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500000007

第7章 帝国的神经(2)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进行了改革,助齐桓公首霸中原,管仲改革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户籍改革。管仲将齐国所有老百姓一一登记在册,其中有每个百姓姓名、性别、高矮胖瘦、身份等级、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便于官府查询与搜索;若无籍,就是黑户口,不仅本人要被治罪,街坊四邻与负责此片区的官吏也要被惩罚。管仲还将每五户为一伍,设伍长,五伍为一里,设里长,伍长与里长坐中统筹,居民之间互相监视,并密切观察来往的人群,若有可疑,便要通知官府,通过这种办法来维持地方稳定与社会治安。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将管仲的户籍举措再次加强,商鞅新法规定:每个居民都要登记造册,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伍”、“什”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便是著名的“伍什连坐制”,以求“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将地方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手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户籍管理已经确定了两大主线,其一是掌控赋税兵役来源,其二是严格控制百姓。两汉时期虽废除了残酷到无以复加的“伍什连坐制”,但“汉随秦制”,加强户籍管理,以彻底把百姓捏在手里,遂实行“编户齐民”政策,将所有百姓编入统一户籍,同时兼以“八月案比”之制,即每年八月进行户籍的清理与复查。

北宋中期实行“保甲法”,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长。家有两人以上者,选一人作保丁,组成保甲。保丁自备兵器,闲时操练,农忙时耕种。同保范围内如发生犯法事件,保丁须检举、揭发或追捕。保甲制度是伍什制度的一种变相,但没有后者那么严苛。保甲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各朝代各时期,具体规定、操作办法有所不同,但大体模式相同。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颇有***味道,其组织形式是户—甲—保—乡,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为了内战,国民党政府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并命令各地保长拉壮丁,强推向战场当炮灰。反映那时保甲制度的四川话版《拉壮丁》,直到现在还以话剧、电视剧演出。

其二为弱民。

整个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饥饿史,绵延到现代,人们间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直到现在很多北方人见面打招呼见面头一句话,仍是此句。

我国长期是一个富强繁荣的国家,但国强民不富。民弱国强,民强国弱。统治者的看法是,民强了,国必然弱,如果民众有喧嚣之心,聚而闹事,何以制之?“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这样无厘头的结论,按如此推论,便相当合理了。但为什么不思考片刻,民众若吃饱喝足,生活无忧,谁还会来闹事?

弱民策略是与赋税、户籍、官制等各方面相连的。

帝国收拢绝大部分核心资源,绝大部分财富,让百姓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中,时不时地再以赈灾、抚慰民心等方式,将从百姓手中拿过去的东西,再分发点下来,以示恩泽。再或者把官方闲置的山林池泽暂时开放,允许百姓开荒渔猎,当然这是属于官家的,可随时再收回去,若要继续在此求生计,便得叩谢皇恩、多孝敬、老实点。

通过上文所讲的户籍制度,帝国将人民拴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不准随便迁移,如此一来可断绝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风闻造乱;可随意监视百姓,有效钳制,一旦出事,马上派人处理。除了是制民策略,也可视作是弱民策略。

最大的弱民战略还是“重农抑商”,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思想的是魏国改革家李悝,但其实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这么干了,商周两朝虽没对商业与贸易设有特别限制,但相比而言,更为重视农业。从战国至清末,重农抑商这一基本方略,一直为历朝历代所践行,其间也有差别,比如汉文帝、唐朝与宋元时期,便不是特别地蔑视商业,唐代起,国家还专门设立了机构进行海外贸易,并对商人阶层进行集中管理,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并不轻贱。但总体而言,商人地位长期都低,被视为“末民”,即末流之民,除了商人,还有流民、江湖艺人等。这几类人有一共同特征,便是行踪不定,四处穿梭,帝国是不喜欢这号人的。

之所以会重农抑商,总结起来便是三点。

第一,帝国时代国家的根本是农业,但农民们辛苦耕耘却始终贫困,商人买空卖空,却能获得厚利。“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不如倚市门”,如不加以格制,哪还有人愿意务农?

第二,帝国时代国家最有效的管理是集中制,商人为获取商机与信息,采购、倾销货物,便会长途奔波,四处分散,这肯定是不便于帝国管辖的。

第三,帝国时代国家最大力倡导的是朴素清净的社会风气,构成这种社会风气的有效分子便是闭塞憨厚的老百姓,所以国家一直忌讳民多智计,民风浮华,因为这样不好管制。而商人见多识广,巧言令色,诡计多端,这样的人不仅不好教化,反而会“带坏”其他的良民。

重农抑商对商人与贸易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第一,先导式管制。对商业与贸易都定位为末业,将商人定位为末民。士农工商,如此排位,最穷的农民排名靠前,仅次于士大夫阶层,工即手工业者排在中间,最有钱的商人排在最后,如此一种诡异的现象便产生了,商人大多会雇工,商人是东家地位更低,工是雇员地位却更高!

