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5500000005

第5章

“狙击手!”

人人嘴里发出的,都是这个词,甚至还在州里的警察赶到之前。

不过,我却过了好久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似乎我已被定格,四周寂静无声,万事万物凝固,就连空气也凝固起来。

除了那一摊鲜血!

我站在达莉娅尸体旁边,也不知过了多久,呆呆看着那个深红色的图案扩展开来,四面延伸,吞食掉衣料,宛如鲜花绽放!简直就像是在自然生态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的那种,按顺序定时间隔拍摄的镜头!我目不转睛,无法移开!

突然,一张脸跳进了我的视线。接着又是一张,再跟着一张。嘴巴张开,嘴唇动了,现出关切的神情。有人拉着我的胳膊,领着我离开那堵砖墙,那摊红色。此时静默逃遁,话音开始传来。

“我没事儿。”话语从我嘴里传出。

“不,你需要人照顾。”一个声音说道。“请坐下。”一个男子抓住我胳膊。“请让开!”他命令道,语气严厉。

人群分开,让我通过。我坐在路缘石上。有人把一瓶水塞进我手里。人群重新聚拢,围住了我。“别再围观!”

“她怎么样了?”

“有人报警了吗?”

“你心跳怎么样?”

“她看见杀手了吗”?

一个男子背对着我,弯腰查看达莉娅;片刻之后,直起腰来:

“她死了。”

我听见一阵低语声,一声惊叫,几次深深的吸气。

“你确定?”有人问道。

查看者转过身:“我是医生。”他看了一下手表,然后向我走来:“你呢?你感觉怎样?”

我看了一眼达莉娅的尸体:

“我活着!”

狙击手!

我从到达现场的第一个警察的脸上看出,他也判断是狙击手所为。警车冲上坡道,一个急转停了下来。警官跳下车,但没熄火,车顶警灯闪烁不停。他年纪轻轻,神情焦灼,身穿卡其制服,头戴宽边毡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伊利诺伊州警服就是这样的。他一见达莉娅,顿时脸色刷白,身子僵硬,时间长达一分钟!我以为他马上就要呕吐。就在那时,他好像回过神来,意识到人们都指望他来引导大家,以便处理现场,于是腰杆一挺,双手叉腰;只见他屁股上插着一把枪,还有一个鹰徽童子军[1]的标记。唯一泄露他内心的是:下巴上的肌肉不断抽搐。

不过,他一旦弄明白我为什么在场、皮卡已经开走,现场无人处于危险之中,就立即用警车里的通信设备向上级报告,边说边点了几下头,然后,从车里拿出一个扩音器。

人们一群一群地聚集在柏油碎石坝子里,有些人围着我,有些人在停车场里,还有些人就在休息站大门外站着。

“请大家都进休息站里去,”他用扩音器大喊道。“什么也不要触摸,大批警察随后就到,警方要一个一个地询问你们。”

人群开始变得稀少,我也站起身来,开始走向大楼,但那个警官举手阻拦:“你不要去,就和我待在一起。”

他领着我走向警车:“探长要和你谈谈。”

“会耽搁多长时间呢?我要回家,我女儿……”

他打断我的话,拉开车门:“很难说。”

我很不情愿地上了车;其实以前也坐过警方的巡逻车,这一辆也没多少不同:还不就是无线电通信设备、仪表板灯、驾座旁边一台微电脑之类的东西!

我在后排坐好以后,掏出手机,拨通了蕾切尔。

“喂,宝贝儿,怎么样啊?”

“无聊透顶。”她语气很不爽。“我用即时通讯软件联系了每一个同学、朋友,结果全都不在本地;他们都去野营了,要么就是去了欧洲。人人都有地方可去,除了我!”

假如我不大了解情况,还会以为她患上了一种“北岸病”:富裕家庭青少年的通病——他们认为享受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蕾切尔还算头脑清醒,至少大部分时间如此。

“你不是说过,你就是那种‘去野营年龄已经太大了’的吗?”

“对啊,呃,可我无所事事,闲得无聊啊。”

其实从三月份起,我一直就试图提醒她这个问题,但是任何建议,例如去打工,社区服务(春季她就做过),甚至——算了吧——暑期培训班,都没有引起她的注意。我的女儿就像蚱蜢,她觉得做什么事都无须事先打算;对于如何度过暑假,一直毫无准备。通常,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下“我早就叫你计划好要干什么”;鉴于她现在的情况,重要的是知道她在哪儿以及是否安全,至于她做得如何倒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等我回来再说,好吗?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说我今天回家比较晚。”

一阵沉默;然后:“你说过我们今晚去看电影的!”

