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9400000009

第9章 神探夏洛克(4)

【3 追随者】

60篇福尔摩斯故事将推理小说抬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对于这类作品的热爱,超过了创作者和出版者的想象。据说,柯南·道尔在巅峰时期,可以得到每个单词一英镑的天价稿酬。虽然这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可以预料的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有大量福尔摩斯式的作品涌入市场。

果然,从19世纪末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在短短30年里,数千篇推理故事应运而生。如果以福尔摩斯登场的1887年为界,之后30年推理小说的出版量,是之前30年的100倍以上!

这些作品都是福尔摩斯的复刻品,具有几个显著特点:短篇作品占绝大多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可以在30年里产生出几千篇);侦探往往拥有福尔摩斯般的另类人设(无论是性格上还是技能上);每一位侦探都是一个系列作品的主人公,可以反复出现在读者眼前。基于这些特点,人们通常把这30年称为推理小说的“短篇黄金时代”。

这是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因为之前的福尔摩斯和之后的“长篇黄金时代”名声显著,以致人们大都将其忽略。这是一个“奇事天天有,神探遍地走”的时代,以今天的标准评价,有些中二,却充满了新意。在这一节里,我们就通过几位代表人物,来窥看这个辉煌年代。

既然一切依旧是因福尔摩斯而起,那我们就从和福尔摩斯关系最紧密的人开始。这个人叫欧内斯特·威廉·赫尔南。他出生于英国约克郡,1884年前往澳洲,1886年回国,并以澳洲的生活为背景,开始了文学创作。

1893年,赫尔南结婚了,他的妻子名叫康丝坦。名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她的姓氏——道尔。是的,柯南·道尔的“道尔”。康丝坦是爵士的妹妹,因此,赫尔南也就成了“福尔摩斯之父”的妹夫。这种特殊的关系促使赫尔南走上了推理小说创作之路,但并没有让他和爵士产生志同道合的感觉。

赫尔南最为重要的作品是“神偷拉菲兹”系列。拉菲兹是一位衣着光鲜的绅士,处处彰显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和稳定。他周旋于上流社会里,和很多名流一见如故;实际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名流便成了拉菲兹的目标。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神偷,穿梭于黑暗世界中,从来不曾失手。

就这样,推理小说史上出现了神奇的一幕:一边是大舅哥柯南·道尔指挥福尔摩斯维护正义,树立着侦探的光辉形象;另一边,妹夫赫尔南指挥拉菲兹挑战着福尔摩斯,嘲讽着包括福尔摩斯在内的一切正义力量。

柯南·道尔对妹夫极为不满。他公开指责赫尔南:“绝对不可以把罪犯变成英雄。”而妹夫并没有被大舅哥的名望吓倒,他在故事里借人物的嘴反击道:“天下没有福尔摩斯那样的警察!”在他眼里,大舅哥创造的世界第一神探和那些苏格兰场的笨蛋警察一样,都是虚伪而无用的。赫尔南特意在单行本的扉页注明:“本书献给柯南·道尔,这是我最真诚的阿谀。”不知看到这种“恭维”,爵士会作何感想,大概会在心里大骂妹妹瞎了眼吧。

拉菲兹是推理小说史上第一位黑色英雄(他最终的结局是为国战死沙场),打破了正面人物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模式被后来无数创作者模仿,在很多英雄(比如007)的身上,都有神偷拉菲兹的影子。

如果说妹夫的做法仅仅是一种揶揄,那么,另一个叫莫里斯·勒布朗的法国人则真的想把福尔摩斯踩在脚下。

莫里斯·勒布朗,1864年11月11日生于法国里昂,自幼酷爱文学,极度崇拜福楼拜和莫泊桑。按理说,这样一个文艺青年应该不屑于往推理小说的圈子扎,无奈当时福尔摩斯光环太盛,谁也难免流俗。

一本通俗杂志的主编看到福尔摩斯在海峡对面叱咤风云,便邀请勒布朗塑造一个类似形象——一是和英国佬分庭抗理,二是帮助刊物挣些法郎。勒布朗对这个邀请毫无兴趣,几次推诿不成,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一篇名为“亚森·罗宾被捕”的小说,应付交差。

