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5400000008

第8章 游荡的生灵(7)

我把床让给了父母睡。我则在阳台上铺了地铺。夜晚的安静放大了我的敏锐。那夜,母亲一直未能入眠。她的每一次翻身,我都能察觉。我尽量不出声,装出睡着的样子。我怕自己的响动,会掀起母亲更多的惆怅。我敢肯定,那天夜里,母亲的内心一定经历了一场风暴。那场风暴,比乡下山坡上的寒风还要浸人心骨。它来自心的最深处,夹杂着血泪,以及身为一个母亲的慈悲和无助。

第二天一早,父母就让我把他们送到车站,坐车回老家去了。父母走后,我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独自浪迹在这个喧嚣的大城市了,做着怀乡的梦。

后来,父亲在跟我的一次谈话中说道,自从母亲回去后,一直在担心我的生活。母亲曾对他说:“如果我那次生病医治不好的话,我就去撞车,为儿子挣回一笔钱。”父亲话刚说完,我就哭了——为我这位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愚昧而又伟大的母亲!

我愧对我的父母。

像我一样做着怀乡梦的,也许还有那些农民工。他们是这座城市里的另一群卑微者。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寒风刺骨,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他们皮肤黧黑、衣履破旧,躬着身子劳作在水泥堆、仓库、车站、码头、建筑工地上;或蹲在马路边,抽着劣质的烟,吃着毫无营养的盒饭。即使逢年过节,他们也宁可忍着思乡的煎熬,而把身体出租给这座城市,以获取求生的资本。

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他们永远是一群边缘者,过着封闭而廉价的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这座城市建造过无数的高楼大厦,公园广场,却没有一处空间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就像一只只蚂蚁,只能躲在阴湿的暗角,做着虚无的梦。他们以自己的沉默和谨慎,与城市保持着距离。他们怕得罪那些高傲而“文明”的城市人。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知道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泥腥气和柴草味道。这一切都会让城市人排斥和鄙视。为了生存,他们已经学会了忍辱负重,明哲保身。

在我工作的杂志社附近,有好几家新开发的建筑工地。傍晚时分,夜幕黑纱般笼罩在城市上空,静谧而寂寥。这时,那些劳累一天的民工就会拖着疲倦的身躯从工地上出来。脸上的表情是麻木的,生冷的,僵硬的。他们早已被残酷的生存打磨成了一块顽石。

这些民工大多住在工地上,生锈的钢管和肮脏的塑料布搭建的工棚就是他们的“家”。里面除了凌乱的被褥和锅碗瓢盆外,剩下的,便是无尽的荒凉和寂寞。重庆的冬天很难见到太阳,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弥漫着寒冷和忧郁。入夜,湿气像草丛里的蛇,到处乱窜,碰上谁咬谁。我不知道那些躺在工棚里的乡下人,没有电热毯,没有空调,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寒气的入侵。在他们那焦黄的体内,该潜伏着多少条无形的毒蛇呢?

吃罢晚饭,他们就围在床上打牌。这是他们惟一的娱乐方式,也是最好的抵御空虚的方式。他们没有条件享受到其他的文娱生活,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广播可听。只有扑克,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活着的苦恼,把生存的隐痛和内心的酸楚消融在漫漫长夜里,消融在浓浓的黑暗中。

但我不明白,这简陋的工棚,能够安放民工的身体,也能安放他们的灵魂吗?当他们蜷缩在被窝里的时候,听着外面隆隆的车声和城市人发出的欢声笑语,他们会想起远在乡下的妻子和孩子,以及衰老的父母吗?会想起村边的那条河流和房后面的那棵树吗?会想起圈里的牛和羊,以及院坝边的那片菜园吗……

我每次下班从工地旁走过,都会在内心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些疑问困惑着我。每次看到那些民工们在劳动的重压下凝重而无奈的神情时,我都会难过。在这个陌生而冷漠的城市,没有人会去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没有人会主动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也没有倾诉自己情感和表达自身愿望的权利。他们永远压抑着自己。他们已经习惯了做一个被漠视的社会角色。

