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600000004

第4章 李健吾拟印未果的《力余集》

1933年8月底,结束了两年的留学生活后,李健吾回到了古都北平,直到1935年8月又离平赴沪任教,这满满的两年间,他苦苦笔耕,一方面固然为生活的重压所迫(爱人辍学,自己又无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成归来,也想一展雄才。他的不少重要著作都是在此期间完成的,包括剧本《这不过是春天》和专著《福楼拜评传》。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写作,为其奠定了一生的名声。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心病》(1933年11月开明书店初版)和三幕剧《梁允达》(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初版)。此外发表在报刊上的那些诗文,其实也有出版的可能,李健吾为此写过一篇序,遗憾的是,不知何因,这部书最终未能付梓,这篇序也未见收入李健吾任何作品集。现抄录如下:

《力余集》序

一个人活着别无所长,意有所树而力未逮,似乎只有过往的自我还比较可以依恋。不敢妄想做到克腊西克精神的地步,我有时主张把情感缩的紧紧的,多留些空当,做为一己自由活动的园囿。我的意思是,绝不徒事感伤。然而这却也真正折磨情感,因为情感,一种徘徊于故址废墟的苦修士,绝不会容许自己和平。其结局,得不到正当的发展,进不足为士大夫道,退不足以语众氓,终则上不上,下不下,逃不出中产阶级的气质,正好一个字可以网尽:“俗”。

每逢分析自己的时光,“俗”这个字最先来到我的意识边。聊自解嘲的是,这里不尽是习俗之俗,虽说更是世俗之俗,留恋尘世,染有不少现实的泥腥。我并不感觉这要不得,然而有时因之脸红却也不假。我这本集子,包括三间小屋,其实正中只有一个大红匾额,曰:“未能免俗”。

这三间小屋,最神秘(或者最浅显),最粗陋,也最应理知趣,加以永久封锁的,就是那十二首无以名之,名之曰诗歌的一间。因为别无更好的名词,只得听其冒了。然而可以誓之天日的,起首仅仅将这当做一种宣泄,底稿草成,便当做一种练习,好来捶凝那些茫无所归的纷繁的情绪。很有些披露了的,自然因为下述的三个原因:发表些情诗,希望感动对方,朋友勒索,不得不应付,因为的确,热衷于发表,无论如何,朋友大半不晓得我写新诗,即使晓得,也相信我写不好的。这末一点我全然同意。直到今日我重检旧稿,在诗歌这一项,发表的始终居于少数。几乎难得一首可以说做好,值得佩弦夫子加个圈圈儿的。完全付之一炬,未免心酸,踌躇再四,终于选出十二首,不负此青春一度。而这十二首之中,有两首隔了六七年,未曾一见天日。

另外一间小屋,便是游简那一部分,原本仅只预备一个人住的。然而情不自禁,也就索兴公开了。至于散文,除去朱大一篇年月较远,下余全是两年来的意外收获。凡年月在朱大一篇以前,如今统统删去,所以也仅只得到十二篇,实际依旧露出习作的马脚,算不得什么文章。

不脱中产阶级的积习,我终于打开三间隔板,改作一道走廊,任凭过往来客游憩,但求不要兴来提字,勿令我失掉我之为我,那就是一座假山的本色,也就是我这俗子的特色了。

七月十八日

该文刊在1935年9月12日曹葆华主编的《诗与批评》第61期上。《诗与批评》1933年10月2日创刊,1936年3月26日出版第74期后停刊。它借用的是《北平晨报》副刊《北平学园》的版面,由曹葆华以清华大学“诗与批评社”的名义编刊,最初设想每隔十日出版一期,每月逢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出版,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这是一个以刊发诗歌创作和介绍西方现代诗论为主的副刊,曹葆华、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叶公超、陈敬容、常风、南星等都有作品在上面刊登。

《力余集》的书名,典出《论语·学而》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李氏用此典,有不是正业的意思,是一种客气的说法。这部书虽未出版,序中透漏的信息倒是应当注意的,它对理解李先生的作品很有帮助。如“我有时主张把情感缩的紧紧的,多留些空当,做为一己自由活动的园囿”,这不是说他没有感情,而是用理智来驾驭感情,“绝不徒事感伤”。