亚森·罗宾是一位法国青年,生活坎坷,自幼被主流社会遗弃。在种种复杂情绪的引导下,他变成了一个窃贼,劫富济贫,“报复社会”。这个窃贼是典型的法国产物——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技艺”精湛,永远是胜利者,胜利时身边永远环绕着金银财宝和美女。

从第一篇小说的名字不难看出,勒布朗绝对没有把亚森·罗宾系列化的意愿,他希望英俊的窃贼在监狱中终了一生,不要再麻烦自己。可是,主编却认为这个故事和它的主人公必定一炮而红,催促勒布朗再写十几篇同样的故事。

勒布朗相当崩溃,因为主人公已经锒铛入狱,这怎么往下写?没办法,他只能让亚森·罗宾越狱……

事实证明,主编还是很有远见的。亚森·罗宾的故事迅速成为法国最畅销的读物,英俊的绅士怪盗成为了全民偶像。于是,一向傲娇的法国人给罗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让那个叫福尔摩斯的英国人独占鳌头,要把法国人的脚踩在他的脸上!

这个时候,莫里斯·勒布朗已经忘了创作初始自己对罗宾的态度,毕竟,口袋里已经装满了这位窃贼带来的法郎。而且,考虑到自己居然有机会和柯南·道尔比肩而立,勒布朗就更没有退缩的理由了。

于是,一系列“亚森·森罗VS福尔摩斯”的故事问世了。结局自然可以想象,来到法国的福尔摩斯,被罗宾耍得团团转,法国人的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柯南·道尔看到这些故事后怒不可遏,但在那个时代,即便是爵士,对此也无可奈何。

现在看来,莫里斯·勒布朗的小说显然不能和福尔摩斯的故事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作为短篇黄金时代的代表,亚森·罗宾是无法被忽视的。

以上两位都跟福尔摩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不断寻求突破,试图摆脱福尔摩斯的阴影。从结果来看,有几位做得很不错。

首先介绍的是英国人欧内斯特·布拉玛。布拉玛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城郊,原名欧内斯特·布拉玛·史密斯,是一位新闻记者。除此以外,他的一切都如谜一般不为人所知,简直比比自己塑造的侦探还要神秘。

布拉玛笔下的侦探名叫马科斯·卡拉多斯。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主要因为卡拉多斯是史上第一位残障侦探——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这位侦探的伟大在于,正常人瞪着眼睛都看不明白的谜团,他闭着眼睛(反正睁着闭着对他来说都一样),却能分析得一清二楚。

卡拉多斯的出现,挑战了侦探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极限。他可以用触觉破案——“这枚银币是赝品,因为我摸到它的表面有蜡模的痕迹”;可以用嗅觉破案——“迎面走来的人做了伪装,我闻到了他贴假胡须用的胶水的味道”;可以用听觉破案——“对不起,先生。您说了谎,因为您的呼吸突然变快了很多”……当然,这些对于盲侦探来说是很小儿科的,他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加不可思议。

在这种极端的设定下,卡拉多斯不断给读者带来感官冲击和心理落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格外深刻。他没有正常人的便利条件,只能依靠聪慧的大脑解决问题——侦探被抽象为了一颗大脑,推理是唯一的武器,这样做最大程度地突出了推理小说的魅力。这一成功经验影响到了这一时期几乎所有创作者,把侦探置于极端环境(不管是客观环境的极端还是主观条件的极端)进行侦破成了最时尚的手段。

如果说卡拉多斯还要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那么,有一位坐在角落里的老人,连这些环节都可以省去——他喜欢直接把谜底说出来!

