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5600000005

第5章 《刺客列传·曹沫》(5)

上路之前,我有好几次都想把那包裹拆开来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可是我终于忍住了,或者说终于没敢这么做。包裹的包皮有封漆,封漆上有个相当复杂的图案,拆开了,肯定不能还原。走私这一行有那么几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经货主允许不得拆包是其中之一。违犯了这一条,也是绝对不可能再在这一行里混饭吃。我那趟生意,从齐国过来时贩的是私盐,从鲁国回齐国去时带的是织锦。我把那包裹塞在一包织锦里,一路上格外小心谨慎。岂料一路无话,比哪趟买卖都顺畅。我早一天到达临淄,先把织锦交付了。次日正午进了望云楼,按照那人的吩咐,在二楼找个临窗的席位坐了。久等那人不来,只好先点了些酒菜独自品尝。说是品尝,其实只是做些品尝的样子,心里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哪有品尝的兴致?酒喝过三巡,菜吃下四碟,仍旧不见那人踪影。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决定不再等。起身下楼的时候,四下张望了一下,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心存发现那人的侥幸。我没看见那人,却看见雍廪独自一人坐在尽头靠窗的角落里,脸朝窗外。我没心思同他打招呼,正想转身下楼,却不料他恰好扭过头来,与我打个照面。我两人都约略迟疑了一下,又不约而同地挥手招呼,他起身走过来问我:怎么一个人?我说:刚在附近送走一批货,趁便过来吃午饭。我没必要在雍廪面前隐瞒走私的勾当。事实上,我走私的第一批货,就是在这望云楼交付给雍廪的。不过,我不想把那人托带东西的事情告诉任何人,所以我就这么胡乱地应付他。你在这里接货?我问他。他嘻嘻哈哈地说:接谁的货?接你的货?你如今生意做大了,还记得关照我?我没心思同他废话,我也看得出他其实也没心思同我瞎聊,结果自然是很快就分了手。

依据走私这行当的惯例,收货人不如约收货,货物就归走货人所有。可是一想起那人左腕上刺的那枝兰花,我就打定主意把那东西原封不动带回去交还给那人。没想到等我回到夹谷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怎么会死了?我问壶生。壶生说:被人在脖子上切了一刀还能不死?同什么人动手来着?我问。壶生摇头说:那人本来是打算在你走后第二天启程去临淄的,岂料就在你走的那天当晚在客栈被人杀了。房间里翻箱倒柜,连地板都被撬开过,该不是寻找托我带走的那东西吧?听了这话,我这么想。壶生接着说:我一直为你捏一把汗,怕你在途中遭逢不测,现在你人回来了就好了。显然,壶生也是这么猜想。人回来了就好吗?但愿如此,可我不敢这么相信。壶生也未必就敢这么相信,不过这么说说罢了,既为给我壮胆,也为给他自己壮胆。有人向你打听过那件东西的下落没有?我问壶生。壶生摇头,反问我:那东西还在你手上?我也摇头,说:我在临淄没见着那人,就知道准是出了什么事儿,我怎么还敢把那东西留在身边惹祸!那你把那东西怎么了?壶生追问。扔了呗!我说,难道还敢卖了不成?壶生说:那就好!那就好!

回到下处,我匆匆把那包裹拿出来,剔开封漆,解开包皮,看见里面是一个犀牛皮匣子。那犀牛皮匣子显然有些年头了,皮面上本来有个压制的图案,已经磨损得不可辨认。匣子里面盛的究竟是什么东西?用不着我说,你当然已经猜到了。没过几天,有人来告诉我说壶生失踪了。在走私这行当里混饭吃的人大都神出鬼没,忽然失踪本来并不稀奇,可我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该不是死了吧?果不其然。三天后,有人在玉米地里发现了壶生的尸体,也是被人在脖子上切了一刀。那时我已经接了趟去临淄的生意,本来是想歇一两天再走的,听了壶生的死讯,我决定当晚就离开夹谷……

曹沫说到这儿,把话顿住,打了个冷战,大概是因为天上忽然飘下几点雨来。我抬头一望,这才发觉太阳早已不知去向,一层厚黑的雨云正从河对岸缓缓地向这边蔓延开来。我觉得有点儿凉,于是提议去春满楼喝几杯。曹沫说:你这主意正中下怀。我知道他这话是由衷之言,因为他穿得比我还少。我说:虽然正中贵怀,这回却得让我做东。为什么?曹沫问。因为你说的这段往事值钱得很,我说。曹沫听了一笑,不是会心地微笑,是夸张地、做作地大笑,说明他其实并没有听懂我的意思,也说明荒凉并不能使他头脑清醒。

