人,就趴下身子钻了过去。引得一班恶少哈哈大笑,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韩胯夫”,嘲笑他是个钻人裤裆的男子。

后来,韩信投奔项梁,当了个小兵,算是有了衣食的基本保证。项梁死后,项羽也只是让他当了个执戟郎中。韩信几次向项羽献计,都没有受到重视。韩信在项羽那里待了些时间,知道项羽不是能成大器的人,自己在他手下没有出路,于是,他又投奔到刘邦的部下。结果,刘邦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做。

一天,韩信与几位伙伴喝了酒,大发牢骚,消息传给刘邦,刘邦以为他们要叛变,就命人将他们斩首。韩信说:“你刘邦要夺天下,怎么斩壮士呢?”刘邦知道后,将他放了,并与他谈了一次话,还升了他一级官,但还是没有重用他。

但萧何深知韩信是位帅才,这时刘邦正想找人担当大将的职位,萧何向刘邦建议由韩信来担任,刘邦根本不听。萧何推荐韩信的次数多了,刘邦才答应要重用韩信,但却没有一点实际表示。

韩信见刘邦无重用之心,又决定离开刘邦,一个人离开了军营。萧何知道了,急忙带了几个随从追去,直追到月亮高悬半空,才将韩信追上。后人根据这段材料,专门编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戏剧,十分受欢迎。

萧何追上韩信,东劝西劝,才将他劝回汉营。回来后,萧何又向刘邦推荐韩信,说:“你要夺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刘邦终于听信了萧何的劝告,决定拜韩信为大将。拜将那天,跟随刘邦多年、战功显赫的将军,都以为自己会被拜大将,结果却是毫无名声、一点战功也没有的韩信,大家都愣住了。

后来,韩信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齐王,刘邦还将齐地作为封地授给他。饱受饥寒交迫的韩信,得封王的优厚待遇,便死心踏地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感悟】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这是量才用人的经验之谈。用人贵在用其才。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出众的组织才能,善于思考、判别和决断的人,不妨用到指挥岗位上;那些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又熟悉业务、联系群众的人,不妨用到监察岗位上;那些忠实坚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的人,不妨放到执行岗位上。总之,只有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和特长,恰到好处地放到不同的位置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才是真正的重用。

离宫 天火同人

结伴同行大路宽

离火直上九重天

最宜君子贞求问

创业功成过险关

同类推荐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本书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精华于一炉,将他们立世、做人、修身密切相关的语录精华采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辅以经典的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清代学术源流

    清代学术源流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源流嬗变,而且对学术演进与世运变迁、政治文化导向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做了深入阐释。总之,这是一部功底扎实、内容丰厚、史论结合、视野开阔、多维创新的重要清代学术史著作。
热门推荐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后娘嫁到

    后娘嫁到

    她是阴家第二女,一出生就被人批命一生带衰,一连三次出嫁,洞房还没入就直接被退回来好好的一个黄花大闺女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委曲求全的与同样带衰的黑大当家凑成一双明媒正娶,三书六礼皆齐,娶她回家却是当后娘的命。新婚之夜,黑煞神新郎官非常痛快的扭着新娘过完了洞房花烛夜,顺便放下狠话,“你可以在这个家为所欲为,只要照顾好三个孩子。”隔天,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怕她把他的三个儿女给炖了,煮了,烧了!结果却是她差点被人炖了,烧了,煮了。她终于知道前三位黑夫人为啥那么短命,全是因为黑老大仇家满天下。不行了,她要悔婚——。。。。。完结作品推荐:《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狂君惹娇妻》:《极恶夫君》:好友文文推荐:《冷王的野妃》:
  • 弱点的根本转换

    弱点的根本转换

    现在活着的美国人中,每20人就有一人在某一段时间得过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的美国年轻人中,每6人中就有一人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年纪轻轻为什么会精神失常了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
  •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带着乐乐淘和小猴驾驶着时空飞碟想要去高度文明的国度,结果误闯到了恐龙的世界,他们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惊世妖妃:魔君,别跑!

    惊世妖妃:魔君,别跑!

    她是莫氏宗族的大小姐,却是凌云大陆有名的盲女,遭人算计,香消玉殒。她是21世纪神秘修真世家的天才少女,却为族人所不容,终与其族人同归于尽。当她成了她,再度睁眼,眼前虽一片黑暗,但自卑不再!炼药、炼器更是手到擒来,一不小心,就成了凌云大陆上,第一个神级炼药师和神级炼器师!更有紫澜空间加成,以及魔君护航!嚣张不是罪!某日,某魔君可怜兮兮的望着某女:一日为师,终生为妻。师父答应过要和徒儿一起睡的,怎可食言?
  •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莲修起信录

    莲修起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虎元旨

    龙虎元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抗战之绝地杀神

    抗战之绝地杀神

    鬼子、汉奸恨他入骨,视他如头号死敌,悬赏重金,只为他项上人头。他一人便是一支部队,来到这个战火纷飞,屈辱而又热血的抗争年代,身负超级绝地求生游戏系统的他,化身为孤胆游侠誓要杀尽鬼子和汉奸,还我壮丽河山。
  • 庶女嫡妃

    庶女嫡妃

    (宅斗)高材生穿越成丞相府庶出女,穿越第一天便被爹爹杖行至昏迷,再来是嫡姐合谋设计,让她嫁于跛腿冷漠的王爷,即然已经嫁了,那便好好过日子吧!只要他睡床我睡廊,就行了。可看似处处依顺她的相公,实则暗藏祸心,百般利用。瞧着温柔可人的妾室,却是蛇蝎心肠,肖想着她的地位。蛮横跋扈的嫡姐,也时不时凑凑热闹。姨娘百般刁难她,目的只为将她赶出府中?她当真就长了一张白痴脸,可怜相不成?正所谓她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再敢放肆,直接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