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000000015

第15章 跨文化沟通 (2)

不同的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差别很大。时间对于发达国家的人们来说,极其重要,几乎什么活动都以时间为中心。譬如人们常说“节约时间”、“花钱买时间”、“浪费时间”,甚至说“投入时间”。人们如此看重时间,以致于如果他人不遵守时间,就觉得十分恼怒,如美国人、瑞典人等。

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对待时间就比较随便,因为这,“只是时间”问题。例如在巴西,你的合作伙伴可能让你等上1—2小时,他们赴约迟到是常有的事。整个拉美地区,只有圣保罗的商人最守时。有些文化则认为守时是头脑僵化的表现,如墨西哥人和希腊人,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

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现代化的时程中,人们会逐渐改变对时间的看法——会变得越来越守时。

准时赴约是一回事,如何花时间谈正事又是一回事。例如有些国家的商人喜欢单刀直入,见面之后很快进入正题,而有些国家的商人通常先天南地北扯一番,如在土耳其,商人在会见时必定会奉上一杯苦不堪言的土耳其茶,再聊上好长时间别的事才谈正事;在中东,阿拉伯商人喜欢跟你喝上2~3小时的咖啡,眼看天色已晚,临结束时才轻描淡写地说某事就这样定了——他们相信“欲交易,必先交友”。

对别人进行演讲,与别人进行谈判,还必须尽可能了解有关别人的情况,包括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历史传统、性格秉性、爱恶嗜好等,切不可莽撞死板,让别人觉得不通情理。

针对各国的不同情况,应当采取不同的演讲方式和演讲内容,因为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由此也影响到各国会有不同的演讲方式、谈判方式及表达特点。

谈判桌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同的文化景观和行为方式以及各式各样的观念特征。

与美国人交往

同美国人交往,赴约准时至关重要,早到在门外等,晚到要说明原因并致歉。有些国家中故意迟到以显示自己身价的做法在美国绝对行不通。在美国人面前过分谦虚往往只能招致对方怀疑自己水平、能力、实力……不够。所以不能让谦虚这一传统美德成为我们被美国人小觑的原因。

跟美国人一起用餐,千万别浪费食物。在国内我们浪费食物的现象很严重——大中学校的食堂是最明显的证据——而美国人对此会非常反感。在国内问别人年龄、收入、婚姻等往往是表示关心;在美国这些都是个人隐私,故回避为上策。在同日本人交往时,要注意的是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的个人间关系;若同美国人交往也如此,美国人会认为你的产品技术等有问题,是在试图通过拉拢关系做成生意,所以不必追求建立很密切的私人关系,还是公事公办为妙。

在与美国人沟通时,也应当充分了解美国人的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不可一世。一些美国人也把这种嚣张气势带到了谈判桌上。他们往往对对方不屑一顾,好像他们就是天生的主人。谈判本来就是双方的事情,必须互相尊重、理解,但是伴随着美国人而来的往往是威压、恐吓、不尊重、警告等强硬态度。这不但令亚洲人反感和不能接受,甚至连欧洲人也皱眉,表示不可理喻。

一位评论家这样批评一些美国人的谈判方式:“美国总统的顾问们颇有火药味。他们就像核弹一样容易爆炸,却根本不具有谈判的知识。往往没弄清谈判的实质问题,就对谈判中大家应遵守的原则不屑一顾。可是,他们却信心十足地奔波于各种谈判桌前。”

由此可见,一些美国人相对而言更崇拜力量,并且不怀疑他们的这套思维方式可以通行世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影响,认为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正确的,根本不愿去听对方的陈述。这样,他们往往使得谈判气氛紧张、难以进行。

与一些美国人谈判通常是件极不愉快的事情,因为你不得不耐心听他们的强词夺理,你也不得不去忍受他们的蛮横无礼。由于这份合同你是需要的,即使场面无法忍受,你也必须忍受,因为你赚他们的钱,不管怎样,先赚了再说吧。

因此,与一些美国人打交道,首先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最好是宽怀大度、机敏果断、以柔克刚。