4

我同曹沫走进春满楼的时候,正碰上召忽搀扶着公子纠从楼上下来。公子纠显然又喝醉了,看见我同曹沫在一起,指着我的鼻子骂道:我同召忽找你不着,原来你又跟那臭……他原本准是想说:原来你又跟那臭小子在一起。下面的话没说出口,不是因为他忽然醒悟了,明白不该当着曹沫的面说出那话来,是因为召忽用块手帕捂住了他的嘴。别说话!小心呛着!召忽一边说,一边急急忙忙把公子纠从曹沫与我身旁拖过去。自从那次在留春苑与曹沫发生争执,公子纠对曹沫一直耿耿于怀,背后总是用“那臭小子”指曹沫。召忽与我劝过他不知道多少次,跟他说:曹沫是鲁君的宠臣,咱如今寄人篱下,得罪这人不起,他不听。跟他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不与小人计较等等,他也不听。有一回我私下问召忽:我把你推荐给这么个主子,万一将来耽误了你的前程,你该不会恨我吧?召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怎么会恨你?再说,公子纠虽然不是完人,这世上又有谁是完人?我曾经跟过四个主子,这你是知道的,老实说,只有公子纠把我当个人物,令我有知遇之感。我说:听你这口气,你是跟定公子纠了?召忽不答,反问我:听你这口气,你是又想换主儿了?我也不答,只叹了口气。我同召忽的性格不同,我不满足于知遇感,我需要成就感。公子纠能给我机会成就大事么?我时常怀疑。不过,我不是那种为人谋而不忠的人,一日为公子纠之臣,一日我会替他尽力,绝不会有二心。至于将来是否会投奔别的主子,那是将来的事儿,现在没工夫操那份心,我现在应当操心的只有一件事:刺杀公孙无知。

同公子纠在春满楼的不期而遇,不仅仅是打乱了我的思绪,当然也打乱了曹沫的思绪。我同曹沫在酒楼的包间里坐下来,喝了半天闷酒,竟然没再接着谈起曹沫在河滩上没说完的那件往事,好像两人都把那事情忘了似的。曹沫是不是还有兴趣接着说,我不敢肯定。至于我自己,我当然是要追究到底。其实,从一开始起,我就对雍廪找曹沫杀公孙无知这件事心存疑惑:雍廪为什么偏要雇曹沫?难道在齐国就找不到个杀手?不过,我没有把这疑惑对曹沫说,自己也没有仔细去想。一开始是因为这事与我无关,曹沫也没有接这买卖的意思,犯不着操这份心。后来呢?后来嘛,说穿了,是唯恐行刺公孙无知的计划因为这样的疑虑而搁浅,多少有些利令智昏的意思,不是么?可曹沫说起的那段往事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觉得刺杀公孙无知的计划肯定会出问题,既然已经知道肯定会出问题还不设法解开疑团,那就不是多少有些利令智昏的意思,而是当真利令智昏了。我是那样的人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一定会追究到底。

雨下得不怎么大,也不怎么小,恰好能让人既听到雨滴的声音,也听到雨声之外的无声。夹杂雨声的无声,格外令人觉得寂寞的存在。忍耐寂寞也是一种本事,一般人以为好说话的人难耐寂寞,那其实是一种误解。好说话的人,即使没机会开口,心里边也在自言自语,所以,虽然外表寂寞,内心却并无寂寞之感。自己不好说话而好听别人说话的人,才会真的感受到寂寞难耐。我是好说话的人,曹沫是自己不好说话却好听别人说话的人,于是,终于打破寂寞的是曹沫而不是我。

“想什么呢?”曹沫这么问我。

“我在等你说那趟走私的结果。”我说。

“嗨!还能有什么结果?没什么结果。”曹沫说,“我在临淄把货交了,没敢再回夹谷,跑到曲阜来,恰好赶上征兵,我把名字改了,投在军中,从此与江湖上的人事绝缘。”

“你改了名字?”

“不错。”

“那雍廪怎么发现你的?”

“去年九月我出使齐国,在临淄与他不期而遇。他见了我大为惊喜地说:‘我道谁是鲁国的新贵曹大夫?原来就是你!还拉着我到望云楼喝了个痛快。’”

“原来如此。”我觉得心中的疑团渐渐有了头绪,不禁暗喜。不过,我没有把笑意展示出来,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盘问:“这雁翎刀没给你惹过麻烦?”

