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1500000003

第3章 懂得自律,才有可能放纵人生

01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条动态:我不想再过这种生活,我对自己无能为力。所谓绝望,大抵如此,这是一个死循环,感觉没有人爱,因为不爱自己。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好友,我还是点开对话框问了一句:“刚刚看了你的朋友圈,怎么了?”

他说:“我就是做事拖延得厉害,对自己很没信心,感觉做不好任何事情,想要改变这种状态而计划的种种都没有去实施,简直就是个自甘堕落的渣渣。”

我说:“拖延症每个人都有,调整心态很重要。”

他说:“也不只是拖延,白天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充实忙碌地生活,自己不想上课于是继续睡觉麻痹自己。晚上打满鸡血刷各种社交网站,试图证明一下自己卑微的存在感,喝鸡汤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然后呢,一直玩手机,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暴饮暴食摧残自己的身体和脆弱的意志,慢慢想要躲避人群,拒绝交流。”

我想了一下,其实这只是不自律。不自律的人生有点儿像吸毒,明知后患无穷,但为了一时快乐,还是一次次不断沉沦。

生活方面,要做的事从来都在拖延,第一件事拖到第二件事的时间,然后拖到第三件事的时间,最后还是没做成。

规划方面,计划看书,看完两道题就想刷微博玩手机,看完五道题就觉得坐着难受,很多时候看进去了,马上又会觉得,都这么长时间了,要不先放松一下?舒服不过躺着,计划因此而耽误。

想起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快考试了,为了好好复习,把手机关机后藏到书柜最深处一大摞书的后面。心里想着,这么难拿到,我肯定不会再费劲翻出来玩了。

然而事情的结果是,他用了一下午把一直打印不了的家用打印机修好了,然后还把小学五年级弄堵的钢笔疏通了。

02

回想自己大一入学时,抱着满腔热情,势必要在大学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没进入大学就已经做好了大学四年,甚至未来十年的人生规划。那种积极自信、意气风发的样子,至今我都还记得。

可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实在令人难以逾越。

一开始,因为没有完全摆脱高三时的阴影,上课听讲还算认真,作业尽量不抄别人。但是,这种努力也仅仅维持了一两个月而已。之后加入文学社,半月一期的杂志,正式开启了我的大学翘课之旅。大一上学期,翘了三分之一的课,都在校对和排版。

慢慢地,就算去上课,也只是刷刷手机、睡睡觉,干什么都有劲头,就是看不进去书。虽然期末没有挂科,但成绩还是一片哀鸿。

一个假期痛定思痛,我打算开学后洗心革面好好做人,迫不及待到了开学,因为室友的引诱,我接触了DotA。

那段时间,我们废寝忘食地组队拼杀,几乎从中午打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三餐叫外卖,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每次酣畅淋漓地结束游戏,我也会反省内疚,就这样在内心的煎熬中度过了大学的前一年半。

有一天,我跑到一片人迹罕至的树林里想了一个下午,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尽管没想通,我在大二、大三还是开启了新的学习模式。

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半到教室背英语,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做数学、英语四六级模拟题,累了就去图书馆借书看,晚自习到10点回宿舍,生活极其规律。

就这样,我的成绩一下子冲到班级前三,除了体育,每科都超过85分,综合测评专业第一,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再后来准备考研,我保持这种学习模式近一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能够严格执行计划。完成一天日常安排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很有满足感,并且因为疲惫能够快速入睡。

睡觉之前,我会把第二天要看的书、要拿的东西放进包里,把要穿的衣服鞋袜放在椅子上。第二天早上闹钟响一遍立即起床,有时候甚至会提前醒一两分钟关闹钟。那段时间,我不会因为生活安排得满而烦躁,反而享受那种高效完成事情、有规律的生活状态。

虽然最后没打印准考证放弃考研,但我已经比以前更耐得住寂寞,更能享受孤独了。人一旦自律起来,就会觉得任何无所事事、任何消遣都是在浪费时间。即便知道生活有时候就是无所事事,却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

任何人完善自我,都需要一个过程和一些阅历,而大学,恰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人有很多可塑性,大学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局限于获取知识,更在于我们如何获取成长,包括建立一套完整的思考体系。

大学里的机会很多,环境也很复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借助一些契机,不断地去体验,去努力,去丰富自己的阅历,尝试各种我们之前想要尝试的事情,体验我们之前一直向往的生活。

自律、忍耐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意味着为一个伟大的目标努力和付出,意味着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放弃眼前的一些诱惑。它会让你拥有一颗强大而丰富的内心,面对任何事都可以冷静自若地处理。

03

人成为人之前首先是动物,而动物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自律的,支配动物行为只有两种东西:快感和痛觉。

管理学假设人性本恶,所有人都自私、贪婪、好吃懒做,没有一丁点儿自制力。所有的公司制度、国家制度也是以此为基础设立的。

在商业社会中,我们都不相信别人能做到自律,所以规则都是把人当贼来防。企业使用奖励和惩罚来进行员工管理,其实也是快感和痛感的另一种体现。

如何做到自律?很多时候就是要求你通过外力逼自己实现真正的自我约束,我们甚至还会发明一些矫正器械和软件来实现强制管理。

很多人喜欢跑步锻炼,但就是坚持不下来,本来把目标设置为10圈,每次跑到三五圈就放弃了。跑圈单调枯燥,可以随时停止,而且放弃成本极低。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变化一下方式,增加我们违规的成本,比如把跑圈变成跑公路,曲线变成直线。这样一来,运动过程丰富起来,多了很多人和风景,跑起来不再那么枯燥。同时,直线运动意味着必须有返程,当我们跑完1000米就想放弃的时候,返程会增加一倍的运动量。