一些美国人谈判喜欢用“不”字,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在当他犹豫不决之时。他不喜欢说:“等等,让我想想。”而是干脆地用“不”字加以拒绝。这些人所表现出的最明显特征是虚张声势和强硬态度。

一些美国人喜欢夸张,因为他们总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所以,他们的话不可全信,一切都要在拥有了真凭实据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一些美国人的强硬手段往往令人发笑,他们显得毫无风度可言。一群山姆大叔一面猛捶桌子,一面大吼大叫,滔滔不绝地陈述自己的优势,产品性能如何可靠,价格如何优惠,等等。当然,性能的可靠仅仅是以他们自己的观点来看的,价格的优惠也是可以比较出来的。如果这些不能奏效,那么对簿公堂,通知谈判破裂以至发出最后通牒,这些都是他们的一贯做法。

美国式的谈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一些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有关。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情绪十分浓厚,一些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意识上的自我中心论,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就是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的成果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别人在他们眼里根本无足轻重,他们也不顾忌别人的自尊心。如果有谁在竞争中失败了,美国人会认为他们自己做得不够,自己表现得不够,他们会认为他应该重整旗鼓,以期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反败为胜。

与法国人交往

法国人习惯在餐桌上谈生意,这种习惯在法国会碰壁。

法国人很注意生活情调,他们把在优美环境中的会面、小酌、喝咖啡看作是交友的好时光,也是一种令人舒心的享受,此时谈生意可真不合时宜。

法国人的自我感觉很好,但一味奉承法国人反而被看不起;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若能有根有据地指出其缺点、不足,反而能获得法国人的尊敬。法国人要求别人赴约一定要准时,而自己却常常迟到。如果有求于法国人,自己应及时赴约;对方若迟到,不必感到意外,因为这种坏习惯为普通法国人广泛接受。另外应注意,在法国越有身份的人参加活动时,越晚出现,以此表明其身份。与法国人交往,应注意穿衣。应根据不同的场合、活动选择合适的衣服。如果始终穿同样一套衣服经历很多活动、很多天数,则会被小觑。法国人喜欢追求完美,所以爱抱怨、发牢骚。对于这种好上加好的要求,我们可表示理解,如果真的不能做得更好,那就随他去——抱怨后,他会忘了一切。美国人表示OK的手势在法国则表示一文不值,千万别误。

与英国人交往

与英国人交往不事先约定而直接登门拜访英国人是非常失礼之举。

英国人酷爱动物,虐待动物犯法,所以在英国碰到对方豢养猫、狗之类的宠物,“平等友好”对待是良策,切勿表现出讨厌之情,更不可动手去打。但英国人唯独忌讳大象,所以商品包装出现“象”字及其图案,绝对是下下策。

英国人认为“7”是个能带来好运的吉祥数字,而“13” 则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商务活动避免13人参加,也不要安排在13日。

和英国人握手不能越过两人正在握的手去和第三人握手,因为这样交叉握手被认为会带来不幸。点火时也不可连续点三支烟,应该在点完两支后重新点火再为第三人点烟,否则也会被认为会给其中某人带来不幸。

英国人最怕自己被别人称老,这一点与我国截然不同。我们可以说“老张”、“老何”,倒过来称“张老”、“何老”,更表尊敬之意,后者还特别适用于称呼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这一思维定势已经无数次使国人在对外交往中遇上麻烦与尴尬。譬如,80年代一批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隆重的聚会,特别邀请了大学校长的母亲。当主持人特别表示感激老夫人光临晚会而提到“老太太”时,校长大人的母亲吓得脸色刷白,夺路而逃。英国人得到馈赠的礼品必定当面打开,无论礼轻礼重,都会热情赞美,同时表达谢意。