“很遗憾,出了点事。”

“你今天又加班到很晚,”她埋怨道。

“不全是这个原因。”

谢天谢地,她没再追问下去:“那你什么时候回家?”

我瞥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八点或八点半,但愿。”

“唉”,她重重地叹了口气。“唉,我……干脆给爸爸打个电话,看看他是否有空。”

我抑制住自己,不要做出任何反应。我与巴里离婚差不多10年了;在此期间,只要我俩的关系不是紧张到快完全破裂,蕾切尔就很擅长利用这一点。长期以来,她巧妙地制造我们之间的对立以便从两边得利,但这丝毫也没减轻我对她的负疚感,尤其是在关系到她的事情上。不止一次,我深感纠结:由于我养育孩子的技能太差——或者说,由于我不会教育孩子——是否会产生又一起“斧头谋杀案”[2]呢?甚至更糟——培养出一个政客呢?不过,我以后肯定会谨慎对待此事。

“你决定了就告诉我吧”我平静地说。

不一会儿,几辆警车鸣着警笛、闪着警灯而至,同来的还有救护车与无标记车辆。两个警察把剩下那些打着呵欠的人们赶进了休息站大楼,另一个警察用标志犯罪现场的胶带把达莉娅的尸体围了起来,还有一个注视着医护人员检查生命特征,那个医生徘徊于他们之中。

一辆黑色的厢式货车停靠在旁边,车身印着“伊利诺伊州刑侦实验室”。两名取证技术人员下了车,从车厢后部取下几个大大的帆布包。与此同时,几辆公路维护工程车隆隆地穿过绿洲,越过柏油碎石地面停了下来,堵住了绿洲与外界的通道。一个取证技术员啪啪啪地连续拍照,其他技术员则拿出纸张、塑料袋和标记物。他们似乎每人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忙而不乱,具有一种微妙的默契。

如此熟练的杀人——枪响人死、凶手瞬间不见踪影——很可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所为。这已经是第二起狙击手枪击案——或者说是开车经过目标枪击案,不管你叫它什么都行——就在芝加哥地区,而且就在今年!第一起发生于四月份,就在南边的一个休息站。受害人是个护士,名叫帕姆·布雷德斯,当时带着十多岁的儿子刚从绿洲出来,被一辆缓慢开过的皮卡连射两枪,立即身亡。警方花了大力气侦破此案,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警方找到了一颗子弹的碎片,表明杀手用的是一只高性能步枪;但枪击行为究竟是由于心理疾病、行为怪异、复仇,还是恐怖分子所为,没人知道。

这时,无标记车里下来一个年龄较大者,他走路的样子仿佛还没睡醒,我疑心他是不是边走边打盹儿。此人个子瘦小,一头金发;上穿海军蓝高尔夫球衣,下着丝光黄斜纹裤,肚子从皮带上凸出来。他一边把车钥匙放进衣袋,一边和那些医护人员、取证人员以及第一个到达现场的那个警官交谈,然后,双手插进衣袋,盯着我。

狙击手!我想。一定是狙击手干的。

红日西沉,阳光从树丛后面沿着路面射过来,云彩现出粉红与紫色的条纹。取证摄影师收起了相机,另一个技术人员点起了一支香烟。验尸官早就把一辆白色的厢式货车停在了柏油碎石场地的边缘,此刻推着一架轮床走向达莉娅躺着之处,轮床上放着一个深黑色塑料裹尸袋。

海军蓝缓步走向我坐的这辆警车,边走边眨眼。我摇下车窗。

“福尔曼小姐?我是警督、探长沃尔特·米拉诺维奇。”与他那一副厌世的外表相比,这样的声音可以说温和至极,令人吃惊。

“来一杯咖啡,怎么样?”

我慢步走回休息站大楼时,那个枪击现场戴草帽的老妇人也在里面,她一见我就再次瘪起了嘴唇,好像达莉娅之死毁了她这一整天的兴致是我的错一样!

米拉诺维奇向我指了指星巴克吧台前面的一张桌子。几分钟以后,他就端过来两杯拿铁。他面颊红润,额头粉红,眼睑的颜色比头发还浅,使他那双蓝眼睛大得不太正常;给我的印象是,很难有什么东西能逃过这双眼睛。

他坐了下来:“好吧,请说说事情的经过。”

我就说了一遍。

他眨了眨眼:“达莉娅在吵架?”随即把三包糖放进了他的咖啡杯。

我点点头。“和她的男朋友,我猜。不过他们很快就和好了。”

“你怎么知道?”

