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500000006

第6章 帝国的神经(1)

二元文明的轻与重

历史里很少有偶然,即使有一些偶然事件,都是有内理所在。中国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也是第一个封建制国家,这不是某几个强力历史人物所能决定的,虽然他们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历史不具有人的思维和理性,却有类似于着人的本能,毕竟历史是由所有人一起运作而成的,只是有人扮演主角,有人只能充当配角,还有人只能做看客。历史类似于人的本能便是,会依据环境决定最利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行动。

中国特有的地理、气候等条件,使中国成为物产盈盛之地,这些财富已经足够吸引人,统治者没有必要向外拓取,而是要提防垂涎三尺的游牧民族。上天赐予了中国江河沃土,还赐予了中国海、山、沙漠等天然屏障,中国人又修筑长城等军备工事,虽然不足以彻底杜绝觊觎者的扰乱、进攻,但足以遏制他们。从商周到秦这近一千四百年的时间里,华夏族占据了自己视野内最肥沃的所有地区,从此开始防御型与内向型的帝国时代。

有重则会有轻,重了防御,便少了攻取,重了内向,便少了对外的拓展。而游牧民族的方向是与中国完全相反的,轻防御,因无所谓防御,你来我就跑;重攻取,或是以抢劫财富为主,或是抢占并用,抢了战利品不说,还在某块地区盘踞,将之变为自己的牧场。轻内向,因内部没有多少财帛城池,极易管理,重拓展,一则四处攻城拔寨,一则大规模迁移,擅骑射之利,逞来去如风,游牧民族很少能安分下来。

这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两个最大的不同点。除了这些,在行为模式上,也是大相径庭。

游牧民族视进攻为生命,为保持民族的活力与进攻的效率,采取的策略是——对敌人残暴,对自己人仁慈。游牧民族几乎都是踏着鲜血崛起的,他们最擅长的便是烧杀抢掠,最爱屠城的便是游牧民族,他们这么做,是要以不断获取财物来激起全民族的进攻动力,以杀伐来维持民族的血性与战斗力,还可威慑敌人。此外,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战术。民族内部,虽作风粗野,好勇擅斗,但不会刻意去攻击谁,内部的分配,纠纷处理,保持着半原始状态,比较公正化。作为领袖者,通常要亲自上阵杀敌,有时还冲锋在前,以做表率来鼓舞士气。

农耕民族的策略则恰好相反——对敌人软弱,对自己人严厉。农耕民族视防御为生命,只要防住了来犯的敌人,保证内部的安宁,便能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帝国便能维持下去。对外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软弱的,经常会采用和亲、送厚礼等方式来怀柔强悍的游牧民族。统治者也不在乎这些,中原有的是子女财帛。偶尔会举兵反击,打击一下游牧民族的锐气,但很难长期维持。农耕民族的重心在内部。对百姓而言,是勤劳耕作,纳粮服徭役,养活家人,生儿育女,延续同样的生活样板;对统治者而言,说好听点叫管理百姓,说不好听就是驱使百姓,令其为帝国创造财富,还要修筑水利、城池、防御工事。人都会有目标,统治者常把敌人当做友邦,而把自己的臣民看做是假想敌。他们认为,敌人虽然凶猛,毕竟在千里之外,偶尔来骚扰哄抢,也仅为疥癣之患,再进一步,攻破了防线,占了一些城池,也不过是臂腕之患,地大物博,丢几块地算什么,大不了退到长江以南去,反正骑兵游不过来。而臣民近在咫尺,就在眼皮子底下,这才是心腹之患!十步一杀,五步一砍,刀子不长眼,那可是随时要人命的。若大臣们联合起来谋反,民间百姓聚众起来造反,这江山还能再坐?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统治者会将国土和国家利益“宁予友邦,不予家奴”了。