《力余集》序中,我感兴趣的还是“我这本集子,包括三间小屋”,其中到底储藏了哪些东西。且试着做些索解:

先拣容易的说。文中云:“一间小屋,便是游简那一部分”。李健吾回国前,写过一组游记散文,记其在意大利几个城市的游踪,内容即是后来出版的那册《意大利游简》(1936年4月开明书店初版)。在《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的序中作者写道:“《意大利游简》是我从国外给我未婚妻的书信,回国后,她把这些书信又给了我,我就交给开明书店出版。所以文中有云‘原本仅只预备一个人住的。然而情不自禁,也就索兴公开了’。”

另一间是被作者称为“最神秘(或者最浅显),最粗陋,也最应理知趣,加以永久封锁的,就是那十二首无以名之,名之曰诗歌的一间”。熟悉李健吾作品的读者都清楚,他是一位剧作家,有《这不过是春天》等多种剧本;是翻译家,有《福楼拜短篇小说集》等译著;是法国文学研究专家,有《福楼拜评传》等专著;是小说家,有《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等若干小说集,或许感觉到自己涉猎的面太广了,写文学评论时他便署了“刘西渭”的名字,也有《咀华集》两册。可是没人称他是诗人,虽然他确实写过诗,只是发表的不多,序里说选出十二首,其中还有两首未曾一见天日,也就是说公开发表有十首,我斗胆地估摸一下,试着列出篇目:

1930年10月27日《骆驼草》第25期《进行曲》

1933年10月23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3期《无题》

1933年12月1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7期《An african in love》

1933年12月12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8期《随笔》

1934年4月23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21期《嫉妒》

1934年6月12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26期《反动》

1934年11月2日《北平晨报·诗与批评》第39期《诞生》

刊发李健吾诗歌的《骆驼草》由废名所编,《诗与批评》是曹葆华编,两人都是他的朋友,提供诗稿固然有“朋友勒索”的因素,恐怕也有自己“热衷于发表”的成分在。由此离十首之数已经不远,余下的还得从序中寻找线索,特别是“发表些情诗,希望感动对方”一语更不应轻易放过。应该强调的是,这些情诗并不是写给后来他的夫人尤淑芬的,而是另有其人,这是韩石山先生首先发现的,他的《李健吾传》之“中学时期”一章写到了这个女孩,“女孩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张国淦的女儿,名张传真,甚俊秀,中学时期与李健吾同班,相恋,李健吾考入清华大学前后,两人断绝关系”。李健吾曾以“醉于川针”“川针”的署名发表过诗篇,以此来感动对方,“川针”即“传真”的谐音。署“醉于川针”的是1925年3月21日在《晨报副刊》上的《邻花》,署“川针”的是1927年11月《清华文艺》第3期上的《过巴沟桥西行》。1927年《现代评论》第6卷第137期李健吾发表的新诗《最后一信》,或许是与这位心上人作的最后诀别。三首诗收在这个集子里,盖有“不负此青春一度”的意味。

至于序中“几乎难得一首可以说做好,值得佩弦夫子加个圈圈儿的”当是作者的谦辞。我不懂诗,也无资格评价李先生的诗,不过想换个角度看,比如,您得承认曹葆华是诗人吧,编刊自有其选诗标准,而一再向李“勒索”诗稿,若全是为了照顾朋友的情分,这样的悬测多少有些牵强,此其一;其二,看看与李健吾在同一版面发表诗歌的还有哪几位,他们是何其芳、方敬、罗念生等人,这几位您也得承认是诗人吧,李健吾与他们在同版发表诗歌,作品时而还被放在显著的位置上,质量当不会差到哪去,现引录一首名为《随笔》的短诗,供读者评析:

随笔

太阳没有光,

只是白,

只是白,

覆着热上心来的灰沙,

在午梦的夏日,

仿佛我的销沈的岁月,

嘘着枯寒的黄叶,

吸入雪样的忧郁。

捎带说一句,李健吾在1936年7月19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还发表过诗歌《化石》;1936年12月出版的《新诗》1卷3期上发表过《暮春》《这不过是春天》;1937年2月出版的《新诗》1卷5期发表过《囚犯》,这几首,当然不能归入《力余集》,但李健吾所写诗歌不多,同上面十二首合并,几乎就是他诗歌创作的全部了。

