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700000003

第3章 芭蕾课

“你会在国王和王后面前跳舞,”她说,“你会过上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生活。”

我不干了。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下了男孩女孩俱乐部的第一堂芭蕾课,我就暗自决定这是最后一堂。整整一小时里,我都觉得自己像个断线木偶,扭动躯干,伸展手臂,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

这也算跳舞吗?十二个女孩站成一排,花一小时练习活动脚趾,控制手臂,弯曲膝盖?这和操典队里我喜欢的大踏步和跳跃完全不同。

第二天,我快速穿过健身房去参加其他的活动,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但辛迪没有放弃。在我决定退出后约一周,她看到了我。

“米斯蒂!”她叫道,“你能来一下吗?”

我呆住了,不情愿地跟着她来到教室前面。对于爱紧张的我来说,这种感觉真的太糟了。第一堂课已经让我觉得不堪重负,短时间内要学的东西太多,而且,我落后其他学生太多了。我讨厌不知所措的感觉。现在,让所有人都盯着我看,而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都要吓死了。

但辛迪轻轻地帮我拉伸身体,摆出不同的姿势,让我给其他孩子做示范。她把我的腿抬到耳朵边,活动我的脚掌。不管她让我摆什么姿势,我都能做到。辛迪说,她教了这么多年舞蹈,从没见过像我这样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她。但她的赞美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不好意思地站进了把杆的队列里。我决定再尝试一次。

辛迪·布拉德利真的非常有说服力。

第一次见面你就能看出来,她有自由的灵魂。她有一头火红的短发,剪成了平滑的波波头,戴着闪闪发光的耳环,耳环拉扯着她的耳垂。我总是好奇,她那么瘦,那么高挑,居然承受得起耳环的重量。

后来,她告诉我,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在父母的电唱机上听到了《公路之王》,那时她就知道自己想站在舞台上,在观众面前又唱又跳,而不是仅仅在客厅里在家人面前跟着罗杰·米勒(Roger Miller)唱歌。她从小就学习芭蕾,十七岁获得成为职业舞者的机会,与弗吉尼亚州芭蕾舞团和路易斯维尔芭蕾舞团一起表演。但不久后,她遭遇伤病,不得不在大放光彩前放弃了职业生涯。

于是,她从舞蹈转向学习音乐。她改名为“辛迪·沃多”,创立了一支朋克乐队叫“假发团”,在圣佩德罗朋克圈小有名气。他们出过一些颇受欢迎的歌曲,比如《僵硬的我》,在20世纪80年代很受欢迎。但辛迪仍然靠芭蕾付房租。她在帕洛斯弗迪斯开办了一所学校,那里是南加州的富人聚居地,离圣佩德罗不远,她可以在那儿兼职教芭蕾。最后,她嫁给了自己的学生,帕特里克·布拉德利(Patrick Bradley)。后来我才知道,相比精灵古怪且戏剧化的辛迪,他是个稳重而安静的人。

“假发团”决定在圣佩德罗落脚,因为这里靠近洛杉矶音乐圈的心脏,也离乐队大部分成员的工作地拉古纳奈杰尔市不远。辛迪后来把学校搬到了这边,与帕特里克合办了圣佩德罗芭蕾舞学校。

辛迪跨越了优雅和古怪、利己和利他之间的界限。但她让我这么一个笔直站立时膝盖自然后弯的女孩,这么一个长着7号大脚的瘦小女孩,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受欢迎的小芭蕾舞演员。我从没见过像她这样的人。

最初,在男孩女孩俱乐部上课的那些下午,我从学校走过来,站在十几个未来的舞蹈演员之中。她们拉伸,下腰,神情专注,眉头紧锁。辛迪聚精会神地观察,同时做笔记,似乎只专注看我一个人。

课程内容非常基础。我们只学习了芭蕾舞最基本的脚位。

一位,脚跟并拢,两脚脚尖指向两边。

二位,保持一位姿势不变,脚跟之间空出两个脚掌的距离。

三位,一只脚的脚跟靠近另一只脚的脚心。

四位,一只脚放于另一只脚之前,相距约一只脚掌的距离。

五位,两只脚交叉,像平行等号。

通常,芭蕾老师都会把脚位、芭蕾舞姿混编在一起给学生练习,但辛迪推崇简单化。

她领着我们,我试着松开把杆跟着做。我踮脚站着,伸出双臂,仿佛抱着一个大气球。我双臂呈圆弧形,悬着,既要有力地稳住想象出来的球体不掉落,又要轻柔地保证气球不破。接着,我抬起一只脚,转身,落在另一只脚,一次次重复,直到我来到健身房的中间——我的第一次原地旋转。