“这刀我一直深藏不露,直到当了大夫才拿出来挂在腰带上。当大夫的十之八九用雁翎做腰饰,所以,从来不曾引起任何人的疑心。今日是头一回亮相,将来要是有了麻烦,我就唯你是问。”

“你出使齐国的时候,你佩戴这雁翎刀没有?”

曹沫想了一想,说:“想不起来了。”

“你敢肯定没有别人知道这刀在你手上?”我问。

“除你我之外,知道这刀在我手上的人都死了。”

“你猜那托你带刀的人为什么会被杀?”

“这刀肯定是从青陵偷出来的,盗墓的事儿,一个人办不来,须得有同伙,那人准是想独吞,所以同伙不饶他。”

曹沫不假思索便给了我这么个答复。显然,这问题他自己已经反复思考过多次了。这推理并无破绽,不过,这只是几种可能中的一种。比如说,那人也可能只是个负责送货的人,盗墓的事儿走漏了风声,有别人觊觎这雁翎刀,以为还在那人手上,所以那人遭了殃。不过,究竟怎样并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那人知道刀在手上会有风险,所以把刀托付给曹沫。其二,壶生的介入,已被追踪雁翎刀的人探知,所以,壶生也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其三,对那人而言,那刀并不是刀,只是件货,收货人必然在临淄,否则,那人就不会叫曹沫把刀送往临淄了。至于壶生在被杀之前是否透露出刀在曹沫手上,这一点却不敢肯定。也许壶生没有,所以没人来找曹沫的麻烦。也许壶生透露了,只因曹沫当时走得快,尔后又隐退江湖,改换名字藏身军营,所以至今躲过了麻烦。

“你觉得那日在临淄望云楼碰见雍廪纯属巧合?”我问。

这一回曹沫没有立即回答,显然,对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反复琢磨过。一阵沉默过后,曹沫问:“你以为雍廪那天是在那儿等这雁翎刀?”

我点头。

“理由呢?”

“咱当时笑话雍廪找你去杀公孙无知多少有些傻,”我说,“现在看来犯傻的可能不是他,是咱自己。”

“你的意思难道是说:他雍廪的目的其实在这把雁翎刀?”

“一箭双雕。”我说,“他想杀公孙无知,这不假。不过,他同时也想夺回这雁翎刀。”

“夺回?”曹沫反问。

“不错。如果他就是那收货人,他当然认为这刀本该是他的。”

“怎么夺?难道他想等我杀了公孙无知之后再杀我不成?我看他还没那本事!”曹沫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他不需要自己动手。在宫里值夜班的大夫有权动用京城的卫戍部队,他可以预先把部队在他家后花园外埋伏好,只等你杀了公孙无知,就把你当做杀人犯抓起来。”

曹沫听了我的话,吃了一惊。他想不到这一层,并不足以为怪,他虽然在齐国混过,只是在江湖上混,从来不曾涉足朝廷,无从得知这些朝廷的规矩。

“那依你这么说,咱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曹沫问。

“有备则无患。”我说。

“怎么个准备法?雍廪能调用临淄的卫戍,咱不能也把曲阜的卫戍调去同他一决雌雄吧?”

曹沫这么说,当然是讲笑话。不过,不是一般的笑话,是在完全没辙时用来藏拙的笑话。别人说这种笑话的时候,你不能当笑话听,更不能回报以耻笑。对曹沫这种只能赢、不能输的人,尤其不能。于是,我就装出一副沉思的样子,让曹沫觉得我在把他的笑话当做一个或许可行的方案认真研究。曹沫小心翼翼地提起酒壶斟酒,唯恐打搅了我的思绪,我也趁机斟满一杯,慢慢地喝完了,然后才摇一摇头,说:“不成。人带多了,没法儿去。人带少了,于事无补,还是就咱俩去,不过,千万不可让雍廪知道你有我这么个帮手。”

“这就是你所谓的‘有备无患’的‘备’?”曹沫反问。

“不错。”我说,“不过,只是一部分。”

“剩下的部分呢?”

“我在临淄再去找一个帮手。”

“就一个?”

“不错,就一个。”

“什么人手段这么高?”