国人出访英伦,务必入乡随俗,在客人走后再细看是何物被证明是不妥当的。慎用“聪明”(clever)一词。英国人常把它用作贬义词。如果英国人用它评论你时,你就需要自省有何不妥之处;同样,也不要随便用它来夸奖英国人,因为这可能引起误解。英国民族个性中有保守的一面,所以不易接受新事物。譬如,英商一旦习惯了我方某种品牌的商品,如果我方对其包装稍作改进,他就可能坚决不接受。跟英国人交往,很多人会觉得他们矜持傲慢、寡言少语,其实这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国人完全可以消除这层顾虑而主动与其交往。内向而含蓄的英国人寡言少语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怕的是影响了别人。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同英国人在商务往来中还应注意:不佩戴条纹领带;免谈政治,包括英皇室、北爱和平、日不落帝国的消亡等等——天气才是最安全的话题;向英国出口商品,忌用大象、人像作商标、

图案。

与德国人交往

在与对德国人进行交往时,应当注意到,德国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国家。德国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细心谨慎,他们会把每一个细节、每一步计划都设计得十分周密,并且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它。

同类推荐
  •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这本《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将带领你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短小精悍的故事陪伴着你,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有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心灵鸡汤系列书——路标》供分为六章,生命的极致、生活的境界等。
  • 青年魅力塑身

    青年魅力塑身

    与智慧超群的天才相比,品格高尚的人更具有凝聚他人、感染他人的魅力。前者靠的是发达的大脑,后者靠的是高尚的灵魂。具有高尚灵魂的人,在他们的广告,甚至是动作中,都散发着正直、真诚、诚信、负责、宽容、谦逊、淡泊等品行,他们为这个世界弘扬了正气,因而得到他人的尊敬及信赖。因此,年轻人在进行魅力塑身计划时,千万不可忽略高尚品格的修炼。魅力来自于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对通过你的外在表现包括你的行动、语言及思想等,对你产生喜欢以及某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感情,就是你的魅力。有超强魅力的人,身上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能量,感染他人,吸引他人,使别人都愿意追随他,帮助他。这种人在无形之中,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乱世出英雄,晚清的朝野风声鹤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有两位名人却恰逢此时出生。一个是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国藩,一介乡间秀才,最后官封一等勇毅侯;胡雪岩,一个钱庄伙计,终成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个游刃官场,经历宦海风波,几度沉浮;一个靠势借力,八方招财。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魔鬼在细节,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热门推荐
  • 接生

    接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最后的青麟

    最后的青麟

    浮华的世界,名利的江湖,有几人记得自己当初的原则,多少人还记得自己成为游侠时对自己的定下的目标,真的是为了出名吗?
  •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你当真以为,看几部诸如《甄嬛传》、《步步惊心》之类的电视剧,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宫了吗?你以为只要长得清纯点、漂亮点,就可以把皇帝或者这个王爷、那个阿哥迷得死去活来颠倒乾坤了吗?你以为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能够“独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吗?你当真以为清朝的这些个皇帝,当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几个没读过多少书整天张罗着梳妆打扮坑蒙拐骗的女人任意摆布吗?你真的认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宫这种地方纵横捭阖、步步高升,且安然无恙地终老吗?亲们,看完这本书,再做白日梦!"
  • 我的盖世英熊

    我的盖世英熊

    这是一部北漂青年追求女神的爆笑血泪史。当迷惘的酒店门童“宅瘫男”——张光正,爱上嘴毒心软的 “栗子女”——郑友恩,他真的能飞黄腾达,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吗?为了制造相遇的机会,张光正每日陪有恩的妈妈在小区的花园里跳广场舞,成为了大妈们的贴心小棉袄,终于换来和梦中情人的相处机会!可是郑友恩是个语言刻薄,攻击性极强的姑娘,第一次约会,就骗得张光正只剩一条内裤被关在商场的厕所里。
  • 庶妃翻身这个王爷不太冷

    庶妃翻身这个王爷不太冷

    “希瑶,希瑶,快醒醒!”一阵急促的呼唤声传入耳际,程希瑶猛吸一口气,豁然睁开眼睛。……
  • 诸天镜仙

    诸天镜仙

    我有一镜分阴阳,转生死诸天万界,往来如意新书:七宝妙仙求收藏!求推荐!
  •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召唤勇者

    召唤勇者

    穿越不能带家属?那老婆怎么办?唔...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 谐铎

    谐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