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600000007

第7章 《红楼梦》与中国家族文化(3)

在二知道人看来,责任在贾政教育方法不当,而不在贾母之溺爱。此非平心而论。其实贾政确有教子无方之责,这个责任本身就已包含了贾母的责任。因为贾母之身份可开导贾政如何教子,而不可越贾政教子之权限。对孙子则要教导如何听从父亲的教训,这方是正路。贾母的一味偏袒,只能加深父子之间的矛盾。第33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难道宝玉之“不肖”不该严惩?贾政挞之过重固有不妥之处,但贾母当众逼得“贾政苦苦叩求认罪”都不放过,难道这是慈母所该为?于情可以理解,爱孙心切,于“礼”则不通。说到底还是母权大于父权。

宁荣二府里母权大于父权绝不仅仅在贾母、王熙凤两个人。小说中写到王熙凤病倒之后,家政大权是由探春、李纨、薛宝钗三人执掌,“八姐九妹”齐上阵。试想,探春、李纨还是贾家人,可宝钗乃是薛家之人,客居贾府,理家之事何以交给外人?而且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此种安排,大越常情。此外,还有贾母身边的鸳鸯、王熙凤身边的平儿,都干预家事,且代贾母、王熙凤行使权力。贾赦是贾母长子,承袭爵位,但却不受贾母疼爱。在讨鸳鸯做妾一事上触怒了贾母,不但没讨成,而且挨了一顿数落,大丢长房大老爷的面子。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可见贾母的权威,即使长房长子要一个丫鬟也办不到。贾赦无奈,只能在背后发发狠而已。鸳鸯在贾母身边不仅仅是侍候起居诸事,就是如贾琏要“典当”贾母的金银器以应急需也不得不私下里找鸳鸯来商议,可见其权限之大。至于平儿,李纨开玩笑说:“什么钥匙,你就是你奶奶身上的一把总钥匙。”一语道破其地位之重要。细细数一数贾府的男人哪一个是掌权者,从上到下全在女性掌握之中。有人可能认为,这些都属于“内事”,应该由“女人”主持。其实不然。有两例可以说明:其一,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是家政管理大事,分工取利不仅属于“内事”范围,但是探春、宝钗、李纨三人并没有征得长房同意,也没请示贾政批准就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连分利原则都是她们订出来的。其二,探春母舅赵国基死了,照例应送银两,实属家政“外交”,而探春视为赵姨娘为私而争。按理这件事应由贾政决断或由贾琏出面处理,但由探春驳回,于情于礼都不通。由此可见,贾府男性子弟已经远离家政的权力中心,清一色的由女性来摆布他们。

贾府男性在远离权力中心同时,他们也远离了贾府内的生活娱乐中心。生活娱乐的中心是贾母。第22回写灯节期间元春送出灯谜,让大家猜,大家又制灯谜让元春猜。长房的贾赦、贾珍、贾琏等无缘参加,贾政偶有兴致享受天伦之乐,竭尽讨贾母高兴,但还是让贾母打发走了。第75回写中秋赏月活动,为了表示举家团圆之意,贾赦、贾政也来参加,各讲了笑话。贾赦讲了个偏心母亲的笑话,刺痛了贾母的心病,贾母当场没有发作,但不久赦政二公即离席回府,而贾母却与众人重新布席合为一桌,一直到天过四更方散。至于两府内的生日宴会、结社吟诗、赏雪游玩等等,更没有赦政珍琏一干人的份儿了。在宁荣二府内的生活娱乐活动中,赦政珍琏的地位远不如来自乡下的刘姥姥受欢迎,一次又一次给贾府的老祖宗带来欢乐。刘姥姥是女人,她走进的是一个以贾母为首的女性世界!

至此人们一定想问一句宁荣二府的女性世界是如何造成的,寻根究源是曹雪芹创作立意使然。《红楼梦》开卷“楔子”里,曹雪芹明确“撰此《石头记》一书”是因为“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故“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泯灭也。……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曹雪芹着意于几个“异样”女子,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这种警世之论,虽然带有女性崇拜的色彩,但就曹雪芹的创作动机来看,更重要的是他对数千年的以父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腐朽本质有了觉悟。所谓“扬州旧梦久已觉”的“觉”并非仅仅是对自家的盛衰和个人的浮沉的“觉”,而是对一种灭绝人性的制度和这种制度桎梏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深恶痛绝。他强烈感受到这种“樊篱”如果照旧下去,人将永远难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海。他让贾宝玉经历红尘亲身感受世态炎凉、悲欢离合之后心如止水,决绝地宣告“悬崖撒手”。他企盼从此回归自然,复现自我,复现人性!尽管这条路是冰冷的,漫天风雪、茫茫无垠,但是他还是勇敢地走向前方!

这就是曹雪芹的人生美学理想!