世道如天平,轻重自失衡。重心在内,内重而外轻,一代代的统治者煞费苦心地筹划出一套套的理国方案来,以图子子孙孙永生永世据有江山,恒享天下。但都没得逞,帝国时代的王朝,长不过四百多年,短不足百年,还有的“不二世而亡”,所谓同类相通,统治者的思路和办法被延续下来,形成了越来越细密的帝国体制。要想把这些体制说清,非几十本书不可,为节省时间,本人来个概括,帝国体制之核心,无非两条,控制与维持。控制的是臣民与局势,维持的是秩序与现状。以下内容就此两条,做个简略的阐述。

最精明的驾驭艺术

人或许是最难控制的危险分子,可我国古代的君王们做到了,堪称伟大奇迹。常说古代中国是典型的“人治”,而不是制度管人,那是大大的误解。在秦以前,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是比较松散的国家,但在秦以后,一部强大的国家机器构建而成,中央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是郡县制。除此二制外,秦帝国还在商周制度的基础上,增删修改,形成了诸多新制度,画出了今后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基本模型。秦帝国虽暴亡,但随后的两汉帝国,大体沿袭了秦帝国的制度。秦汉之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为自己所需,常会废止某条,又会加强某条。频繁的改弦更张,使制度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君主又常随个人喜好,率性为政,也常常取代制度应起的作用。当制度搁置时,国家机器还得继续运转,就只得人上场手工操作了,所以中国古代,是法治与人治兼杂行用。

说到人治,便是常说的权谋与权术,以最大限度地驭臣、制臣。虽然大凡是君王都口口声声要臣下忠于国家,不能拉帮结派,更不能结党营私。可实际上这是制止不了的,而且很多朝中的争斗便是君王处心积虑渲染而成。若一派独大,将会变成一个尖刺,让君王坐立不安,所以必须得磨平这根尖刺,但“圣仁慈厚”的君王是不会自己动手的,便会假借于其他臣子,支持、鼓动其与独大的那一派针锋相对,最后是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的自然是端坐于上的天子。

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如武则天启用酷吏诛杀李氏宗族与门阀,同时她又暗中保护了一些旧臣与正直之士,朝野始终有钳制酷吏的势力存在,反对她的李氏宗族与门阀被批量罗织罪名,扑杀殆尽后,武则天又“采纳”旧臣与正直之士的政见,将不得人心的酷吏一网打尽,天下人又觉得她很是圣明了。朱元璋手段也不差,同他一起起兵的李善长、胡惟庸、蓝玉、汪广洋等“淮西派”因功大勋高,成为朝廷一霸,朱元璋便策动刘伯温、杨宪的“浙东派”与之抗衡,二派相争,均不得好果,“浙东派”首先瓦解,刘伯温被毒死,杨宪被灭族,“淮西派”也没笑多久,汪广洋被绞死,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均被灭族。曾经的战友们全都见了阎王,朱元璋安享其成。“仁孝性成”的康熙皇帝,并不是善人,众所周知的是他手下的两个亲信大臣,索额图与明珠互结朋党,缠斗了二十余年,康熙耳目众多,岂能不知?索额图与明珠的争斗就是康熙暗中挑起来的,如此一来,两人竞相暗地里在康熙面前,揭对方的底,说对方的坏话,两人的把柄都落在康熙手中,更便于他控制这两个大臣,也就能控制他们所组建的朋党集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康熙失策的是,朝中的“朋党之争”与“诸子夺嫡”裹在了一起,越裹越紧,宫廷、朝廷内外迷雾重重。康熙可以杀掉大臣,奈何自己的儿子也参与其中。康熙后半生都在和自己的儿子们怄气,他自己也有很大责任。