奥希兹女男爵,出生于匈牙利的英国籍作家。她早年求学于比利时和法国,16岁进入伦敦美术学院,后与一位艺术家结婚。1900年,奥希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了大量优秀的通俗小说,被誉为“20世纪第一位受欢迎的作家”,其代表作为“角落里的老人”系列。这个系列被评价为史上最好看的安乐椅模式推理,其地位和成就至今无人可及。

前面提到过,安乐椅模式是埃德加·爱伦·坡在《玛丽·罗热疑案》中创造的模式,是推理小说中最极端的智力博弈——侦探足不出户,依靠道听途说的二手信息,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推测出真相。这种模式很难驾驭,稍不留神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创作者大都对这种模式敬而远之。

可是,到了奥希兹这里,安乐椅模式却被使用得游刃有余。

角落里的老人无名无姓,终日坐在ABC咖啡馆里,喝喝牛奶,吃吃糕点,看看报纸,手里总是摆弄着一根红色的小细绳。老人始终站在事件之外,以上帝视角俯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一天,女记者宝莉闲谈着一桩谜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突然,坐在一旁的老人拍案而起,大声说道:“警察是一群白痴,事件的真相是再明白不过的!”吃惊的记者请老人说出真相,老人毫不费力地指明了真凶。

从此,宝莉总是把稀奇古怪的事情告诉老人。老人从不参与调查,也不查看现场,却总是在第一时间把真相告诉宝莉。事情证明,老人的推断没出现过任何偏差。从这位老人开始,推理小说中的侦探们开始安心理地纸上谈兵。

“角落里的老人”最大的争议在于,这位老人虽然内藏绵绣,却从出手不干预,更不关心什么社会影响。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评论者,将推理当作智力游戏。老人推导出真相,就像把牛奶和糕点吞进肚子一样,为的是一种近乎于本能的需要和满足。

老人的这种态度引起了许多人的批评。人们认为这有悖于推理小说的初衷,更有悖于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福尔摩斯为了正义可以不计酬劳、不畏艰险,角落里的老人怎么能这样麻木不仁?

“角落里的老人”系列中充满了一种态度,一种绝望的态度。老人常常嘲笑警方无能,讥讽那些所谓的豪门,痛斥媒体失实的报道——面对这样世界,一个老人即便出手干预,又能改变什么?老人曾不止一次面对指责暴跳如雷。在他看来,这种指责是对他的误读,玷污了自己内心最后一方净土。

介绍了这么多神探,那么,谁才是后福尔摩斯时代里最好的侦探呢?这很难说,不过单就某个方面而言,或许是下面这位。

推理小说是一门思维的艺术,侦探因强大的思维能力而存在。史上思维能力最强大的侦探,就诞生在这个时代。他是个美国人,他有一大堆头衔,他有一个名动天下的绰号——思考机器。

思考机器的制造者是美国作家杰克·福翠尔。福翠尔1875年出生在乔治亚州,18岁进入一家报社撰写专栏。和那个时代千千万作家一样,受福尔摩斯的影响,福翠尔开始创作推理小说。

如果说福尔摩斯是典型的英国绅士,那么,福翠尔笔下的思考机器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山姆大叔。这位大叔全名为“奥古斯都·S.F.X.凡杜森”,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他拥有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授予的二十几个头衔,包括哲学教授、法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牙科硕士等等。

这位教授身材矮小,目光犀利,一头乱发从不打理。教授的智商深不可测,以至于他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不懂任何礼数,经常粗暴地打断别人。“你不要告诉我你的判断,只把事实讲给我听,然后按照我说的去做”——这是凡杜森最常见的口头禅。

不过,这可以理解,因为他的思维能力实在太过强悍,简直让笔者想起了另外一位教授——X教授。在凡杜森看来,万事都可以用逻辑解释。为了印证这个观点,教授向国际象棋冠军发起了挑战。之前,他根本不会下国际象棋,只用半天时间学习了一下基本规则。挑战的结果是,世界冠军在30步里被置于死地。准确地说,只用了15步,因为15步后教授面无表情地说:“再15步后,你会被我将死。”

“你不是人!你是机器!你是一架思考机器!”世界冠军发出了感叹,“思考机器”的称谓由此而来。

“二加二等于四,不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等于四,而是永远等于四!”——这就是思考机器的座右铭。在这个老头眼中,一切表象都是逻辑的必然产物。只要运用逻辑,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在侦探世界里,思维能力强大的侦探有很多,但强大到能被称为“思考机器”的,只有他一个。