剩下的一间就是散文了。序中说:“除去朱大一篇年月较远,下余全是两年来的意外收获。凡年月在朱大一篇以前,如今统统删去,所以也仅只得到十二篇。”朱大的那篇写于1931年5月,后收入到《咀华二集》,篇名《朱大的诗》,另外的十一篇均写于他在北平的这两年。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大概是这样的几篇:

1934年6月《中学生》第56期《家长》

1934年10月《水星》1卷1期《艺术家》

1934年11月《水星》1卷2期《看坟人》

1935年1月《水星》1卷4期《车窗外的西伯利亚——旅欧零简》

1935年2月《水星》1卷6期《牛皋》

1935年4月《水星》2卷2期《搬家》

《家长》《看坟人》《牛皋》《搬家》四篇后来被收入到了散文集《希伯先生》一书(1939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于此才过其半,老实讲,我也就查到了这些,可遗漏的几篇又是什么呢?这里,我尝试着进行推论:比如写朱大的那篇,他说是散文,可是后来却收在了《咀华二集》中,换谁也得说这是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呀。我以为,后来他是将这十二篇散文一分为三了,将评论意味强的收入到《咀华集》,把记事意味强的归入到《希伯先生》,另有不多的几篇则放弃了。这里,主要是要认定,他的散文是一种宽泛的散文,也就是后来有些研究者讲他的评论具有散文的意味,或者说是印象式的评论。

絮絮叨叨地说了上面的话,其间又是翻检资料,又是查考出处,折腾来折腾去,为的却是一册未能出版的作品,恐怕只有我这样无聊的人才干这事,我是不是闲得有些寂寞了。

2010年5月

同类推荐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一书由三十多个励志小故事组成。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每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在书中找到些许共鸣,给你的黑夜点亮一盏明灯。有欢笑,有泪水,有展望,有回忆,在一本书里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这些故事或独立,或有些许交集,它们并不会明确告诉你人生该如何过,困难该如何抵挡,但会在字里行间为你指明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热门推荐
  • 糙汉的小甜心

    糙汉的小甜心

    种种原因他不再是他,种种因果,她不在是她却原来,命运如此多磨,是要让他们相遇,相爱,相杀。却原来,他和她,注定是要携手一生的人。
  • 独宠妖孽徒儿

    独宠妖孽徒儿

    【仙侠+师徒+宠文】艾浅,人如其名,嗜钱如命。不,该说嗜钱胜命!身为全国首富的女儿,最大的乐趣却是敛财。三岁,艾浅把家里被人视若废品的东西全收集起来,拿去卖了上万大洋。五岁,艾浅说:“yinhang卡,信用卡对本小姐来说都是浮云,只有现金才能给本小姐安全感。”七岁,艾浅说:“命可以丢,钱却不能不要。”从此这句话成了艾浅的人生格言。十六岁时,艾浅果真为了一张面值一百元的钞票送掉了自己的花季生命…然后——穿越到了一个仙侠世界。重生后的艾浅会改掉自己爱钱的性子吗?答案是NO!穿越过来就莫名其妙的被一群乞丐打,想她艾大小姐何曾受过这种苦,不过幸好因此得了个便宜师父。被称为魔星又怎么样?有师父大人无条件的宠着,管你什么牛鬼蛇神都爬远点。她艾浅呢,就继续她的敛财生涯。某妖孽王爷诱惑的说:“浅浅,让本王抱一抱,本王就把王府一半的财产给你,如何?”浅浅偏着头,认真的问道:“我给你抱两抱,你把王府所有的财产给我,行不?”…某邪魅魔君邪邪一笑道:“浅浅,陪本君一晚,这魔宫的财宝全是你的了。”浅浅眨巴着大眼,很无辜的说:“可是,师父说了,如果我不陪你,就把全天下的财宝都给我。”…某师父,长得那是俊逸若仙,只是骨子里呢,有那么点黑。好不容易收了个徒弟,就想让徒弟顺便把师母这职业也给jianzhi了。只要不跟臭男人有关,这师傅可是把徒弟宠到了骨子里。徒弟贪财,把紫月门的镇门之宝拿去卖了。师傅只说:卖吧,一堆破铜烂铁。门中众人巨惊。镇门之宝是破铜烂铁?神马伦常,神马禁忌,那都是浮云。就偏生要做一对让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全能皇妃】“老爷,老爷,小姐让你给她再请一个师傅。”“不是已经请了十七个了吗?”某老爷的额头开始冒汗。“可是,小姐说,那些人会的…她都已经全部学会了。”某小厮的额头开始冒汗,小姐根本就不是人,是神。某老爷的心理写照,‘家里出了一个天才是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可是要是出了一个妖孽…’【娘子,夜深了】本文=女强+NP+宠文+仙侠(つ ̄3 ̄)つ~】“娘子,夜深了~”月光光,光晕暧昧,醉生梦死床上,西凉孤雨一袭红妆,坐拥妖夫揽美人~夫君个个是美人,今夜安寝,该去找哪位美夫君捏~【废后女王】【冷面总裁的小娇妻】【难耐美人恩】【重生之名门千金】【狼性总裁,你放手】【推荐好文】【娘子不好惹】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万界帝尊