帝王们还精于心术,光靠皇权与强势来压人,太过蛮横,治标不治本,帝王们便会抚心柔化。比如对某个不久前还大力打击的臣子,忽然赏赐他些自己不用的小玩意儿,那臣子见是御用之物,自是感激涕零;对某个被疏远的臣子,忽然提擢,甚至任命为宰辅,这个臣子自然是大谢天恩,他所代表的地方与势力,也会更加效忠;对某个实际是被帝王给逼死、害死的臣子,风光大葬,还赐予颇高的谥号和爵位,恩荫其家人,可谓是极尽哀荣,人们便会大赞皇帝不计前嫌,仁厚无比。帝王们这些太极推手,平衡有术,擢降恩赏运用之妙,可谓巧夺天工。

在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是由上到下一级一级的管控方式,皇帝以权制、权术来管控朝中大臣,朝中大臣便会以类似的手法来管控下级,权力社会,在下级的眼中,上级便是“皇帝”,能定其仕途沉浮,甚至于富贵生死。以此类推,大官管小官,小官管小吏,小吏管差役。媚上厉下,一直为我国传统,在上级面前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在下级面前则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一副活脱脱的“狼狗变形记”。

权力之剑,柄把握在帝王手中,剑身由宽及窄,这是一级级的大官到小吏,剑最末端的剑尖,反而是最锋利的,差役是权力的最下层,便是剑尖。

官身是高贵的,哪怕是小小的书吏,半官半民,也有免役的特权。到了差役这一层,非但没有权力阶层的贵重,反而连小民都不如。“娼优隶卒,世所不齿”,娼即是妓女,优即是戏子,隶即皂隶,卒即是衙役,这是四种贱民,为地位最底下之人。隶卒是差役的统称,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站班皂隶,就是县官审案时,手持棍棒在那里唱“威武”的人;第二类为捕快,负责通缉捉拿犯人;第三类为民壮,负责看守城门、监狱、粮仓等地,有时也负责四处巡逻;第四类为监狱中的狱卒,最低级的为牢子,管理他们的是牢头。此外还有行刑的刽子手,验尸的仵作,巡夜的更夫,报时的钟鼓夫,做饭的伙夫。

因差役直接同民众打交道,巡逻、警戒的是他们,惩戒、行刑的是他们,抓人、杀人的是他们,催粮、催款的是他们,权力的暴力末节在这里暴露无遗。杀人沾血,全在剑尖,为不祥之物,因此古代社会中将这些“干脏活”的差役化为贱民,历代不齿,试图将这一阶层与权力系统相脱离。

差役身份低微至极,但其中有人狡狯残忍,又经营有方,利用手中能为害之权,甚至能成为巨富。就拿监狱中的牢头来说,犯人的亲属要来探望、送饭给犯人,都得给牢头塞钱,犯人想要在牢里不被狱霸欺负,要过好日子,要改善生活,有钱都能办到。此外牢头还会克扣犯人的伙食钱,敲诈犯人,有的还在牢房里放高利贷。

但大多数差役难脱贱民命运,上边给摊派任务,他们只有按指示去卖力办理,以便交差,至于会不会骚扰百姓,弄得鸡犬不宁,这就“古难全”了。最后被骂声四起的是他们,被啪啪啪挨板子的也是他们。没法交差,便得挨板子,长官不满意,也会有事没事拿他们出气。所以在古代很多人觉得差役连乞丐都不如,乞丐虽然穷,还不至于动辄被打骂。如惹起重大纠纷,甚至是民变,差役不管有无参与,都脱不了干系,背黑锅的时候,总有他们的身影。

差役们受气挨骂,薪水低得无法养活自己,为了求生便会另想他法,因几乎是任何法令、政务的执行都得靠差役,他们凭借此权,敲诈勒索百姓,上官为完成任务,也会姑息纵容。虽然会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虽然常常被上官大骂,差役们也无所谓了,反正老子是贱民、恶民。每个朝代,越往后走,差役们越是穷凶极恶,越是变本加厉,不知是人性本恶,还是制度所逼?