第二,羞辱式管制,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对商人都有特别规定,有时不准商人穿绸缎,只能穿布衣;有时不准商人出门骑马、乘车,只能走路,叫你有钱也无法消费,憋死你。每个时期都有稀奇古怪的规定,这里不一一列举,仅说个好玩的。譬如西晋时规定商人出门只能戴绿帽子,还要在帽子上贴上纸条,上写其名某某,穿的鞋子不能是一个颜色的,须是一黑一白,简直难以想象那时商人走在街上的滑稽场面。

第三,打压式管制,利用税收,合法地剥夺商人,这倒罢了,可各级官吏经常巧立名目,大棒小棍来敲诈,商人无还击之力,只得暗吞苦水。此外商人如果与官吏、农工发生纠纷,仲裁者一般都会偏向后者。

第四,断后式管制,古代的通常规定是商人不能做官,而且他的子孙三代以内都不准科举,白白断了仕途。古代官道即大道,为官能封妻荫子,光耀门庭,经商则今世抬不了头,子子孙孙都被连累。不过,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大富商为了能摆脱低贱身份,让子孙能科考,便大散金钱,给各方官员送礼,给朝廷献纳,从而买得一个虚衔,并无任何实质权力,却能提高身份,朝廷和官员也能通过这一途径敛财,可谓皆大欢喜。

其三为愚民之策。

什么样的人最好控制?最易驱使?自然是憨傻老实之人。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人人都希望别人憨傻老实,但一旦身边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人,多半都会去无情地嘲弄、欺凌甚至掠夺,并且不会有愧疚之心,因为其他人也在这么干。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三家——儒家、法家、道家,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愚民之路,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孔子说:“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商鞅说:“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疾务农;民愚则易治也。”

其余如兵家与纵横家,更是巧诈无端,连诸侯都可以骗,何况是老百姓?

关于愚民之策,我不想多说,从帝国第一个朝代秦朝的“焚书坑儒”,到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大兴文字狱”,这几千年来的文化摧折和思想钳制,真可谓是血色残阳,惨烈无比,甚是触目惊心。

掌控机核,始终利剑在手

对帝王而言,对权贵而言,无所谓大局,无所谓政见,机要在于谁掌控一切。动辄江山社稷,千秋万业,若不在自己手中,那还有何意义?

帝王欲图控制局势,通常是双管齐下,其一是朝堂,扼住上流,其二是民间,拦着下流。天下如江河,上下流的水都被制住,纵不是一如平地,也不会有大风大浪,舟行水上便能无忧无虑。

帝国体制下,只有强与弱,成与败,没有是非对错,胜利者有最终解释权。就算是皇帝,如果软弱仁善,常常反为大臣所乘,成为其工具,如皇帝强势,能掌控一切,那么大臣就成了他的工具,而且是没有商量与回旋余地的。皇帝对所有臣民有生杀予夺之权,这个权力太有诱惑性与杀伤力了,皇帝知道失去了这个,自己将会是何下场,因此小心翼翼,视若珍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有一把神兵利器,能斩除世间任何障碍,其拥有者最怕的就是有人偷了去,拿来斩他。

皇帝最在乎的是两种大权,其一是军权,其二是朝权。军权乃政权之保障,暴力性政权都会将军权视为首位,军权旁落,则篡立迭起。朝权乃政权之行使,朝权是对朝廷的控制,使政令发布皆出于君,若政令、条例被大臣所握,皇帝虽贵,却成了摆设。皇帝孤家寡人,精力有限,需要人带兵、理政,前提是这个人要在自己的掌握中。

那种能力强难驾驭的大臣,在危机时用得着,譬如敌国来攻,朝野混乱,财政匮乏,但危机一过,这种大臣的政治生命或者是生命便走到了尽头。历史上的能臣名将,多半没有好下场。而一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多作揖少惹事的官员,即常说的庸官、昏官,却能长盛不衰,功成身退,在于他们不仅不让皇帝感到威胁,而且千方百计让皇帝舒爽怡然,这么懂事的人,岂能不荣华富贵?