一天下午,我将双臂举过头顶,起跳,同时,右腿向前伸展,左腿向后伸展。这就像我在后院和操典队练习的劈叉一样,只不过是在空中做。这是我的第一个大跳。

我还能做很多动作。当我腾空,变得更强,跳得更高的时候,我觉得很兴奋。

不管我做什么,辛迪都印象深刻。

“太惊人了,你居然能做这个!”在我做了阿拉贝斯克[12]之后,在把我弯来弯去之后,她总会喃喃地说。

我的身体仿佛有主见似的。感觉就像我生来就是跳芭蕾的,那些被意识遗忘的东西,肢体都能本能地记住。我对此毫不怀疑,但也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我的学业,我在操典队的编舞,以及所有我要做的事,我渴望取悦别人,渴望完美无缺,在芭蕾课中也是这样。

我的不安感也是这样。尽管我实力不俗,芭蕾课依然让我觉得自己像刚学会闭气就被扔进了游泳池深水区。每一天走进健身房,我都觉得自己像个门外汉。我连必备的紧身衣和紧身裤都没有,每天依然穿着操典队训练时的宽松衣服上芭蕾课。再看看芭蕾课上的伙伴们,显然,从芭蕾的角度看,我是个古董。

大部分芭蕾舞演员从她们还在学前班喝盒装果汁时就开始学芭蕾了。而我已经十三岁了。自我怀疑在嘲笑我。

“你太老了。你落后太多了。你永远赶不上她们。”

但辛迪不这么认为。她找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人选。

辛迪在男孩女孩俱乐部的芭蕾班只是暂时的。她的工作室圣佩德罗舞蹈中心,位于社区另一端。那边的人更有钱,但没有我所在的社区这么多样化。但是,她渴望将舞蹈的魔力和训练带给那些可能还没接触过舞蹈的人,因此她才来了南卡布里奥大道。她和男孩女孩俱乐部的负责人迈克·兰辛(Mike Lansing)是朋友,他们决定将俱乐部变成一个人才储备库,或是侦查基地。她教贫困阶层的孩子们学习芭蕾基础,从中选出最具有天赋的孩子,带到她的舞蹈学校继续深造,淬炼。辛迪选择了我和另外两个有前途的学生。

“你需要强度更大的训练,需要和那些能逼你一把的强大舞者在一起。”在我花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练习单一基本站姿和蹲后,她告诉我,“在我的学校,这些你都能得到,我们应该尽快开始。”

我礼貌地听着,但内心没有任何起伏。为什么我要穿过整个镇子去学芭蕾?我怎么去得了?

我知道自己有天赋,也喜欢跳舞,但操典队依然让我感到兴奋。我很高兴自己终于可以跟上大姐埃里卡的步伐,也跟上了妈妈的步伐,她曾是堪萨斯城酋长队的啦啦队队长。操典队——那才是我的梦想。

辛迪意识到她在我这里无法取得进展,于是转而争取我母亲。她给我家送便条,写到对我能做她学生,她感到非常高兴。但她选错了信使。我把这些夸赞我天赋和潜力的便条留在了文件夹里,或任它们粘上油脂,和我的三明治包装纸、其他午餐残余一起直接扔进垃圾桶。

当然,我没有告诉辛迪,她的便条在我回家之后就不复存在了。相反,我找了些借口,比如我妈妈很忙,或者她还在考虑,或者她还不确定。但辛迪不停施压,许诺我全额奖学金,金额足以支付训练费及置装费。最后,我有了那身紧身衣,她甚至愿意每天下午从学校接我去她的工作室。

现在,我知道我必须告诉妈妈了。这感觉就像得到一个工作机会,你并不是特别喜欢,但你却不得不承认,它的津贴和福利太好了,让人很难拒绝。我告诉辛迪,也许她应该和妈妈谈谈,然后不情愿地给了她我家的电话号码。