我就告诉了他达莉娅打电话时所说的话。

他再次眨眼:“她用的是借来的手机?”

我再次点头。

“你能说一下借给她手机的那个人长啥样吗?”

我回想了一下。当时好像简直没注意到那人。“他……很普通。”

他似乎早就预料到我会那么说。“能具体一些吗?”

“平头,我记得,好像就是平头;角质框架眼镜。”

“头发颜色?”

“褐色,我想;但很短。”

“身材?”

我耸了耸肩。“中等?”

米拉诺维奇瞥了我一眼。“眼睛呢?”

我想了一下。“没注意。不过,他穿着牛仔裤——哦,等等。还给他手机时,达莉娅说‘希望你收获一些大的。’”

米拉诺维奇眉毛一扬:“大的?”

“对,大的。像鱼儿那样的。他好像就是在钓鱼。”

“很好。”于是他低头做笔记。“威斯康星只有大约1000个湖泊。”他抬起头来:“你看没看到他开的什么车子?”

我摇摇头。

“也没看见他开走?”

“没有。他转过了拐角,我没看见他的车。”

他又眨了一下眼。“对了,你说达莉娅住在日内瓦湖[3]?”

“她就是这么说的。”

他用那双锐利而超大的眼睛盯着我——让我忍不住想起一条大鱼。“她说了具体在哪儿吗?”

“没有。”

他又呷了一口咖啡。“她要去哪个方向?”

“我猜想是要去芝加哥。”

“为什么会那样想呢?”

我拉通回想了一遍。这时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并不知道达莉娅要去哪儿。我们当时在休息站南边,但是她并没有表明她要去哪儿或者要做什么。“好吧,既然你提到了,我猜,她可能是要返回日内瓦湖。”

“她从没给你说过要去哪儿?也没说过她要去干什么?”

“没有。”

“你没问?”

“我们只是一般性的交谈。”

米拉诺维奇又眨了眨眼。

我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但她的确说过她损失了一整天。我的理解是,她那天的什么计划都泡了汤。”

他又眨眼:“你说你不认识那个女子?”

“当然不认识。”

“但你偷听到了她和她男友吵架,然后你就在砖墙那儿和她搭讪。”

“对啊。”

他语气中有一丝不满。他究竟怎么想的?他刚要开口,就被走过来的验尸官打断了。

“我这儿干完了,警督先生。”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大腹便便,目光机警,短胡茬儿蓬勃生长。

警督起身离席,示意那人跟着。他俩在几英尺以外停下来。“你发现了些什么?”他压低声音,但我依然能听见。

“没多少。”这个人真是一个三维的霍默·辛普森[4]。“子弹钻进处的伤口不太大,但出口处大得多。”

“凶器还是高性能步枪?”

他点点头:“绝对是。”

“伤口在胸部?”

“对直穿过心脏、肋骨、脊椎,从背部出来。”

米拉诺维奇眨眨眼:“还没人找到弹壳、子弹碎片?不过警犬已在路上了。”

“天色还早。”

米拉诺维奇没理睬这话,只顾接着问:“还发现了什么?”

“有一样很明显?”

“什么?”

“那家伙的枪法真他妈准。”

探长身子动了一下:“你明天验尸?”

霍默点点头。

“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验尸官走了,边走边擦脸。

米拉诺维奇回到桌旁坐下:“这么说来,你以前从没见过那女子?”

“不错。”我说;已经问了第三次——或许是第十次了!

“但你听到了她和男友吵架?”

“对。”

“然后他们和好了?”

“对。”

“男友说要过来接她?”

“从她的话里听出来的。”

“从她什么话里?”

“有点像‘谢谢。我等你。请快点儿来。’”

“还说了什么?”

“你什么意思?”

“她还说了别的什么吗?”

我沉默片刻,竭力回忆。“对,还说了她的手机没电了。”

“又说了一次?你不是说你踏进绿洲以前就听她说过?”

“对,她说了两次。”

“这么说,是她自己重复的?”

我点点头。“借给她手机的男子就在几英尺以外,我猜想她是便于借用并归还手机。”

“所以她就重复她的手机没电了。”

我坐直了一些;他却有了点儿变化。

他放下杯子,双手交叠。“咱们从头清理。你来这儿……回家路上买杯冷饮。那女子……达莉娅”他暂停。“一个你以前从没见过的女人似乎很沮丧,你就停下和她聊聊。”

他停止了眨眼——这就是变化。

“然后她进去了又出来;五分钟以后中弹身亡,离你不到三英尺。”

他看着我,好像我是某种温和而古怪的实验室标本。

“听着,米拉诺维奇探长:我不认识那个女人,但她显然心情不好,至少最初如此;然后她才安静下来。我只是想让她好受一点。就这么回事!”