    万界帝尊

    什么叫天才?修行速度就跟喝水一般简单?连睡个觉都能够突破?不。那是庸才。在叶宇看来。真正的天才。懂炼药,能泡妞,会打架……样样精通。这才是天才。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少年打造热血传奇,成为一代帝尊的故事。
  • 史上最败家影帝

    史上最败家影帝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明星评论家“卡卓赫尔”曾经这样形容他:拥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和胆魄、不拘一格的行为与举止、超强的演技与歌喉,但……最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完全能够颠覆你世界观的败家子!!!
  • 晋叶

    晋叶

    三国归晋五十载,纷乱再起。 八王之乱,一场野心家与阴谋家的最后狂欢,掀开了华夏史书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晋室衰颓,诸胡肆虐破中原;衣冠南渡,江左内斗仍不休。 一场不成功的穿越,早已跑偏了的历史,且看被六把剑改写过的九州大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将上演怎样的风起云涌,北驱胡虏,复土中华……(PS:本文正确打开方式,可参考《琅琊榜》,除朝代名和地名是真实的外,所有人物和情节均属虚构,切勿太过考究^_^)
  • 猎爱倾城痞后

    猎爱倾城痞后

    女强,男强,绝对强。女强,男强,绝对强。片一~“不好了,不好了,皇上和皇后娘娘又打起来了!!!”御花园,宫女们惊慌失措。“你这个贱人竟敢打朕?朕是皇帝!!!”某大爷怒,无耻的亮出帝王身份压制某痞子女。结果,某痞子女丝毫不买账,嚣张狂妄道“是皇帝又怎样?”“来人,把这个贱人的手脚给朕砍了。”尉迟大爷素来火爆,果断怒了!!!暴君发飙,云小姐涨气势了“你打女人已经够无耻了,姐还没见过哪个皇帝会像你这么小气!”“云兮儿,别摆出一副高傲的摸样来教训朕,朕恶心。”尉迟大爷大怒,教训他?她不配。“高傲?别说姐高傲,姐只是拒绝和禽兽打交道。”尉迟大爷咆哮“该死的,你说朕是禽兽?!.”见大爷怒了,云小姐邪笑“好歹曾经也兄弟一场!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老娘又没穿你衣服让你裸奔,你凭毛砍老娘手足?”尉迟大爷“......”
  • 这辈子还能在一起吗

    这辈子还能在一起吗

    “这辈子我们还能在一起吗?”风中飘落她凄楚的喊声。唐佳怡没想到,一次意外的相遇,她就成了第三者,但是,她真的是第三者吗?而他只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有家,有妻子,有孩子!可那时他身边的那个女人,永远无法给他这一切。所以,他找上了唐佳怡,没想到机关算尽,最终理智被感情击败,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路。伤了最不想伤害的那个人。爱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解的未知数!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开智笑话

    开智笑话

    笑对人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笑话是有感而发,是思想的传达,是心情的抒发,是善意的启示。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您生活中的“调味料”,更能助您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使您的生活更加开心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