最高超的畜牧办法

对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官制、朝制、赋税等上边,对户籍的研究相当少,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如《天仙配》里一般,社会淳朴,人民安乐,一幅与世无争的田园风光。有时候,某些地方可能会这样,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地方,都不会如此美好。

官员集中在朝廷与各级官府,在权柄之下,以赏罚升降制之,官僚体系虽然庞大,但以品级、官俸等方式连接在一起,那就相当于是一部部电梯,大臣命运掌握在君主按电梯的玉指上,下级命运掌握在上司按电梯的黄油指上。官僚体系虽然庞杂,但有体系在其中连接维系,是便于统治者管制的。

那千千万万百姓,该如何管制?

其一为牧民。

我国地域宽广,人口分布均匀不一,风俗亦不同,着实难以管理,历史上很多大帝国之所以溃灭,便是地方管理失控,导致最终崩盘。地方管理、民众管理,每个统治者都不敢掉以轻心。翻开史书,都是一些爱民、亲民、抚民的字眼,但真是那么来的吗?在王权时代,以士民为私产,为臣妾,在皇族贵戚眼中,民便是可使用的财产,便是可驱使的牲畜,怎么还能有爱,有亲,有抚呢?每个王朝干的事便是愚民、弱民、制民,如果总结起来便是“牧民”,天子“代天牧民”,各级官僚便是“代天子以牧民”。

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国语·鲁语上》

余闻昔子游氏之为武城也,以礼乐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载牧民之良法。

——明 宋濂《送王明府之官序》

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清 姚鼐《咏史》

精简言之,牧民便是将老百姓当做牲畜来放牧或蓄养。在各类典籍中,他们却能把“牧民”这种管畜生的方式,描绘得冠冕堂皇,不得佩服起行文者的文采超然。

放牧或蓄养牲畜,要么是将一群牛羊集中在一起,白天赶去吃草,晚上赶回来;或者是围一个圈,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集中喂养,养肥后杀食或卖掉。

中国古代的牧民之法太过繁杂,最为体现管理艺术的便是户籍管理。

在商周时期,便有“田籍”,以田来决定老百姓的户籍,按人头收取相应的赋税,并有“籍臣”专门负责对百姓户籍进行管理。

同类推荐
  •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大宋做权臣

    农妇……山泉……有片田…………其实一开始张宝的要求并不高……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热门推荐
  • 浅冬

    浅冬

    我们游走在悬崖的边缘,观看着彼岸的花朵。灵魂随着冬日的冷风飘移着,无边无际。我们在爱情与友情的缝隙中寻找着出口。黑暗中带着些许的温暖。这个冬天,我们渴望爱情。你丫的也会相亲?我一脸怪异的看着米苏。别提了,老娘烦躁着呢!米苏那绝美的一张小脸此时让我想起了非洲母狮。红色小吉普停在会展中心前口,我心想,这是一个绝妙的相亲地点……我们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那一瞬间的火花在夜空中乍现。诡异而美丽……
  • 来自星星的小祖宗

    来自星星的小祖宗

    没有系统,没有重生,硬科幻,大女主~1V1,双c,女强男强!感情线慢热!!剧情为主,爱情为辅!不正经文案某教授:你是谁?小仙女:我是你祖宗!某教授:你是猪吗那么能吃?小仙女:我是你祖宗!某教授:要切磋吗?小仙女:本祖宗不想以大欺小!某教授:……正经文案来自仙女系M31星球的小仙女简斯幽在地球上混吃混喝混玩,不想被卷入了惊天动地的大阴谋里……
  • 三千宠爱在一身

    三千宠爱在一身

    站在锦乡侯身后,看他身形停顿,久久不语,万分寂寞跟寥落,那红衣似火,烈的惊人,但却竟透出一股燃烧过后灰烬般的红艳寥落色。我担心有朝一日……”他攒紧了手中的扇子,小扇子吱吱作响。有朝一日如何呢,侯爷。有朝一日,当我唤:凤清,这两个字的时候,却不再会有人在我的身边回答说:侯爷,我在这里。不会的,我会永远在你身边。
  • 娇滴小娘子