可就在这个习惯了被漠视的庞大的群体里,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我的父辈。因为,在这个爱恨交织的人间,我们有着同一个姓名:农民。

也正是由于这种根源上的关联,当更多的农民工受到社会不公正对待和歧视的时候,我注定没法做到像那些“文明”而有“教养”的城市人那样,成为一个旁观者而心安理得。

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我都是一个站在黄昏边沿的黎明守望者。在这个漫长的守望过程中,我目睹了辛酸和悲伤,体味了痛苦和绝望。看到了人为了活着所必须承担的苦难。但我并不悲观,我相信只有经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最终获得曙光的照耀。

十一

我对故乡的怀恋,并非是要做一个农耕文明的怀旧者,更多的却是一种审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无论我身处何处,我的根始终在乡村。在城市里摸爬滚打的这些年,我已经深切体会到无根的痛楚。这种痛楚是尖锐的,它使我迫切需要替自己的心灵寻求一个归宿。但当我看到故乡一年不如一年的衰败和陷落,我的精神有一种枯萎的状态。尽管我一直在逃避乡村,但我从来没有抛弃过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的爱是潜在的,隐忍的,像地下的泉水。

人活着,是需要有根的。

根,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来路。能看清自己来路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才能知道自己该珍惜什么,该坚守什么。

尽管我一直对像我一样出生的农民充满同情,但我也时常看到一些进了城之后的农民,再回到故乡时的跋扈和乖戾。他们穿着被城里人淘汰的西服和皮鞋,打着劣质的领带,把自己包装得煞是光鲜。还学着城里人说话的腔调,故意在乡邻们面前显阔,俨然城里人的模样。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究竟在城市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样的人总是令我感到厌恶。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意义上悲哀。

如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跑到城市里去了,乡村只剩一副空壳。还继续留在乡下苦苦挣扎的,就只有像我父母那样的老人了。他们是乡村最后一批守望者。只是,他们所守候的,不再是黎明的曙光——他们对生活已经不抱希望。而是命运本身,以及那一丝血缘亲情。

像我的父母,总是盼望我能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吃顿饭。哪怕什么也不做,就那样静静地呆一呆。在乡下老家,我母亲自今还藏着我曾经使用过的几种名片。她用一块纱布包好,放在枕头下。想我的时候,就偷偷地拿出来看看。而我父亲则收藏着各种刊物寄给我样刊后留下的信封,每个信封上,都写着他儿子的名字。有一次,我整理房间,将这些破损的信封扔了,可父亲又背着我将它们捡了回来。现在,他们老了,已没有能力再爱我,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儿子的牵挂和祝福。

可我在乎过他们内心的想法吗?我在逃离乡村那一刻,就意味着把他们一同撇下了。多年之后,当我回首来路,已是人到中年。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我束手无策。像面对逐渐消失的故乡那样。

好在,我并没有因为故园的丧失而颓废,也没有因为父母的衰老而沮丧。故土和亲情所给予我的养分,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里。这种来自血脉上游的滋养,使我懂得了感恩和怜悯,懂得了慈悲和爱。

以致于,不管我在城市里遭受多大的屈辱,我都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农村人而感到羞愧。

十二

我也无意于去指责和批评我现在寄生的城市。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以农村人的狭隘眼光去看待城市。城市虽然有它固有的排他性和残酷性,但总体上还是体现了一种现代文明。不管是医疗卫生,还是文化教育,权益保障等等,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城乡之间,永远是有差别的。城市也永远对农村具有诱惑力。否则,就不会有数以万计的农民,从他的孩提时代起,就在梦想着挤进城市。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事实上,城市也确实让无数来自农村的追梦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虽然,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血泪。

从生命的本源来讲,人是生而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出生,就像没有人可以抗拒死亡。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城市人就自觉高贵,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就自感低贱。应该彼此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歧视和伤害。

让每一只蚂蚁,都能感受到被太阳照射的温暖。

让每一只蟋蟀,都能发出哪怕微弱的声音。

放爱一条生路吧,你的灵魂将会获得永恒的安宁!