后来的史书上会大概如实地记录官员们的所作所为,以褒奖定性,史官们为稀里糊涂被皇帝杀掉的忠臣志士惋惜,对其赞誉不绝,而那种尸位素餐甚至吃里爬外的庸官奸臣,则列入贰臣逆臣,被剧烈地指责詈骂。纵是如此,愿意做前者的官员越来越少,愿意做后来的官员越来越多。

居安思危,皇帝们危机感天生即来,后天锻炼后,更是强于宇宙,但他们的危机感不在于忧患国家兴衰,民族未来,而是忧患皇权是否稳当。皇帝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杀掉军功赫赫的大将,宁愿昧着良心也要罢黜为国呕心沥血的大臣,宁愿用低贱的太监来对付自己的亲人。即使这些人并无谋反,甚至连任何迹象都没有。皇帝们是不管的,心疑即杀之,还振振有词,难道要等人家反了才动手?捕风捉影,莫须有便能置人于死地,法律的尊严,王朝的神圣,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坠落。

每个朝代都有一整套对官员的监督体系,可皇帝们尚嫌不足,便派心腹、密探去打听刺探大臣们的情况,谁有不顺之意,谁暗谤朝政,等待他们的将是龙颜不悦,天威下凡。明朝时则先后建锦衣卫,东、西、内三厂,正大光明地实行特务的政治任务,让臣民体会到皇帝的亲切关怀。紧随其后的清朝虽名义上取消了特务机构,但仍实行密探、秘奏制度,让大臣们相互监视、掣肘,以雍正时期最甚。围绕雍正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止维社与血滴子这两个暗杀组织,以及民间传说的吕四娘夺走雍正头颅,和电影《血滴子》中表达的一样,“从来没有过”。“查无此事”是官方敷衍了事的最好途径。

伴君如伴虎,可聪明的大臣们也不是吃素的。

大臣们有的采用“自污战术”,即以贪污来表示自己仅有小贪之心,没有大野心。汉朝开国丞相萧何就这么干过,他见刘邦对其愈加猜忌,便听从了门客之言,公然侵夺民田,还骄纵属下贪污,如此一来骂声四起,可刘邦一听,却暗暗欣喜。有的采取“自愚战术”,能在朝廷立足,自是胸有韬略,非同一般,但为了不让君王嫉妒,便明哲保身,干脆装起傻来。五代时有个著名的四朝宰相冯道。他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主见,无有政绩,却历经二十多年屹立不倒,被誉为朝堂不倒翁。还有的采用“自贱战术”,为了功名权位,大臣们逢迎君王势不可少,可士大夫阶层常自诩清高,不愿太降身份,这便有了顾忌,有的大臣则走上了百无禁忌的“无耻大道”。譬如和珅简直把自己当成了乾隆的贴身奴才,堂堂宰辅还为乾隆端痰盂尿盆,这能不恩宠有加吗?和珅巨贪大污,乾隆不是不知,却从不干预。

控制局势,始终波浪不起

朝堂是中央核心,枢控全国,但中国疆域广阔,虽王权浩荡,也有鞭长莫及之困。一个王朝要统治偌大个国家,不得不倚靠各级地方官、吏,以及上不得台面的差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古皆然,地方官员选择性、变通性地执行中央政令,甚至扭曲执行,使得利民变为害民,那是常有的事。中央并不信任地方,汉有刺史,唐有黜置史,宋元有按察史,明清有观察史,都是专门设置来刺探、稽查地方官员的,皇帝还经常派钦差大臣到各处巡视,以检查地方官是否执行中央政令,是否秉公理政。此外监察机构也有弹劾之权,如若某地方官有徇私舞弊、渎职犯法之弊,监察官员便可上书朝廷,揭发其罪。

同类推荐
  •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爱江山更爱美人。红颜?江山?作者将为你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红颜究竟是祸水还是美丽的邂逅,历史上究竟是否真的有红颜的存在还是某种虚设,这些问题都会在本书中为您揭晓。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本篇作为起点小说《长夜年代记》的资料篇。记录了平行真实地球与小说时代空白千年的故事。以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千年时间历史的走向。
  • 三国黄胜传