1905年,“思考机器”系列中最经典的一篇《逃出13号牢房》发表,成为推理小说史上无法忽视的作品。随后,50余篇关于思考机器的小说陆续出版,凡杜森热达到了顶点。

1912年,福翠尔夫妇来到英国,商谈作品出版事宜。谈判很顺利,夫妻俩订购船票准备返回美国。非常不幸,他们的船票上印刷着“RMS Titanic”——“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

于是,杰克·福翠尔遭遇了和杰克一样的命运。他的妻子幸运逃生,自己却长眠在了冰冷的海底。据说,几篇没有发表的手稿也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

毫无疑问,这是推理小说领域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凡杜森教授能够在不久后的“长篇黄金时代”继续发光发热,或许整个推理小说的进程都会被这个疯狂的天才改变。

神偷、窃贼、盲人、评论者、机器……够了,够了!尽管后福尔摩斯时代的侦探远不止这几位,但相信他们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的风貌。

福尔摩斯的影响力是不可想象的,他开启了这个“奇事天天有,神探遍地走”的梦幻时代。那么,这是推理小说最好的时代吗?

可以肯定地说:“不是!”

因为好戏才刚刚开始,只读短篇,怎能满足!

同类推荐
  •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本套装收入了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13部经典代表作品。
  • 风铃

    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编著的《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人生总是会有阴晴变幻的坎坷,也难免铺天盖地的风雨,而谁的一生不是伴随着这些风雨起起落落,就像历久弥深的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让人充实无比,又回味无穷。风雨路上,期待你与作者并肩,共赴这场诗词之约。《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是作者用诗词体裁记录心情的一本个人诗词集,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系作者坚持创作的结晶。
  •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红海求索集》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多为批判、评述性文章或者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这些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热门推荐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世界末日之恶魔入侵

    世界末日之恶魔入侵

    当和平的世界开始被入侵,恶魔厮杀人类,该何去何从,是战斗还是等死……
  • 小狼传

    小狼传

    一个沉睡多年的神终于苏醒了!丢失记忆的他在狼群的抚养下变为一个狼孩,最终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别闹!我的大魔王

    别闹!我的大魔王

    一直信奉以上三大准则的宁多多,永远坚信自己是“魔王”中的美少女,美少女中的“大魔王”,但当遇上无论是美貌还是武力都比自己更胜一筹的“混世魔美男”,是不是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呢?
  •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道非彼道

    吾道非彼道

    引子――――天地初期以武当道,入道者必先练其身强其骨,修身养性,以自身为本入其道,才是道。可惜一场巨大的阴谋使这一切都改变了,看猪角如何逆天改道…………
  • 实验恋人

    实验恋人

    她,是DW星球派来的侵略实验者。他,是高级私人研究所的教授第一次见面,她就催眠了他“顾清越,若时间回到最开始,我还会选择催眠你。”跨越星球的爱恋,侵略地球的阴谋,会因为什么而结束呢?
  • 侠客时空传之次元世界逍遥

    侠客时空传之次元世界逍遥

    成为第二代小虾米的独孤刀剑经过了武侠世界的冒险之后,突破圣堂的大秘境返回了现实世界休息了一会儿。圣堂之钥随着独孤刀剑的离去,使得小虾米武学的秘密从此无法再泄露。然而,这对独孤刀剑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来到MMD世界之后,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次元世界的侠客之旅,去寻求侠客之道,主要以侠客能力为主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 铁血忠魂

    铁血忠魂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形突刺刀。——西北军“破锋八刀”刀诀,归队一九三八年一月末的一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进武汉车站,早聚在站台上的大群学生打着红纸小旗儿吼着口号往软卧包厢围上来,其他车厢的乘客都挤到窗口看热闹,挤不过来的问前面的:“咋回事?”“抓汉奸呢!说那个‘七七事变’当了汉奸的天津市长在包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