“这人什么手段也没有。”我说。

曹沫不再问,只顾喝酒。也许他已经猜到了我说的是谁,所以无须再问;也许他以为我只是开玩笑,所以不屑于问。无论是前一个“也许”,还是后一个“也许”,都说明曹沫沉得住气,果然是块当杀手的料。

“我先走一步,十五日晚酉时三刻我在雅集客栈的客房里等你。”我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

雅集客栈是我在临淄的下榻之处,也是曹沫在临淄的下榻之处。选择同一个客栈落脚,是我的主意。如此既方便联络,也容易避人耳目,即使有人跟踪,也只能跟到客栈大厅为止,总不能跟到客房里来吧?十五日夜半是动手的时刻,所以,我与曹沫必须在那之前见一面,以便交换情报、商定细节。

曹沫点头,我走出包间,反手带关身后的房门。

我是十四日黄昏时刻抵达临淄的,当晚我就去见了鲁桓公的未亡人姜姬。姜姬的岁数究竟是多少?我不清楚。不过,以理推之,少说也该是四十出头了吧,因为鲁君已经过了二十六岁,可姜姬依然风姿绰约,神采飞扬,令我惊叹不已。我先递上公子纠的亲笔信,这封信是我起草的,除去几句普通的寒暄,别无它话,万一落在别人手上,绝不会露出半点可疑的痕迹来。姜姬看过,搁在一边,淡然一笑说:纠弟有事求我?姜姬与公子纠是同母姊弟,据公子纠说,姊弟两人的关系本来极其亲密,后来因为诸儿的缘故渐渐地疏远了,公子纠逃离临淄的时候,没有去向姜姬辞行,逃到鲁国之后,也没有再同姜姬通过消息。不过,我从姜姬问话的语调中听得出,姜姬对公子纠并无责怪之意。我点了点头,却并不开口。姜姬又淡然一笑,漫不经意把身边的两个使女支开,然后说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怎么说呢?我离开曲阜前,公子纠向我吩咐了一套说辞,大意是说公子纠派我来替姜姬报仇雪恨,希望姜姬尽力相助。这说法并不高明,不过,既然出自公子纠之口,我原本以为也可以入于姜姬之耳,毕竟是亲姊弟嘛,智商情商应当不相上下。可我一见到姜姬,就立刻感觉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姜姬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灵气逼人,与公子纠的迟钝傲慢,判若天渊。如果我照搬公子纠的话,姜姬肯定会暗笑我是个十足的傻瓜。聪明人大都不愿意同傻瓜合作,因为聪明人不相信傻瓜能把事情办成,我要是被姜姬看成傻瓜,她说不定就会借故推脱不管,如此岂不是坏了大事?

这么一想,我就赶紧咳嗽一声,把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直言不讳地说:“不错。公子纠想当齐君,不杀公孙无知,他当不成。没有夫人的帮忙,即使杀了公孙无知,他也可能当不成。”

同类推荐
  • 曼谷之恋

    曼谷之恋

    一声声凄怆的呼喊回荡在幽静的夜空。此时,一身盛装的玉良躺在床上,床边的地毯上散落着零星的“冬眠灵”药片,那俊俏的脸上已失去了往日的娇容。德亮发疯似的跑上楼,抱起玉良,撕心裂肺地呼唤着:“玉良、玉良、玉——良!你醒醒!你醒醒!你不能走啊!”突然,一个微笑浮上玉良的嘴角,她留恋地看了德亮一眼,然后慢慢地阖上了眼皮,像春困的少女,软在了德亮的怀里。
  • 作女

    作女

    张抗抗编著的《作女》是一部女性自我肯定、自我宣泄泄、自我拯救的“她世纪”档案,现代版花木兰对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宣言,作女说:我“作”故我在。 讲述了女主人公“卓尔” 和一群京城女性“作”的故事。每个“作女”都各有各的“作”法,都有一段精采的故事,她们既认真又能干,既聪慧又矜持,活得风光,过得潇洒,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体现了对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戒律、规则的颠覆与反抗。只要你睁大眼睛,就会发现,其实本书故事的主人公“作女”卓尔就生活在你我身边:或是妻子、情人,或是同事、朋友,甚至就是你的女儿、姐妹。 “她”和“她们”挑战社会、永不安分。一路吸引着男性的目光、公众的诧异,身后有事业的辉煌,但更多的是两性废墟。然而,我“作”故我在,“作女”不需要 同情,她们心中永远有一张翠绿翠绿的爱床……
  • 狼图腾

    狼图腾

    同名电影由冯绍峰、窦骁主演,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执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这些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 白雨