三 富而不教,一代不如一代

教化问题是家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章第二节所列举的“家训”“家规”“族规”“治家格言”等家族文献,实际都是属于家族教化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尽管体裁不一,体例各异,但都是根据家族类型、时代社会的需要、家族教育实践而有针对性编写的。它的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家庭、社会、伦理、教育、婚姻、择业、操守、处世等方方面面。其主要目的都是对族人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家族成员和谐稳定、奋发有为,达到家业兴隆,光宗耀祖。

《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是世家大族的典型,族中不仅有祠堂、族长、义田,也设有家塾,说明贾府对族人的教育问题表面上还是重视的。设家塾教子弟读书识字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通过读书识字达到明人伦懂事理。贾政逼宝玉读书,教训他以仕途为重,也是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家业。宁荣二公托嘱警幻仙姑训诫宝玉的目的非常明确: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其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贾家“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原因是什么呢?所谓“吾家运数合终”云云,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运数兴衰完全由人,宁荣二公时代是靠九死一生挣下这份家业,成为国公,是靠生命的代价打下江山。宁荣二公之后靠什么呢?是“武荫之属”,他们是坐享其成,根本不知祖宗打江山之艰辛困苦。唐末有位柳玭在《戒子孙》一文中说得非常透彻明白:

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助俭以成立之,莫不由于孙顽率奢傲以覄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13]

宁荣二府子孙正是走“顽率奢傲”之路,故贾家最终“覄坠之”。

小说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演”的是宁荣二公之创业齐家,“说”的是宁荣二府子孙不肖之根由。从文字辈始,宁公之子贾敬“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其子贾珍虽是族长,却是个不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人敢来管他”。另一子贾琏虽捐了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孙子贾蓉纯是一个纨绔子弟,连自己的小姨也去调戏,人伦都不顾。荣公之后,贾赦虽袭官爵,整日只知在几个老婆中厮混,既无官德也无官守,是一个靠祖宗荫庇的酒囊饭袋而已。贾政为人端方,是个庸碌无能之辈,俗务不惯,教子无方。在外是庸官,在家是庸才。贾政三子,长珠早逝;次子宝玉整日在众姊妹堆里混日子,游荡优伶,喜男风,“混世魔王”一流。贾环庶出,自卑心强,且猥琐不堪,整日在丫鬟中寻求安慰。幼孙贾兰一是年纪小,二是幼失父教,在母亲李纨教导下将来如何尚未露角。小说中为了说明贾家子弟之堕落,特意在薛家进京入贾府后用“春秋笔法”重重地补了一笔。第4回写道:

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但恐姨夫管的拘禁,料必不自在的……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薛蟠本已是“呆霸王”,自谓有几个臭钱,打死人命竟扬长而去。这种人到了贾家之后被“引诱的”“比当日更坏了十倍”,就可想贾家子弟究竟坏到何种程度了!

冷子兴“演说”之妙处就在于说出了贾府败家的根本: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接着,贾雨村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这句话似乎是在问,其实冷子兴的“演说”中已经说得明白了。不过,二人都讲到了一起——教育是第一件大事情。

但是,事实说明宁荣二府虽是“诗礼之家”却是“不善教育”,也不懂“教育之理”。如果将小说中所描写到的教育方式略加归纳一下,大体上不出以下三种方式。

首者,教而不管,师之不严。贾府自始祖建立了义学,“塾掌”是贾代儒,既是“儒”是读过书的,但却非是懂“教育之理”的人,擅自“离岗”,学生大闹学堂,后来也不见这场“闹”是如何处理的,不了了之。一个施教的神圣场所,成了搞同性恋的风月场了。除了贾代儒之外,族长贾珍或贾赦、贾政未见有过问义学之事,义学形同虚设,不过是门面而已。

次者,教而无方,教而无化。贾政算是重教育了,对宝玉耳提面命,训斥有加,威严十足,但宝玉一点也听不进去,用躲避的办法和贾政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最终导致一场“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不仅没教好,反而加深了矛盾,竟然说出:“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严惩是教的一种不太好的方式,结果是教而不“化”。宁荣二公苦心托嘱警幻仙姑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结果仍然是“痴儿竟尚未悟”。古人说教育,有教化之意。教者,教其明白世事道理;“化”者,就是“化其愚昧痴顽。”教而未化,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宝玉之未悟,说明贾家教育之失败。

再者,先教后纵,事倍功半。《闺范》有“母道”篇,清人吕坤写的赞语中道:“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溺爱姑息,教所难也”。[14]又云:“正母望子以正者也。无儿女之情,惟道义是责”。贾母身为一家之长者,教育子弟有重责。可她对贾赦讨鸳鸯一事,申斥邢夫人不该替贾赦来讨妾,驳回贾赦的无理要求也是对的,但并没有做到“智母,达于利害者也”。她临了却说什么,只是不能给他鸳鸯而已,自己要给贾赦出银子去买别的女孩就可以了。教而后纵等于不教,效果甚至比教还坏。还有个例子,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被凤姐抓住把柄,闹到贾母那里,作为祖母虽说了几句贾琏的不是,算是“教”了一回,临了又加一句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呆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前边“教”的成了耳旁风,后边“教”的可不是贾琏一个人了。这样的“教”只能是越“教”越坏!