    三国黄胜传

    这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以军事谋略为主题的小说,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穿越回到了东汉末年,为了生存,一无所有的他,白手起家,徐徐发展,成为一方郡守,攻城掠地,与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三国鬼才斗智,与曹操,袁绍,刘备这些汉未枭雄角逐天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鬼神莫测的计谋较量和策略对决...
  • 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新书《大隋生存攻略》已经发布,望诸位书友老爷移步新书,多多收藏、推荐。------------------------------出生、封侯,经历大唐的波澜壮阔一片繁华盛景支撑着的大唐的锦绣江山东有三韩倭岛,口蜜腹刀;西有高原沙漠,狼子野心;北方虽定,然反复无常,一草原的墙头草,肥了谁家的骏马......愿这大唐,一世长安。
热门推荐
  • 宫主追夫记

    宫主追夫记

    她舍弃凡胎肉身只为不与他再纠缠,可他却痴心一片地等了她十五年。她归来了,可他却又一次一次地拒绝她。 她屠人满门、制造瘟疫、打开魔域封印,扰得天下大乱,唯独从没有伤害过他,还替他挡了一次又一次的劫数……可结局竟然是斩仙阵与屠魔阵。 天道不违,她原本就不该存在于世,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一个唯一记得她容貌的他。 “哈哈,斩仙屠魔阵,”她凄然大笑,“你们这些人以为吾身是什么?”
  • 隐婚密爱,总裁的天价娇妻

    隐婚密爱,总裁的天价娇妻

    白梓伊本以为这辈子她都不可能再见到苏煜。谁知道,某人一纸合约推到她面前,“开个价吧,和我结婚。”“当然,别自作多情,逢场作戏而已。”那嫌弃的眼神看的白洛伊只想冲上去打死他。然而,说好的嫌弃呢,说好的假结婚呢?婚后把她吃干抹净又把她宠成智障的人是谁?感觉被骗了的白洛伊无比郁卒的问,“你骗我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当然,不骗你我的良心才会痛。”“你个不要脸的。”“要脸干什么。要你就够了。”
  • 士丧礼

    士丧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如果说女人可以凭借姿色、温柔去挑战男人,那么男人就可以气质、魅力去挑战事业。气质:如果一个男人没气质,那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就犹如“脊椎”病变的人,“屹立不倒”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他必将沦为弱者。魅力:男人应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不可能同任何卑贱的东西联系起来。自信的男人有魅力:自信的男人总是将神话变成现实,他们的生活的每一天都放射着自信的光芒。
  • 牛角梳子我的爱

    牛角梳子我的爱

    当我们的婚姻在于父母的观点遇到冲突时,我们该怎样选择呢?当彩礼跟爱情一起谈判时,我们站在哪一方呢?只恋爱,不结婚到底是不是在耍流氓呢?,我们8090的爱情该怎样保全呢?一部《牛角梳子我的爱》诠释了全部。
  • 孤城瑾年若安生

    孤城瑾年若安生

    13岁的脸颊划过一道长长的疤,昨夜梦境,今朝天涯。16岁的心口开出一朵名叫安生的花,彼时花开,适逢半夏。17岁的塞纳河畔传出教堂的钟声,堕落的撒旦和神的惩罚,我在陌生的国度,遇见的少年如画。18岁的容颜19岁的发,我找到丢失在记忆里的少年却握不住时光的沙。24岁的面前一杯老酒一张请柬,我笑着对你说客套话。我饮下你亲手泡的散场茶,我知道我们之间只剩生疏再无其他。巷口的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我的背影终于在反复的徘徊中消失于一世的喧哗。满城的繁华,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叫安生的少年,请将我的思念带到他家。
  • 这个魔尊太黏人

    这个魔尊太黏人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包月文,绝对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他,六道之外,魔界至尊,却为了她甘愿进入轮回。她,特殊部门顶级特工,睁开眼居然到了完全陌生世界,却还是她的身体……为寻穿越之谜,她战恶鬼、斗僵尸,戏妖魔,嚣张异世。只是…….她究竟都招惹了些什么?天朝太子爷?神医狐狸精?僵尸王将军?鬼界三王爷?各个权倾一界,唱霸一方。凤柒玩笑:“本小姐要是都收了,六界不就是我的了?”某魔尊紧扣她腰身,邪肆霸道:“六界算什么,跟了我,这天地都是你的。”小剧场:他亲昵的将她抱在怀中,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让她感觉到他身下的火热……“女人,要吗?”啪……回应他的是一巴掌!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由中国全方位研究并介绍尼采的学者周国平优美译作。尼采以美学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人生哲学经典——一生中不容错过的哲学经典。
  • 如是,无憾

    如是,无憾

    一个傻子和哑巴的生活趣事,一个是重生只为平淡如水的哑巴,一个惹人疼爱的傻瓜,这两个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