    娇滴小娘子

    梁可仪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决定弃学工作,她甚至连大学毕业证都没拿就闯进了社会。她天生比较幸运,在面试时,竟然被她蒙混过关,那里人才辈出,偏偏轮到她面试时却像传说中的‘如有神助’般顺利进入集团。直接将她从分公司调到总公司,这是很多分公司女人想不到的事情,她们天天盼望有朝一日可以接近这个‘白金’单身汉,却被梁可仪无意中得到,可是羡慕死那把为了大老板守身如玉的老姑婆了。这么出色的员工,加上梁可仪本来就长得出色,很快身边就围满了狂蜂浪蝶,更要命的是与古旭文拥有同样身家与势力的好友范德生也看中了这个可爱迷人的小女人,愿意娶她为妻。可是看到古旭文身边围着那么多环肥燕瘦的女人,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有想过辞职的,可是又下不了手,终于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她也会发火,也会表示不满,也有埋怨,她决定不再等下去了,死就死吧,向他表白完毕如果他不接受,那她就自动离职好了。
  • 骨衫

    骨衫

    医学女博士意外穿越成长公主,有个皇上弟弟,以及原主的一大堆残局,一堆烂桃花。这大概是这个为原主收拾残局的故事。小天使们要不要猜猜男主啊~
  • 蚂蚁

    蚂蚁

    坠毁“跃进”号在坠落之前,飞船上的主电脑最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释放了一个空间位置信标,把自己穿越虫洞失误退出的报警信号维持在退出点上大约四十八小时;第二件则是面对已经不可避免要碰撞的星球2376,释放了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将“跃进”号上的宇航员尽可能安全地输送到那颗星球上。然后,“跃进”号自己则在撞击2376地表后化为一片残骸。这并不是一次事故,更严格地说,只是一次方程计算失误。
  • 外星人之谜

    外星人之谜

    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未知却是无限的。今天,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不断走向微观领域,而且还更深入地走向了宏观领域——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宇观领域——宇宙的边界、起源和演化等等,沿着这条道路,人们不断从已知走向未知。本书集中了近年来,科学界对地外智能生命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成果,数字准确,语言详实活泼,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们阅读。从月球、火星、金星等宇宙天体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神秘莫测的飞碟与外星人事件,为你尽情展示地外生命的神奇与宇宙的奥妙,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殿下,妾身很低调!

    殿下,妾身很低调!

    她,是被遗弃府外自生自灭的镇国大将军之后,是笑里藏毒的紫魅毒仙,还是江湖中闻名的大判官。受无数追捧,黑白两道路路亨通,一双魔眼,未卜先知。他是东楚皇唯一封王的皇孙,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夺命魔尊,他尊贵高傲,亦正亦邪唯我独行,翻手云雨,一念之间。当她遇见他,他说:你不过是我眼中的一个小丫头,永远跑不出我的掌心。她说:你就算是整个天下的主宰,也要乖乖称我一声老婆大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浅碧轻红

    浅碧轻红

    孟祁玉上辈子握着一手好牌,没想到还没怎么用到就糊里糊涂地病死了,她觉得自己很憋屈。可是没想到一睁眼竟然回到十岁,一切还没发生。于是孟祁玉表示,这辈子不仅不要糊里糊涂挂掉,还要帮苦命的夫君走上人生巅峰
  • 风月何妨

    风月何妨

    苏念凉最喜欢的东西是钱,对于这一点,她坦坦荡荡,毫不隐瞒。因此当言叙甩出天价跟她签约时,她没有犹豫的答应了。假装交往吸引仇家注意力来保护总裁的未婚妻?没问题!逢场作戏,卿卿我我?也没问题!但是你说真的喜欢我?那可不行!夺人所好,毁人姻缘事她可不做!谁知真想却是:从始至终,我想要的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