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600000005

第5章 李健吾 穆时英与“抄袭”

自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发表了《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后,近一段时期,关于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抄袭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因此想到不久前翻看旧报时见到一件涉及李健吾先生的事,虽然,二者未必具有可比性。

1934年5月20日《华北日报》副刊《每日谈座》第68号发表了李健吾的《也算一点声明》的文章。写此文的缘由,盖因之前《每日谈座》上有署名“清明”的《文坛的批发与零售》一文,谈到李先生:“就是在某次谈话中,李健吾先生曾经说过穆时英的《南北极》亦是抄自李先生某篇小说的”。此事非同小可,《南北极》是穆时英的成名作,自1931年1月在《小说月报》第22卷第1期发表后,一时好评如潮,阳翰笙、阿英都写过推介文章。于是李健吾发表了这篇《也算一点声明》。文中他说自己从没有过什么正式的谈话,唯一一次是在中国学院绿洲社,谈的还是法国文坛现状,在那样的场合下也不可能提到穆时英。那么,缘何出现这样一种传闻呢?李先生说:“偶尔和朋友们聊天,记得是去年我方才回国,读完《南北极》,向一两位朋友说笑,大意是:‘《南北极》写的好极了,可怪的是,有几个句子我觉得很眼熟,后来才想起我的一篇《私情》,里面有些句子相仿’”。恐怕说者无心,听者未必无意,消息借此传了出去。李健吾这里指出有些句子觉得和《私情》中的相仿,但没指明是哪几个句子,我们用一个笨办法,或许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把两篇作品比对一下。我找到两处最为接近的。

其一:

《私情》:“我抬头望着天,今天怪,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月亮跟太阳会了面。”

《南北极》:“我到今儿还忘不了她。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月亮跟太阳会了面。”

其二:

《私情》:“好呵,我偏不走,不走,不走定了!”

《南北极》:“叫我走,老子偏不走,不走定了。”

《私情》是篇不足三千字的短篇,而《南北极》有两万字,已接近中篇的规模,若仅凭这点相似,就指认抄袭,难以服人,多少有点冤枉了穆时英,恐李健吾自己也不敢认同,于是他说出了下面的话:“我没有一点说到穆先生抄袭,而且我自己,更不是说那种话的人,因为我非常羡慕他,一到上海,我立地请施蛰存先生介绍我去见他,表示我的敬慕。关于《南北极》,我相信这是一篇特殊的作品,并且是作者最好的一篇。拿《私情》和《南北极》相比,真是小巫之于大巫,简直不成体统。一个是小玩意儿,一个是精心细制,鸿潇自然在焉。”

恭维了一番。至此,事情该结束了吧?

没那么容易。

李健吾随后又带出一件让穆时英难堪的事:

我们往往责人太甚,恨不一笔抹杀其全部的价值与认识。往年读到《现代》上穆先生的自辩,第一我以为多余,第二我以为不如他的小说来的漂亮。

这话说得比较隐晦,也不揭示是哪桩事。我们还是用笨办法,从《现代》杂志入手。

《现代》上刊登过穆时英的许多作品,比如创刊号上即有他的小说《公墓》,之后还有《偷面包的面包师》《断了条胳膊的人》《上海的狐步舞》等。而李健吾所指的自辩一事只能是下面提到的这件。

1933年6月1日出版的《现代》第3卷第2期,目录页上未标明本期有穆时英的文章,但翻到内页“社中座谈”的第三项内容——《读者的告发与作者的表白》,便与穆时英扯上关系了。一位署名“雪炎”的读者在给主编施蛰存的信上指控穆时英有抄袭之嫌,现摘引几段:

蛰存先生:

在《现代》的二卷六期上,穆时英君《街景》的首段是有着偷窃的嫌疑!

我是一个爱护《现代》的读者,我就不能不揭穿一个守着广大读者热烈欢迎的作家,来故意偷懒的欺骗读者们。

然后这位“雪炎”把《街景》中的首段与刘呐鸥翻译的《色情文学》中池谷信三郎的《桥》的末段摆在一起,详细作了对比,这次确实有抄袭之嫌。信的最后他还讥讽了穆时英几句:

穆时英君请注意:我并不是写一封无聊的告发信来做敲门砖的,我以读者之一的资格说:君的表现能力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偏要故意取巧,那或者是一个人的自由,不过,一个作家的成功,想不至于用剪子活换来的吧。

对这件事,穆时英的态度是只承认是“取巧”,而不承认“抄袭”。在给施蛰存的信上他解释说:

收到转来的雪炎先生的那封信,我真的很抱歉。现在让我把这事情说说明白。

我的确曾看过了呐鸥兄译的那篇《桥》,那是两年前的事了。我对于那结尾一节实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我预备写《街景》的时候,我就心里把不定怎样开场。一天下午,从大西路顺着静安寺路走,在中华书局总厂前边看见两个圣心庵里的修道女,我就猛地想起了这一节文章,我觉得这情调很配做《街景》的Prelude,所以,晚上就那么样的动手写了。因为那本《色情文化》不在手边,所以没有直抄,(否则我想索性引用了,给加一个引号的)就凭着我的笔写成了那段似是而非的文章。

事实是这样的,我承认是“取巧”,可不肯承认“抄袭”。

不管是“取巧”也好,“抄袭”也罢,好一个李健吾,只轻轻的一笔,就把人家老底揭了,暗含着的意思是你可是有前科的。李健吾承认穆时英才气过人,正因为如此,觉得他一而再地如此做法实在是犯不着。李健吾对此的两条意见我们前面已经抄了:“第一我以为多余”,意思是对这个问题还不如不作回答;“第二我以为不如他的小说来的漂亮”,意思是说就是回答也可以更巧妙些。李健吾自己熟稔西方文学史上的典故:

当时我替他想起一个光荣的例子,就是法国十九世纪初叶的司汤达,《红与黑》的作者。早年他写了一部某大音乐家的评传,几乎完全取材于意大利的某书,事后原作者知道了,大兴问罪之师,司汤达答复的极其巧妙而且聪明:“你的书好比是一片沙砾,我从中拣出金子,正所谓披沙拣金,如果不是我谁看你的书,谁知道你?”我非常同情他的答复,如果不是为了研究伟大的司汤达,我们谁去看那本意大利文的书?歌德向他朋友写信道:“最近法国出了一个司汤达,写了一部意大利游记,里面用了不少我的文章,然而我劝你看这部书:这是一个奇特的作家。”

实际上,这番话未必不是又在讲《南北极》“有几个句子我觉得很眼熟”的事。最后李健吾意味深长地说:

如果剽窃而能像他(案:指司汤达)那样艺术地剽窃,已经非有才分不可。何况日子还长,谁又敢用现时一棍子打死未来?

这篇《也算一点声明》就这样结束了,之后未见穆时英有回复的文字。而现在关于汪晖抄袭的争论还在继续,且看最后如何收场。

2010年7月

同类推荐
  •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惊才绝世的谦谦君子,谈诗谈酒谈风月;或才或貌的千古佳人,论情论爱论年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多少英雄豪杰已湮灭于尘埃之中,唯有那些才子的腕底波澜、笔底明珠仍然照亮着后世人们的心。“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之中去品味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探访传奇女子的浪漫传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窥探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一生。吟最美的诗,喝最烈的酒,醉眼阅世,人生尽欢。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在足球还给国人一点希望的时候,我知道国安队有个小眼睛球星高洪波。后来,机缘巧合,又碰上了另一个高洪波。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文学界活动中,《当代》杂志的汪兆骞兄向我“严重”介绍了时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九十年代中期我到中国作协给《作家通讯》主编高伟送稿,正赶上时任创联部主任的高洪波在他办公室,高洪波顺口夸奖了我写的几篇文章。那时我在医疗卫生行业报当记者,白天为人道主义奋斗,晚上就做一枕黄梁文学梦。一个月后,我试探着给高洪波打电话询问可否推荐我到《文艺报》当记者,也好名正言顺地当当文学青年。他说:可以啊,总编郑伯农是我多年的老领导、老棋友。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止戈决

    止戈决

    深渊曾经注视着自己,自己也差点成为深渊。这是一个青年人的自我救赎,在乱世中,从苟延残喘到忍痛活着的故事。
  • 礼舍利塔仪式

    礼舍利塔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归暖风时

    茶归暖风时

    “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娶那个你们随随便便给我安排的女孩!”五年后“那个……卿卿结个婚?”“不好意思,我不嫁。”女孩撇了他一眼,当初谁把我耍的团团转来着?嫁给他,不可能!男孩沉思了一下,斟酌的开口,“我嫁也行,卿卿你娶我吧!”茶思卿:????【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请安心入坑,小甜饼!】
  •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一品天医

    一品天医

    小小村医通往一品天医,长路漫漫,与子同行她是视财如命的无良黑医,他是能给她带来无数钱财的病人。她讨好他,帮助他,替他斗姨娘,斗兄长,给他治病,帮他追小妞。他咬她,鄙视她,无视她,毁了她的桃花、她的财主,最后还扑到了她。大主顾:从今往后,我儿子今后就托付给你了她:拜托,我是大夫,可不是你儿媳!等他病好了,我拍拍屁股就走人。他:爱走不走,本少爷不稀罕你*若干年后,她活的风生水起,夫君很好,宝宝很乖,银子很多,地位很高,事业很强大。他从天而降,如豺狼一般扑上来把她吃干抹净,一遍不够再来一遍。她沮丧不已:“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不会说话,我的药都给狗吃了。”他只管运动,像是要把这么多年欠下来的都补上。她只能配合,欲语还休,欲拒还迎。末了,他眼睛里突然射出凶光:“小孩是谁的种?”她眨眼:“关你什么事?”他无耻:“只要是你生的,都是我的!”她鄙视他:“小少爷,你现在配不上本郡主。”他无辜状:“没关系,我做你的小妾,不求名分,只求暖床。”
  • 清穿之四福晋的修行日常

    清穿之四福晋的修行日常

    容曦愕然地望着正盘膝而坐,赤着上身,吞吐月华的四阿哥,大脑果断下线。这是什么套路?时空拐了弯,历史错乱了!容曦穿越大清朝,却悲催地发现这不是她熟悉的大清朝。人人可修行,飞天遁地,白日飞升,长生可期。太子?储君?皇位?谁在乎?连康熙都在闭关修炼……这样的大清,她要怎么活?在线等,十万火急!
  • 凤擒凰

    凤擒凰

    大越朝少将军傅华昔回京述职第一天,就干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抢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婿,强迫人跟自己拜堂!可是,洞房之夜,傅华昔却发现,抢错人了,抢了个妖孽狐狸回来。退货吧,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抢来的人却按着傅华昔入洞房去了。稀里糊涂之下,威武霸气的少将军成了那人的亲亲小娘子。某人则表示,吃到嘴里的肉才放心,不用担心她跑了,无论少将军如何威逼利诱,那人就是甩不掉。而且,那人身份显贵,背靠皇上皇后两大靠山,自己也不能下狠手往死里整啊。于是,傅华昔泪流满面,默默扛着夫君这座大山帮夫君打江山。少将军表示:抢人的勾当要谨慎呐!
  • 凤仙谱

    凤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来之继承家业

    归来之继承家业

    回归后想当个普通人,没想到却有一大摊子家业要继承。最关键的是,还没我原来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