辛迪当晚就打了过来。我不知道妈妈会说什么。我想,也许每天二十五分钟的车程会让她拒绝这个提议。我希望。但马上,妈妈说跟着辛迪学习对我有好处。妈妈没有看出我的紧张和矛盾,她只看到机会。

“你知道吗,小时候你很喜欢芭蕾。”挂断电话后,她微笑着告诉我。

“真的吗?”我怀疑地问,在开始到男孩女孩俱乐部上课前我对芭蕾完全没有概念。

“真的,”妈妈说,“四五岁的时候,我给你买了蓬蓬裙做万圣节装扮。你根本不想换下来。你想穿着去上学,每天一回家你就换上,你甚至穿着它睡觉。后来裙子实在是太破了我就偷偷拿去扔了。”

我仍然不可置信。

“无论如何,”妈妈最后说,“布拉德利小姐似乎觉得你很有潜力。我们不妨试试,看看行不行。”

于是就这么开始了。有时我会搭姐姐埃里卡和她男朋友的便车。那时候她十七岁,她的男朋友杰夫有一辆1989年的白色铃木武士车,我会溜进后座,搭他们的车去辛迪所在的富人区。但大多数日子里,我都坐辛迪的车。她会在校门口等我,看我的小身板和大脚丫出现在人群中。

尽管我还没有觉得自己像芭蕾舞演员,但多亏了这身用奖学金买的黑色紧身衣、粉色紧身裤和粉色舞鞋,至少我看起来像了。每周五天我都会站在一群学生中间,尽全力跟上节奏。他们比男孩女孩俱乐部的同学厉害多了。

在俱乐部的健身房里,我们在硬地板上跳舞。这里完全不同,辛迪的工作室是真材实料的,就像它的创始人,它有自己的怪癖。

工作室位于购物中心。走过玻璃前门,你就能看到前教室,年龄最小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踢踏舞。接着是后教室,芭蕾学生在这里排练。教室看起来像一个有镜子的盒子,结构紧凑,空间宽敞。当我们在塑胶地板上滑过后,面前是灰色的墙壁。角落里藏了一些更衣室和一间厕所。大部分芭蕾舞班都有钢琴老师现场弹奏背景音乐,但圣佩德罗舞蹈中心没有钢琴,只是一个便携式音响、一堆CD和磁带。

接下来的三年里,我对这里的每一条墙缝都了如指掌。我几乎每天都待在这里,除非有演出或在外地。

大多数同学都是白人,也有几个其他肤色的孩子。

其中一个是卡塔利娜。到今天,她仍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她是拉丁裔,身材圆润,声音洪亮,性格开朗。她会用金线装饰黑粉相间的制服,在编好的头发上插上鲜艳的小花。我年纪比较大,但没人猜得出来,因为我个头很小,才六十斤出头,身高才一米二。卡塔利娜立即承担了大姐姐的角色。

“需要帮助吗,小妹妹?”我到学校的第一周,她这么问我,当时我在更衣室整理我的紧身衣。

“不用,谢谢。”我回答,瞟了她一眼。小妹妹?“你多大了?”我问她。

“十岁。”她回答说。“好吧,”我语带傲慢地说,“我十三了。”她的眼里满是不相信。但是,从那天起,我们几乎形影不离。

另一个是杰森·海利(Jason Haley)。他是个非裔男孩,我们后来变得很亲近。他个子高大,皮肤黝黑,举止优雅。我在舞蹈中心的每一堂课都和杰森一起上,他常常做我的舞伴。他和我一样,是个芭蕾路上的迟来者,是辛迪奖学金得主之一,也是男孩女孩俱乐部的成员。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点。

对我们俩来说,芭蕾让我们在动荡的生活中得以喘息。

杰森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直与贫穷和毒瘾做斗争,小时候他就辗转于亲戚家。我们见面时,他住在一个阿姨家。他很有天赋,且姿态优美,但还需要打磨。你永远不知道他能否准时上台演出,而且他很少准时来上芭蕾课。最终,他离开了工作室。