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又一个春天悄然地来了。窗外园子里的几棵柳枝上,新的胚芽正在绽放纯净的笑意。我看到从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在照亮大地的同时,也在驱除我内心深处囤积的寒冷,使无数光明的事物重又灌满我的胸腔。

【从两路口到上清寺】

先说两路口。

地盘不大,横竖就两条街道。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车,都从这里经过,故塞车就特别严重。尤其是早晨,逢上班高峰期,车子爬在马路上,虫子一样蠕动着。喇叭响个不停,车内的人也焦躁不安。交警神闲气定地指挥着车辆,交通状况却丝毫不见缓解。可新一天的生活,早已在这种拥挤和喧嚣中,粉墨登场了。

我们编辑部就落座在其中一条街道的旁边。房子是老房子,远远一看,尽是岁月雕刻的痕迹。看门的师傅姓冷,肥胖的身子,病恹恹的。卧在传达室的椅子上,面若冰霜,跟他的姓十分吻合。他只要一见我,就说:报纸。然后,随手将一札信件和报刊扔给我。缩回身子,继续卧在椅子上,抄着手,像一个被冷落的思想家。

信件多是作者来稿,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这些稿件的作者,都是热爱文学的信徒。文学越是不景气,爱好文学的人却越来越多。有的投稿者很谦虚,寄一首诗来,还要附上一封长长的信。信的内容,无非是希望编辑能认真看他的稿子。若能发表,不胜感激云云。其实,他即使不写那封长信,编辑也会认真看的。能发表的作品,自然能发,达不到发表水平的作品,终究发不出来。

一天,我正在看稿,突然接到一个投稿电话。投稿者说:我有一篇小说,是写情感题材的,你们要不要?那时,我刚做编辑不久,对处理这类事情毫无经验。我沉默片刻说:我们得先看稿子,再决定是否采用。对方的声音小了下来,说:只要能发,我一分钱稿费不要,还倒给你一百块钱,行不,考虑一下。没等我说话,对方继续说:先就这样吧,我住处离你们编辑部不远,明天就把稿子给你送来。说完,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他果然就把稿子送了过来,厚厚的一沓。稿子内还夹着一张某体育中心的游泳券。他说,这是一张家庭消费券,把老婆、孩子带去放松放松。我立马拒绝说:不妥不妥,我还是单身,用不着这玩意。他说:用得着,用得着。边说边转身匆忙离去。那天过后,他每隔一天就来电询问稿子的事。我说:没这么快,我正看着呢。他说:这样吧,稿费我不但分文不要,倒给你两百块钱,怎样?我无言以对。他的小说我倒是看了,编造了一个婚外情故事。语言冗长,读起来,也不大通顺。该用句号的时候,他用逗号。我便只好诚恳地告诉他:大作我们这发表很困难,你还是另投他处吧。没过两天,他很不悦地跑来把小说拿回去了。当然,那张游泳券,原封不动地夹在那沓稿纸中。

我们编辑部在七楼,六楼是一家广告公司,八楼是一家保健药品销售公司。去买药的,都是些老年人。不知道人老后,是否都要借助药品来维持生命。果真如此,当我老后,希望激活我生命的,不是药品,而是别的什么。比如,文学,爱情……