    白雨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战韩陵破灭子弟军 入洛宫淫烝大小后”到“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数尽 鸩少主杨氏凶终”的历史。南北时期几个朝代并存几十年,最后齐为周并,江南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建立隋朝及至隋朝灭亡等历史事件。隋朝的建立使得严重分裂一百七十多年的中国获得统一。南北朝历史至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灭亡,宣告结束。杨家父子的行谊也不像个治世真人,虽靠着一时侥幸,奄有南北,终究是易兴易衰……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成了废材帝姬

    重生后我成了废材帝姬

    本文已弃。 作为前世南栾的第一女将,今生以胸无点墨的极品废材,闻名整个东启的帝无双,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志向:一则天下无双问鼎灵神,二则重掌大权看遍天下美男子。因而在世人眼中的她,从一介废材开始,修阴阳术,活白骨,最后还成为了整个东启头一位的女帝陛下。彼时北沐摄政王殿下以清冷矜贵闻名天下,可是帝无双看着这个整日将自己缠在榻上,捧在手心的人,完全都不觉得有半分传闻中的模样。直到她君临天下,某日兴致来潮。“摄政王,朕以天下为聘,十里红妆,娶你如何?”清冷矜贵的摄政王殿下从善如流,“在下之幸。”
  • PROTAGORAS

    PROTAGO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吹杨花满园香

    风吹杨花满园香

    她,不是特工也不会武功,不会种地也不懂医术,不是高材生也不是女强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现代女生,不带空间和技能,没有学问和特长,甚至都不会说当地的语言……这样的她还能在古代生存吗?
  • 重生之少女玉石缘

    重生之少女玉石缘

    【重生异能一对一宠文,双C,男强女强】前世父母意外身死,让她痛苦不堪!二伯一家瞬间变脸,骗取存款,上门找茬,摔碎父母唯一留给她的玉镯,让她极度痛心!重生归来,父母健在,亲朋友善!她誓要改变前世命运,保护家人、朋友!得到的神秘异能!建立传奇玉石帝国“玉石缘”,神秘网络集团“超级搜索“!面对威胁她从不懦弱!原本只想低调的生活,与家人和朋友平安一世!幸福一生!只是当她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更大的漩涡.....他,华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龙渊会少主,军中最优秀的特种兵少校,拥有强大的异能,神秘的势力!三年分离,挡不住两人间炽烈的爱意,磨不平两人心中的烈焰!三年的时光,他和她都变得成熟!当夺目、璀璨的她与尊贵、沉稳的他再次相遇,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涛巨浪,又会上演怎样的爱情传奇.....调戏篇:来到她身侧他,熙压低声音对她说道:“下回再遇这事儿,直接打回去!”低沉地声音从耳边传来,她只觉得浑身一震。她吃惊地看向他,没有想到会从他口中听到这句。这……还是军人吗?看到他离去,边上的好有问道:“那个……!刚才教官是在调戏你吗?”“别瞎说……”吃肉篇:“春节的时候酱牛肉吃到了吗?”“吃到了!”男人趁着她绞尽脑汁找台阶下的时候,已经再一次来到了她的身前。此时她还在纠结送出去的牛肉:“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很好吃?”男人心不在焉第回答:“没有什么感觉,我想吃的不是它?”女人无语地问道:“那你想吃什么?”男人低头,对她露出了一个迷人的微笑,用充满诱惑声音对她说到:“我想吃你!”“唔……”——————————————————————————————————————涉及校园、赌石、友情、商战、成长!宠文无虐!CP多多!本文献给大家和自己!
  • 戆三爷的酒

    戆三爷的酒

    “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老吉老爹盘腿坐在凉床上,哼着苍凉的河南腔。凉床上一壶老酒,几碟卤菜。凉床摆在宽敞的大院子里,院子里满是酒糟的酱香。看远房侄儿钟癞子指挥伙计们出糟,吊酒,装缸……坐落在九畹溪深处的钟家嘴,突出于绿林碧海的唯一建筑,就是酿房的粗大烟囱,烟囱下面藏着那座庞大的酒窖。最令酒鬼陶醉的日子是酒窖开窖,窖藏了也不知多少年的陈年老酒,在密封的酒窖里散发着芳香,那酒味儿能飘到百十里外的武陵县城,叫满城尽皆翕动鼻孔。
  • 王家营志

    王家营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郡斋闲坐

    郡斋闲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