四者,上梁不正,下效更快。贾家的男性在家族中无榜样可树。贾赦为二房长子,袭官在身,于公于私都该是个子弟们的榜样。可是这位赦老爹,好事一件不干,坏事干了不少:讨鸳鸯作妾、为抢石呆子古扇,弄得人家倾家败产。连他的儿子贾琏都看不上眼了,劝说一下就挨了打。“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终于以“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被革去世职,荣府被抄,发往台站效力赎罪。贾珍是一族之长,本应是族中子弟的榜样,可他“一味高乐不了”,有父子聚麀之诮。贾琏偷鲍二家的,闹得满城风雨不说,连自己老爹房中人也垂涎三尺。第69回写贾赦买了一个17岁的嫣红,收在屋里,又将房中一个17岁的丫鬟秋桐赏给了贾琏。小说中写道:

(贾琏)素昔见贾赦姬妾丫鬟最多,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今日天缘凑巧,竟把秋桐赏了他,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似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刚得了秋桐不久,在国孝家孝期间又与贾珍贾蓉父子一起调戏二尤,终于偷取尤二姐。珍琏兄弟功夫都在女人身上,一个不饱,两个嫌少。用王熙凤的话说:吃着锅里又望着盆里的。在长一辈的身体力行“诱导”下,贾瑞要偷嫂子,贾蓉偷姨娘、婶娘,贾芹偷不着仙桃偷烂果——玩起小尼姑,结果被人家贴了大字报……这一切,用贾蓉的话,都是他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第63回当贾蓉与姨娘鬼混时道出真相:

同类推荐
  •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你坏》《我不》《好吗好的》《乖,摸摸头》以及《阿弥陀佛么么哒》共5册。
  • 有天清晨

    有天清晨

    《有天清晨》(Quite Early One Morning)收录狄兰·托马斯生前最后十年的部分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和故事,第二部分为评论和杂感。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圣彼得堡:时光

    圣彼得堡:时光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优秀散文作品。作品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与转载,是80后作者中实力派的散文作者。文风大气,沉着,厚重,质朴,铿锵有力,充分的展示了作者的才华,缜密的思考,成熟的文字,激情的探索,是这个散文集的主要特点。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热门推荐
  • 公文拟稿

    公文拟稿

    本书以企事单位公文拟稿人为对象,运用最新公文研究理论成果,对公文拟稿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为目前最贴近公文拟稿实际的专业,“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适合于从事公文活动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阅性。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
  • 花王阁剩稿

    花王阁剩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ioneers of the Old Southwest

    Pioneers of the Old Southw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拐个校草来恋爱

    拐个校草来恋爱

    自小认命不认输的优娴历经的生活的磨难,与妈妈相依为命。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生活着前路回有光明的。可为了筹备男朋友袁健的工作押金优娴不得不租自己的房子出去,她的房子所在位置的租金少之又少。就打起了经常与她作对的有钱校草的主意,一场凄美的爱情又随即萌动了······
  • 小骷髅法师

    小骷髅法师

    一个生前为教廷锻造盔甲的炼金师,却不明不白的死去了,在冥界之中一番挣扎之后,被一个法师召唤回生前的世界,心中充满疑惑的他开始寻找了死亡的真相,但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这些疑问面前,他该如何是好?且看,一个寻找自己死因的小骷髅的故事。
  •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本书向大家陈列出种种的思维方法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思维的钥匙,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 复仇嫡女

    复仇嫡女

    青梅七年,相恋三载,不料,成亲那日,婚礼变丧礼,喜事变祸事,曾经温柔体贴的男人摇身一变,残忍无情。一场熊熊烈火,他毁了她家宅,杀了她亲族,她咬断舌根,魂飞魄散。再次睁眼,时光倒退,回到最初遇见他的那天,一切如初,他依旧腹黑,温柔顺从下是藏不住的仇恨与欲望,她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知少女。这一世,她必不会重蹈覆辙……
  • 第四十圈

    第四十圈

    我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被下派到天中县挂职当副县长期间,很多人给我说起过一起曾经在这个县轰动一时的案件。是个杀人案,但也不完全是杀人案,案子里面套案子,挺复杂的。已经过去十来年了,现在大家还津津乐道。由于跟我讲述这个案件的人不同,案子的面目也不一样,对里面各色人等的评价更是千差万别,真像一出“罗生门”。这谁也别怪,我理解他们,案件不管多复杂,都是别人的。第一个跟我说起这案子的是我的司机刘师傅。可从我到县里任职一直到离开,他始终也没把这个故事讲囫囵,其他人说得更是支离破碎。
  • 龙缘

    龙缘

    它是一条可以主宰人间朝代帝王更替的护脉龙神。这个身份听起来十分拉风,不过可惜已经是过一百多年前,上一任的护脉龙神--它的龙爹败给了凤凰族,位置被夺,从此它们一家就十分落魄地依附别人,窝在一条又窄又小的小河沟里,受尽白眼。直到有一天,一个翻身的机会突然出现,它十分不幸地继承了龙爹的龙脉,去寻找拥有皇族血统的帝王之后,重新从凤凰爪中夺回护脉神的位置。它到了凡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查探到一个修真门派中的少年是可能的对象。但它又不幸地摸错了路,爬进了另一个门派的院子,摸到了另一个凡人的床边……