从七楼的窗口朝下看,一眼就能看到街边的那家面馆。面馆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人长得胖,皮肤黑黑的,但很能干。为招徕顾客,她直接将面馆取名“胖妹面馆”。来吃面的,多是熟客。人还未到,声音先吼开了:胖妹,二两杂酱。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喊:胖妹,酸菜米线,二两。日子一长,胖妹就成了她的代号。每天早晨,我都要去她的面馆吃面。她卖的面,配料很有特色。吃起来爽口,滑而不腻,是我吃到的重庆比较正宗的面食。胖妹的老公,是个憨厚的男人。每天都在面馆里给她打下手,听从胖妹的指挥。他的肩上总是搭张毛巾,只要看见胖妹额头冒出汗珠,他就取下毛巾,替她擦汗。他的这一举动,曾令不少顾客感动。面馆只营业半天,晌午一过,夫妻俩将清洁做完,就关门大吉了。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开车回家。车是胖妹才买的新车——长安面的。这种车适合载货,停靠也方便。胖妹还买有一辆出租车,由他儿子在开。偶尔,会看见他儿子开着出租车来吃面条。吃完面条,喊一声:妈,走了。脚一踩油门,消失在车流中。这时,胖妹总要望着儿子远去的车喊:注意安全。胖妹还在重庆买下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拿来出租。一家面馆,让一家人脱贫致了富。

同类推荐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1919年1月28日,何泽涌出生在苏州的“两渡书屋”。“两渡书屋”是何泽涌父亲何澄“灵石何寓”院内最早盖起的一幢房屋。“灵石何寓”为何澄亲书,由工匠镌刻烧制成一个长方形的搪瓷匾镶嵌在大门旁边的院墙。当时的门牌号码是苏州十全街一四三号(后改为151号)。“灵石何寓”门匾,不仅开宗明义地标明了何澄是灵石移居到苏州的山西人,而且在“灵石何寓”的界地十全街和五龙堂小巷的拐角处,何澄还立有一块不同寻常的界碑——“灵石共和堂何”。
  • 西雅图睡不着

    西雅图睡不着

    西雅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海洋性气候和高纬度内陆季风巧妙平衡下,成为一个水气丰盈,却无潮湿之害的美丽城市。依山傍水的地点在亚热带国家也许是乏人问津的居家之处,但是在西雅图却是炙手可热的好地点。西雅图的浪漫非比寻常,诚如作者所说,对西雅图的感觉是绝对需要人来分享的,否则一个人承受不了!
  •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杨玉环额间的花钿述说着那一年的劫难;卓文君的远山眉是相思时的寂寥叹息;神仙玉女粉抹去武如意的憔悴,却充斥着不肯见白头的无力;赵飞燕的息肌丸能使掌中舞,却对身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绝佳的妆容和体态一步步塑造,情人的心意却难以抓牢。他爱你时,可以拱手江山讨你欢,不爱你时,你就是一朵塑料花,再美也仿佛失去了生命。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鬼画

    鬼画

    那天,陈愚起得很早,坐出租车去赶飞往夏威夷的航班。沙滩、棕榈树、美酒和蔚蓝色的大海,使陈愚对这次度假充满了期待,可收音机里的晨间新闻却播报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昨天深夜,安州博物馆发生盗窃案,有着“鬼画”之称的镇馆之宝《安州晚钓图》被盗,目前警方已经成立了专案组,专案组办公室就设立在博物馆……司机一听,手头一晃,车子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差点撞上路边一个骑摩托车的。“天哪,那可是鬼画呢,听说拿着那幅画就会送命,谁这么不要命寻死呢?”司机惊呼道。
  • 重生之不做豪门妻

    重生之不做豪门妻

    【重生文必看】前世的苏瑶柔顺乖巧,却从小受苦,被亲人欺凌出卖,连唯一的弟弟也被迫害致死。直到遇到豪门竹马,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就可以逃出苦海,幸福一生。结果她付出了一切,却遭人陷害,横死在狱中。今生的苏瑶不再做个乖乖女,她霸道狠毒不择手段,为什么,却有个豪门忠犬一直不离不弃。说好的,今生再不嫁豪门的呢?说好的,要自立自强不嫁人的呢?那个谁……说话要算话,我就是不嫁豪门,因为我自己比你更豪门。
  • 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的人

    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这就是你在我生命里的角色,我童年时的小女孩,今日蜕变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马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某年灿烂的夏天,他在海边邂逅了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他该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她?他将如何信守与她共许的承诺?"
  • 和猫娘混生活的日子