他靠向椅背,依然在评估我。“好吧,给我说说那辆皮卡。”他的生气勃勃消失了,又变回了那条厌世的鱼儿。

“绿色。后面有篷布,黑色篷布。”

“什么牌子或型号的?”

我的朋友福阿德有一辆红色的道奇公羊皮卡,这就是我对于皮卡的全部知识。“不是道奇公羊。”

“你怎么知道?”

我解释了一番。

“那个房车呢?看得出什么材料做的?”

“看不出。”

我记起了第一次皮卡枪击案。“四月份那次枪击案的皮卡也是绿色的,对吗?”

他没回答。“说下去。”

“那辆皮卡车跟在一辆宝马后面,减速,然后经过我们面前,后窗打开。”

“房车的后窗?”

“对啊。”

“看见车里是谁了吗?”

“没,没看见任何人。”

“开车人呢?”

我想了一下。“没。我觉得——我认为,遮阳板是拉下来了的。”

“没看见驾驶座上有人?”

“看见一个身影,就这些了。”

“辨不清到底是男是女?”

我想了想,然后摇头。“刚好没有注意到。很抱歉。”

他看着我,然后短暂地点点头。“透过窗子也没看见任何人?”

“什么也没看见。”

“也没看出皮卡里面有多少人?”

“窗子打开时,车子还离得很远。”

“你的意思就是没看见,我的理解?”

“当然没看见。”我答道,语气尖刻。“但至少,一定得有两人。”

“为什么那样说?”

“呃……常识嘛。”

“一人开车,一人开枪。”

“我以为你说过没看见开车人。”

“我不能,我是说——别介意。我没有看。反正那时我转身看向达莉娅。”

“为什么?”

“我当时想给她说,她的男朋友肯定很快就会来接她。”

“她给你说了男朋友的名字吗?”

我摇摇头。

“她说了男朋友什么样子吗?干什么的?在哪儿工作?或者类似的任何情况?”

“没有。她只说了厌恶吵架。”

米拉诺维奇点点头:“好吧。你只是想给她说她男朋友很快就会来。”

“对,我当时面朝着她。”

“那你听见什么了吗?”

“破裂声,但很响,差不多像是爆炸声。然后是皮卡的引擎加速,轮胎尖叫,还有——”

“警督!”一个警察急匆匆跑过来,喘着粗气,后面跟着一男一女。我认出是宝马里那对夫妇。警察把拇指猛地指向那对夫妇:“我们在皮卡上找到了半截——”

注释:

[1]美国男童子军的最高级别。

[2]斧头谋杀案:1892年,32岁的女子利奇·鲍顿(1860—1927)用斧头砍死父亲和继母的案子。当时媒体报道沸沸扬扬,舆论多认为利奇有罪,却被陪审团宣判无罪而释放,至今尚有争议;该案轰动全美,故事广为流传,进入小说、芭蕾、戏剧,甚至编进童谣而进入了日本教科书。

[3]日内瓦湖:这里指日内瓦湖市,位于威斯康星州沃尔沃斯郡。参见《加倍偿还》第19-21章。

[4]霍默·辛普森是美国1989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的主角,是个虚构的人物。

同类推荐
  • 光之翼

    光之翼

    数学之美在于公正,对是对,错是错,只要计算精准,结果单一,不模糊,不暧昧,明明白白,不像语言,具有很强欺骗性,矫情得很。小学时,但凡语文课,无论老师说课文如何精彩,还是难以遏制昏昏欲睡。一到数学课,又比谁都精神,讲加法时,已经预习到乘法,等轮到乘法,早将除法自学完成。我是班里第一个熟背九九乘法表的孩子,老师很高兴,在大家面前狠夸,男孩也不如于潇潇聪明,巾帼不让须眉。当时没有听懂数学老师的后半句。之所以想起这句无聊褒奖,是因为,将近二十年后,忽又听见一次。
  • 最后的致意(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最后的致意(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八部。书中所记录的大部分故事,是从福尔摩斯的老搭档华生医生的笔记簿中收录而来,这些故事发表时福尔摩斯正隐居在英格兰乡间,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并且想完全从侦探生涯中退休下来,但因为日耳曼战争的爆发,福尔摩斯重出江湖,为大英帝国贡献一己心力,演绎一段段不凡的经历。
  • 我的初恋情人