但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这三个褐色皮肤的孩子都在班里。正是我们的存在反映了辛迪的性格和愿景。芭蕾舞界的大多数人都觉得《吉赛尔》和《卡门》应该由鸽子般的精灵来扮演,演员应该身材轻盈,拥有象牙色的皮肤。但辛迪和他们不同。她认为,芭蕾因吸纳不同身材和肤色的人而变得更丰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时候我努力说服自己相信这点,最终我都会回到这个信念,相信这个舞台因为有我而更加闪亮,即使一些观众、一些同事并不认同。

有一段时间,我只是在不断重复这些动作。接着,这个念头出现了。

我不记得那具体是什么时候。是到辛迪学校的第一周,我发现自己沉浸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还是几周之后,到舞蹈中心上课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在日出前的黑暗中按掉闹钟那样。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严谨和日常训练,我和舞蹈班同学在把杆边一字排开,挺拔如尖塔。也许是因为看到了墙上散发着清洁剂气味的镜子,发现镜子里那位优雅、美丽的芭蕾舞者,是我自己。我只记得,操典队,我小学时代梦寐以求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芭蕾异军突起。这才是我想要的,我要做的。

辛迪从一开始就激励我,她让我进高级班,看我能不能跟得上已经训练了很多年的学生。我去了,而且我做到了。这让她把我推得更远,更快。有些技巧,青年舞蹈家通常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掌握,而且还练不到完美,而我几分钟就能学会。辛迪是这么说的。

进入辛迪的学校八个星期后,我立上了足尖。

立足尖,穿上经过特殊处理的足尖鞋,这种鞋能让芭蕾舞演员跳舞时通过脚趾尖站立,对年轻舞者来说是一种仪式。后来我才了解到,大部分新芭蕾舞者得求上老师好多年才能试穿足尖鞋。一旦他们收到自己的第一双足尖鞋,他们不会再做其他事,而是反复练习多年,适应动作,确保他们的足尖能支撑他们完成更复杂的舞步:挥鞭、原地旋转、翻身转。操之过急很容易出问题。准备不充分的舞者会导致脚部严重受损,好几年里都没法正常演出和练习技巧,最后,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但辛迪相信我有实力,有能力立足尖,尽管从我第一堂芭蕾课到现在不过几个月。她非常确信,准备好了相机,拍下了这意义重大的时刻。这有点像妈妈拍下第一次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的瞬间。尽管很多人都错过了,但辛迪没有。我觉得,她打一开始就认为,按她的计划,我注定会成名。她下定决心要记录这一路上的每一次探底、翻身和突破。

“完美的芭蕾舞演员都有小头、溜肩、长腿、大脚和纤细的肋骨。”一天下午辛迪说,她正在读舞蹈家乔治·巴兰钦的描述。

她抬头盯着我,深情款款。“说的就是你,”她轻轻地说,“你很完美。”

我笑了。

“你会在国王和王后面前跳舞,”她说,“你会过上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生活。”

我开始相信她。

同类推荐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的伊丽莎白医院猝然离世,年仅33岁。他的去世带给香港乃至世界极大震动,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众说纷纭,甚嚣尘上。几天后,香港《新星日报》爆出猛料:李小龙死前昏迷处并非如之前报道的那样是在其自己家中,这位功夫巨星真正的死亡地点是香港著名女星丁珮的寓所内!一时间无数非议包围了这个26岁的女人……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康之国编著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内容介绍: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热门推荐
  • 棺人勿扰

    棺人勿扰

    因为一次拍摄工作,我意外的打开了一个千年古棺,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天生阴命,天煞孤星,原来在很久以前我就该死了,但是因为他的出现,我的命运被改写……千年古墓,女妖夺命,女鬼缠身,千年姻缘……一系列的灵异事件接踵而至。我到底是谁?他又是谁?千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又会发生些什么……
  •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周洛和孟云天于长安再次重逢,重拾旧时友情,形影不离。原本只想在长安安静生活的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卷入复杂的命案之中。在解决一件件案件之时,周洛和孟云天渐渐发现,似乎有人盯上了他们,案件的目标渐渐地从与他们没有关系,变成了他们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他们自己。长安波涛汹涌,江南也不太平。周洛和孟云天拼尽全力保护重要的人,却渐渐发现,幕后之人的目标,身份,似乎都在朝着一个他们丝毫没想到的方向前进。不同的案件纷争,也渐渐演变到家,国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月惑君小刁妻