    和猫娘混生活的日子

    闲人李锐乔迁新居,但是刚到家就有几个超级大的箱子堆在门前李锐(黑人问号):“exm???我好像没有网购东西啊?”突然,箱子自己打开了,从里面蹦出几只猫娘猫娘:“请多关照了,主人大人”从此,超级小的房间和很多的人过上了忙碌的生活不过···无良的作者从来不会放过男主的···嗯,你们会知道的···
  • 你是我想象不到的甜

    你是我想象不到的甜

    【双学霸高甜】【超甜怪力伪萝莉×外冷内骚小狼狗】除了苏知之谁都不知道,河海中学大名鼎鼎的顾烨嗜甜如命。除了顾烨谁都不知道,苏知之有他这辈子吃过的所有糖加起来都比不过的甜。有了她这颗小甜豆儿,所有的糖都变得索然无味。——在顾烨看来,苏知之笑起来甜,生气时甜,连哭起来时都甜的要命,就是打人的时候……疼的要命。苏知之:同学,散打少女了解一下。———顾烨一直以为苏知之是个柔弱的炸毛猫,直到她喝醉了之后扳手腕扳赢了在场的所有男生还把他公主抱起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哪是猫啊,这分明是大脑斧!自己选的小甜豆儿,哭着也要宠。1v1双宠无虐
  • 学渣逆袭套路校草36计

    学渣逆袭套路校草36计

    主要人物:韩奕程,范满满他是圣德一中的一块招牌人称少女杀手的韩大校草所有玛丽苏男主所有的条件他都具有。而她则是网络上人气极高的漫画家,而现实中的她却是个学渣,虽然网络上的她风光无限,但现实中的她,却因为成绩不好的原因到处受到老师同学的凌辱。因此她立志要逆袭成学霸,给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一点颜色瞧瞧。她和高高在上的韩大校草,本身没什么交集。可谁能想到,帅气又儒雅的韩大校草居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她的补习老师,两个人每天都要在一起朝夕相处互相探讨学习。可是突然的某一天,韩大校草突然对她这个小平民说:“我们交往吧!”妈呀,谁能告诉她?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新坑求填,谢谢各位小可爱了。
  • 微风不如醉初夏

    微风不如醉初夏

    当朝女丞相隐瞒身世,世人皆不知当朝宰相竟是女儿身,只知当朝丞相与天下第一裁缝佳偶天成,郎才女貌。后来……
  • 当家万万岁

    当家万万岁

    一睁眼,阎如玉直接进了土匪窝,还成了山中女大王。山中上下三百六十口,老衰幼弱残兵多,面黄肌瘦顿顿挨饿,还成了山下小官刷政绩的BOSS窝。即便如此,日子还得过。占山头、开荒地、存钱粮、努力洗白直奔小康,却愁得小的们整日心慌慌……“老大,今科的状元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勉勉强强可做新郎。”“老大,前日来攻打的将军,骁勇善战,威震四方,俘虏过来,可供观赏。”“老大,当朝的国舅来卧底,自是白嫩如玉、举世无双,不如顺便.....?”
  • 我家老公超护短

    我家老公超护短

    “老婆,听话……”“不要!”“乖,张嘴,我给你上药……”一场精心密谋的阴谋,她在逃跑途中跳窗闯入他的总统套房……从此,一宠上瘾。人前,他是权势滔天、腹黑霸道、冷酷狂妄、不近女色的祁少,人后,却撩她宠她再折腾她!谁特么说祁少不近女色?沈小姐怒而拍桌:“我受够了,我要离婚!”祁少扭头将小包子塞进她怀中。小包子泪眼汪汪哭断肠:“妈咪,你要抛夫弃子?”沈小姐黑人问号脸:“……”她什么时候生过孩子?
  • 域界守护神

    域界守护神

    一段缘起一块顽石的逆天之路。一条褪去清涩,化身传奇的成长之途。驰骋星域中,纵横九霄上,天才贺源的精彩,尽在域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