    我的初恋情人

    顾时逸和贺夕南本是一对青梅竹马,却因为误会分手。分手后的夕南在远离故乡的海滨小城开了一家名为“西南”的饭馆,意为故乡的方向。饭馆承载了夕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陈力身为好友兼店长帮助夕南守着西南。原以为生活就要这么平淡过下去,夕南突然收到了高中毕业十周年聚会的邀请函,并得知顾时逸也会参加。贺夕南踏上回乡之路,一是为了同学聚会,二是为了寻找食材.与顾时逸再次重逢之时,误会依旧,感情也依旧......
  • 上帝的格子

    上帝的格子

    记录一些往事,怀念难忘的朋友。思索不断更新,答案经常修正。钱海的长相并不帅,可是神态却极像以英俊潇洒著称的国际影星布鲁斯南。在俞轩的同学里,钱海第一个发了大财,也第一个告别了人世。刚认识钱海的时候,俞轩根本想不到他们会成为朋友。那时他甚至对钱海有些厌恶。在钱海去世时,他却是大学同学里唯一一个跑到他家乡给他送葬的。钱海生前的最后一个电话,也是打给俞轩的。他们的第一次合作还是在学校里。那年俞轩在本市著名文学杂志《五月》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这在同学中绝对是一件具有震撼力的大事。钱海同样也在努力写小说、写剧本,却没有作品发表,不免会心生嫉妒。
  • 鲁迅最传世小说

    鲁迅最传世小说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有影响、最广为人知的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伤逝》等,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的深刻洞察与表现,艺术手法圆熟,人物形象丰满,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经典。
热门推荐
  • 苏先生,居心不良

    苏先生,居心不良

    苏先生信誓旦旦的保证,婚前绝不越轨,可人前绅士君子,人后变了模样。叶小姐怒目,苏先生贴耳,“提前预支而已,宝贝有意见?”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本刊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野草》《文饭小品》等杂志上,阅读本书,可以领略这些大师学人读书、治学和做人的智慧。清闲时一读,赏心悦目;困厄时一读,如坐春风。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大师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年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 希腊寓言

    希腊寓言

    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希腊寓言
  • 我只是一位路过的看客

    我只是一位路过的看客

    嘿,朋友!喜欢旅行吗?不喜欢啊,如果是免费的那种,而且包吃包住。那走起。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大婚之日未进门便被休弃,穿越而来的千敬表示淡定,不吵不闹退了婚,事后还混了个郡主的名头拿来装逼。可是,总有人换着花样逼她,害她,还想着要弄死她,且个个都是金马奖影帝影后。某女冷冷一笑,放马过来吧!姐浑身都是戏。“千娇郡主这个身份是你赐的,现在还给你,我们绝交!”倾城女子把玩着手中的青丝,眼中精光流转。“不就是想要本王给你王妃之位嘛!直说便好。”“……”卧槽,这都被看出来了?!
  • 魅影星球

    魅影星球

    我和我的子孙有两个家,一个在银河系中,一颗名叫【地球】的上面。一个在阿尔塔星系,逃难幸存者取的名字【魅影星球】上。往事不堪回首……
  • 花都小神医

    花都小神医

    且看小神医医术无双,妙手回春,玩转花都!
  • 契约前妻:慕少的99次求婚

    契约前妻:慕少的99次求婚

    他是出了名的花心大少,桃花眼惹眼撩妹技能高超!三年后的一次意外,两个人偶然相遇,再也没办法让自己逃出他的掌心。“慕连觉,我们已经离婚了。”“一夜夫妻百日恩,我们昨天还一起滚床单了。”“那只是一个意外。”话还未说完,人已经被拦腰抱起。“乖,别闹,我可以让你每天都给我检查身体。”
  •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一念之间,咫尺天堂

    从乡下来到大都市,我以为天堂近在咫尺,只要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幸福。然而,大一那年的一个转身,我跌入的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纠缠不清。初见赵琛,是在这一年,我应聘成了他的家教老师,被他各种刁难和折磨。初见赵子峰,也是在这一年,他是付我工资的人,一个霸道又专政的父亲。后来,有女人跑到学校,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骂我是贱人,说我抢了她的老公。再后来,还有女人扬手就给我大巴掌,然后指着我的脸大骂我是不要脸的小三。于是到最后,我与生命中那两个至关重要的男人,关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