    三月惑君小刁妻

    【本书简介】莫名穿越的她,被莫名逼上花轿。新婚当日,夫君竟当着众人的面,丢下一封休书。从此之后,“三月休妻”成了全皇朝最脍炙人口的笑话。笑话就笑话,她根本不在乎。接下来,她极尽自己所能,将林家玉庄弄得鸡飞狗跳,夫君气得七窍生烟,怒极攻心,却偏偏拿她没有办法。在此期间,她也没有闲着,为了自己今后的出路,她从嫁过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拼命敛财。计划进行了一半,却杀出三个“程咬金”,将她的生活搅得一团混乱。眼看三月期限就要到了,她没心思再与他人周旋,却在这时,发生了料想不到的意外……“被迫”离开玉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理想,终于实现。谁知,正当她乐不思蜀时,他竟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接着,还有他,他,他!某人:你偷了我一颗心。某人:你葬了我一世情。某人:你毁了我一辈子。某人:你给了我一生怨。面对四人,她从左数到右,再从右数到左,看着一张张帅到掉渣的俊颜,听着一声声柔情的告白,她怎么头脑昏昏,四肢发麻呢?===========推荐自己的完结文《雍倾天下》(清穿)连载文《邪王的替身赝妃》(雪不得不出来说话了,亲们在收文的时候,请仔细考虑一下,抽藏涨了却又掉,雪心里很难过的)
  • 闪婚老公是妖孽

    闪婚老公是妖孽

    米兰坐在星巴克咖啡厅里,手托着腮,望着对面打扮精致,漂亮的女人,有点茫然,应该说,是从接到她电话,预约她出来喝茶开始,米兰就一头雾水了。她可不记得,自己跟韩冰瑶什么时候认识过。不,确切的说,是米兰见过她,在电视上,海报上,而现实里,米兰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跟这个明星认识了。韩冰瑶拨弄了下漂亮的手指甲,面无表情的看着米兰,随即,轻扯了下嘴角,似笑非笑道:“我想你知道我约你出来……
  • 脸面(中篇小说)

    脸面(中篇小说)

    2009年盛夏。杨巧杏一家四口人坐着一辆满载着乘客的班车,行驶在通往榆钱的国道上。国道两边的山水树木人羊狗都向后甩去。在她的眼里,这些山是美的,树是翠的,水是清的,人是和蔼的,羊是可爱的,狗是诚实的。她的心情好极了,全因她的儿子韩华考上了榆钱市重点高中。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日子,他们一家人正往学校赶呢!班车到了市运输公司汽车站,一家四口人下车。杨巧杏的老汉,一个农民,韩贵山把铺盖卷扛起下了车。韩华背起大大的书包,紧跟着跳下车,三跑两步赶上父亲,和父亲并排走起。
  • 鉴堂一禅师语录

    鉴堂一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族传说(7)

    战族传说(7)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海贼之坚守正义

    海贼之坚守正义

    1:主角是海军,为了正义而战!2:看本书前,可以先看看评论区,很和谐,基本没删过几个评论。3:看后觉得还可以的,可以收藏下新书,《海贼之召唤悍妹》,十分感谢。
  •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一部散文集,包括《反与正》、《婚礼集》、《西西弗神话》、《反抗者》。《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收集了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最透彻的考察与分析。《反与正》由五篇散文构成,记录了加缪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切身感受和哲理思考,内容多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和家人。《婚礼集》由四篇文章组成,记录了作者在阿尔及利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中所体味到的生活乐趣。《反抗者》全面阐释加缪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在书中,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在”的论断,其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魔神传说

    魔神传说

    魔神出世,风云变色,大陆纷争,血染苍穹;万年轮回,神话之战,命运之轮,何去何从?凌天,出身皇家,却走向一条佣兵之路,引领凌天佣兵团,不断创造各种传奇。四方英雄豪杰汇集,热血沸腾、豪气冲天;柔情美女,亦是肝胆劈裂,巾帼英雄,不让须眉。凌天,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无情杀手,到风云整个大陆的传奇人物,接着带领佣兵团转战四方,更是引领全大陆参与神话之战。他,是神,还是魔?最终命运走向何处,轮回最终归断何方?有个人的英雄豪情,亦有大规模团战的无数热血男儿,场面壮阔、激情连绵、悬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