自律是一种偷着享受严谨和近乎禁欲带来乐趣的行为,在这种有着孤独倾向的方式中,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机器人或书呆子。可旁人不知道的是,自律而清醒地生活,不苟言笑是因为心中有更值得快乐的事,这些事不一定需要分享,而是默默放在心中呵护珍藏。

当然,自律生活,目的是让生活变得更好,很多人拼命做到了“自律”,却偏离了生活。他们往往将自律当作意志力坚强的表现,甚至异化为一种偏执。

刚参加工作,我有过一段时间的晨跑计划,跑步的过程中结识一个博士生,他每天都要跑一万米,从早晨6点半开始跑,风雨无阻。

我一直都很佩服他的毅力,常常因为自己想多睡一会儿说服自己不去跑步而自责不已。

一次,他的一个朋友要去火车站,希望他帮忙提一下行李,他直接回绝,说必须跑完步才可以去。这种自律与其说是自律,不如说是一种近似的病态。

04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就是说,能自我约束才是真正的自由。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精英阶层最优秀的品质,是自我约束能力强,更看重未来,愿意为更好的未来牺牲当下的快感和舒适。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我们要能承受当下的克制之苦,善于分配和高效放大时间的力量,用来求知、培养技能、储蓄资本。

自律并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和镣铐,反而是一种寻找内心平衡的最佳方式。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律者的生活无趣至极,其实不然,他们比懒散之人更容易沉下心来体察和关注这个世界,进而有深入冷静的思考,对世界的认识反而更加丰富深刻,生命也更有重量和质感。

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抱着最强大的毅力和决心摆脱现状,走出困境,如同溺水的人一样,要浮上水面,吸一口空气。他们拼得比别人狠,干得比别人卖力,成为让人艳羡的一小撮人。

坚持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当你熬过一段无聊、跨越一段糟糕,就会收获一个习惯,会发现生活多姿多彩、井井有条,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最后,以一句我一直奉为圭臬的话作为结尾:自我约束,目光长远,每天认真做事,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同类推荐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意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优秀团队和普通团队在集体智慧方面差异并不大,但在如何引导和激发集体智慧方面却是天差地别。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提高生产力。团队将学会怎样把思考过程分为六个不同的方向。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青年创业投资点石金策》内容简介:人类是一个以群居为主的社会,个体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存下来,人类必须要彼此协作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才可以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社会又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如果大家都处于平等的位置,那就很难协调和调动人类的资源和力量,也就无法形成强大的作用力。
  •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当下执行版)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全美,至今仍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性人物。有人说,在这个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业、服从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甚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时代在发展,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因为它代表了维系人类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古老而美好的价值观。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愿罗文中尉那样的人越来越多。
热门推荐
  • 孤独战神

    孤独战神

    不管人类用什么理由,战争就这样持续下去了,虽然期间有过和平,但将来还是有战争的。在这样时断时续长久以来的战争中,造就了许多长盛不衰,家户舆晓的军事家、战争英豪。而在战争中,那些军事家、英雄、都被惯上各种迷人的称号。如常胜将军、不败将军、天才军师、等等等等。但是有一个称号,其他如何表达的词汇都不能代替的,那就是:战神。
  • 空姐之死(罪推理事务所)

    空姐之死(罪推理事务所)

    发生在旅游大巴上的一起命案,匪夷所思的死因,扑朔迷离的案情,调查牵扯一系列诡异事件……命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骇人听闻的真相?所有的谜团和线索,都将在死者漂浮的灵魂中得到解答!更多精彩,关注集灵异、惊悚、推理于一身的“罪推理事务所”系列。
  • 追忆似水年华:女囚(第五卷)

    追忆似水年华:女囚(第五卷)

    《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我把蓝色汇成海

    我把蓝色汇成海

    此书力图打造成第二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一个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一群少女少年、校园以及都市的故事……
  • 我在唐朝有个家

    我在唐朝有个家

    【起点中文网A级签约名品】一颗流星带走了现代渣男,却造就了大唐绝世好男人。周青,史上最倒霉的穿越者。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兄弟们处心积虑要置他于死地。若不是那场流星雨,或许灯红酒绿,花前月下才是他一生的归宿。如今,穿越到大唐,本想过着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悠闲日子,却不知万事冥冥之中早已有注定!
  •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成功金版)》内容包括办公用品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办公费用管理,印章、证照、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会议、提案、行政事务、法务管理,员工考勤、出入、假务管理,员工出差管理,车辆管理,招待与接待管理,宿舍食堂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等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制度范例以及大量“拿来即用”的模板、量表。它将告诉你如何让繁杂的行政工作变得更有条理,让行政管理变得更有效率。
  • 让泪化作相思雨

    让泪化作相思雨

    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开始闭上眼睛,安静地想念一个人,想念一张脸。而在他们心里,能够有这样一个人可以想念,或许就够了。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